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软骨支架的天然生物材料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浩 徐乐 +2 位作者 常亚南 赵玉玲 周晓辉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539-545,共7页
关节软骨的自我修复能力有限,发生损伤后须进行修复或置换,然而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组织工程技术为此难题带来了曙光。在组织工程三要素(种子细胞、支架材料、信号分子)中,支架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关节软骨支架材... 关节软骨的自我修复能力有限,发生损伤后须进行修复或置换,然而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组织工程技术为此难题带来了曙光。在组织工程三要素(种子细胞、支架材料、信号分子)中,支架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关节软骨支架材料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软骨组织中天然存在的Ⅱ型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3种生物材料,并就目前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器官与生物医学材料学 软骨支架 Ⅱ型胶原蛋白 透明质酸 硫酸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联合软骨支架治疗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得胜 林炎水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65-270,276,共7页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联合同种骨软骨支架治疗早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探索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含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从实验兔的耳中央动脉采取动脉血5mL,...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联合同种骨软骨支架治疗早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探索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含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从实验兔的耳中央动脉采取动脉血5mL,再通过离心方法获取PRP,用16号骨髓穿刺针从实验兔自体股骨髓腔抽取骨髓5mL,把抽取的骨髓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获取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并进行细胞原代培养和成骨诱导。对已获取PRP和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实验兔进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造模,取同种股骨髁部骨软骨制作软骨支架,最后以制备的软骨支架为载体,将经过成骨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到软骨支架上,形成细胞-支架复合物,用16号骨髓穿刺针对坏死的股骨头进行髓芯减压术,术中将细胞-支架复合物植入坏死的股骨头下。实验动物共分为4组,每组20只,A组为空白对照;B组仅进行髓芯减压;C组髓芯减压后植入经过成骨诱导培养的细胞;D组髓芯减压后植入细胞-支架复合物。实验后在第2、4、8周各组分别处死6、6、8只,每只实验兔的股骨头行大体标本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D组治疗效果最显著,通过空骨陷窝计数发现D组与其他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通过PRP的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软骨支架材料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提供良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其向成骨细胞分化;PRP和软骨支架材料联合应用可促进早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骨髓基质干细胞 软骨支架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人膝关节骨软骨复合体微结构特征参数设计仿生骨软骨支架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陈凡 周堉涵 +5 位作者 毛根稳 闵文宇 蒋荣轩 刘俭涛 姬文晨 李萌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89-493,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骨软骨复合体的微结构特征,提供一种新型仿生骨软骨支架模型的设计方案。方法随机选取3具非骨组织疾病致死的成年人尸体,在左右膝关节股骨关节面的外侧髁、内侧髁、髌面各取一大小相同的正方体骨块。利用高分辨率显微C...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骨软骨复合体的微结构特征,提供一种新型仿生骨软骨支架模型的设计方案。方法随机选取3具非骨组织疾病致死的成年人尸体,在左右膝关节股骨关节面的外侧髁、内侧髁、髌面各取一大小相同的正方体骨块。利用高分辨率显微CT断层扫描系统对标本进行扫描,获取软骨、软骨下骨板平均厚度,松质骨骨小梁及其松质骨间隙的形态计量学参数BV/TV、TbN、TbTh、TbSp,并进行对比分析。依据获得的解剖数据,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VG Studio MAX 3.4构建具有特定内部结构的骨软骨支架模型。结果髌面软骨平均厚度大于外侧髁、内侧髁(P<0.05);髌面软骨下骨板平均厚度大于外侧髁、内侧髁(P<0.05);髌面软骨厚度/骨板厚度小于外侧髁、内侧髁(P<0.05);松质骨骨小梁形态计量学参数TbSp及松质骨间隙形态计量学参数TbTh在外侧髁与髌面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VG Studio MAX 3.4构建的用于非可降解材料的数字化模型,具有与正常骨软骨复合体一致的三维结构;用于可降解材料的数字化模型,其软骨层及软骨下骨板层结构与正常软骨及软骨下骨板结构一致,其支架层的结构类似于正常骨小梁间隙的三维结构。结论人体膝关节不同部位的骨软骨复合体微结构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基于Micro-CT数据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精确构建骨软骨支架数字化三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支架 MICRO-CT 骨组织工程 人工骨小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骨软骨一体支架中磷元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价
4
作者 孙小莉 汤晓阳 +1 位作者 李平 刘东 《河南科技》 2019年第8期142-145,共4页
目的:分析采用ICP-AES测定骨软骨一体材料中磷元素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采用ICP-AES测定骨软骨一体材料中磷元素含量,微波消解采用硝酸-氢氟酸混合酸进行预消解,并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2012)对整个测定过程中的... 目的:分析采用ICP-AES测定骨软骨一体材料中磷元素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采用ICP-AES测定骨软骨一体材料中磷元素含量,微波消解采用硝酸-氢氟酸混合酸进行预消解,并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2012)对整个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和合成。结果:当取样量为0.2010g,取置信水平95%,k=2,测得骨软骨一体支架中磷含量为(1.87±0.142)mg/g。结论:通过分析测定过程中的质量称量、溶液体积,试验的重复性等,确定了样品含量的不确定度及其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标准溶液配制和试样制备过程中的定容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元素 软骨一体支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透明质酸钠纤维膜生物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音 颜廷亭 +4 位作者 朱伟波 崔永顺 伍小沛 冷崇燕 陈庆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90-92,112,共4页
以魔芋葡甘聚糖和透明质酸钠为主要原料,丙三醇为增塑剂,乳酸为改性剂,结合微波处理工艺,采用湿法纺丝的方法结合可编程的二维移动平台制备出魔芋葡甘聚糖/透明质酸钠纤维膜。分别通过PBS浸泡实验和SBF浸泡矿化研究纤维膜的体外降解性... 以魔芋葡甘聚糖和透明质酸钠为主要原料,丙三醇为增塑剂,乳酸为改性剂,结合微波处理工艺,采用湿法纺丝的方法结合可编程的二维移动平台制备出魔芋葡甘聚糖/透明质酸钠纤维膜。分别通过PBS浸泡实验和SBF浸泡矿化研究纤维膜的体外降解性和生物活性,同时还将纤维膜支架材料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了共培养来研究其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魔芋葡甘聚糖/透明质酸钠纤维膜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体外降解性和细胞相容性,有望成为一种潜在的软骨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透明质酸钠 纤维膜 软骨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廓再造及外耳道成形术(附21例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苏法仁 丁静华 +2 位作者 张亚楠 赵继臣 冯国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10,共2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耳廓再造及外耳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耳廓缺损的范围、外形、耳道及听功能要求 ,采用肋软骨支架分期耳廓再造 ,同时行外耳道成形术修复先天性小耳畸形。结果 再造耳 2 1耳全部成活 ,外形良好 ...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耳廓再造及外耳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耳廓缺损的范围、外形、耳道及听功能要求 ,采用肋软骨支架分期耳廓再造 ,同时行外耳道成形术修复先天性小耳畸形。结果 再造耳 2 1耳全部成活 ,外形良好 ,外耳道通畅。其中 11例行听力重建 ,术后 8例听力提高 10~ 2 5 d B。结论 耳廓再造术中耳廓软骨支架的立体雕刻及残耳组织的充分利用是塑造逼真耳廓的关键 ;外耳道重建可增加耳廓的美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再造 外耳道成形术 耳廓软骨支架 立体雕刻 残耳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器法外耳再造(附152例报告) 被引量:4
7
作者 苏法仁 丁静华 +1 位作者 赵继臣 薄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4-65,共2页
应用皮肤扩张法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进行外耳再造152例(160耳)。经过6个月-4a随访,本组除8例再造耳有不同程度的软骨吸收、变形外,再造耳的大小、形状、位置与健耳相似,外耳逼真,微细结构显示清晰。认为皮肤扩张法外耳再造是先天... 应用皮肤扩张法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进行外耳再造152例(160耳)。经过6个月-4a随访,本组除8例再造耳有不同程度的软骨吸收、变形外,再造耳的大小、形状、位置与健耳相似,外耳逼真,微细结构显示清晰。认为皮肤扩张法外耳再造是先天性小耳畸形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先天性 自体肋软骨支架 外耳再造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