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动脉灌注化疗序贯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性随机对照研究
1
作者 张梦颖 马耀凯 +3 位作者 杜一凡 张巍 周波 杨希夷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721-2727,共7页
目的 分析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序贯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多中心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 目的 分析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序贯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多中心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予以HAIC治疗,研究组予以HAIC序贯DEB-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评价近远期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242、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重复治疗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0.00%、82.50%,高于对照组的30.95%、61.90%(P<0.05)。对照组、研究组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研究组化疗后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AIC序贯DEB-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可有效清除肿瘤细胞,提高肝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动脉灌注化疗 经动脉化疗栓塞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微球对比碘化油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局部热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韩廷超 王忠 申梦圆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9-994,共6页
目的 对比碘化油肝动脉化疗栓塞(C-TACE)与载药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D-TACE)联合局部热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巨块型肝癌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6例,对照组36... 目的 对比碘化油肝动脉化疗栓塞(C-TACE)与载药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D-TACE)联合局部热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巨块型肝癌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局部热消融联合C-TACE治疗,研究组采用局部热消融联合D-TACE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肝功能、血清学指标、血流灌注指标、不良反应,术后随访2年,对比2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研究组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3个月,2组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更低;2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均升高(P<0.05),而研究组低于对照组;2组白蛋白(ALB)均降低(P<0.05),而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胸腺激酶1(TK1)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更低;2组血容量(BV)、血流量(BF)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更低;2组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更高。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随访2年,2组各失访1例,随访率为97.22%,研究组中位PFS为15.41个月(95%CI:7.02~23.19),对照组中位PFS为12.34个月(95%CI:6.16~22.30),研究组PFS曲线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局部热消融联合D-TACE可改善巨块型肝癌患者肝功能、血流灌注情况,疗效显著,降低肿瘤标志物,调节血清EGFR、VEGF、TK1表达,安全可靠,且可延长中位P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热消融 动脉化疗栓塞 巨块型肝癌 临床疗效 安全性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对高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芬芬 赖林强 +3 位作者 叶泽康 张登科 陈洁 涂建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3-1319,共7页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DEB-BACE)和单纯静脉化疗对高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丽水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年龄>65岁的中晚期肺癌患者213例,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分为化疗组和DEB-B...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DEB-BACE)和单纯静脉化疗对高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丽水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年龄>65岁的中晚期肺癌患者213例,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分为化疗组和DEB-BACE组。匹配前化疗组107例,DEB-BACE组106例,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化疗组和DEB-BACE组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利用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预后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1、3、6个月DEB-BACE组的疾病控制率和客观缓解率均优于化疗组。匹配前DEB-BACE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为7.0个月,化疗组为6.0个月(P<0.001)。匹配后DEB-BACE组mPFS为7.0个月,化疗组为5.0个月(P=0.001)。匹配前DEB-BACE组中位生存时间(mOS)为23.0个月,化疗组为20.0个月(P<0.001)。匹配后DEB-BACE组mOS为24.0个月,化疗组为18.0个月(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治疗方式、肿瘤大小、TNM分期是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匹配前后DEB-BACE组治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化疗组(P<0.05)。结论应用DEB-BACE治疗高龄中晚期肺癌,比全身静脉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肺癌 高龄人群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前载药栓塞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被引量:2
4
作者 曹景勤 张洁 +5 位作者 岳衍晓 刘显 来龙祥 张迎春 范冬利 蔡怀壮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31-534,共4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术前以载药栓塞微球(DEB)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将4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3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观察组于DEB-TACE后行TURBT,对照组仅行TU...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术前以载药栓塞微球(DEB)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将4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3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观察组于DEB-TACE后行TURBT,对照组仅行TURBT;对比2组TURBT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导尿管置留时间。术后随访24个月,记录术后6个月、24个月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统计无复发生存时间。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TURBT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导尿管置留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其术后6个月、24个月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21.5个月,对照组12.5个月(P=0.058)。结论术前行DEB-TACE可减少TURBT术中出血量,抑制肌层浸润型膀胱癌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微球栓塞治疗在肝癌全程管理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吴迪 郑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1-927,共7页
载药微球TACE(DEB-TACE)是应用可加载药物的微球作为栓塞剂,不仅可以永久性栓塞靶血管,而且其加载的化疗药物可缓慢释放,持续作用于靶病灶。近年来,DEB-TACE在肝癌各期的临床治疗中均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早期肝癌,DEB-TACE可作为长... 载药微球TACE(DEB-TACE)是应用可加载药物的微球作为栓塞剂,不仅可以永久性栓塞靶血管,而且其加载的化疗药物可缓慢释放,持续作用于靶病灶。近年来,DEB-TACE在肝癌各期的临床治疗中均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早期肝癌,DEB-TACE可作为长径>3 cm、为无法外科切除或消融的富血供肝癌的替代疗法,也可作为肝移植前的桥接治疗。对于早期的大肝癌及有潜在根治机会的中期肝癌,DEB-TACE可快速缩小肿瘤活性区域,后续联合消融治疗有望使患者获得根治。对于不可根治的中晚期肝癌,DEB-TACE联合靶向及免疫药物,三者优势互补,可加强短期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精准DEB-TACE联合HAIC治疗,有望成为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术中应用三氧化二砷CalliSpheres载药栓塞微球治疗BCLC B期原发性肝癌13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亚华 段旭华 +3 位作者 韩新巍 任建庄 李臻 陈鹏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观察TACE中应用三氧化二砷(ATO)CalliSpheres Bead(CB)(CBATO)治疗BCLC B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13例TACE术中应用CBATO治疗BCLC-B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对患者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实验室检查、介入治... 目的观察TACE中应用三氧化二砷(ATO)CalliSpheres Bead(CB)(CBATO)治疗BCLC B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13例TACE术中应用CBATO治疗BCLC-B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对患者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实验室检查、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和预后等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3例患者随访9~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生存率100%。术后1、3、6、9个月的疾病缓解率(CR+PR)分别为76.9%、76.9%、69.2%、61.5%,疾病控制率(CR+PR+SD)分别92.3%、92.3%、92.3%、84.6%。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肝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骨髓抑制、肝脓肿、胆汁漏并发感染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术中应用CBATO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近期临床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原发性肝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微球对比传统化疗栓塞治疗分支门脉癌栓肝癌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周腾超 龙林 +1 位作者 孙林 龙瑶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6-622,共7页
目的对比不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方式应用于分支门脉癌栓(PVTT)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自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符合纳排标准的122例有分支PVTT的HCC患者,根据不同的TACE方式分为载药微球组(DEB-TACE... 目的对比不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方式应用于分支门脉癌栓(PVTT)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自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符合纳排标准的122例有分支PVTT的HCC患者,根据不同的TACE方式分为载药微球组(DEB-TACE)和传统TACE组(cTACE)。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疼痛来评估两者的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肿瘤反应率、术后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体生存时间(OS),探究哪一种TACE方式对有分支PVTT的HCC患者疗效更优。结果两组的术后疼痛分级和并发症发生率基本无差异。TACE后1个月,DEB-TACE组的ORR(P=0.033)及DCR(P=0.096)优于cTACE组。DEB-TACE组和c TACE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0.5个月及6.4个月(P=0.003),中位OS为19.3个月及16.8个月(P=0.019)。结论TACE应用于分支PVTT的HCC患者是有效、安全的,DEB-TACE的术后疗效优于c TACE。为提高这部分患者的预后,我们更应该推荐DEBTACE作为初次介入治疗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 碘油 分支门脉癌栓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化学栓塞治疗中早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张锡武 陈莹 +4 位作者 黄娟 谢青 段克修 詹世林 王伟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9-407,共9页
目的评估载药微球经动脉化学栓塞术(DEB-TACE)治疗中早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接受DEB-TACE治疗的中早期HCC患者26例。记录患者的围手术期不良事件,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 目的评估载药微球经动脉化学栓塞术(DEB-TACE)治疗中早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接受DEB-TACE治疗的中早期HCC患者26例。记录患者的围手术期不良事件,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患者治疗后影像学检查结果。随访至2017年12月20日,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疗效和预后的因素。结果 26例患者共接受了32次DEB-TACE。记录到31次治疗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围手术期发生疼痛频次为15次(48.4%),包括轻度疼痛10次(32.3%)、中度疼痛5次(16.1%);发生发热频次为10次(32.3%);发生胃肠道反应频次为5次(16.1%)。DEB-TACE治疗后3个月内,患者总缓解率(ORR)为65.4%(17/26),疾病控制率(DCR)为84.6%(22/26)。治疗前肿瘤最大直径<50 mm的患者ORR高于肿瘤最大直径≥50 mm的患者[92.3%(12/13) vs 38.5%(5/13),P=0.013)],巴塞罗那分期A期的患者ORR高于B期患者[81.3%(13/16) vs 40.0%(4/10),P=0.031]。随访2.9~20.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2个月),患者的中位PFS为11.9个月(95%CI:5.0~18.9个月),中位OS为14.6个月(95%CI:9.9~19.2个月)。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50 mm是患者ORR较差的独立预测因素(P=0.036),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无临床病理特征能够独立预测患者的PFS和OS。结论 DEB-TACE治疗对于中早期HCC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肿瘤最大直径≥50 mm可作为评估患者临床应答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微球经动脉化学栓塞术 肝肿瘤 肝细胞癌 治疗结果 安全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缓解肝癌患者载药微球栓塞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侯婧悦 马向明 付庆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缓解肝癌患者载药微球栓塞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癌行载药微球栓塞术并行术后镇痛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0例,术后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患者疼痛实施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实施肝癌...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缓解肝癌患者载药微球栓塞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癌行载药微球栓塞术并行术后镇痛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0例,术后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患者疼痛实施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实施肝癌栓塞术术后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患者术后即刻,6、12、24、48和72h分别观察患者术后疼痛、镇痛药物用量情况、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术后6~48 h(T6~T48)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T6~T48盐酸布桂嗪注射液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48盐酸吗啡注射液使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6~T48疼痛评分、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中生理功能、情感功能两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行载药微球栓塞术后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减少负性情绪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肝癌 栓塞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玉峰 何东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4-532,共9页
肝癌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主要分为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继发性肝癌则多源于结直肠癌的肝转移。肝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治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肝癌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主要分为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继发性肝癌则多源于结直肠癌的肝转移。肝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治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经肝动脉化疗灌注、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根据巴塞罗那分期(BCLC)及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TACE可作为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期肝细胞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随着载药微球的兴起与发展,载药微球-TACE(D-TACE)开始在各个分期的肝癌治疗中崭露头角。本文就TACE尤其是D-TACE在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及肝转移瘤中的应用,TACE与其他治疗方式的临床获益及不良反应,以及TACE治疗后的肿瘤复发和影响预后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 肝转移瘤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0例 被引量:21
11
作者 郭立文 郑家平 +3 位作者 郝伟远 曾晖 章浙伟 邵国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研究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DEB-BACE)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行DEB-BACE的NSCL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入选10例患者纳入分析,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3~24个月),手术的... 目的研究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DEB-BACE)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行DEB-BACE的NSCL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入选10例患者纳入分析,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3~24个月),手术的技术成功率100%,首次DEB-BACE治疗6周后疗效评估客观缓解率(ORR)为20%,疾病控制率(DCR)为90%;随访12周时,ORR为40%,DCR为60%。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mPFS)是4个月(3-24个月),中位生存(mOS)是15个月(3~24个月),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恶心(n=8)、呕吐(n=8)、咳嗽(n=7)和白细胞数降低(n=7),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中度(1/2级),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所有患者未出现介入栓塞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DEB-BACE治疗晚期NSCLC疗效良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载药微球序贯TACE用于治疗巨块型原发性肝癌伴肝静脉或门静脉癌栓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一帆 李臻 +4 位作者 余鹏 吴白露 吴阳 葛鹏磊 吕培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7-309,共3页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中约20%为巨块型,多伴明显坏死且包膜不完整,易侵犯脉管系统,常合并静脉癌栓或远隔转移等[1-2]。TACE是治疗不可切除PLC伴门静脉癌栓的主要...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中约20%为巨块型,多伴明显坏死且包膜不完整,易侵犯脉管系统,常合并静脉癌栓或远隔转移等[1-2]。TACE是治疗不可切除PLC伴门静脉癌栓的主要方法。近年来,载药微球TACE(drug-eluting bead TACE,DEB-TACE)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且用于治疗PLC效果满意[3],但以DEB-TACE治疗PLC合并静脉癌栓的研究尚少,且单一粒径载药微球用于治疗具有不同肿瘤学特征的病灶存在不足。本研究采用不同粒径载药微球序贯TACE治疗6例巨块型PLC伴肝静脉或门静脉癌栓,以观察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CalliSphe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3
作者 赵倩 颜志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52-1056,共5页
肝细胞肝癌是肝脏最常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外科手术不能切除中晚期肝癌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载药微球TACE术是一种新兴治疗方式,能够持续缓慢释放化疗药物,提高药物局部浓度,降低全身血药浓度。在超选择基础... 肝细胞肝癌是肝脏最常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外科手术不能切除中晚期肝癌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载药微球TACE术是一种新兴治疗方式,能够持续缓慢释放化疗药物,提高药物局部浓度,降低全身血药浓度。在超选择基础上,直径>100μm载药微球TACE术安全有效,在肿瘤缓解率、减少手术次数、减少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均较传统TACE术具有优势,对中期、Child-Pugh B级、体能活动状况1级、有两叶病变、复发性疾病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但价格昂贵及当地医疗条件、医务人员能力、医保政策等限制了载药微球临床应用。载药微球TACE治疗肝癌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与常规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2
14
作者 常江 郑琳 +1 位作者 赵妍 黎海亮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0-274,共5页
目的对比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与常规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中晚期HCC,其中41例接受DEB-TACE治疗(DEB-TACE组)、45例接受常规TACE治疗(TACE组);对比2组... 目的对比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与常规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中晚期HCC,其中41例接受DEB-TACE治疗(DEB-TACE组)、45例接受常规TACE治疗(TACE组);对比2组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 DEB-TACE组客观缓解率(ORR)63.41%(26/41)、疾病控制率(DCR)70.73%(29/41),TACE组ORR 40.00%(18/45)、DCR 48.89%(22/45);DEB-TACE组ORR(χ^(2)=4.707,P=0.030)及DCR(χ^(2)=4.241,P=0.039)均高于TACE组。术后1周2组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均<0.001),术后1个月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EB-TACE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个月[95%CI(7,9)],TACE组为6个月[95%CI(5,7)],2组累积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0,P=0.001)。DEB-TACE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9个月[95%CI(15,23)],TACE组为17个月[95%CI(10,24)],2组累积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10,P=0.051)。结论 DEB-TACE治疗中晚期HCC效果好于TACE,二者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脉粒子支架联合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肝癌7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志远 丁晓毅 +6 位作者 黄蔚 刘钦 王子寅 刘晶晶 顾俊玮 费晓燕 王忠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联合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学栓塞术(DEB-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HCC)伴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单臂研究,7例确诊患者顺序入组接受治疗,比较门静脉支架植入前后门静脉压力变化,... 目的探讨门静脉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联合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学栓塞术(DEB-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HCC)伴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单臂研究,7例确诊患者顺序入组接受治疗,比较门静脉支架植入前后门静脉压力变化,术前和术后1~3 d、4 d和5~7 d肝功能变化的差异,总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例患者均为BCLC-C期,Child-Pugh A^B级。均为巨块型肝癌,左肝1例,右肝6例,门静脉左支癌栓1例,右支癌栓6例,均伴有MPVTT。所有患者均顺利进行放射性粒子支架门静脉内植入联合DEB-TACE治疗。支架植入前后门静脉平均压力分别为15.3和10.2 cm H_2O,压力下降明显。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术后一过性增高,3~4 d后逐渐下降,TB恢复较ALT、AST慢。2例患者伴心肌损害,2~3 d后逐渐恢复。结论联合应用放射性粒子支架门静脉内植入和DEB-TACE治疗HCC合并MPVTT是安全可行的,远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门静脉支架 125I放射性粒子 经肝动脉化学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行载药微球栓塞治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冬萍 肖书萍 +1 位作者 饶亚丽 刘家成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行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行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72例,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并及时进行预防护理。结果患者术后发生肝区疼痛137例,发热51例,便秘74例,恶...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行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行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72例,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并及时进行预防护理。结果患者术后发生肝区疼痛137例,发热51例,便秘74例,恶心呕吐114例,溶瘤综合征2例。1例溶瘤综合征经治疗无效死亡,其余171例经处理均顺利恢复出院。结论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术后常见不良反应有肝区疼痛、发热、便秘、恶心呕吐等。应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观察和处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化疗栓塞 不良反应 肝区疼痛 发热 便秘 溶瘤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微球栓塞治疗传统TACE抵抗的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莉明 张勇学 +2 位作者 梁志会 李亮 崔进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评价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drug-eluting beads-tran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EB-TACE)治疗对传统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抵抗的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 目的评价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drug-eluting beads-tran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EB-TACE)治疗对传统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抵抗的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对传统TACE抵抗的原发性肝癌行DEB-TACE治疗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 RECIST)统计分析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5例患者共实施DEB-TACE治疗36例次,栓塞终点为肿瘤染色消失,供血动脉闭塞。根据mRECIST标准,DEB-TACE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92%、72%和60%,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6%、88%和80%。DEB-TACE术后第3天,AST和AL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逐步好转,术后30 d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及白蛋白变化不大,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肝衰竭、肝脓肿及骨髓抑制等严重并发症。结论DEB-TACE治疗对传统TACE抵抗的中期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TACE抵抗 肝硬化 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膀胱癌伴出血16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伟达 彭建扬 +2 位作者 翁志成 周国辉 林元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4-488,共5页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治疗膀胱癌并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收治的16例无法手术或不愿行手术切除的膀胱癌伴出血患者,并均行膀胱动脉超选择栓塞。先于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化疗药物...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治疗膀胱癌并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收治的16例无法手术或不愿行手术切除的膀胱癌伴出血患者,并均行膀胱动脉超选择栓塞。先于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化疗药物为顺铂(40~60 mg),再超选择至膀胱动脉以载药微球负载表柔比星后栓塞肿瘤血管,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mRECIST)标准及血尿复发情况评价疗效,记录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6例患者共行29次介入治疗,16例患者首次介入术后72 h内完全止血。随访(12.3±5.3)个月,首次介入治疗后2个月CT或MRI影像资料显示,病灶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3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CR+PR)为75.0%,疾病获益率(CR+PR+SD)为93.8%。随访6个月时16例患者均生存。术后均未出现与介入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轻度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在2~5 d消失。5例患者肿瘤缩小明显,降期后进一步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结论载药微球超选择栓塞膀胱动脉可用于治疗膀胱癌伴出血患者,且可明显减少介入手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血尿 超选择膀胱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粒径载药微球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19
作者 张赛锋 王道仁 邵国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3-1377,共5页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中晚期HCC重要方法。目前药物洗脱微球TACE(DEB-TACE)广泛应用于HCC治疗,并研究开发出不同品牌、不同大小载药微球。临床应用中根据肿瘤大小、血供情况选择载...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中晚期HCC重要方法。目前药物洗脱微球TACE(DEB-TACE)广泛应用于HCC治疗,并研究开发出不同品牌、不同大小载药微球。临床应用中根据肿瘤大小、血供情况选择载药微球粒径大小,一般推荐粒径为<300μm,目前较多选择粒径为100~300μm,更小粒径载药微球近年开始应用。该文就小粒径载药微球(<150μm)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iSpheres^(®)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芹 林虎 +5 位作者 潘盼 田芳芳 张蕊 牟密 赵卫国 保鹏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3-718,共6页
目的评价CalliSpheres^(®)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肋间动脉灌注化疗治疗顽固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性胸腔积液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插入动脉导管,用微导管超选插至患侧血供丰富的支气管... 目的评价CalliSpheres^(®)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肋间动脉灌注化疗治疗顽固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性胸腔积液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插入动脉导管,用微导管超选插至患侧血供丰富的支气管动脉及肋间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后使用CalliSpheres^(®)载药微球栓塞肿瘤供血血管17例,并与19例传统治疗方法比较。结果3个月后使用本法治疗的17例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使用传统化疗的患者,整体有效率达到了100%(疗效与传统方法比为100%比52.6%),中位疾病无进展期(mPFS)和总生存期(OS)高于使用传统化疗的患者(PFS为8.8个月比4.1个月,OS为13.4个月比7.0个月);该法不良反应轻微,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该治疗方法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为治疗顽固性NSCLC性胸腔积液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 肋间动脉灌注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