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体配比及灰分对DPF压降及内部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贵升 贺如 +3 位作者 李青 彭益源 张思泽 李耀平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79,共9页
基于D30 TCI柴油机耦合氧化催化器(DOC)和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的试验台架,对3种不同结构DPF开展压降特性试验.并构建了DPF一维仿真模型及三维1/4孔道模型,研究了载体配比、载体孔密度对DPF压降及捕集特性的影响及载体配比及灰分沉积对... 基于D30 TCI柴油机耦合氧化催化器(DOC)和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的试验台架,对3种不同结构DPF开展压降特性试验.并构建了DPF一维仿真模型及三维1/4孔道模型,研究了载体配比、载体孔密度对DPF压降及捕集特性的影响及载体配比及灰分沉积对DPF孔道内部气流运动及颗粒沉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DPF配比下,提高载体孔密度能降低压降,且灰分增加能提升此效果;增大DPF配比有利于降低DPF压降并提高其捕集效率,结合成本与性能考虑,载体配比的最佳范围(1.2~1.5)使DPF压降及捕集特性达到最优,灰分加载不会影响配比对DPF压降的影响规律;无灰分时,DPF出口孔道压力沿DPF轴向方向逐渐均匀下降;有灰分沉积时,增大灰分分布系数可提高捕集效率,进口孔道颗粒浓度增大,且DPF配比增大能提升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 灰分分布 载体配比 内部流场 微粒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白芍、炙甘草及其配伍载体中药效组分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朱广伟 张贵君 +7 位作者 孙奕 汪萌 渠磊 向丽 鲁丽娜 武亚楠 杨颜芳 郑婧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143-146,150,共5页
目的:研究醋白芍、炙甘草及其配伍载体中醋白芍及炙甘草药效组分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醋白芍、炙甘草单味药及其药对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煎煮法制备供试品溶液,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醋白芍4种药效组分(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 目的:研究醋白芍、炙甘草及其配伍载体中醋白芍及炙甘草药效组分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醋白芍、炙甘草单味药及其药对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煎煮法制备供试品溶液,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醋白芍4种药效组分(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分别为:醋白芍(1.07±0.12、0.36±0.02、2.00±0.21、0.37±0.03)mg/m L;醋白芍-甘草(1.89±0.11、0.86±0.05、3.25±0.13、0.52±0.03)mg/m L;醋白芍-炙甘草(1.90±0.09、0.87±0.04、3.30±0.24、0.52±0.01)mg/m L。炙甘草五种药效组分(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异甘草素)含量分别为:炙甘草(6.53±0.25、2.17±0.33、0.52±0.21、0.48±0.23、0.09±0.03、9.79±0.65)mg/m L;炙甘草-焦白芍(5.13±0.32、2.11±0.21、0.47±0.12、0.57±0.22、0.12±0.02、8.40±0.75)mg/m L;炙甘草-炒白芍(6.47±0.33、2.67±0.23、0.56±0.23、0.60±0.23、0.12±0.01、10.42±0.78)mg/m L;炙甘草-醋白芍(8.76±0.35、3.10±0.43、0.79±0.32、0.76±0.34、0.15±0.05、13.56±0.99)mg/m L。结论:配伍影响或改变了药效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而改变了药效组分的溶出,最终改变了药效组分在复方汤剂中存在状态。中药治疗作用的关键在于药效组分,包括药效组分的组成及各药效组分之间的比例。药效组分的组成不同,疗效也不同;药效组分的组成相同,但比例不同,疗效也不一样。不同组成的药效组分或不同比例的药效组分分别代表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临床疗效,其根源在于药效组分的不同,应加以区分。因此,对中药药效组分的研究与探讨是解析中药配伍机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白芍 炙甘草 载体 药效组分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