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倾斜情况下鼓形齿载荷增量模型研究
1
作者 陈满意 陈定方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27,共4页
鼓形齿齿式联轴器允许轴间有一定倾角 ,但在倾斜情况下它的载荷变化往往被忽略 ,这对联轴器的使用是很不利的。分析了鼓形齿在无倾斜情况和倾斜情况下沿齿宽方向的载荷分布的规律 ,利用 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特性 ,建立了鼓形齿在倾... 鼓形齿齿式联轴器允许轴间有一定倾角 ,但在倾斜情况下它的载荷变化往往被忽略 ,这对联轴器的使用是很不利的。分析了鼓形齿在无倾斜情况和倾斜情况下沿齿宽方向的载荷分布的规律 ,利用 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特性 ,建立了鼓形齿在倾斜情况下的载荷增量 BP神经网络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鼓形齿联轴器 载荷增量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载荷增量—最小二乘配点法的圆柱形壳体几何非线性分析
2
作者 陈凯声 张圣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4-31,共8页
本文采用载荷增量—最小二乘配点法分析圆柱壳体和纵、横向加筋圆柱壳的几何非线性问题.首先使用载荷增量法将两种圆柱形壳体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线性化.然后使用最小二乘配点法求解这些离散后的线性微分方程.本文对几种典型的边界条件... 本文采用载荷增量—最小二乘配点法分析圆柱壳体和纵、横向加筋圆柱壳的几何非线性问题.首先使用载荷增量法将两种圆柱形壳体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线性化.然后使用最小二乘配点法求解这些离散后的线性微分方程.本文对几种典型的边界条件和载荷状况下的壳体编制了通用程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是有效和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增量 圆柱壳体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载荷增量法对结构后屈曲的分析及其实验
3
作者 鄢湛华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本文对杆系结构的后屈曲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修正载荷增量法,同时提供了网壳后屈曲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
关键词 结构 后屈曲 非线性 修正载荷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式起重机的失效模式及其极限起升载荷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晓光 陶元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0-163,共4页
主要失效模式的模拟是进行塔机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的重要环节,以起升载荷为控制量,用弹—塑性单元失效形式模拟塔机结构系统中的拉杆和压杆,结合载荷增量最小准则法,得到塔机的主要失效模式及其极限起升载荷。并应用该方法比较了数值算... 主要失效模式的模拟是进行塔机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的重要环节,以起升载荷为控制量,用弹—塑性单元失效形式模拟塔机结构系统中的拉杆和压杆,结合载荷增量最小准则法,得到塔机的主要失效模式及其极限起升载荷。并应用该方法比较了数值算例中塔机在不同载荷组合下,各工况的主要失效模式和极限起升载荷。结果表明,多数失效模式中存在共有的失效杆元,提高这些失效杆元的强度就可以提高塔机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可靠性 弹—塑性单元 增量载荷 失效模式 极限起升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载荷分级代表性条件的TWIST载荷谱离散方法
5
作者 马宏图 杨凤田 +1 位作者 丁京龙 李东辉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5-110,共6页
增量突风载荷极值对数正态分布是TWIST载荷谱离散的关键要求,现有离散方法存在求解变量较多,载荷分级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基于载荷分级代表性条件,提出了一种满足增量突风载荷极值对数正态分布的单迭代变量TWIST载荷谱离散方法。推导了... 增量突风载荷极值对数正态分布是TWIST载荷谱离散的关键要求,现有离散方法存在求解变量较多,载荷分级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基于载荷分级代表性条件,提出了一种满足增量突风载荷极值对数正态分布的单迭代变量TWIST载荷谱离散方法。推导了载荷分级代表性条件,得到各级增量载荷极值及其边界所对应的累积超越飞行概率的递推公式;通过增量突风载荷高载截取值求解出各类飞行的飞行次数;以对数正态分布的标准差为迭代变量,利用高载截取值和低载删除值确定了对数正态分布的参数,进而求解出各级离散载荷。通过欧洲10乘10谱和波音5乘5谱2个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ST载荷 对数正态分布 增量突风载荷 载荷分级 累积超越飞行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输电塔覆冰荷载作用下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春城 孙显鹤 +1 位作者 牟雪峰 初征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6-158,112,共4页
介绍了蒙特卡洛法在结构构件可靠度计算中的应用,根据载荷增量最小准则法和Ditlevsen界限法,阐述了输电塔结构体系可靠度计算的基本原理,利用Matlab工具箱编制了可靠度计算程序,选取500 kV高猫头塔(5A-ZM1)为例进行了可靠度计算,并对比... 介绍了蒙特卡洛法在结构构件可靠度计算中的应用,根据载荷增量最小准则法和Ditlevsen界限法,阐述了输电塔结构体系可靠度计算的基本原理,利用Matlab工具箱编制了可靠度计算程序,选取500 kV高猫头塔(5A-ZM1)为例进行了可靠度计算,并对比分析了高压输电塔在覆冰有、无风两种工况下的构件及结构体系可靠度和失效概率。结果表明,输电塔结构在覆冰有风工况下的杆件及结构体系失效概率远大于覆冰无风工况下的失效概率,与覆冰有风工况下的实际相吻合,为高压输电塔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塔 覆冰 可靠度 蒙特卡洛法 载荷增量最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值型风荷载作用下大型结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石少卿 童卫华 +1 位作者 姜节胜 顾松年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42-146,共5页
研究了在极值型风荷载作用下大型结构的可靠性。结构的破坏以结构刚度矩阵奇异为依据,首先列举结构的主要破坏模式,其次利用增量载荷法求出的结构的安全余量方程,然后将极值型风荷载正态化,计算出各主要破坏模式的破坏概率,并用二... 研究了在极值型风荷载作用下大型结构的可靠性。结构的破坏以结构刚度矩阵奇异为依据,首先列举结构的主要破坏模式,其次利用增量载荷法求出的结构的安全余量方程,然后将极值型风荷载正态化,计算出各主要破坏模式的破坏概率,并用二阶窄界限理论计算大型结构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增量载荷 破坏模式 风载 结构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逃逸系统辅助入轨分析
8
作者 潘刚 张进 +1 位作者 梅昌明 唐国金 《载人航天》 CSCD 2015年第4期335-340,共6页
运载火箭正常飞行情况,逃逸程序不启动,逃逸系统在预定的时刻直接被抛掉。为了提高逃逸燃料的利用率,可以在原逃逸系统作用时间范围的末端开启逃逸发动机提供辅助推力,提高火箭的入轨性能。基于CZ-2F运载火箭的塔式逃逸系统,建立了辅助... 运载火箭正常飞行情况,逃逸程序不启动,逃逸系统在预定的时刻直接被抛掉。为了提高逃逸燃料的利用率,可以在原逃逸系统作用时间范围的末端开启逃逸发动机提供辅助推力,提高火箭的入轨性能。基于CZ-2F运载火箭的塔式逃逸系统,建立了辅助入轨优化问题模型;针对优化问题对目标函数全局最优性及求解精度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了新的优化策略;对逃逸系统辅助入轨的关键指标——有效载荷增量与速度增量进行了定量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可作为逃逸系统设计以及运载火箭总体设计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逸系统 辅助入轨 有效载荷增量 速度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失效模式识别中失效元漂移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建民 陈龙珠 徐格宁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11-615,共5页
基于有限元重分析技术 ,考虑载荷对结构的综合影响 ,从失效元漂移问题和结构极限承载能力角度出发 ,对结构可靠性分析中 ,增量载荷法的加载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改进 ,并通过有限元程序进行了对比验证 ,文后提供了算例。结果表明 ,改进后的... 基于有限元重分析技术 ,考虑载荷对结构的综合影响 ,从失效元漂移问题和结构极限承载能力角度出发 ,对结构可靠性分析中 ,增量载荷法的加载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改进 ,并通过有限元程序进行了对比验证 ,文后提供了算例。结果表明 ,改进后的分析方法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性 ,其分析结果具有满意的精确度和良好的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分析 失效模式识别 失效元漂移 有限元重分析 可靠性分析 应力漂移 增量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rocks cut by helical cutting mechanism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送永 杜长龙 +1 位作者 崔新霞 高魁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518-1524,共7页
To research the loading charactefistc of rock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cut by helical cutting mechanism (HCM), three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rock (hard-soft-hard rock, soft-hard rock and soft-hard-soft rock) wer... To research the loading charactefistc of rock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cut by helical cutting mechanism (HCM), three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rock (hard-soft-hard rock, soft-hard rock and soft-hard-soft rock) were built. And each type model was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when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reduce the errors of cutting load caused by manually configured rock in each test, the cutting load of soft rock was taken as a benchmark, an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utting load of the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rocks and the soft rock were used to reflect the cutting load change rules of the HC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utting load of only the HCM top cutting hard rock is larger than that of only the HCM bottom cutting hard rock for dextral HCM, and the cutting load fluctuation is larger, too. However, when the top and the bottom of the HCM cutting hard rock simultaneously, its cutting load is the largest, but the cutting load fluctuation is the least. And the HCM cutting load increment is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rock compressive strength. The HCM cutting load increment is increased exponenti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hard rock cutting thick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al cutting mechanism rock model cutting load load fluctuation compressive str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ameters of static response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 suspension cables
11
作者 王立彬 吴勇 Mohammad Noor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3123-3132,共10页
The feasibility of longer spans relies on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new high-strength light weight materials such as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 First, a dimensionless equilibrium equation and the co... The feasibility of longer spans relies on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new high-strength light weight materials such as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 First, a dimensionless equilibrium equ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mpatibility equation are established to develop the cable force equation and cable displacement governing equation for suspension cables, respectively. Subsequently, the inextensible cable case is introduced. The formula of the Irvine parameter is considered and its physical interpretation as well as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chord gravity stiffness is presented. The influences on the increment of cable force and displacement by λ2 and load ratio p′ a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se assumptions and the analytical formulations, a 2000 m span suspension cable is utilized as an example to verify the proposed formulation and the responses of the relative increment of cable force and cable displacement under symmetrical and asymmetrical loads are studied and presented. In each case, the deflections resulting from elastic elongation or solely due to geometrical displacement are analyzed for the lower elastic modulus CFRP. Finally, in comparison with steel cables, the influences on the cable force equation and the governing displacement equation by span and rise span ratio are analyzed. Moreover, the influences on the static performance of suspension bridge by span and sag ratios are also analyzed. The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tic performance of super span CFRP suspension bridges are clarified and the superior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FRP cable structure are demonstrated analyt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pension bridge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FRP) main cable steel suspension cable static 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