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21世纪载人航天活动展望(4)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吴国兴
-
机构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国际太空》
2001年第4期24-27,共4页
-
-
关键词
21世纪
载人航天活动
载人火星探测
发展趋势
-
分类号
V5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
-
题名载人航天连续报道 21世纪载人航天活动展望(5)
- 2
-
-
作者
吴国兴
-
机构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国际太空》
2001年第5期11-13,共3页
-
-
关键词
21世纪
载人航天活动
远景
空间探测
航天术
-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
-
题名21世纪载人航天活动展望(2)
- 3
-
-
作者
吴国兴
-
机构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国际太空》
2001年第2期20-22,共3页
-
-
关键词
21世纪
载人航天活动
航天技术
发展趋势
-
分类号
V476.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21世纪载人航天活动展望(3)
- 4
-
-
作者
吴国兴
-
机构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国际太空》
2001年第3期6-7,共2页
-
-
关键词
21世纪
载人航天活动
航天技术
发展趋势
-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
-
题名21世纪载人航天活动展望(1)
- 5
-
-
作者
吴国兴
-
机构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国际太空》
2001年第1期26-28,共3页
-
-
关键词
21世纪
载人航天活动
航天技术
发展趋势
-
分类号
V5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
-
题名21世纪载人航天活动展望(6)
- 6
-
-
作者
吴国兴
-
机构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国际太空》
2001年第6期3-6,共4页
-
-
关键词
21世纪
载人航天活动
火星探测活动
对抗措施系统
医学保障系统
国际空间站
航天飞机
-
分类号
R83
[医药卫生—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
题名日本积极准备载人航天活动
- 7
-
-
作者
孙广
-
出处
《中国航天》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7-29,共3页
-
文摘
日本积极准备载人航天活动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及其它宇航团体正在逐步地为未来的载人航天活动建立起广泛的基础。目前他OJ正在为6至7年后日本宇航员能在国际空间站的日本实验舱内例行工作而积极准备着。不仅如此,日本宇航界还在瞄准另一个更长远的目标,那就是继不载...
-
关键词
日本
载人航天活动
风险防范
项目投资
-
分类号
V4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F431.36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十二五”中国载人航天活动回顾
- 8
-
-
作者
士元
-
出处
《国际太空》
2016年第1期26-33,共8页
-
文摘
“十二五”期间,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最突出的表现是先后成功发射了天宫-1目标飞行器、神舟-8无人飞船、神舟-9和10载人飞船,使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自控和手控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把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和首位太空女教师送上太空;开展了应用型飞行和在轨维修、绕飞等技术试验和一些重要的科学实验,顺利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
-
关键词
载人航天活动
中国
载人航天事业
载人航天工程
无人飞船
载人飞船
对接技术
空间交会
-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
-
题名2015国外载人航天发展综合分析
被引量:1
- 9
-
-
作者
王岩松
廖小刚
-
机构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
出处
《载人航天》
CSCD
2016年第1期138-142,共5页
-
文摘
2015年,国外主要航天国家依据本国国情持续推进载人航天活动,美国完善了载人航天技术顶层规划,俄罗斯继续进行航天机构重组,美、俄新型航天运输系统研制进展顺利:国际空间站延寿至2024年,将继续扮演着技术验证和科学实验平台的重要角色,发挥人类火星之旅的前哨作用。
-
关键词
载人航天活动
国外
载人航天技术
航天运输系统
国际空间站
机构重组
实验平台
俄罗斯
-
分类号
V4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纵览美国载人航天经费管理体制及分配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罗庆朗
-
机构
财政部国防司
-
出处
《卫星应用》
2013年第2期43-47,共5页
-
文摘
美国航天活动按其目的和作用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军用、民用和商业航天。载人航天活动属于民用航天项目,是美国航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管理。
-
关键词
载人航天活动
管理体制
美国
国家航空航天局
分配
经费
航天项目
组成部分
-
分类号
F416.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2014年世界载人航天回顾
- 11
-
-
作者
庞之浩
-
机构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
出处
《国际太空》
2015年第2期19-31,共13页
-
文摘
2014年,世界载人航天活动有一些新的亮点,但也发生了2次重大事故。美国除了在“国际空间站”(ISS)首次试验成功3D打印,恢复暂停了1年多的太空行走,以及发射商用载货型“龙”(Dragon)飞船外,商用“天鹅座”(Cygnus)货运飞船也开始正式执行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其“猎户座”(Orion)飞船的首次成功发射在全球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过。“天鹅座”货运飞船和太空船-2(SpaceShip Two)亚轨道空间旅游飞行器各出现了1次发射爆炸事故,牺牲了1名飞行员。
-
关键词
载人航天活动
世界
货运飞船
国际空间站
重大事故
试验成功
太空行走
爆炸事故
-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
-
题名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报告——载人航天的未来(上)
被引量:3
- 12
-
-
作者
广
-
出处
《中国航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22,共6页
-
文摘
麻省理工学院航天、政策与社会研究组2008年12月15日发表题为《载人航天的未来》的白皮书。这份报告号称是多年来对美国载人航天计划进行的一项最全面的独立评审。报告建议美国设定更高远的载人航天目标,集中开展更明确地针对这些目标的研究,并加强与他国和私营工业界的合作。研究小组称,在向有关方面做了初步介绍后,该报告已得到了政界领袖、国家研究委员会一个小组、奥巴马过渡班子和其它方面的积极认同。在阐述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理由时,报告提出将载人航天的目标分为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令人耳目一新。"主要目标"包括探测、民族自豪感以及国际威望和领先地位,而科学、经济发展、技术发展、教育和激励作用都属于"次要目标"。作为主要结论之一,报告认为美国应在载人航天领域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及私营火箭公司等商业企业开展更多的合作。现将该报告分期刊出,以供参考。
-
关键词
载人航天计划
麻省理工学院
载人航天活动
民族自豪感
社会研究
经济发展
商业企业
航天领域
-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G649.71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第三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在成都召开
- 13
-
-
作者
张智慧
陈向
闫西海
-
出处
《载人航天》
CSCD
2014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
文摘
2014年11月13至15日,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办的第三届载人航大学术大会在成都召开。来自载人航天相关领域学术界与工程界的院上、学者、工程技术专家及研究者约300人齐聚蓉城,共同探讨人类载人航天活动发展前沿,交流载人航火技术领域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
关键词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学术界
成都
载人航天活动
技术专家
研究成果
办公室
-
分类号
V476.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第二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在长沙召开
- 14
-
-
-
出处
《太空探索》
2012年第12期5-5,共1页
-
文摘
10月30日~11月1日,第二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在长沙召开,来自载人航天相关领域学术界与工程界的知名院士、学者及工程技术专家共200余人齐聚湘江之畔,共同探讨人类载人航天活动发展前沿,交流载人航天各技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
关键词
载人航天活动
学术界
长沙
技术专家
研究成果
工程
-
分类号
V4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图解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史(三十一)
- 15
-
-
作者
邸乃庸
-
出处
《太空探索》
2018年第11期72-75,共4页
-
文摘
六、意外事件航天员牺牲事件(上)训练着火瓦伦京·邦达连科是苏联第一批航天员队伍中最年轻也是最有希望担任首飞任务的航天员,但不幸在一次训练中由于操作不慎引起了火灾,成为人类载人航天活动中第一个遇难的航天员。邦达连科牺牲后不到3周,1961年4月12日,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
关键词
载人航天活动
世界
发展史
图解
意外事件
航天员
最大高度
地球人
-
分类号
V4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美俄载人航天组织管理模式分析
- 16
-
-
作者
卢漫天
-
机构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
出处
《卫星应用》
2016年第8期54-56,共3页
-
文摘
作为载人航天领域的传统强国,美国、俄罗斯高度重视载人航天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设置专门机构组织、管理、实施载人航天活动,确保其在载人航天领域的领先地位。
-
关键词
载人航天活动
组织管理模式
航天领域
国家战略
机构组织
俄罗斯
-
分类号
V5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
-
题名欧俄联合载人航天
- 17
-
-
作者
于喜海
-
出处
《国外空间动态》
1995年第4期6-8,共3页
-
-
关键词
载人航天活动
载人航天飞行
俄罗斯
美国
-
分类号
V4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图解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史(二十二)
- 18
-
-
作者
邸乃庸
-
出处
《太空探索》
2018年第2期72-75,共4页
-
文摘
四、出舱活动舱外航天服
早期的舱外航天服都是软式的,除了头盔和手套可拆卸之外,其余部分是一个整体。采用通风的方式散发身体产生的多余热量,供氧等生命保障由航天器通过脐带式管线提供。图为苏联进行第一次舱外活动时航天员穿用的舱外航天服,全身是软式的,可以看到位于身前的生命保障脐带。
-
关键词
舱外航天服
生命保障
航天员
载人航天
舱外活动
脐带
头盔
管线
热量
供氧
-
分类号
V476.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21世纪国外航天医学工程发展方向
- 19
-
-
作者
徐宏
王永生
孟劲松
孙海鹏
-
机构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出处
《国际太空》
2008年第9期1-6,共6页
-
-
关键词
载人航天活动
医学工程
“阿波罗”计划
国外
近地轨道
载人登月
太阳系
人类
-
分类号
R85
[医药卫生—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
题名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2014航天战略规划
被引量:2
- 20
-
-
作者
张园园
强静
-
机构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出处
《国际太空》
2014年第12期42-49,共8页
-
文摘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将登陆火星设定为长期目标。在接下来的20年中,NASA将致力于研发和验证实现任务目标所需的各种新技术和新能力。2014年NASA发布的航天战略规划由三个战略目标组成:拓展空间领域的知识、能力与机遇的前沿;提高对地球生活的理解,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服务美国大众,通过有效管理人力、技术资源与基础设施来完成任务使命。该规划概括了NASA未来的发展构想,为未来的载人航天活动指明了清晰、统一、长远的发展方向。
-
关键词
美国航空航天局
航天战略
规划
NASA
载人航天活动
生活质量
登陆火星
空间领域
-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