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动搅拌工艺制备轻质高强钢纤维混凝土 被引量:18
1
作者 罗为 熊光启 +2 位作者 熊晨晨 郑亚林 王冲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22,共9页
通过一种新型的振动搅拌方式制备轻质高强钢纤维混凝土(SFHSLC),设置5组钢纤维体积掺量,并与普通强制搅拌方式对比,探讨不同搅拌方式对SFHSLC坍落度、干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弯曲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搅拌相比... 通过一种新型的振动搅拌方式制备轻质高强钢纤维混凝土(SFHSLC),设置5组钢纤维体积掺量,并与普通强制搅拌方式对比,探讨不同搅拌方式对SFHSLC坍落度、干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弯曲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搅拌相比,振动搅拌下纤维混凝土坍落度增加10 mm以上,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增加明显;钢纤维掺量从0增加至2.0%时,普通搅拌制备的SFHSLC抗压强度在纤维掺量为1.0%时达到最大,而振动搅拌制备的SFHSLC抗压强度随纤维掺量增加持续增长;2种搅拌方式制备的SFHSLC劈裂抗拉强度都随纤维掺量增加而提高,但不同掺量条件下的劈裂抗拉强度都是振动搅拌比普通搅拌的大。在相同钢纤维掺量下,振动搅拌可以明显提高SFHSLC的抗弯强度和裂后韧性。振动搅拌方式可以改善钢纤维的分布状况,比普通搅拌更适合用于SFHSLC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搅拌工艺 轻质高强钢纤维混凝土 弯曲韧性 纤维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土余泥免烧轻质高强陶粒的制备及应用
2
作者 肖慈宇 张海燕 +1 位作者 詹建潮 卜继斌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8-1437,共10页
以聚苯乙烯泡沫(EPS)颗粒为内核,以渣土余泥-地聚物为外壳制备免烧核壳型陶粒,探讨了外壳配合比、EPS表面处理剂种类、内核粒径及外壳厚度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然后选取两种不同密度等级的陶粒取代全部天然粗骨料制备混凝土,考察其对混凝... 以聚苯乙烯泡沫(EPS)颗粒为内核,以渣土余泥-地聚物为外壳制备免烧核壳型陶粒,探讨了外壳配合比、EPS表面处理剂种类、内核粒径及外壳厚度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然后选取两种不同密度等级的陶粒取代全部天然粗骨料制备混凝土,考察其对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壳强度、内核粒径和外壳厚度对陶粒的筒压强度、堆积密度、吸水率均有显著影响,EPS表面处理剂也直接影响陶粒的筒压强度,优化后的免烧陶粒性能达到了900级烧结高强陶粒的要求;采用EPS颗粒为内核可降低免烧陶粒的密度,但会引起更大幅度的筒压强度降低,用于制备800级以下的轻质陶粒不经济;EPS和余泥的掺入降低了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使陶粒混凝土兼具轻质、承重、保温的性能,同时还为工程渣土余泥的绿色消纳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泥 聚苯乙烯泡沫 免烧陶粒 核壳型 陶粒混凝土 高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剂与钢纤维协同增强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国新 李勤 +2 位作者 杨俊芬 伍勇华 刘宗仁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37,共3页
本文采用页岩陶粒轻骨料,配制出28d抗压强度为64.6MPa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并研究膨胀剂和弓形钢纤维增强该混凝土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带模养护条件下,膨胀剂在一定掺量内可小幅增强该混凝土;而钢纤维可明显增强该混凝土,且随体积掺... 本文采用页岩陶粒轻骨料,配制出28d抗压强度为64.6MPa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并研究膨胀剂和弓形钢纤维增强该混凝土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带模养护条件下,膨胀剂在一定掺量内可小幅增强该混凝土;而钢纤维可明显增强该混凝土,且随体积掺量的提高而效果显著;在同时掺入膨胀剂和钢纤维时,可产生协同增效效果,使该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及劈裂抗拉强度均有更显著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剂 高强 骨料混凝土 钢纤维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弯曲韧性与抗冲击性能 被引量:32
4
作者 王海涛 王立成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2-1086,共5页
为了研究钢纤维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弯曲韧性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对钢纤维掺量(体积分数)分别为0%,0.5%,1.0%,1.5%,2.0%的钢纤维高强轻骨料混凝土(SFHLWC)进行了抗弯性能和自由落锤抗冲击性能试验,实测了其荷载-挠度曲线和初裂冲击... 为了研究钢纤维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弯曲韧性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对钢纤维掺量(体积分数)分别为0%,0.5%,1.0%,1.5%,2.0%的钢纤维高强轻骨料混凝土(SFHLWC)进行了抗弯性能和自由落锤抗冲击性能试验,实测了其荷载-挠度曲线和初裂冲击次数、破坏冲击次数,并计算了韧性指数和冲击能量.结果表明:掺入钢纤维能显著提高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弯曲韧性和抗冲击性能,钢纤维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韧性指数与冲击能量呈对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高强骨料混凝土 自由落锤冲击试验 弯曲韧性 冲击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和膨胀剂对高强轻质混凝土收缩和抗开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朱涵 杨建涛 于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17-3621,共5页
试验配制了等强的普通混凝土和高强轻质混凝土,为改善高强轻质混凝土的收缩和抗开裂性能,向其中分别单掺、双掺了膨胀剂和聚乙烯纤维。通过自由收缩试验和约束收缩试验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和膨胀剂对高强轻质混凝土收缩和抗开裂性能的影响... 试验配制了等强的普通混凝土和高强轻质混凝土,为改善高强轻质混凝土的收缩和抗开裂性能,向其中分别单掺、双掺了膨胀剂和聚乙烯纤维。通过自由收缩试验和约束收缩试验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和膨胀剂对高强轻质混凝土收缩和抗开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和膨胀剂均可以改善高强轻质混凝土的收缩和抗开裂性能;按照本试验的掺量进行双掺,制成的高强轻质混凝土的收缩和抗开裂性能均优于普通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膨胀剂 聚乙烯纤维 自由收缩 抗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增强效果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伍勇华 杨俊芬 +1 位作者 李国新 李智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44,48,共4页
本文采用粉煤灰陶粒和页岩陶粒两种轻骨料,配制成28d抗压强度分别为58.9MPa和64.6MPa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并采用弓形钢纤维增强这两种轻骨料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体积掺量的提高,这两种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及劈裂抗拉... 本文采用粉煤灰陶粒和页岩陶粒两种轻骨料,配制成28d抗压强度分别为58.9MPa和64.6MPa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并采用弓形钢纤维增强这两种轻骨料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体积掺量的提高,这两种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及劈裂抗拉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以劈裂抗拉强度提高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 骨料混凝土 钢纤维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增强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21
7
作者 叶艳霞 王宗彬 +2 位作者 谢夫林 付翠红 张志银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70,共8页
为提高高强轻骨料混凝土(HLAC)的强度和韧性,在HLAC中分别掺入体积分数为0.5%~2.0%的微细型、端钩型、波纹型钢纤维,研究了钢纤维类型及其体积分数对钢纤维增强高强轻骨料混凝土(SFHLAC)的抗压、劈裂抗拉、抗折和抗剪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 为提高高强轻骨料混凝土(HLAC)的强度和韧性,在HLAC中分别掺入体积分数为0.5%~2.0%的微细型、端钩型、波纹型钢纤维,研究了钢纤维类型及其体积分数对钢纤维增强高强轻骨料混凝土(SFHLAC)的抗压、劈裂抗拉、抗折和抗剪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SFHLAC的韧度因子和承载力变化系数等材料韧性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除体积分数为2.0%的波纹型钢纤维增强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外,SFHLAC的力学强度和韧性指标均随着钢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微细型钢纤维对HLAC的增强增韧效果最好,端钩型钢纤维对HLAC抗折强度的提高效果与微细型钢纤维接近,但对其他力学强度和韧性的改善均不如微细型钢纤维,波纹型钢纤维对HLAC的增强增韧效果均较差;综合考虑新拌混合料工作性能后,给出了3种典型钢纤维的工程应用建议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骨料混凝土 钢纤维 力学性能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轻质高强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锐 王飞 张凯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5-120,139,共7页
基于试验研究不同应变率下聚丙烯纤维轻质高强混凝土力学特性。采用电液伺服压力机及直径为74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SHPB)对不同纤维掺量(0%、0.05%、0.1%、0.2%、0.3%)的聚丙烯纤维轻质高强混凝土开展不同应变率下的单轴压... 基于试验研究不同应变率下聚丙烯纤维轻质高强混凝土力学特性。采用电液伺服压力机及直径为74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SHPB)对不同纤维掺量(0%、0.05%、0.1%、0.2%、0.3%)的聚丙烯纤维轻质高强混凝土开展不同应变率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应变率及纤维掺量对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大,试件峰值应力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纤维掺量在0.1%时试件峰值应力达到最大值;0.6 MPa气压下相较于未掺纤维试件,纤维掺量为0.05%、0.1%、0.2%、0.3%时其韧性增幅分别为57.04%、77.78%、65.19%、46.67%,纤维的掺入增强了试件的韧性,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多试件韧性整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试件应变率与DIF间呈线性正相关,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多试件应变率敏感性先增大后减小,纤维掺量在0.1%时试件的应变率效应敏感性最强;试件入射能、耗散能与应变率间呈线性正相关,0.6 MPa气压作用下相较于纤维掺量为0%的试件,纤维掺量为0.05%、0.1%、0.2%、0.3%时其破碎耗能密度增幅分别为9.05%、11.52%、15.23%、15.64%,掺入适量的聚丙烯纤维能够显著提高试件的耗能效果,但过量的纤维对试件耗能作用提升不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应变率 高强混凝土 峰值应力 耗能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布式钢纤维增韧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涛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8-50,共3页
提出层布式钢纤维增强增韧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技术路线,研究其生产工艺、增强增韧效果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层布式钢纤维轻集料混凝土轻质、抗弯强度高且大大节约成本,有利于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 高强集料混凝土 层布式钢纤维 增强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轻质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发气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照明 袁誉飞 +1 位作者 陈泽杰 文梓芸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5-137,141,共4页
为了制备高强轻质(B07-A7.5)加气混凝土,重要条件是实现的低水料比下的引气技术,研究水料比低至0.25时加气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变学参数、初始扩展度、稠化速率、与发气高度、发气速率的关系和对发气质量和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水料比的降... 为了制备高强轻质(B07-A7.5)加气混凝土,重要条件是实现的低水料比下的引气技术,研究水料比低至0.25时加气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变学参数、初始扩展度、稠化速率、与发气高度、发气速率的关系和对发气质量和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水料比的降低,加气混凝土用基本浆体的屈服值降低,但是塑性黏度增大,触变值增大。当水料比较低至0.30以后,浆体出现剪切变稠现象;水料比越低,浆体稠化越快。试验表明,在水料比为0.25时,一定配合比下,加气混凝土初始扩展度宜控制在190 mm左右;可以在在30 min内完成发气并实现料浆发气与稠化匹配,制备出符合要求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气混凝土 高强 低水料比 发气技术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自制粗骨料制备轻质高强混凝土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霍琳 何顺爱 +4 位作者 牛云辉 杨奉源 董伟明 邱天 卢忠远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5-147,共3页
为了解决陶粒作为粗骨料制备轻质高强混凝土存在的强度较低、成型时容易离析等问题,以中空玻璃微珠和粉煤灰漂珠为主要轻质原料制备轻质砂浆,将其破碎后作为粗骨料,与配合比和该粗骨料相同的砂浆一起成型混凝土。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 为了解决陶粒作为粗骨料制备轻质高强混凝土存在的强度较低、成型时容易离析等问题,以中空玻璃微珠和粉煤灰漂珠为主要轻质原料制备轻质砂浆,将其破碎后作为粗骨料,与配合比和该粗骨料相同的砂浆一起成型混凝土。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轻质高强混凝土密度为1 630 kg/m3,28 d抗压强度达57 MPa。这种混凝土基体与粗骨料的界面效应较弱,黏结强度较高,因自制粗骨料密度可调,混凝土的密度也可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粗骨料 玻璃微珠 粉煤灰漂珠 高强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轻质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及在铁路旅客站房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玉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2-97,共6页
在对高强轻质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力学特性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以某铁路旅客站房为例,运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C40、LC40两种材料的混凝土框架进行动力特性和地震作用反应谱对比分析。首次进行1∶5比例的两层两跨高强轻质混凝土框架模型... 在对高强轻质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力学特性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以某铁路旅客站房为例,运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C40、LC40两种材料的混凝土框架进行动力特性和地震作用反应谱对比分析。首次进行1∶5比例的两层两跨高强轻质混凝土框架模型的缩尺试验,对框架的破坏机制、延性及恢复力特性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其研究结论表明:高强轻质混凝土框架具有良好的滞回特性和耗能能力,可满足地震区抗震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旅客站房 高强混凝土框架 反应谱分析 试验研究 缩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制备轻质高强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周州 李辉 李雪晨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192-3196,共5页
以烧结粉煤灰陶粒作为粗骨料,复掺超细粉煤灰与一级粉煤灰部分替代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制备轻质高强混凝土。主要研究了两种粉煤灰的掺配比例与总掺量对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干表观密度及微观形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超细粉煤灰能... 以烧结粉煤灰陶粒作为粗骨料,复掺超细粉煤灰与一级粉煤灰部分替代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制备轻质高强混凝土。主要研究了两种粉煤灰的掺配比例与总掺量对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干表观密度及微观形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超细粉煤灰能够细化水泥水化产物的晶体尺寸,打乱氢氧化钙的生长取向,减少混凝土内部结构缺陷,使胶凝材料浆体更均匀;当超细粉煤灰与一级粉煤灰的比例为1∶1,粉煤灰的总掺量为40%时,可以配制出28 d抗压强度为58.6 MPa,干表观密度为1900 kg/m3的LC50轻质高强轻骨料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烧结粉煤灰陶粒 超细粉煤灰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高强混凝土大直径霍普金森杆冲击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黄宝锋 肖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42,共13页
轻质高强混凝土材料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然而其冲击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尚不明确。为了探讨其动力性能,设计制作了一系列圆柱体混凝土试件。首先通过静力加载试验获得了其静力强度,然后,采用155mm大直径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设... 轻质高强混凝土材料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然而其冲击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尚不明确。为了探讨其动力性能,设计制作了一系列圆柱体混凝土试件。首先通过静力加载试验获得了其静力强度,然后,采用155mm大直径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设备,对直径为150mm、长径比为0.5的混凝土试件开展了冲击试验研究。采用紫铜片作为波形整形器,该试验中各气压下冲击速度稳定,SHPB试验结果可靠。混凝土试件的破坏模式以脆性碎裂为主,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加,破坏后的碎块由条片状逐渐过渡至粉末状。应变率在40~140s^(-1)时,试件的动态强度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当冲击速度增加时,能量吸收密度也随之增加,即材料吸收能量的能力显著提高。根据试验结果,拟合了动态应力-应变曲线,以期供相关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霍普金森杆 冲击 动力响应 应变率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轻质混凝土的物理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旗 曹艳平 《铁道标准设计》 2003年第1期51-55,共5页
译自于美国专业生产轻骨料的SOLITE公司研究资料 ,全面介绍高强轻质混凝土的物理特性。为简要起见 ,只对主要的观察现象和结论加以论述 ,而不涉及过多的物理机理 ;并结合实例介绍高强轻质混凝土在桥面板、高层现浇结构、先张法预制混凝... 译自于美国专业生产轻骨料的SOLITE公司研究资料 ,全面介绍高强轻质混凝土的物理特性。为简要起见 ,只对主要的观察现象和结论加以论述 ,而不涉及过多的物理机理 ;并结合实例介绍高强轻质混凝土在桥面板、高层现浇结构、先张法预制混凝土结构上的应用。文中提及的强度标准均取自美国规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料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物理特性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超精密磨床床身材料设计及综合性能优化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乔雪涛 李放 +2 位作者 于贺春 闫存富 许华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58-66,共9页
为了探索提高机床床身综合性能的新途径,采用钢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材料代替铸铁床身,通过“HORSFIELD最密堆积理论”、“贝雷法”以及排水法等理论确定钢纤维树脂混凝土组分质量分数,以优化其综合性能,并测试复合材料强度和阻尼性能参... 为了探索提高机床床身综合性能的新途径,采用钢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材料代替铸铁床身,通过“HORSFIELD最密堆积理论”、“贝雷法”以及排水法等理论确定钢纤维树脂混凝土组分质量分数,以优化其综合性能,并测试复合材料强度和阻尼性能参数。以铸铁床身为比对原型,设计了同款的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床身新结构,借助于有限元软件对两种材料的床身进行了静、动态特性及轻质性分析和计算,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铸铁床身相比,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床身质量降低17.78%,最大整体变形和最大等效应力分别降低23%和76.83%,前6阶固有频率均有提升,在X、Y、Z三个方向最大振动幅值分别降低85.96%、68.49%、50.30%。以响应面优化方法对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床身进行优化设计,与原设计方案相比,在保证床身轻量化的同时,其静、动态特性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树脂混凝土 力学性能 阻尼性能 磨床床身 静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置轻骨料混凝土中灌浆料与轻骨料的匹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映祥 彭波 +1 位作者 王健涛 刘云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79-2489,共11页
本文制备了不同强度等级(60、75、90、100、110、120 MPa)的轻质高强灌浆料,通过与不同类型、强度的轻骨料(高强球形粉煤灰陶粒、低强球形粉煤灰陶粒、碎石形页岩陶粒)复合,研究了预置轻骨料混凝土中灌浆料与轻骨料之间的匹配机制。结... 本文制备了不同强度等级(60、75、90、100、110、120 MPa)的轻质高强灌浆料,通过与不同类型、强度的轻骨料(高强球形粉煤灰陶粒、低强球形粉煤灰陶粒、碎石形页岩陶粒)复合,研究了预置轻骨料混凝土中灌浆料与轻骨料之间的匹配机制。结果表明,预置轻骨料混凝土强度与灌浆料强度存在分段线性关系,拟合曲线斜率可近似反映对灌浆料强度的利用效率。随着灌浆料强度等级提高,所配制混凝土对灌浆料强度的利用率下降。骨料的筒压强度与粒形也会影响灌浆料强度的利用率。由于嵌锁效应,碎石形页岩陶粒制备的轻骨料混凝土强度显著高于相近筒压强度球形粉煤灰骨料制备的混凝土。采用高强球形粉煤灰陶粒与碎石形页岩陶粒可分别制备出抗压强度为81.2 MPa、干表观密度为1 735 kg/m^(3)与抗压强度为68.2 MPa、干表观密度为1 520 kg/m^(3)的预置轻骨料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骨料 高强 预置骨料 骨料粒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陶砂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青 高舒畅 +2 位作者 高嘉呈 文长城 徐港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96-2006,2026,共12页
本文研究了水胶比、胶砂比、粉煤灰掺量、硅灰掺量、钢纤维掺量和陶砂密度等级对掺陶砂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UHPLC)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表观密度和比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配合比,制得了干表观密度为1 950 kg/m^(3)、流动度为233 mm(略... 本文研究了水胶比、胶砂比、粉煤灰掺量、硅灰掺量、钢纤维掺量和陶砂密度等级对掺陶砂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UHPLC)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表观密度和比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配合比,制得了干表观密度为1 950 kg/m^(3)、流动度为233 mm(略高于超高性能混凝土)、28 d抗压/抗折强度不小于120/20 MPa的UHPLC。借助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探讨了UHPLC水化产物、微观形貌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从微观结构角度分析了陶砂与基体、钢纤维与基体的界面过渡区特征,揭示了相同条件下UHPLC比强度随陶砂密度等级增大而增大的变化规律。经过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发现钢纤维掺量对UHPLC强度、密度影响最大,贡献率均大于40%,而对UHPLC流动性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水胶比,贡献率为38.18%,胶砂比对流动性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贡献率为27.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陶砂 钢纤维 水胶比 表观密度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高热阻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回丽丽 叶武平 +1 位作者 曹力强 郑培壮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3-155,160,共4页
研究了密度等级为A07~A08级,强度等级为C5的高强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的制备性能研究,测试了不同类别发泡剂、不同水胶比、细骨料掺量、养护方式对高强高性能泡沫混凝土强度、密度、导热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自行配制的复合发泡剂适合... 研究了密度等级为A07~A08级,强度等级为C5的高强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的制备性能研究,测试了不同类别发泡剂、不同水胶比、细骨料掺量、养护方式对高强高性能泡沫混凝土强度、密度、导热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自行配制的复合发泡剂适合制备A07~A08级泡沫混凝土,而动物蛋白发泡剂不适合;泡沫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宜低于0.45,细骨料掺量范围为10%~20%,泡沫密度宜控制在(50±5)kg/m~3;养护方式可采用蒸汽养护,达到快速出厂蒸养温度宜为60℃,最小蒸养时间为8 h;配制成的高强高性能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为5.7 MPa,密度为718 kg/m~3,导热系数为0.147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高强 高热阻 发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片混凝土补强技术在结构物加固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冲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4年第4期103-106,共4页
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高强轻质、抗腐蚀、耐老化等卓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领域。为达到最佳的补强效果,充分发挥碳纤维片自身优越性,保证补强效果,认真掌握材料性能、特点及施工工法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主要就工程实... 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高强轻质、抗腐蚀、耐老化等卓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领域。为达到最佳的补强效果,充分发挥碳纤维片自身优越性,保证补强效果,认真掌握材料性能、特点及施工工法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主要就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碳纤维片补强技术的特点、材料性能及施工工法作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强 纤维 施工工法 混凝土结构 结构物 加固改造 材料性能 工程 高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