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次级燃烧对轴向分级燃烧室燃烧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1
作者 隋永枫 张宇明 +4 位作者 臧鹏 贾玉良 衡思江 傅燕妮 葛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9-1147,共9页
为了获得燃气轮机轴向分级燃烧室非预混燃烧模式下次级燃烧对排放和燃烧振荡特性的影响规律,探索燃料轴向分级条件下稳定低排放的升负荷方式,选用某型F级燃气轮机轴向分级燃烧室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低燃烧室出口温度下加入次... 为了获得燃气轮机轴向分级燃烧室非预混燃烧模式下次级燃烧对排放和燃烧振荡特性的影响规律,探索燃料轴向分级条件下稳定低排放的升负荷方式,选用某型F级燃气轮机轴向分级燃烧室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低燃烧室出口温度下加入次级燃料会抑制CO的消耗,导致CO排放急剧增加;次级燃料的加入以及次级当量比的增高会导致NO_(x)排放降低,但负荷增加会削弱次级燃烧降低NO_(x)排放的能力.次级燃料的加入以及次级当量比的增高会抑制较低频带(75~90 Hz)内的燃烧振荡;当次级当量比高于阈值(0.19)时,次级燃料的加入才会对较高频带(175~210 Hz)内的燃烧振荡起到抑制效果.此外,综合考虑次级燃烧对排放和燃烧振荡影响规律,获得了轴向分级燃烧室在较高负荷区间(20%~50%负荷)内的低排放、稳定燃烧的运行范围和升负荷方式,为机组升负荷过程中的稳定低排放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分级燃烧 非预混燃烧模式 次级燃烧 排放 燃烧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F级轴向分级燃烧室的全温全压试验研究
2
作者 隋永枫 臧鹏 +3 位作者 张宇明 彭志胜 傅燕妮 谷庭伟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78-1384,共7页
在全温全压条件下对自主研发的F级燃气轮机轴向分级燃烧室进行了燃烧试验研究,以探究设计点工况下燃烧室的压力损失、出口温度分布、火焰筒壁面温度、污染物排放、燃烧效率和热声稳定性等燃烧性能。结果表明:在设计点工况下,燃烧室总压... 在全温全压条件下对自主研发的F级燃气轮机轴向分级燃烧室进行了燃烧试验研究,以探究设计点工况下燃烧室的压力损失、出口温度分布、火焰筒壁面温度、污染物排放、燃烧效率和热声稳定性等燃烧性能。结果表明:在设计点工况下,燃烧室总压损失系数为5.4%;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系数为0.06,燃烧室出口径向温度分布系数为0.03;燃烧室火焰筒壁面温度低于850℃;NO_(x)摩尔分数维持在1.9×10^(-5),CO和未燃碳氢(UHC)排放基本为0,燃烧效率维持在99.99%以上;压力脉动各特征频率对应幅值均低于3 kPa,表明燃烧室热声状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分级燃烧 总压损失系数 出口温度分布 壁面温度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喷嘴角度和当量比对轴向分级燃烧室中预混反应射流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亮 靳朝阳 +1 位作者 姚飞 葛冰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85-1591,1614,共8页
针对燃料轴向分级模型燃烧室进行了热态数值模拟,分析了射流喷嘴角度和当量比对模型燃烧室的速度场、温度场、停留时间、湍动能分布以及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射流当量比的增加,除45°外,射流喷嘴角度为90°和135&#... 针对燃料轴向分级模型燃烧室进行了热态数值模拟,分析了射流喷嘴角度和当量比对模型燃烧室的速度场、温度场、停留时间、湍动能分布以及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射流当量比的增加,除45°外,射流喷嘴角度为90°和135°时射流喷嘴下游均有明显的回流产生,烟气在燃烧室中的停留时间增加;随着射流喷嘴角度的减小,一级燃烧区停留时间增加,二级燃烧区停留时间减少,但总停留时间增加;随着射流喷嘴角度和射流当量比的增大,燃烧室中高湍动能区域扩大;与90°和135°相比,在45°射流角度下,射流当量比较低时NOx质量分数较高,说明在一定的工况下射流角度为45°时NOx排放特性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分级燃烧 射流角度 射流当量比 预混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轴向贫燃分级燃烧技术进展
4
作者 梁恩广 张辰杰 +1 位作者 余志健 朱民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8-1339,共12页
在碳减排背景下,燃气轮机燃烧室需要在出口温度不断提高的同时控制NO_(x)排放、提高功率调节范围和燃料适应性。为了应对以上挑战,燃气轮机厂商正在发展轴向分级燃烧技术。本文介绍了轴向分级燃烧原理,分析了轴向分级参数、交叉射流火... 在碳减排背景下,燃气轮机燃烧室需要在出口温度不断提高的同时控制NO_(x)排放、提高功率调节范围和燃料适应性。为了应对以上挑战,燃气轮机厂商正在发展轴向分级燃烧技术。本文介绍了轴向分级燃烧原理,分析了轴向分级参数、交叉射流火焰形态、喷嘴结构和燃料种类对污染物排放和燃烧不稳定性的影响。现有研究表明,降低一级燃烧室当量比、增强二级燃烧室的掺混均匀性能够降低污染物排放;轴向分级燃烧室的热声振荡特性复杂,合理选取分级参数能够抑制振荡。轴向分级燃烧室的减排效益和工况调节能力已经在商业运行中得到验证。基于目前研究现状,展望了轴向分级燃烧技术的关键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燃烧 轴向分级燃烧 污染物 燃烧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量通量比对轴向分级再燃喷嘴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贾玉良 李昱泽 +3 位作者 金明 朱旭彤 葛冰 臧述升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19-924,共6页
针对轴向分级再燃喷嘴,运用冷态粒子图像速度分析仪和火焰自发光CH基拍摄等试验研究方法,探究动量通量比变化时,横流与射流掺混、射流火焰以及污染物排放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动量通量比的变化对横流与射流的掺混和火焰位置影响较大;... 针对轴向分级再燃喷嘴,运用冷态粒子图像速度分析仪和火焰自发光CH基拍摄等试验研究方法,探究动量通量比变化时,横流与射流掺混、射流火焰以及污染物排放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动量通量比的变化对横流与射流的掺混和火焰位置影响较大;掺混强度和射流速度共同作用导致CO体积分数随动量通量比的增大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动量通量比的增大会导致回流强度和射流火焰主要反应区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导致NO体积分数呈现增加的趋势;对于特定的再燃喷嘴燃烧,存在恰当的动量通量比,使得燃烧室壁面不受火焰冲刷,且污染物排放维持在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量通量比 轴向分级燃烧 粒子图像速度分析仪 射流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燃料轴向分级预混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子叶 刘志坦 +5 位作者 邵卫卫 王凯 刘勋伟 李玉刚 张哲巅 肖云汉 《燃气轮机技术》 2018年第4期32-39,共8页
低NOx排放是燃气轮机燃烧室的重要性能指标,面对燃烧室出口温度不断增加的趋势,新型燃烧技术探索应用成为必然。燃料轴向分级(Axial Fuel Staging,AFS)燃烧作为一项可行技术方案已在各燃机厂商的最先进燃气轮机燃烧室上获得应用,其主要... 低NOx排放是燃气轮机燃烧室的重要性能指标,面对燃烧室出口温度不断增加的趋势,新型燃烧技术探索应用成为必然。燃料轴向分级(Axial Fuel Staging,AFS)燃烧作为一项可行技术方案已在各燃机厂商的最先进燃气轮机燃烧室上获得应用,其主要通过降低高温烟气有效停留时间和低氧浓度燃烧来实现低NOx排放。基于Chemkin平台建立轴向分级预混燃烧室化学网络模型,针对1 973 K燃烧室,研究二级负荷比例、当量比和停留时间对NOx/CO排放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主燃区高温烟气与二级未燃预混气掺混特征的影响,获得AFS燃烧的污染物排放特性和关键影响因素。同时,在贫预混燃烧器上,设计二级喷射段,实验研究二级火焰结构、污染物排放等燃烧特性。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贫预混燃烧,AFS燃烧在高温区体现出很好的低NOx优势,且能拓宽低NOx工况范围,其中主燃区温度、二级当量比和停留时间匹配特征、主燃区高温烟气与二级预混气掺混性能等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轴向分级预混燃烧 二级负荷比例 二级当量比 二级停留时间 NOx/CO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嘴对自点火氛围下横向射流火焰燃烧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雅瑶 王震 +1 位作者 刘训臣 齐飞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7-192,共6页
针对横向射流火焰,采用火焰高频自发光成像方法与尾气污染物分析方法,研究了3种不同喷嘴注入条件下的横向射流火焰的形态特征与污染物排放特征.结果表明:采用双喷嘴设计在下游注入空气可增强焰前掺混,在主流当量比较低时有利于污染物减... 针对横向射流火焰,采用火焰高频自发光成像方法与尾气污染物分析方法,研究了3种不同喷嘴注入条件下的横向射流火焰的形态特征与污染物排放特征.结果表明:采用双喷嘴设计在下游注入空气可增强焰前掺混,在主流当量比较低时有利于污染物减排,但主流当量比较高的条件下,下游空气形成的富氧氛围会使氮氧化物与一氧化氮的排放水平均增加;在主流当量比较高的条件下,下游空气的注入可增强局部掺混并缩短点火延迟,使火焰释热强度增加;此外,火焰根部的脉动特征也受到喷嘴组合形式与当量比的显著影响,增加主流当量比与双喷嘴下游注入空气均利于射流火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轴向分级燃烧 污染物排放 火焰自发光 根部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