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机电耦合对轴系扭振动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武晖
毕天姝
+1 位作者
杨奇逊
彭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5,共7页
应用机电耦合模型定义全模态型及扭振模态型;推导扭矩线性解,并根据扭矩解定义扭矩模态型及扭矩模态贡献因子。这些物理概念可直接分析轴系扭振动态,并获得更丰富的信息,这是以往定义的模态型无法做到的。此外,还分析自由振动模型和受...
应用机电耦合模型定义全模态型及扭振模态型;推导扭矩线性解,并根据扭矩解定义扭矩模态型及扭矩模态贡献因子。这些物理概念可直接分析轴系扭振动态,并获得更丰富的信息,这是以往定义的模态型无法做到的。此外,还分析自由振动模型和受迫轴系模型的理论基础和物理意义,并从机电耦合模型与自由振动模型的区别,解释固有扭振频率及模态型的计算值与测量值存在偏差的原因;应用解析解分析机电耦合模型与受迫振动模型的动态特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耦合模型
受迫
轴
系
模型
自由
振
动模型
轴系扭振动态
电力
系
统
动态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弱连接条件下并网直驱风电场引发无串补电力系统次同步扭振机理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张天翼
杜文娟
+1 位作者
陈晨
王海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5875-5884,共10页
该文研究弱连接条件下并网直驱风电场引发无串补电力系统次同步扭振机理。通过将电力系统闭环互联模型划分为直驱风电场子系统和电力系统其余部分子系统两部分,推导锁相环主导的开环次同步振荡模式的解析表达式。随着直驱风电场连接强...
该文研究弱连接条件下并网直驱风电场引发无串补电力系统次同步扭振机理。通过将电力系统闭环互联模型划分为直驱风电场子系统和电力系统其余部分子系统两部分,推导锁相环主导的开环次同步振荡模式的解析表达式。随着直驱风电场连接强度减弱,锁相环主导的开环次同步振荡模式的阻尼会随之降低。当锁相环主导的开环次同步振荡模式和同步发电机开环轴系扭振模式的频率接近时,直驱风电场子系统和电力系统其余部分子系统之间的开环模式耦合会闭环轴系扭振模式的阻尼,进而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扭振。另外,直驱风电场连接强度越弱时,开环模式耦合导致的模式阻尼减弱效应会更强。该文通过一个算例电力系统,演示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机
次同步
扭
振
开环模式耦合
同步发电机
轴系扭振动态
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电耦合对轴系扭振动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武晖
毕天姝
杨奇逊
彭谦
机构
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5,共7页
基金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5-0216)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0515)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B08013)~~
文摘
应用机电耦合模型定义全模态型及扭振模态型;推导扭矩线性解,并根据扭矩解定义扭矩模态型及扭矩模态贡献因子。这些物理概念可直接分析轴系扭振动态,并获得更丰富的信息,这是以往定义的模态型无法做到的。此外,还分析自由振动模型和受迫轴系模型的理论基础和物理意义,并从机电耦合模型与自由振动模型的区别,解释固有扭振频率及模态型的计算值与测量值存在偏差的原因;应用解析解分析机电耦合模型与受迫振动模型的动态特性差别。
关键词
机电耦合模型
受迫
轴
系
模型
自由
振
动模型
轴系扭振动态
电力
系
统
动态
特性
Keywords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model
forced vibration model
free vibration model
shaft torsional dynamics
power system dynamics
分类号
TM7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弱连接条件下并网直驱风电场引发无串补电力系统次同步扭振机理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张天翼
杜文娟
陈晨
王海风
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5875-5884,共10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YJ201654)。
文摘
该文研究弱连接条件下并网直驱风电场引发无串补电力系统次同步扭振机理。通过将电力系统闭环互联模型划分为直驱风电场子系统和电力系统其余部分子系统两部分,推导锁相环主导的开环次同步振荡模式的解析表达式。随着直驱风电场连接强度减弱,锁相环主导的开环次同步振荡模式的阻尼会随之降低。当锁相环主导的开环次同步振荡模式和同步发电机开环轴系扭振模式的频率接近时,直驱风电场子系统和电力系统其余部分子系统之间的开环模式耦合会闭环轴系扭振模式的阻尼,进而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扭振。另外,直驱风电场连接强度越弱时,开环模式耦合导致的模式阻尼减弱效应会更强。该文通过一个算例电力系统,演示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直驱风机
次同步
扭
振
开环模式耦合
同步发电机
轴系扭振动态
模式分析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
sub-synchronous torsional oscillations(SSTOs)
open-loop modal coupling
torsional dynamics of synchronous generator
modal analysis
分类号
TM71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机电耦合对轴系扭振动态特性的影响
陈武晖
毕天姝
杨奇逊
彭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弱连接条件下并网直驱风电场引发无串补电力系统次同步扭振机理研究
张天翼
杜文娟
陈晨
王海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