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5-氟尿嘧啶/壳聚糖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培慧
刘媚
+2 位作者
张建莹
李周明
蔡继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6,共5页
以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了5-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微球,评价其性能、体外释药性能及对人肺癌细胞GLC-82的体外杀伤效应,并通过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分析载药纳米微球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5-Fu/CS纳米微球平均包封...
以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了5-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微球,评价其性能、体外释药性能及对人肺癌细胞GLC-82的体外杀伤效应,并通过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分析载药纳米微球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5-Fu/CS纳米微球平均包封率为32.3%,平均载药量为25.6%,平均粒径为253nm,平均Zeta电势为+8.38mV,成球性及分散性良好。CS载药纳米微球具有缓释性能,体外释药行为符合双向动力学规律。在体外作用72h,CS载药纳米微球对人肺癌细胞GLC-82的杀伤率达66.6%,杀伤效果明显优于5-Fu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纳米微球
壳聚糖
5-氟尿嘧啶
控制释放
杀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壳聚糖载药纳米微球对人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AFM探测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媚
张建莹
+1 位作者
杨培慧
蔡继业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49,共4页
本文以5-氟尿嘧啶(5-Fu)为抗肿瘤药物模型,壳聚糖为载体,制备平均粒径约为250nm的5-氟尿嘧啶/壳聚糖(5-Fu/Cs)载药纳米微球。采用MTT法评价载药纳米微球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杀伤率,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探测用药处理前后的肿瘤细...
本文以5-氟尿嘧啶(5-Fu)为抗肿瘤药物模型,壳聚糖为载体,制备平均粒径约为250nm的5-氟尿嘧啶/壳聚糖(5-Fu/Cs)载药纳米微球。采用MTT法评价载药纳米微球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杀伤率,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探测用药处理前后的肿瘤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载药纳米微球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在量效和时效上明显比同剂量单独5-Fu作用的杀伤率高;AFM结果显示5-Fu与载药纳米微球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作用后的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存在较大差异,载药纳米微球在肿瘤细胞表面的吸附作用或内吞作用,导致载药纳米微球在细胞表面的释药机制不同于单独药物的扩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
微
镜
5-氟尿嘧啶
壳聚糖
人肝癌细胞
载药纳米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W/O/W溶剂挥发复乳法的载药纳米微球合成及其作用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宋远见
刘红芝
+5 位作者
温相如
张芳
刘志安
裴冬生
宗志敏
魏贤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9-61,共3页
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聚乙二醇(PEG)和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为原料,采用复乳法制备荷载JNK3-shRNA表达质粒的纳米微球,同时制备空载纳米微球作为对照,将它们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至大鼠体内,...
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聚乙二醇(PEG)和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为原料,采用复乳法制备荷载JNK3-shRNA表达质粒的纳米微球,同时制备空载纳米微球作为对照,将它们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至大鼠体内,采用HE染色法检测其对脑缺血再灌注后5天时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纳米微球Lf-PEG-PLGA/JNK3-shRNA构建成功,它能够显著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在脑中风中,成功构建的Lf-PEG-PLGA/JNK3-shRNA纳米微球能够对神经元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纳米微球
LF
PLGA
JNK3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氟尿嘧啶/壳聚糖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培慧
刘媚
张建莹
李周明
蔡继业
机构
暨南大学化学系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7802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21190)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基金(2003Z3-D2041)资助项目
文摘
以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了5-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微球,评价其性能、体外释药性能及对人肺癌细胞GLC-82的体外杀伤效应,并通过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分析载药纳米微球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5-Fu/CS纳米微球平均包封率为32.3%,平均载药量为25.6%,平均粒径为253nm,平均Zeta电势为+8.38mV,成球性及分散性良好。CS载药纳米微球具有缓释性能,体外释药行为符合双向动力学规律。在体外作用72h,CS载药纳米微球对人肺癌细胞GLC-82的杀伤率达66.6%,杀伤效果明显优于5-Fu对照组。
关键词
载药纳米微球
壳聚糖
5-氟尿嘧啶
控制释放
杀伤效应
Keywords
drug-loaded nanospheres
chitosan
5-fluorouracil
controlled release
inhibition
分类号
O636.1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壳聚糖载药纳米微球对人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AFM探测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媚
张建莹
杨培慧
蔡继业
机构
暨南大学化学系
出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4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057802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021190)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基金(No.2003Z3-D2041)~~
文摘
本文以5-氟尿嘧啶(5-Fu)为抗肿瘤药物模型,壳聚糖为载体,制备平均粒径约为250nm的5-氟尿嘧啶/壳聚糖(5-Fu/Cs)载药纳米微球。采用MTT法评价载药纳米微球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杀伤率,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探测用药处理前后的肿瘤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载药纳米微球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在量效和时效上明显比同剂量单独5-Fu作用的杀伤率高;AFM结果显示5-Fu与载药纳米微球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作用后的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存在较大差异,载药纳米微球在肿瘤细胞表面的吸附作用或内吞作用,导致载药纳米微球在细胞表面的释药机制不同于单独药物的扩散模型。
关键词
原子力显
微
镜
5-氟尿嘧啶
壳聚糖
人肝癌细胞
载药纳米微球
Keywords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5- Fluorouracil
Chitosan
human hepatocarcinoma cell
drug-loaded nanospheres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W/O/W溶剂挥发复乳法的载药纳米微球合成及其作用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宋远见
刘红芝
温相如
张芳
刘志安
裴冬生
宗志敏
魏贤勇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徐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实验室
徐州医学院肿瘤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9-61,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00446
30800309)
+1 种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KJB310016)
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资助
文摘
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聚乙二醇(PEG)和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为原料,采用复乳法制备荷载JNK3-shRNA表达质粒的纳米微球,同时制备空载纳米微球作为对照,将它们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至大鼠体内,采用HE染色法检测其对脑缺血再灌注后5天时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纳米微球Lf-PEG-PLGA/JNK3-shRNA构建成功,它能够显著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在脑中风中,成功构建的Lf-PEG-PLGA/JNK3-shRNA纳米微球能够对神经元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载药纳米微球
LF
PLGA
JNK3
海马
Keywords
drug-loaded nano-microspheres
Lf
PLGA
JNK3
hippocampus
分类号
TQ460.1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5-氟尿嘧啶/壳聚糖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性能
杨培慧
刘媚
张建莹
李周明
蔡继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壳聚糖载药纳米微球对人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AFM探测
刘媚
张建莹
杨培慧
蔡继业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W/O/W溶剂挥发复乳法的载药纳米微球合成及其作用研究
宋远见
刘红芝
温相如
张芳
刘志安
裴冬生
宗志敏
魏贤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