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阳红黏土轴向加卸载变形特性及损伤机理分析
1
作者 袁霄 左双英 +1 位作者 吴道勇 张清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9-261,共13页
【目的】为研究轴向加卸载对贵阳红黏土变形特性的影响,【方法】设计了轴向不同循环应力比、不同循环次数条件下的土样加卸载试验,辅以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以及SEM电镜扫描测试,探讨循环加卸载全过程土样宏观变形和孔隙结构的演化规律,揭... 【目的】为研究轴向加卸载对贵阳红黏土变形特性的影响,【方法】设计了轴向不同循环应力比、不同循环次数条件下的土样加卸载试验,辅以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以及SEM电镜扫描测试,探讨循环加卸载全过程土样宏观变形和孔隙结构的演化规律,揭示土样损伤机理。【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循环加卸载使得贵阳红黏土内部结构经历着从压密到劣化的过程,随着循环次数和应力比的增大,应力-应变曲线由应变硬化型逐渐转变为应变软化型。经过多次加卸载后,试样孔隙分布T2谱图曲线由“山峰型”向“丘陵型”发展,孔径范围与峰值频谱呈减小趋势,大、中孔隙数量逐渐减少,小、微孔隙逐渐增多,粒团之间以面接触变为线、点接触。基于循环过程中卸载模量和塑性应变的变化定义损伤系数,随着循环次数和应力比的增加,损伤呈上升趋势,与孔隙变化规律一致。【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施工期红黏土路基压实及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阳红黏土 轴向加卸载 核磁共振技术 损伤 孔隙结构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红黏土轴向循环加卸载强度与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张清 左双英 +2 位作者 杨国生 吴道勇 袁霄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1-1071,共11页
为了探究循环加卸载作用下贵阳红黏土宏观力学特性,采用固结不排水剪三轴试验,分析含水率、围压、应力路径对贵阳红黏土强度及变形性质的影响,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受损程度的表征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红黏土存在后继... 为了探究循环加卸载作用下贵阳红黏土宏观力学特性,采用固结不排水剪三轴试验,分析含水率、围压、应力路径对贵阳红黏土强度及变形性质的影响,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受损程度的表征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红黏土存在后继压密与小幅回弹特性,随着围压的升高、含水率的降低,后继压密阶段更加明显,峰值强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相同围压条件下孔压达到峰值状态时存在一临界应变点,此点之前孔压循环曲线不能形成滞回环,之后随循环荷载呈滞回环式平稳消散。循环荷载作用下试样小孔增多,有利于摩擦强度的发挥,但孔隙水压力增大使得有效黏聚力减小。加卸载模量随着应变的增大呈减小趋势,表现出明显的损伤特性,损伤系数最终分布在0.80~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阳红黏土 轴向循环 弹塑性特性 损伤系数 路基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循环加载卸载条件下饱和软土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学营 岳夏冰 惠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230-235,共6页
研究循环加卸载条件下软黏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价值。利用自行改进和研制的连续加载一维K0固结仪对饱和软土进行轴向循环加卸载试验。结果表明:各级卸载应力-应变曲线是双曲线,再加载曲线应力-应变关系在上级卸载载荷... 研究循环加卸载条件下软黏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价值。利用自行改进和研制的连续加载一维K0固结仪对饱和软土进行轴向循环加卸载试验。结果表明:各级卸载应力-应变曲线是双曲线,再加载曲线应力-应变关系在上级卸载载荷之前为双曲线,超过卸载载荷为直线,呈现不断硬化的现象,试样产生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且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分别与卸载等级呈线性关系;以原有双曲线本构关系为基础,利用各级加载轴向最大应力和初始切线模量,卸载曲线的轴向最大应变和初始割线模量,引入新的模型参数,从而建立轴向循环加卸载的本构方程,并验证了其可靠性。对各级塑性滞回能进行了计算,随着卸载应力水平的增大,塑性滞回能不断增大,且通过拟合加卸载过程中消耗的塑性滞回能与卸载应力水平呈良好的二次曲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软土 一维 轴向循环 塑性变形 弹性变形 本构方程 塑性滞回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