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软骨早期退行性变 被引量:6
1
作者 宋玲玲 梁碧玲 +1 位作者 钟镜联 叶瑞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探讨dGEMRIC用于诊断膝关节软骨早期退变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OA组30例退变膝关节患者经肘静脉注射马根维显后步行10min使对比剂尽量弥散至关节软骨内,注射后2h接受dGEMRIC扫描;对照组27个正常膝关节。于T1时间图中选取感兴趣区(ROI... 目的探讨dGEMRIC用于诊断膝关节软骨早期退变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OA组30例退变膝关节患者经肘静脉注射马根维显后步行10min使对比剂尽量弥散至关节软骨内,注射后2h接受dGEMRIC扫描;对照组27个正常膝关节。于T1时间图中选取感兴趣区(ROI)测量T1值,对照组同时测量软骨浅深层的T1值。对照组与OA组、对照组浅层与深层的T1值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OA组的T1值为(359.10±41.64)ms,对照组为(426.42±39.8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3,P<0.05);对照组髌骨软骨浅层T1值为(411.39±41.50)ms,深层为(468.40±45.0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8,P<0.05)。另于OA组5例患者的软骨T1时间图中发现低信号区。结论dGEMRIC通过定量分析关节软骨中GAG含量的变化来判断关节软骨是否有组织成分的丢失,是可用于诊断关节软骨早期退变的有潜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延迟增强扫描 软骨 关节 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对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后移植软骨的纵向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钟立森 徐贤 +5 位作者 李雪 韩邵军 张君 董天明 左盼利 安宁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67-1471,共5页
目的利用软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dGEMRIC)技术评估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MACI)术后移植软骨的GAG分层分布特点。方法 7例MACI术后患者(14处软骨缺损)在术后3、6、12个月进行dGEMRIC检查,测量正常软骨和移植软骨的全层和深浅层△R... 目的利用软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dGEMRIC)技术评估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MACI)术后移植软骨的GAG分层分布特点。方法 7例MACI术后患者(14处软骨缺损)在术后3、6、12个月进行dGEMRIC检查,测量正常软骨和移植软骨的全层和深浅层△R1值。各时间点正常软骨和移植软骨△R1值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各时间点间移植软骨的△R1值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MACI术后各时间点正常软骨全层△R1值均小于移植软骨△R1值(P均<0.05)。MACI术后各时间点移植软骨深层△R1值小于浅层△R1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ACI术后3个月与6个月移植软骨△R1值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术后6个月移植软骨△R1值明显大于12个月移植软骨△R1值,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GEMRIC技术可作为无创性评估移植软骨的修复过程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 自体软骨细胞移植 关节软骨 软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软骨磁共振生理成像技术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淑华 张俊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16-1120,共5页
生理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出现,为膝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既可进行形态、结构评价,也可对功能、代谢及生化的改变进行定量分析,从分子水平探讨软骨病变发生的原因。文中对膝关节软骨磁共振生理成像技术包括钠成像、软... 生理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出现,为膝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既可进行形态、结构评价,也可对功能、代谢及生化的改变进行定量分析,从分子水平探讨软骨病变发生的原因。文中对膝关节软骨磁共振生理成像技术包括钠成像、软骨磁共振延迟增强扫描、T1ρ成像、T2mapping、化学交换饱和传递、扩散成像等的应用及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膝关节软骨病变磁共振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钠成像 软骨磁共振延迟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软骨损伤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高艺洋 李相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7-170,共4页
踝关节外伤后常引起关节软骨早期损伤,若关节软骨损伤没有得到早期诊断,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诱发患者活动功能下降或障碍。目前,运用常规MRI扫描容易漏诊软骨损伤,并且很难定量评估软骨损伤程度,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可... 踝关节外伤后常引起关节软骨早期损伤,若关节软骨损伤没有得到早期诊断,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诱发患者活动功能下降或障碍。目前,运用常规MRI扫描容易漏诊软骨损伤,并且很难定量评估软骨损伤程度,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可以反映关节软骨的病理生理学异常,在踝关节软骨损伤的早期诊断、严重程度分级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此,本文就踝关节软骨fMRI技术的临床应用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拓宽fMRI在踝关节软骨早期诊断、疗效预测中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关节软骨 损伤 功能磁共振成像 T1ρ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T1-mapping 延迟增强磁共振软骨成像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肉瘤的MRI强化特点 被引量:9
5
作者 韩长年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8期675-676,687,共3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软骨肉瘤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软骨肉瘤MRI增强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2例患者均伴有软组织肿块,其中来源肋骨11例,肩胛骨6例,骨盆5例,MRI表...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软骨肉瘤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软骨肉瘤MRI增强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2例患者均伴有软组织肿块,其中来源肋骨11例,肩胛骨6例,骨盆5例,MRI表现软组织肿块呈分叶状,等或长T1、长T2信号,T2WI高信号内见低信号间隔,增强扫描小叶间隔呈环状、弧状或不规则强化,小叶则无强化。结论MRI增强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软骨肉瘤尤其软骨小叶间隔的信号特点,对临床诊断与鉴别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肉瘤 小叶间隔 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治疗后微循环灌注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邢晓莲 刘庆利 +2 位作者 刘连杰 于静 郑权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024-4026,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早期再灌注治疗后微循环灌注状态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0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术后7d行增强核磁共振延迟扫描(DE-CMR)检查,测算微循环阻塞面积、心肌梗...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早期再灌注治疗后微循环灌注状态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0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术后7d行增强核磁共振延迟扫描(DE-CMR)检查,测算微循环阻塞面积、心肌梗死体积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微循环阻塞(MVO)组与非MVO组患者相比,梗死体积更大、出现症状至入院时间较长、有更低的EF值、收缩末容积增加(均P〈0.05)。(2)前壁梗死与其他部位梗死相比,MVO发生率明显升高(66.7%vs33.3%,P〈0.05)。(3)PCI术前TIMI0-1级的患者较TIMI2-3级者更容易出现MVO(P=0.026,OR=2.0).PCI术后无复流发生MVO的几率增加5.4倍。结论:就诊延迟、心肌梗死体积较大、收缩末容积增加、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前壁梗死、介入术前TIMI血流0-1级、术后无复流为心肌微循环灌注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增强磁共振延迟扫描 微循环阻塞 ST段抬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