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点协调加载试验的机翼飞行载荷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发东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00-1804,共5页
研究了基于多点协调加载试验的机翼飞行载荷测量技术。在某型飞机机翼载荷校准试验中,使用了自动液压加载系统,并研制出新的飞机约束装置,从而实现了多点协调加载试验,其中试验数据由机载测试系统进行采集。提出了建立机翼载荷模型的方... 研究了基于多点协调加载试验的机翼飞行载荷测量技术。在某型飞机机翼载荷校准试验中,使用了自动液压加载系统,并研制出新的飞机约束装置,从而实现了多点协调加载试验,其中试验数据由机载测试系统进行采集。提出了建立机翼载荷模型的方法,最后通过地面检验试验和飞行试验验证了机翼载荷模型的合理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建立更高精度的机翼载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模型 多点协调加载试验 载荷校准试验 飞行载荷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不规则载荷模型分析马家岭流动水准异常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海刚 闫伟 +3 位作者 王雪莹 何康 李军辉 王俊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3-538,共6页
通过环境调查等手段,收集整理马家岭水准观测场地周边环境变化参数及岩土力学参数,运用不规则二维载荷模型计算荷载引起的水准高差变化。结果显示,霍山大峡谷漂流场地停车场的建设对马家岭水准观测有一定影响,影响量约为0.77mm,与实际... 通过环境调查等手段,收集整理马家岭水准观测场地周边环境变化参数及岩土力学参数,运用不规则二维载荷模型计算荷载引起的水准高差变化。结果显示,霍山大峡谷漂流场地停车场的建设对马家岭水准观测有一定影响,影响量约为0.77mm,与实际观测高差0.70mm接近,研究结果从定量模拟的角度证实了马家岭流动水准异常为环境荷载变化引起的地面高差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水准 环境干扰 载荷模型 定量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制造系统的载荷模型和对偶分解算法(英文)
3
作者 徐成贤 鲁耀斌 吴受章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4-79,共6页
本文研究柔性制造系统最优排序问题的载荷模型。通过优化系统的最优利用率并考虑系统各机器的工作平衡,本文给出了载荷问题三个新的优化模型。这些模型形成具有0—1变量和一般整型变量的大规模整数规划问题。根据分解理论,考虑到问题的... 本文研究柔性制造系统最优排序问题的载荷模型。通过优化系统的最优利用率并考虑系统各机器的工作平衡,本文给出了载荷问题三个新的优化模型。这些模型形成具有0—1变量和一般整型变量的大规模整数规划问题。根据分解理论,考虑到问题的变量特性,这些大规模问题可被分解成若干维数较低的子问题求解,文章还给出了一个对偶分解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制造系统 对偶-分解算法 载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进式炉机的液压传动载荷模型与计算
4
作者 刘雅俊 史露露 华长春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87-88,175,共3页
简述冶金热轧领域中步进式加热炉液压系统的原理,并对其载荷与工况进行分析。提出该系统的载荷模型建立与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十余项工程项目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类似的重载液压系统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步进式加热炉 液压系统 载荷模型 载荷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Pro/Engineer中创建产品的载荷模型
5
作者 刘爱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05-107,共3页
首先分析了现存的三维CAD系统在描述产品载荷信息方面的不足,认为只有在三维CAD系统中建立产品的载荷模型才能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产品设计,并且通过对零件所受载荷进行分析提出了载荷模型的基本思想。载荷模型包括载荷信息模型和载荷关... 首先分析了现存的三维CAD系统在描述产品载荷信息方面的不足,认为只有在三维CAD系统中建立产品的载荷模型才能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产品设计,并且通过对零件所受载荷进行分析提出了载荷模型的基本思想。载荷模型包括载荷信息模型和载荷关系模型,前者建立各种零件的载荷信息,后者描述零件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最后生成描述载荷信息流向的载荷链。应用系统在三维CAD软件Pro/Engineer上进行开发,实现了在装配环境内对零件载荷的自动分配和传递,为零件的计算分析创造载荷条件,形成了对产品模型的完整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模型Pro/Engineer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平井的修井作业组合管柱载荷模型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文康 巨亚锋 +3 位作者 杜宇成 王健刚 孙巧雷 冯定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2-68,共7页
针对水平井水平段长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为了提高修井作业管柱的下入能力,现场采用管柱组合两种线重油管的方式下入进行修井作业,而组合管柱的下入能力主要取决于摩阻和钩载。以组合管柱为分析对象,充分考虑井眼轨迹、环空流体摩阻力、流... 针对水平井水平段长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为了提高修井作业管柱的下入能力,现场采用管柱组合两种线重油管的方式下入进行修井作业,而组合管柱的下入能力主要取决于摩阻和钩载。以组合管柱为分析对象,充分考虑井眼轨迹、环空流体摩阻力、流体粘滞力、管柱在各井段受力特点以及井眼尺寸等因素的影响,分析组合管柱与井筒内壁之间的摩阻和钩载与管柱下入能力之间的关系,将水平井划分为4段,建立了组合管柱在水平井各段下入过程中与流体相互作用情况下载荷计算模型。运用插值法和迭代法开发了相应软件,实现了水平井修井作业组合管柱的载荷模型求解。对比软件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钩载和摩阻的平均误差分别为7.25%和9.50%。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载荷模型精度较高,完全能够满足工程需要,可为现场组合管柱修井作业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管柱 载荷模型 修井作业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振动截割下碟盘刀刃与煤岩作用机制及其载荷模型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春生 刘延婷 +3 位作者 李德根 刘若涵 任春平 袁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4-496,共13页
针对现有刀具截割复杂地质条件煤岩(尤其截割硬岩时)损耗高、效率低和易磨损等问题,提出了具有截-楔效应的碟盘刀具复合振动截割破碎煤岩的方法,碟盘刀具径向进给与不同振动形式和姿态来实现复合截割破碎煤岩。以碟盘刀刃为研究对象研... 针对现有刀具截割复杂地质条件煤岩(尤其截割硬岩时)损耗高、效率低和易磨损等问题,提出了具有截-楔效应的碟盘刀具复合振动截割破碎煤岩的方法,碟盘刀具径向进给与不同振动形式和姿态来实现复合截割破碎煤岩。以碟盘刀刃为研究对象研究轴向振动截割对煤岩损伤破坏的力学特性,基于剪切破碎理论给出刀刃作用载荷破坏煤岩条件以及刀刃轴向向下振动、向上振动和径向截割煤岩时等效集中载荷的计算方法,采用位移应变等效力合成的方法建立刀刃结构参数与载荷关联模型,模拟研究其径向单作用截割和轴向振动复合截割工况下破碎煤岩的载荷特性,研究碟盘刀具在有振和无振的实验条件下破碎煤岩载荷,对比分析了刀刃载荷的理论计算、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表明:碟盘刀刃对煤岩的损伤区域面积由中间向两侧逐渐递减与数值模拟应力云图相吻合;振动截割条件下数值模拟和实验的刀刃径向载荷均小于无振条件下的载荷值;轴向振动截割下其数值模拟和实验载荷均与轴向振动位移呈现明显的周期波动规律,且存在超前相位差,径向与轴向载荷幅值与振动位移幅值非同时性,其相位差随振动频率增大而减小;随着截割厚度增大,碟盘刀具径向载荷理论值、模拟值与实验值呈现递增变化规律相吻合,且其误差均值分别为12.01%和6.37%,截割厚度对载荷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正值轴向载荷、径向载荷和负值轴向载荷;碟盘刀刃轴向向上振动时径向载荷(最大振幅处对应载荷均值)的理论值、模拟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分别为11.65%和13.99%,其轴向载荷的误差分别为10.46%和13.51%,轴向向下振动时径向载荷的误差分别为13.91%和5.61%,其轴向载荷的误差分别为14.90%和7.88%。结合已有文献碟盘楔面载荷模型共同验证了碟盘刀刃载荷模型的正确性,进而说明了运用位移应变等效力合成的方法建立复合运动破岩载荷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盘刀具 刀刃载荷 煤岩破碎 轴向振动 载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式垃圾车滑板结构的载荷模型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伍希志 钟懿 任会礼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7-51,共5页
滑板是压缩式垃圾车的主要运动部件,滑板载荷对滑板结构精确计算十分重要。文中在分析了滑板动态应力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滑板工作过程的危险工况,并建立了该工况下的滑板载荷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变密度法以滑板应变能为目标、滑... 滑板是压缩式垃圾车的主要运动部件,滑板载荷对滑板结构精确计算十分重要。文中在分析了滑板动态应力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滑板工作过程的危险工况,并建立了该工况下的滑板载荷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变密度法以滑板应变能为目标、滑板质量为约束条件,对滑板进行了拓扑优化;以滑板板厚为设计变量,对其进行尺寸参数优化,从而确定了滑板的最终设计方案。经验证,该结构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减重20.5%,且有效地改善了力传递特性,消除了应力集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车 滑板 载荷模型 拓扑优化 尺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制造系统的载荷模型
9
作者 鲁耀斌 徐成贤 吴受章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90-94,共5页
本文考虑柔性制造系统的上科模型的建模问题,文章给出了几个上料模型,它们是平衡模型,最优平衡模型和最优利用率模型。所有这些模型都考虑了阻塞问题。
关键词 柔性制造系统 建模 平衡 阻塞 载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支架工作循环载荷模型及模拟分析
10
作者 李晓豁 关平 《阜新矿业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463-467,共5页
通过对液压支架动作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液压支架工作循环的载荷模型。
关键词 液压支架 工作循环 载荷模拟 载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正则化神经网络煤岩截割载荷谱预测模型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春生 李德根 任春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4-483,共10页
截齿截割煤岩载荷是研制高性能采掘机械和智能化开采的重要基础,通过探究截齿截割煤岩载荷谱的变化规律和特征,为研究高效、高可靠破岩方法提供理论支撑,针对截齿破碎煤岩过程存在随机性,传统的理论推演载荷模型具有单值特性,难以准确... 截齿截割煤岩载荷是研制高性能采掘机械和智能化开采的重要基础,通过探究截齿截割煤岩载荷谱的变化规律和特征,为研究高效、高可靠破岩方法提供理论支撑,针对截齿破碎煤岩过程存在随机性,传统的理论推演载荷模型具有单值特性,难以准确描述任意截割条件下煤岩破碎的载荷历程,提出理论推演的截齿载荷幅值模型和有限实验载荷谱相结合方式,采用信息熵理论对理论与实验截割载荷谱进行综合,应用正则化神经网络对载荷谱综合进行模型化重构,根据最小二乘法提出基于有限载荷曲线族预测不同楔入角载荷谱的模型。结合30°~50°楔入角实验不同参数下载荷谱,以不同楔入角截齿的载荷谱和理论推演模型为例,对比分析不同楔入角下载荷谱的综合与正则化神经网络对其模型化重构,以及对不同楔入角的载荷预测。研究表明:构建了过程响应的截割阻力理论推演模型,在此基础上获得了30°~50°楔入角下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综合载荷谱,实现了载荷谱幅值与变化规律的表征,给出了载荷谱正则化神经网络模型化重构的方法;根据所建立的不同楔入角的载荷预测模型对30°,33°,50°和55°载荷谱进行预测,其中楔入角为30°和50°的预测载荷谱与正则化神经网络模型化重构载荷谱的互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7和0.9839,呈高度相关,其幅值相对误差分别为4.04%和5.21%,表明该模型可以表征载荷幅值与截割煤岩载荷历程,模型具有一定优越性,为研究截齿的破碎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齿载荷模型 熵权 重构 正则化神经网络 载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飞行载荷实测的改进动态模型建立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燕 范华飞 李志蕊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3-247,共5页
载荷模型在使用应变计法的飞行载荷实测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地面静态校准数据和空中动态飞行数据,建立一种动态的载荷模型,并提出一种剔除强影响应变计的相对准则,形成一种改进的动态模型建立方法。通过和传统动态建模方法的比较验证了... 载荷模型在使用应变计法的飞行载荷实测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地面静态校准数据和空中动态飞行数据,建立一种动态的载荷模型,并提出一种剔除强影响应变计的相对准则,形成一种改进的动态模型建立方法。通过和传统动态建模方法的比较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正确性,在地面检验工况中发现改进方法比传统的动态建模方法精度高。最后将之应用于某型机翼根部的飞行载荷实测,结果发现:和传统静态建模方法比较,弯矩差5%,剪力差3%,由于该方法更代表空中实际飞行状况,其结果可能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载荷 应变计 动态载荷模型 相对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载荷一体化小卫星微振动抑制设计与验证
13
作者 裴彦伟 陈善搏 +3 位作者 梁晨 宋可心 张雷 赵春娟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3,共11页
为降低微振动对多载荷集成小卫星的性能影响,提出卫星隔振方案,并建立多载荷微振动集成分析模型,以评估微振动抑制效果。首先,开展了从振源到载荷的两级被动隔振方案设计;其次,建立线性光学系统像移与光学元件运动关系,考虑光学载荷对... 为降低微振动对多载荷集成小卫星的性能影响,提出卫星隔振方案,并建立多载荷微振动集成分析模型,以评估微振动抑制效果。首先,开展了从振源到载荷的两级被动隔振方案设计;其次,建立线性光学系统像移与光学元件运动关系,考虑光学载荷对微振动敏感度的差异性;进一步建立了包含不同光学载荷的微振动集成分析模型,计算卫星隔振前后综合像移;最后,开展地面微振动测量试验和在轨推扫成像校验。结果显示:集成分析模型计算出的最大综合像移值小于0.25像素,地面试验中激光和相机主镜振动最大峰-峰值分别为0.05″和0.012″,在轨成像光学相机频域内最大像移值为0.061像素。地面和在轨微振动测量数据验证了隔振系统设计和集成分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平台 微振动 载荷集成分析模型 成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飞机多支柱交联式起落架一体化载荷校准及建模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汤阿妮 郭正旺 +1 位作者 胡小敏 张海涛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针对某大型飞机多支柱交联式起落架结构受力及传力特点,首次采用一体校准、独立建模的载荷试验方法,三支柱起落架侧挂正向一体安装、一体加载,解决了多支柱之间的载荷影响问题。根据交联式多支柱结构受力及传力特点,进行应变电桥及载荷... 针对某大型飞机多支柱交联式起落架结构受力及传力特点,首次采用一体校准、独立建模的载荷试验方法,三支柱起落架侧挂正向一体安装、一体加载,解决了多支柱之间的载荷影响问题。根据交联式多支柱结构受力及传力特点,进行应变电桥及载荷工况设计,载荷工况既包括常规的单支柱加载,还包括满足多支柱影响的两支柱及三支柱组合加载工况。提出了多支柱广义响应系数概念,并通过广义响应系数对支柱之间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显示支柱载荷向前单向传递,后支柱影响紧邻前支柱,前支柱不影响后支柱。据此提出了支柱独立建模、载荷逐次迭代、基于广义响应系数的支柱消扰载荷建模方法,获得了满足精度要求的载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支柱交联式起落架 一体化载荷校准 载荷工况 响应系数 载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换流器的多载荷可靠性评估模型(英文)
15
作者 陈碧云 任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17,共6页
传统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忽略了共因失效和负荷多样性的问题而过于乐观。应用载荷-性能干涉分析方法对高压直流换流器的失效模式和机理进行了分析说明,并根据晶闸管元件的耐受性能对换流阀的运行载荷进行分类,进而建立了... 传统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忽略了共因失效和负荷多样性的问题而过于乐观。应用载荷-性能干涉分析方法对高压直流换流器的失效模式和机理进行了分析说明,并根据晶闸管元件的耐受性能对换流阀的运行载荷进行分类,进而建立了一种能计及不同载荷条件的新颖的多载荷模型。为了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在一12脉波高压换流器上进行了对比算例,同时引入了关键重要度指标对不同载荷在换流器失效模式中的重要性和灵敏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较之传统模型更为精确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载荷-性能干涉分析 载荷模型 共因失效 负荷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飞行载荷实测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华飞 何发东 赵燕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7-820,共4页
飞机飞行载荷实测是新机定型试飞的必须环节,载荷实测模型是决定飞行载荷测量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应变电桥响应分配比例因子的概念,并据此构建了一种自适应飞行载荷实测模型。相比较传统模型,该模型可表征真实飞行中应变电桥响应比例不... 飞机飞行载荷实测是新机定型试飞的必须环节,载荷实测模型是决定飞行载荷测量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应变电桥响应分配比例因子的概念,并据此构建了一种自适应飞行载荷实测模型。相比较传统模型,该模型可表征真实飞行中应变电桥响应比例不断变化的情形,与空中实际受载情况更吻合。并将之应用到某型飞机载荷实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载荷 飞机 载荷模型 比例因子 自适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数分布单元共载荷失效串联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模型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小兵 谷若星 +1 位作者 秦晋 赵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8-612,共5页
针对单元故障前工作时间服从指数分布的共载荷失效系统,提出了虚拟载荷的概念,建立了基于独立性假设条件的载荷—强度干涉(load-strength interference,LSI)模型与系统可靠性综合模型的概率等价关系,导出了基于单元故障率信息或试验数... 针对单元故障前工作时间服从指数分布的共载荷失效系统,提出了虚拟载荷的概念,建立了基于独立性假设条件的载荷—强度干涉(load-strength interference,LSI)模型与系统可靠性综合模型的概率等价关系,导出了基于单元故障率信息或试验数据的指数分布单元共载荷失效串联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模型,具体给出2种常用截尾试验情形下系统可靠度与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的点估计及置信下限估计公式,并运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对所建立的共载荷失效模型进行了计算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可靠性 载荷失效 载荷-强度干涉模型 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加工中心结构件载荷求解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雅丽 王智 +2 位作者 赵宏安 王德伦 孙守林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3,共5页
论文详细讨论了采用线轨、丝杠作为连接形式的卧式加工中心结构件载荷求解模型。针对机床结构件载荷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进行了变形协调假设,建立了卧式加工中心床身、立柱、主轴箱的参数化载荷求解模型。从机床结构件刚度、外载荷条件、... 论文详细讨论了采用线轨、丝杠作为连接形式的卧式加工中心结构件载荷求解模型。针对机床结构件载荷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进行了变形协调假设,建立了卧式加工中心床身、立柱、主轴箱的参数化载荷求解模型。从机床结构件刚度、外载荷条件、约束条件等三个方面对刚体等效载荷求解模型与弹性体等效载荷求解模型的求解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刚体等效载荷求解模型变形协调假设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刚体等效模型能够满足结构件性能分析及优化的要求。详细分析了卧式加工中心结构件载荷求解模型的相关参数及求解步骤,开发了相应的载荷求解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加工中心 结构件 功能部件 载荷求解模型 刚体 参数化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矫直厚壁钢管的载荷-挠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更生 田雅琴 王海澜 《精密成形工程》 2013年第1期8-11,共4页
依据弹塑性理论,对压力矫直理想弹塑性材料的厚壁钢管过程进行分析,针对其弹塑性弯曲阶段的塑性变形是否深入到内径,分别给出了2种情况的载荷-挠度数学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实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 依据弹塑性理论,对压力矫直理想弹塑性材料的厚壁钢管过程进行分析,针对其弹塑性弯曲阶段的塑性变形是否深入到内径,分别给出了2种情况的载荷-挠度数学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实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壁钢管 压力矫直 载荷-挠度模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载荷校准试验主动约束技术
20
作者 李文龙 吴波 +1 位作者 何乐儒 张海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9-264,共6页
在研究以往飞机载荷校准试验支持和约束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某型飞机结构特点,提出一种载荷校准主动约束方法。对主动约束方法和传统的起落架方法飞机载荷校准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2种约束方法的理论模型;设计2种约束方法的机翼载荷校准对... 在研究以往飞机载荷校准试验支持和约束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某型飞机结构特点,提出一种载荷校准主动约束方法。对主动约束方法和传统的起落架方法飞机载荷校准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2种约束方法的理论模型;设计2种约束方法的机翼载荷校准对比试验,并提出主动约束载荷校准试验实施流程;结合某型飞机机翼载荷校准试验和飞行试验对主动约束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起落架约束方法相比,主动约束方法能有效解决有起落架布置的翼身整体结构机翼根部载荷测量难题,并将机翼载荷校准试验量级提高41%,机翼载荷模型误差可控制在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载荷校准试验 主动约束 载荷量级 载荷模型精度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