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疗法缓解肝癌患者载药微球栓塞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侯婧悦 马向明 付庆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缓解肝癌患者载药微球栓塞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癌行载药微球栓塞术并行术后镇痛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0例,术后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患者疼痛实施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实施肝癌...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缓解肝癌患者载药微球栓塞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癌行载药微球栓塞术并行术后镇痛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0例,术后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患者疼痛实施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实施肝癌栓塞术术后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患者术后即刻,6、12、24、48和72h分别观察患者术后疼痛、镇痛药物用量情况、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术后6~48 h(T6~T48)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T6~T48盐酸布桂嗪注射液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48盐酸吗啡注射液使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6~T48疼痛评分、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中生理功能、情感功能两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行载药微球栓塞术后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减少负性情绪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肝癌 载药微球栓塞术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化学栓塞治疗中早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锡武 陈莹 +4 位作者 黄娟 谢青 段克修 詹世林 王伟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9-407,共9页
目的评估载药微球经动脉化学栓塞术(DEB-TACE)治疗中早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接受DEB-TACE治疗的中早期HCC患者26例。记录患者的围手术期不良事件,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 目的评估载药微球经动脉化学栓塞术(DEB-TACE)治疗中早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接受DEB-TACE治疗的中早期HCC患者26例。记录患者的围手术期不良事件,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患者治疗后影像学检查结果。随访至2017年12月20日,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疗效和预后的因素。结果 26例患者共接受了32次DEB-TACE。记录到31次治疗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围手术期发生疼痛频次为15次(48.4%),包括轻度疼痛10次(32.3%)、中度疼痛5次(16.1%);发生发热频次为10次(32.3%);发生胃肠道反应频次为5次(16.1%)。DEB-TACE治疗后3个月内,患者总缓解率(ORR)为65.4%(17/26),疾病控制率(DCR)为84.6%(22/26)。治疗前肿瘤最大直径<50 mm的患者ORR高于肿瘤最大直径≥50 mm的患者[92.3%(12/13) vs 38.5%(5/13),P=0.013)],巴塞罗那分期A期的患者ORR高于B期患者[81.3%(13/16) vs 40.0%(4/10),P=0.031]。随访2.9~20.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2个月),患者的中位PFS为11.9个月(95%CI:5.0~18.9个月),中位OS为14.6个月(95%CI:9.9~19.2个月)。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50 mm是患者ORR较差的独立预测因素(P=0.036),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无临床病理特征能够独立预测患者的PFS和OS。结论 DEB-TACE治疗对于中早期HCC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肿瘤最大直径≥50 mm可作为评估患者临床应答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化学栓塞 肝肿瘤 肝细胞癌 治疗结果 安全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