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议发射月球远地面载人任务
1
《遥感信息》 CSCD 2010年第6期47-47,共1页
[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2010年11月23日报道]虽然奥巴马政府可能已经大幅削减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雄心勃勃的载人月球探索计划,目的是实施更加雄心勃勃的外太空探索计划,要不是正在研发某天能带领我们进入深空的技术,月球作为... [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2010年11月23日报道]虽然奥巴马政府可能已经大幅削减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雄心勃勃的载人月球探索计划,目的是实施更加雄心勃勃的外太空探索计划,要不是正在研发某天能带领我们进入深空的技术,月球作为成熟的实验场所是不能被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载人任务 美国航空航天局 地面 发射 《大众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银抗菌材料在载人航天水处理任务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2
作者 褚厚娟 丁平 +3 位作者 胡清华 曹适意 熊涛 杨松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26-5034,共9页
银具有广谱抗菌、低毒无耐药性的特点,是一种可应用于长期载人航天任务水处理系统的优选抗菌剂。本文首先介绍了银的抗菌机理,分别从抗菌剂和载体材料两个角度对载银抗菌材料进行了分类,重点关注载银抗菌材料的缓释性能,并从银离子负载... 银具有广谱抗菌、低毒无耐药性的特点,是一种可应用于长期载人航天任务水处理系统的优选抗菌剂。本文首先介绍了银的抗菌机理,分别从抗菌剂和载体材料两个角度对载银抗菌材料进行了分类,重点关注载银抗菌材料的缓释性能,并从银离子负载优化、载体材料预处理和负载制备工艺优化三个角度总结了现阶段增强载银抗菌材料缓释性能的途径。结合地面水处理工程中载银抗菌材料的应用实际,现有载银抗菌材料的缓释效果有限,且银离子释放浓度低。基于长期载人航天任务中水处理系统杀菌抑菌的应用工况,要求载银抗菌材料能够实现长效稳定缓慢释放,基材性能稳定且无次生污染物溶出,并可耐受航天发射上行力学要求。如能实现,不仅是对现有空间站洁净水电解加银技术的补充,更对我国长期载人航天任务的多场景抑菌杀菌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银抗菌材料 载人航天任务 水处理系统 长期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登月任务人-机系统安全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文明 李孝鹏 +3 位作者 李福秋 陈露 王春慧 肖毅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5-533,共9页
载人登月任务中,航天员、航天器以及内外部环境构成了典型的人-机系统。运用安全性分析方法,以载人登月任务为对象,基于"事件树+故障树"方法构建安全性分析模型,对导致载人登月任务失败的潜在原因进行分析,并从载人登月任务... 载人登月任务中,航天员、航天器以及内外部环境构成了典型的人-机系统。运用安全性分析方法,以载人登月任务为对象,基于"事件树+故障树"方法构建安全性分析模型,对导致载人登月任务失败的潜在原因进行分析,并从载人登月任务的人、机、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安全性控制对策措施,提出的安全性建模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可为我国载人登月任务安全性建模和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登月任务 人-机系统 安全性分析 安全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火星任务混合推进轨道方案
4
作者 李桢 李海阳 +1 位作者 周建平 彭祺擘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46-2551,共6页
以未来载人火星探测任务为背景,提出了混合推进的轨道方案,即行星中心轨道段采用脉冲推力变轨,行星际航行轨道段采用小推力变轨的策略。建立了日心段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利用"能量等高线"图选取了几组典型脉冲往返轨道作为标... 以未来载人火星探测任务为背景,提出了混合推进的轨道方案,即行星中心轨道段采用脉冲推力变轨,行星际航行轨道段采用小推力变轨的策略。建立了日心段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利用"能量等高线"图选取了几组典型脉冲往返轨道作为标称轨道:最小能量轨道、快速转移轨道和短期停留轨道。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与之对应的行星际航行段小推力最优转移轨道,得到混合推进的轨道方案。最后通过与脉冲轨道的燃料消耗对比,分析了混合推进轨道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此类方案较好地结合了脉冲变轨飞行时间短的优势和小推力变轨省燃料、任务灵活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火星任务 混合推进 转移轨道 燃料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做春泥护秋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档案服务纪实
5
作者 张兆春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3,共3页
亿万华夏儿女和全世界人民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直播,无不惊叹于我国航天科技所取得的辉煌成绩。而在这辉煌的背后,档案工作默默服务保障的工作和贡献,却鲜为人知,也很少有人问津。
关键词 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档案服务 航天科技 服务保障 档案工作 全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登陆火星任务核热推进系统方案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洪刚 戚峰 +2 位作者 王建明 陈士强 郑孟伟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针对载人登陆火星任务需求,基于核热推进大比冲、高能量转换效率和低风险的优点,设计了8次地面发射、5次近地轨道对接、人货分离任务构架,并提出了总推力为450 kN的核热推进总体方案;最后依据我国航天技术水平,对核热发动机及增压输送... 针对载人登陆火星任务需求,基于核热推进大比冲、高能量转换效率和低风险的优点,设计了8次地面发射、5次近地轨道对接、人货分离任务构架,并提出了总推力为450 kN的核热推进总体方案;最后依据我国航天技术水平,对核热发动机及增压输送子系统系统组成和参数分配进行了详细设计,载人登火任务核热推进系统方案没有超过我国现有航天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登火任务 任务架构 核热推进 空间反应堆 增压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宇航局宣布推迟首次商业载人航天任务
7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0-130,共1页
据中新社报道,8月14日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推迟商业载人航天任务(Crew-1)。NASA在声明中表示,这项商业载人航天任务原计划于2020年9月执行。但是,由于3名宇航员将于10月搭乘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赴国际空间站,为了不影响空间站工... 据中新社报道,8月14日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推迟商业载人航天任务(Crew-1)。NASA在声明中表示,这项商业载人航天任务原计划于2020年9月执行。但是,由于3名宇航员将于10月搭乘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赴国际空间站,为了不影响空间站工作人员轮换期的飞行计划安排,NASA计划推迟这项任务至10月底。据美国科技媒体TheSpace报道,这项商业载人航天任务有望将3名美国宇航员和1名日本宇航员送往空间站。他们将搭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开发的载人“龙”飞船抵达空间站,并在那里停留6个月,这意味着他们将于2021年4月下旬返回地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宇航局 国际空间站 太空探索 宇宙飞船 宇航员 载人航天任务 NASA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烈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
8
《载人航天》 CSCD 2012年第4期F0002-F0002,I0001,I0002,I0003,共4页
2012年6月16日至29日,我国成功组织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关键词 天宫一号 神舟九号 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对接技术 航天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航天基金会向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团队颁发航天成就奖
9
作者 牛爱民 《载人航天》 CSCD 2009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应美国航天基金会邀请,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率神七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等5人代表团,于2009年3月底至4月初,赴美国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市参加了美航天基金会第25届国家航天研讨会,接受了该基金会向“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应美国航天基金会邀请,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率神七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等5人代表团,于2009年3月底至4月初,赴美国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市参加了美航天基金会第25届国家航天研讨会,接受了该基金会向“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团队”颁发的“2009年航天成就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基金会 美国 中国 载人航天工程 总设计师 科罗拉多 代表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0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中国 载人飞船 北京时间 火箭发射 发射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热推进载人火星探测方案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彬 唐生勇 +1 位作者 李爽 夏陈超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97-1208,共12页
针对载人火星探测任务,结合我国现有技术基础,提出我国载人火星探测方案,重点研究载人火星探测任务推进系统的设计。首先,综合考虑载人深空探测任务的约束,采用Pork-Chop图设计了适用于不同任务场景的转移轨迹;然后,参考我国空间站技术... 针对载人火星探测任务,结合我国现有技术基础,提出我国载人火星探测方案,重点研究载人火星探测任务推进系统的设计。首先,综合考虑载人深空探测任务的约束,采用Pork-Chop图设计了适用于不同任务场景的转移轨迹;然后,参考我国空间站技术,基于核热推进系统设计了我国载人火星探测任务的飞船;最后,对核热推进系统的发动机台数和推力进行了优化,得到了适用于不同任务场景的最优推进系统组合方案。本文所研究内容为我国未来载人火星探测任务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探测 核热推进 载人任务 任务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动力学特征的自由返回轨道双路网络学习方法
12
作者 朱彬羽 李海阳 +3 位作者 杨震 何俊华 陆林 张宇航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75,共12页
自由返回轨道是载人飞船进行地月转移的首选轨道方案,其设计约束要求严格,现有算法对时初值依赖性普遍较强。针对载人月球探测任务中的地月转移轨道规划问题,采用双路网络学习方法,进行自由返回轨道初值方法的研究。建立地月自由返回轨... 自由返回轨道是载人飞船进行地月转移的首选轨道方案,其设计约束要求严格,现有算法对时初值依赖性普遍较强。针对载人月球探测任务中的地月转移轨道规划问题,采用双路网络学习方法,进行自由返回轨道初值方法的研究。建立地月自由返回轨道的动力学模型以分析近地端轨道解空间特征。结合近地升降轨的解空间分域特性,提出一种采用参数关联变换设计的双路神经网络架构,确保不同特征域下轨道解的完备性。利用ATK机动规划功能模块实现了双路网络学习初值方法下的地月自由返回轨道规划,并进行了仿真设计与验证。研究成果可为解决载人探月任务地月转移轨道规划的初值依赖性问题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探月任务 自由返回轨道 双路神经网络 ATK机动规划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继雨衰对载人航天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13
作者 王丽洁 朱华 +1 位作者 孙微涛 罗文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9-384,共6页
针对中国载人航天任务中遇到的中继卫星雨衰问题,对当前"天链"系列3颗中继卫星Ka频段数传信道的雨衰性能进行定量分析,讨论了中继雨衰对载人航天任务可能造成的影响。依据分析结果,考虑环境条件、客观因素限制和载人航天任务... 针对中国载人航天任务中遇到的中继卫星雨衰问题,对当前"天链"系列3颗中继卫星Ka频段数传信道的雨衰性能进行定量分析,讨论了中继雨衰对载人航天任务可能造成的影响。依据分析结果,考虑环境条件、客观因素限制和载人航天任务的特点,提出了应对中继雨衰的飞控实施方案和减少雨衰影响的方法,可为后续载人航天任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任务 “天链”中继卫星 中继雨衰 天基测控网 地面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意加日四国共同研究火星冰任务
14
作者 范唯唯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0-350,共1页
NASA网站2021年2月3日报道,NASA与意大利航天局(ASI)、加拿大航天局(CSA)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签署合作意向书,将共同开发火星冰测绘(Mars Ice Mapper)轨道器任务,旨在识别火星地表冰资源丰富且易于到达的地点,作为火星任... NASA网站2021年2月3日报道,NASA与意大利航天局(ASI)、加拿大航天局(CSA)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签署合作意向书,将共同开发火星冰测绘(Mars Ice Mapper)轨道器任务,旨在识别火星地表冰资源丰富且易于到达的地点,作为火星任务候选着陆点。四家机构同意成立一个联合概念小组,负责拟定任务计划,评估任务潜力和确认合作各方职责。火星冰测绘轨道器最早将于2026年发射,计划在火星表面开展约30天的探测活动,帮助确定首次载人火星任务的潜在科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器 研究开发机构 着陆点 载人火星任务 火星表面 宇宙航空 测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舟-7载人飞船10月择机发射
15
作者 靳力 瞭望 《航天器工程》 2008年第4期5-5,共1页
关键词 载人飞船 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发射 出舱活动 航天员 舱外航天服 太空行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编的话
16
作者 吴季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M0001-M0001,共1页
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中国迄今为止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任务,成功展示了中... 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中国迄今为止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任务,成功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成就和科技实力,标志着中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出了坚实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飞行 航天大国 着陆场 载人航天任务 航天强国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航天领域 空间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科学发展 加强自主创新 为兵团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17
作者 宋建业 《新疆农垦科技》 2009年第2期5-9,共5页
1 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8年是很不平凡、很不寻常的一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北京奥运... 1 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8年是很不平凡、很不寻常的一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成功,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顺利完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积极成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兵团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兵团第六次党代会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科学发展 科技支撑 经济社会 兵团 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平稳 地震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下半年发射神舟七号将释放伴飞小卫星
18
作者 微凉 《航空制造技术》 2008年第8期88-88,共1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我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关键词 小卫星 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发射 载人航天工程 出舱活动 负责人 航天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际探测用的微机器人方案
19
作者 M.A.Perino R.Licata 张康华 《控制工程(北京)》 2001年第2期47-54,共8页
目前已经为行星际探测和彗星探测安排或设计了几项不载人飞行任务,在这些任务所需的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是能将探测仪器部署在着陆航天器周围某个确定的探测范围内的机器人装置。这些机器人装置除完成常规作业外,还要承受行星... 目前已经为行星际探测和彗星探测安排或设计了几项不载人飞行任务,在这些任务所需的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是能将探测仪器部署在着陆航天器周围某个确定的探测范围内的机器人装置。这些机器人装置除完成常规作业外,还要承受行星际任务在发射、巡航和着陆时所固有的或诱发的环境和载荷。机器人装置必须在行星的自然环境下工作,这些环境可能出现极端的条件,比如火星表面大范围的温度变化和尘暴,一般情况下,行星的地形在局部范围内是未知的,这些地形可能是非常软的和非常轻的沙土或者崎岖不平的非常硬的岩石表面。此研究报告中,对为行星际探测的漫游车系统设计的几种可能方案进行了综述,同时也给出了几种备选的、创新的和十分原始的微机器人方案。这些方案是最近根据国际火星网(Intermarsnet)任务中对微机器人总质量小于5kg的要求精心设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际探测 慧星探测 微机器人 探测仪器 载人飞行任务 行星 自然环境 设计方案 漫游车系统 国际火星网任务 质量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