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载荷作用下船体结构极限强度研究综述
1
作者 赵南 敖雷 +3 位作者 汪高飞 李傅友 李飞 刘斌 《装备环境工程》 2025年第2期62-76,共15页
首先阐述了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塑性累积特性,并重点介绍了仿真分析中常用的材料本构关系。然后从仿真和试验2个层面介绍了循环载荷作用下完整结构极限承载特性的研究工作,接着分析了裂纹损伤对循环载荷中结构承载特性的影响,阐明了... 首先阐述了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塑性累积特性,并重点介绍了仿真分析中常用的材料本构关系。然后从仿真和试验2个层面介绍了循环载荷作用下完整结构极限承载特性的研究工作,接着分析了裂纹损伤对循环载荷中结构承载特性的影响,阐明了裂纹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变化规律。最后,总结讨论了循环载荷下损伤结构剩余强度评估方法及存在的问题,为研究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梁 循环载荷 极限强度 塑性累积 棘轮效应 裂纹损伤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循环载荷和侧压组合作用下的船体板极限强度研究
2
作者 崔虎威 申一帆 +2 位作者 蓝松 刘双 郑学键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20,共8页
为了深入分析船体板在复杂荷载条件下的极限承载性能,对船体板在纵向循环载荷和侧压组合作用下的极限强度进行了研究。利用ABAQUS软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水平侧压对纵向循环载荷作用下船体板极限强度的影响;同时考虑... 为了深入分析船体板在复杂荷载条件下的极限承载性能,对船体板在纵向循环载荷和侧压组合作用下的极限强度进行了研究。利用ABAQUS软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水平侧压对纵向循环载荷作用下船体板极限强度的影响;同时考虑了不同板柔度系数、焊接加工过程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以及反向加载时钢材的鲍辛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焊接残余应力对船体板在侧压和纵向循环载荷组合作用下第一次极限状态时的极限强度及塑性屈服分布有显著影响;经过5次循环压缩-拉伸后,仅考虑初始挠度缺陷的船体板剩余极限强度下降了23.77%~39.58%,而考虑完整初始缺陷的船体板剩余极限强度下降了21.82%~36.17%,这表明侧压会削弱焊接残余应力对船体板极限强度的影响;板柔度系数越小,侧压水平的升高对第一次压缩时船体板极限强度的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循环载荷 极限强度 船体板 侧压 焊接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载荷下方钢管柱螺栓连接节点抗冲击性能研究
3
作者 乔光华 高曼 +1 位作者 郭子龙 戚福周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8,共6页
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由于疲劳或应力集中,螺栓会发生松动或断裂,使节点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导致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威胁。为提高方钢管柱螺栓连接节点的抗冲击能力,制备了3种不同类型的连接节点试件(单向螺栓/单向螺栓柱拼... 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由于疲劳或应力集中,螺栓会发生松动或断裂,使节点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导致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威胁。为提高方钢管柱螺栓连接节点的抗冲击能力,制备了3种不同类型的连接节点试件(单向螺栓/单向螺栓柱拼接节点、单向螺栓/高强螺栓柱拼接节点、对穿螺栓/高强螺栓柱拼接节点)。用高精度落锤试验装置对3组试件分别施加40、80、120 kg的循环载荷。结果表明:对穿螺栓/高强螺栓柱拼接节点试件在单次冲击载荷和长期循环冲击载荷下均表现出最强的抗冲击性能,具有优异的承载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以及较小的累积塑性应变。对穿螺栓/高强螺栓柱拼接节点的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载荷 方钢管柱 螺栓连接节点 抗冲击性能 峰值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循环载荷下铝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预测
4
作者 雷文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90,共6页
铝基复合材料由不同力学性能和疲劳行为的多种材料组成。在非对称循环载荷下,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其疲劳寿命预测变得复杂。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一种非对称循环载荷下铝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用Na_(3)Al F_(6)和Ti O_(2)... 铝基复合材料由不同力学性能和疲劳行为的多种材料组成。在非对称循环载荷下,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其疲劳寿命预测变得复杂。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一种非对称循环载荷下铝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用Na_(3)Al F_(6)和Ti O_(2)粉末强化铝合金基体,制备出复合材料样品。设计非对称循环载荷加载条件。用Walker裂纹扩展式结合Chaboche模型进行铝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预测,Chaboche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材料在循环加载下的非线性行为;通过引入应力比参数,Walker公式可更准确地预测裂纹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扩展行为。将两者结合能更全面地考虑材料在疲劳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从而提高疲劳寿命预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应力幅值的增加,试件裂缝长度随之上升,同时随着循环圈数的增加,试件应力随之上升,这使得铝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下降,且该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更接近,说明预测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 循环载荷 铝基复合材料 疲劳寿命预测 Chaboche模型 Walker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载荷作用下煤岩复合结构宏-细观破坏特征及能量-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凯 左晓欢 +3 位作者 杜锋 孙加智 鞠杨 丰程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7-784,共18页
煤炭深部开采过程中,周期性开采扰动行为会使邻近煤层的煤岩复合结构承受循环载荷的作用,因此,研究不同循环载荷作用下煤岩复合试样的力学响应行为及宏-细观失效特征具有重要工程意义。选取3种不同的加(卸)载速率,开展了2种循环加卸载... 煤炭深部开采过程中,周期性开采扰动行为会使邻近煤层的煤岩复合结构承受循环载荷的作用,因此,研究不同循环载荷作用下煤岩复合试样的力学响应行为及宏-细观失效特征具有重要工程意义。选取3种不同的加(卸)载速率,开展了2种循环加卸载路径下的单轴循环压缩试验(同步测定声发射信号),分析了煤岩复合试样的损伤失效特征;基于能量耗散原理,构建了煤岩复合试样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能量-损伤本构模型,最后结合试验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加(卸)载速率与复合试样的峰值强度呈正相关,当加(卸)载速率从0.05 mm/min增大到0.15 mm/min时,恒定下限逐步循环加卸载路径(路径I)、变上下限等幅循环加卸载路径(路径II)下,试样的峰值应力分别增加了22.44%和28.89%;高加(卸)载速率下,试样的内部裂纹扩展越快,煤岩复合试样中煤组分的破碎程度加剧,分形维数随之增大,试样的内部裂纹扩展越快;随着加(卸)载速率的增大,煤组分中沿基质破坏增多。循环分级跨度大的路径(路径I)有助于试样内部的应力传递,为试样内部裂纹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对应试样的破坏程度更高。试验曲线和能量-损伤本构理论曲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表明所建的能量-损伤本构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煤岩复合试样在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的变形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复合结构 循环载荷作用 加(卸)载速率 宏-细观特征 能量-损伤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循环载荷下扁钢加筋板极限强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崔虎威 方文武 丁启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3,109,共8页
为分析带板厚度、加强筋尺寸及循环加载模式对扁钢加筋板极限强度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基于初始变形、焊接残余应力和鲍辛格效应,针对不同带板厚度和加强筋尺寸的扁钢加筋板开展了3种轴向循环载荷模式下的极限强度数值模拟。研... 为分析带板厚度、加强筋尺寸及循环加载模式对扁钢加筋板极限强度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基于初始变形、焊接残余应力和鲍辛格效应,针对不同带板厚度和加强筋尺寸的扁钢加筋板开展了3种轴向循环载荷模式下的极限强度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扁钢加筋板的带板厚度相同时,经循环载荷后,加筋板的极限强度随加强筋尺寸的增加而下降,其下降程度减缓;当加强筋尺寸相同时,经循环载荷后,加筋板的极限强度随带板厚度的增加而下降,其下降程度加剧;当循环载荷的幅值由大到小时,扁钢加筋板的极限强度下降程度最大;在等幅循环载荷时,扁钢加筋板循环后的极限强度下降程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循环载荷 扁钢加筋板 初始缺陷 极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载荷作用下水泥环完整性试验研究
7
作者 陈硕 王琳琳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113,共7页
在页岩气井多级压裂过程中,从地下很难直接获取水泥环温度和应变等用于评估其完整性的信息。为此,结合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和全尺寸物理模拟试验装置,通过试验获得了水泥环在候凝阶段和完井阶段的温度和应变变化规律,分析了压力和温度循环... 在页岩气井多级压裂过程中,从地下很难直接获取水泥环温度和应变等用于评估其完整性的信息。为此,结合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和全尺寸物理模拟试验装置,通过试验获得了水泥环在候凝阶段和完井阶段的温度和应变变化规律,分析了压力和温度循环载荷对水泥环完整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候凝阶段,水泥环峰值温度比养护温度高1.9℃,水泥环周向应变为拉应变,最大值为403.7×10^(-6)m/m;在完井阶段,在40和50 MPa内压循环载荷作用下,水泥环产生塑性应变并不断累积,当累积塑性应变达到临界值87.1×10^(-6)m/m时,界面微环隙会导致环空气体泄漏;在温度循环载荷作用下,水泥环产生周向压应变,该收缩会在第一界面产生周向和径向拉应力,导致出现微环隙的风险增加。研究结论可为多级压裂现场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环完整性 循环载荷 光纤光栅 微环隙 循环次数 多级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内循环载荷下基于弹性安定临界状态的船体加筋板极限强度预测公式
8
作者 崔虎威 陈泽民 +1 位作者 丁启印 胡润文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121,共8页
[目的]为准确评估船体结构在循环载荷下的极限承载性能,需考虑载荷的循环属性对船体加筋板极限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200块T型加筋板和扁钢加筋板开展面内循环载荷下达到弹性安定临界状态的极限强度数值模拟;细致考... [目的]为准确评估船体结构在循环载荷下的极限承载性能,需考虑载荷的循环属性对船体加筋板极限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200块T型加筋板和扁钢加筋板开展面内循环载荷下达到弹性安定临界状态的极限强度数值模拟;细致考虑船体加筋板在面内循环载荷下的材料鲍辛格效应、焊接初始变形及残余应力;基于加筋板弹性安定临界状态的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以加筋板无量纲极限强度作为目标函数,以带板和加强筋的柔度系数作为自变量,提出面内循环载荷下基于弹性安定临界状态的船体加筋板极限强度预测公式。[结果]与非线性有限元模拟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所提公式的准确性。[结论]所做研究对循环载荷下船体加筋板的极限强度评估具有较好的理论与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内循环载荷 弹性安定 船体加筋板 极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载荷下基于热弹塑性有限元法的船体加筋板极限强度分析
9
作者 崔虎威 郑学键 +3 位作者 刘双 陈泽民 申一帆 蓝松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2-129,共8页
为进一步明晰船体结构极限承载性能,有必要综合考虑焊接初始缺陷、材料鲍辛格效应以及载荷循环属性对船体加筋板极限强度的影响。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对扁钢加筋板进行焊接数值模拟,并开展了循环压缩-拉伸载荷下达到弹性安定状态的加... 为进一步明晰船体结构极限承载性能,有必要综合考虑焊接初始缺陷、材料鲍辛格效应以及载荷循环属性对船体加筋板极限强度的影响。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对扁钢加筋板进行焊接数值模拟,并开展了循环压缩-拉伸载荷下达到弹性安定状态的加筋板极限强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船体加筋板焊接残余应力在首次循环卸载后释放程度最显著,并随循环载荷幅值增大而增加;在循环载荷作用下,船体加筋板达到弹性安定状态后的极限强度有所提升,但循环载荷幅值对其极限强度提升效果不明显;在相同循环载荷幅值下,采用Chaboche模型计算得到的极限强度比理想弹塑性模型要高;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法能直接获取船体加筋板焊接的初始缺陷,对进一步研究船体结构在循环载荷下的极限承载性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循环载荷 船体加筋板 热弹塑性有限元法 极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循环作用下海洋地基的极限分析
10
作者 刘蒙蒙 李凯 +2 位作者 赵新波 杨博文 章博涛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6-33,共8页
波浪荷载会诱发海床失稳、海底滑坡、海洋建筑物倾覆等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故研究波浪荷载与海洋地基稳定性的关系意义重大。基于Zarka安定理论引入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考虑了随动硬化与等向硬化,提出了硬化模量演化关系... 波浪荷载会诱发海床失稳、海底滑坡、海洋建筑物倾覆等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故研究波浪荷载与海洋地基稳定性的关系意义重大。基于Zarka安定理论引入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考虑了随动硬化与等向硬化,提出了硬化模量演化关系;引入结构转换参数,并将屈服面表达在该平面上;通过分析初始结构转换参数与最终结构转换参数位置关系,确定地基安定状态。通过将海洋土三轴循环试验数据代入模型验证计算,得到模型参数后,计算得出模型预测值,并将模型预测值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载荷 弹塑性极限分析 海洋地基 Zarka安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载荷下饱和岩石的应力—应变动态响应 被引量:30
11
作者 陈运平 席道瑛 薛彦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9-413,共5页
通过对饱和砂岩和大理岩的循环载荷实验,本文研究了应力—应变曲线的细微差异,指出对于不同孔隙流体和不同性质的岩石,其应力—应变滞后回线的形状是不同的。这是由这些岩石在循环载荷下应变相对应力的响应不同造成的,在加载阶段应变的... 通过对饱和砂岩和大理岩的循环载荷实验,本文研究了应力—应变曲线的细微差异,指出对于不同孔隙流体和不同性质的岩石,其应力—应变滞后回线的形状是不同的。这是由这些岩石在循环载荷下应变相对应力的响应不同造成的,在加载阶段应变的相位可能超前、并行或者落后于应力的相位。本文引入了Preisach-Mayer-goyz模型(简称PM模型),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模拟。通过构筑PM空间密度函数,求出饱和岩石的应力—应变状态方程,并模拟了其轴向应变—径向应变滞后回线。根据模拟结果可以认为,PM空间中不同的密度函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饱和岩石在地震波载荷作用下的本构关系响应的不同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载荷 饱和岩石 应力 地震勘探 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载荷作用下基床力学特性对道床影响的动态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马伟斌 史存林 +1 位作者 张千里 杜晓燕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2-108,共7页
针对既有线提速改造及高速客运专线设计与施工中遇到的轨道与路基参数的合理匹配问题,以室内动载模型试验研究为依托,配制6组不同密实度的土样,对轨道与路基结构进行了动应力、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反应模量等项目的测试,并通过不同压... 针对既有线提速改造及高速客运专线设计与施工中遇到的轨道与路基参数的合理匹配问题,以室内动载模型试验研究为依托,配制6组不同密实度的土样,对轨道与路基结构进行了动应力、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反应模量等项目的测试,并通过不同压实系数下模型试验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基床、道床弹塑性变形以及反应模量的变化趋势,探讨了轨道与路基结构地基系数、压实系数及动静刚度等参数之间的发展规律,提出基床对道床影响的临界值,即:基床压实度为0.93时,基床临界动刚度值为75 MPa/m,基床临界动弹性变形为1.5mm,道床的临界动刚度值为110 kN/mm。对基床与道床参数匹配及相互动力作用的规律研究,为既有线提速改造及新线轨道与路基结构参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载荷 基床 动态测试 模型试验 动刚度 反应模量 变形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循环载荷下材料低周疲劳寿命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刚 张怡 +1 位作者 郭茂林 程靳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96,共6页
提出了一个用于计算非对称循环载荷下材料低周疲劳寿命的累积损伤模型和方法。该方法利用全应变幅及损伤积累来控制和计算疲劳寿命,并给出了裂纹的开裂尺寸和开裂方向。这为我们进行各种疲劳寿命计算以及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 提出了一个用于计算非对称循环载荷下材料低周疲劳寿命的累积损伤模型和方法。该方法利用全应变幅及损伤积累来控制和计算疲劳寿命,并给出了裂纹的开裂尺寸和开裂方向。这为我们进行各种疲劳寿命计算以及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循环载荷 累积损伤 低周疲劳寿命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载荷对岩石节理宏细观剪切特性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蒋宇静 张孙豪 +3 位作者 栾恒杰 陈连军 张广超 王长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9-211,共13页
岩石节理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会不断的滑移和闭合,导致其承载性能不断劣化,进而影响岩体工程的稳定性。为探明循环载荷作用下节理的剪切特性,首先开展了节理剪切试验以标定模拟中的物理力学参数和确定循环载荷的特征参数,然后采用基于FISH... 岩石节理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会不断的滑移和闭合,导致其承载性能不断劣化,进而影响岩体工程的稳定性。为探明循环载荷作用下节理的剪切特性,首先开展了节理剪切试验以标定模拟中的物理力学参数和确定循环载荷的特征参数,然后采用基于FISH语言二次开发的循环剪切加载实现方法,进行了不同加载幅值(1.5、1.7、1.9、2.1和2.3 MPa)、不同加载频率(0.1、0.5、1.0、1.5和2.0 Hz)等循环剪切载荷作用下的粗糙节理剪切数值模拟,研究了岩石节理的宏细观剪切特性以及循环载荷特征参数对节理剪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剪切载荷的循环加卸,节理表面损伤会导致节理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出现滞回效应。循环剪切初期滞回环较小且分布密集,后期滞回环较大且分布疏松。剪切过程中节理的裂纹分布和接触力分布与节理表面的粗糙体相关,剪切初期裂纹和高接触力大都集中在二阶凸起上,随着二阶凸起破坏逐渐作用到一阶凸起上,一阶凸起破坏后节理发生失稳破坏。节理剪切位移的增长趋势与累计裂纹数量的增长趋势总体一致。剪切初期仅有少量裂纹在应力峰值附近产生,而后期裂纹产生时对应的应力范围和裂纹数量都显著增加。加载幅值越大,每个循环内产生的节理损伤越多,节理剪切位移也越大,达到相同目标位移所需的循环次数与加载幅值成反比。加载频率越大,每个循环内节理产生的损伤越少,节理剪切位移也越小,达到目标剪切位移所经历的循环次数与加载频率成正比。加载频率越低,加速阶段越短,节理发生失稳破坏越突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节理 循环载荷 剪切特性 宏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循环载荷下镍基单晶合金低周疲劳寿命预测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智平 陈吉平 +1 位作者 尹泽勇 杨治国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6-10,共5页
在680℃温度下进行[001]、[011]和[111]三种取向的DD3单晶合金光滑试样非对称循环载荷低周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晶体取向对DD3单晶合金的应变疲劳寿命有显著的影响,[001]取向寿命最长,[111]取向寿命最短。用晶体取向函数修正总应变范围可... 在680℃温度下进行[001]、[011]和[111]三种取向的DD3单晶合金光滑试样非对称循环载荷低周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晶体取向对DD3单晶合金的应变疲劳寿命有显著的影响,[001]取向寿命最长,[111]取向寿命最短。用晶体取向函数修正总应变范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晶体取向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引入参量k表示载荷循环特性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它与循环寿命之间呈幂函数关系。根据影响单晶叶片低周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提出循环塑性应变能的计算方法,构成塑性应变能的主要因素应包括总应变范围、取向函数和载荷循环特性等影响参量,它们与塑性应变能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用塑性应变能作为损伤参量导出单晶合金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利用低周疲劳试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所有试验数据均落在2.6倍偏差的分布带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合金 非对称循环载荷 低周疲劳 循环塑性应变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围压下峰后循环载荷对砂岩力学及渗流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培森 许大强 +5 位作者 颜伟 胡昕 李霄 方家鑫 鞠照强 赵铭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105,共12页
开采扰动导致煤层底板一定范围内岩体处于峰后状态,受相邻巷道开挖及煤层开采作用促使峰后岩体经历循环加−卸载过程,为探究不同地应力环境下峰后循环载荷作用对岩体结构的影响,明晰煤层底板突水等灾害的孕育过程,基于Rock Top多场耦合... 开采扰动导致煤层底板一定范围内岩体处于峰后状态,受相邻巷道开挖及煤层开采作用促使峰后岩体经历循环加−卸载过程,为探究不同地应力环境下峰后循环载荷作用对岩体结构的影响,明晰煤层底板突水等灾害的孕育过程,基于Rock Top多场耦合试验仪对砂岩开展了5、10、15、20、25 MPa围压峰后循环载荷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峰后循环载荷作用之前,岩石单位渗透率均呈快速下降—趋于平稳—突然上升—突然下降—趋于平稳的变化规律,峰后循环阶段,岩石单位渗透率则与轴向载荷近乎呈倒置关系;②岩石弹性模量、裂隙闭合应力、起裂应力、损伤应力、峰值应力、残余应力均与围压呈正相关,泊松比则随围压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特点;③5、10 MPa围压下,岩石出现间歇性破坏,脆性破坏特征有所减弱,15、20、25 MPa围压下,岩石脆性破坏特征明显,岩石破坏特征由岩石本身性质所决定;④峰后轴向载荷主要对岩石渗透率增大起促进作用,但该促进作用较围压对岩石渗透率的抑制作用弱,围压为影响岩石峰后渗透率变化的主导因素;⑤不同围压下,岩石均产生了一条贯穿剪切裂纹,但随围压增大,岩石破坏程度逐渐减弱,破坏模式趋于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峰后循环载荷 力学特性 渗流特性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循环载荷下饱和黏土软化的损伤边界面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胡存 刘海笑 黄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9-466,共8页
研究表明,循环载荷作用下饱和黏土将发生软化,其机制主要有两个:一是孔压的积累;二是土体原有结构的不断损伤和新结构的不断重塑。针对上述机制,基于广义各向同性硬化准则建立了考虑饱和黏土循环软化的损伤单面模型。该模型在有效应力... 研究表明,循环载荷作用下饱和黏土将发生软化,其机制主要有两个:一是孔压的积累;二是土体原有结构的不断损伤和新结构的不断重塑。针对上述机制,基于广义各向同性硬化准则建立了考虑饱和黏土循环软化的损伤单面模型。该模型在有效应力空间中引入损伤变量,表征土体结构的损伤和重塑程度,在连续的循环加载下,损伤不断累积,边界面则随着损伤的累积不断收缩,以模拟饱和黏土刚度和强度的软化;以应力反向点作为边界面的广义各向同性硬化中心和映射法则的映射中心,灵活地选择塑性模量的插值公式以模拟塑性变形和孔压的累积以及应力-应变的滞回特性。应用该模型对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进行模拟,并且考查了循环周次、循环应力水平和固结历史对饱和黏土循环软化特性的影响,并与相关试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载荷 循环软化 边界面模型 广义各向同性硬化准则 饱和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载荷的单搭胶接接头残余强度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玉奇 何晓聪 +1 位作者 曾凯 邢保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82-87,93,共7页
为研究循环载荷下单搭胶接接头的残余强度及失效机理,以5052铝合金单搭胶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先后对其进行静强度测试、疲劳强度测试和残余强度测试,引入威布尔分布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检验其有效性,并采用超声扫描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 为研究循环载荷下单搭胶接接头的残余强度及失效机理,以5052铝合金单搭胶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先后对其进行静强度测试、疲劳强度测试和残余强度测试,引入威布尔分布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检验其有效性,并采用超声扫描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失效胶层进行失效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疲劳循环载荷作用下,接头刚度基本稳定,而残余强度随着疲劳循环载荷周次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疲劳裂纹从接头搭接端部的界面端点处开始萌生,并快速向中间扩展,当疲劳循环达到一定次数时,胶层瞬间断裂,裂纹萌生阶段几乎占据了其全部疲劳寿命,失效后的胶层会出现"凹台"状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52铝合金 胶接 循环载荷 残余强度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载荷下中空玻璃的承载特点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立闯 臧曙光 +2 位作者 庞世红 马眷荣 王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9-122,共4页
通过对不同结构的中空玻璃在循环载荷下的挠度和应力进行测量,分析了循环载荷下中空玻璃内、外片厚度比,空气层厚度对其承载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循环载荷下,空气层阻尼力增大,使外片玻璃承受更大比例的载荷,但内、外片玻璃刚度仍... 通过对不同结构的中空玻璃在循环载荷下的挠度和应力进行测量,分析了循环载荷下中空玻璃内、外片厚度比,空气层厚度对其承载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循环载荷下,空气层阻尼力增大,使外片玻璃承受更大比例的载荷,但内、外片玻璃刚度仍是决定其载荷分配的主要原因;循环载荷下,内、外片厚度相差越大,中空玻璃的等效厚度越大;空气层厚度对中空玻璃承载性能影响较小。进行中空玻璃生产时,应合理选择内、外片厚度及空气层厚度,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载荷 中空玻璃 载荷分配 空气层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在循环载荷下不同饱和度时的变形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立强 许江 +1 位作者 蒋长宝 姜永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9-112,共4页
对砂岩在自然状态、烘干状态、半饱和状态和饱和状态等不同水饱和状态时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变形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结果发现:①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砂岩的变形有增大的趋势,而其强度将有所下降低;②其塑性滞回环的斜率也越来越小,即... 对砂岩在自然状态、烘干状态、半饱和状态和饱和状态等不同水饱和状态时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变形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结果发现:①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砂岩的变形有增大的趋势,而其强度将有所下降低;②其塑性滞回环的斜率也越来越小,即在相同的应力变化幅度内,其轴向应变增量有逐渐增大的趋势;横向应变和体应变也呈现越来越大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循环载荷 饱和度 变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