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前路钢板并轴向螺钉固定治疗屈曲牵张型损伤的解剖学研究
1
作者 瞿东滨 邹琳 +2 位作者 杨勇 徐准 程勇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6-508,512,共4页
目的提出一种联合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治疗屈曲牵张型颈椎损伤的新术式—颈椎轴向螺钉固定术,进行解剖学可行性研究。方法随机调取50例正常成年志愿者的颈椎侧位片。年龄22~48岁,平均28岁。通过JW-PACS图像系统,测量C2~6椎体高度;C2/3~C... 目的提出一种联合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治疗屈曲牵张型颈椎损伤的新术式—颈椎轴向螺钉固定术,进行解剖学可行性研究。方法随机调取50例正常成年志愿者的颈椎侧位片。年龄22~48岁,平均28岁。通过JW-PACS图像系统,测量C2~6椎体高度;C2/3~C5/6椎间盘高度以及椎间盘矢径;并模拟轴向螺钉固定,即下位椎体前下缘至上位椎体后上缘的连线,测量轴向螺钉最大长度、头倾角以及植骨块深度等。采用一例防腐成人尸体标本,在C臂X线机透视下,模拟颈椎前路钢板固定并颈椎轴向螺钉固定术。结果轴向螺钉最大长度为(41.18±3.92)mm,轴向螺钉头倾角为(25.21±3.58)°。植骨块合适深度应小于椎间盘矢径(17.09±1.50)mm,且大于(11.69±1.63)mm,即略大于12 mm。尸体模拟手术表明,颈椎前路轴向螺钉固定在C2/3、C3/4、C4/5、C5/6均可以顺利完成,C6/7节段由于胸骨阻挡,无法进行轴向螺钉固定。结论颈椎前路钢板并轴向螺钉固定术治疗屈曲牵张性损伤具有操作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屈曲牵张型损伤 前路钢板固定 轴向螺钉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