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作用下黏滞-软钢阻尼器组合系统动力性能研究
1
作者 杨孟刚 张宏杰 +1 位作者 郑朋飞 胡尚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0-1152,共13页
大跨度桥梁具有刚度小、阻尼低的特性,在地震荷载下易发生过大纵向振动,需在梁端或塔梁间安装被动阻尼装置进行减震控制。本文针对大跨度桥梁采用纵向黏滞-软钢阻尼器组合系统(CVSDS),进行振动台试验和参数敏感性分析,探讨该系统在地震... 大跨度桥梁具有刚度小、阻尼低的特性,在地震荷载下易发生过大纵向振动,需在梁端或塔梁间安装被动阻尼装置进行减震控制。本文针对大跨度桥梁采用纵向黏滞-软钢阻尼器组合系统(CVSDS),进行振动台试验和参数敏感性分析,探讨该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减震效果和鲁棒性。首先,基于Maxwell模型和双线性模型,提出黏滞-软钢阻尼器组合系统耦合力学分析模型,并通过滞回仿真验证其可行性;其次,基于单自由度体系,开展该组合系统的振动台试验,探究该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协同减震性能和动态锁定功能的实现;最后,以某大跨度悬索桥为例,利用BP神经网络和Sobol灵敏度分析讨论组合系统在阻尼系数、速度指数、初始刚度、屈服力和锁定力等核心参数随机变异下的鲁棒性,并获得了各项参数对其减震性能的贡献。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耦合力学模型能较好地表征组合系统的恢复力特性;组合系统在小震下未触发锁定,而强震下可及时激活锁定功能,该功能的触发取决于预设锁定力的大小;锁定前组合系统由黏滞阻尼器减震,锁定后则切换至软钢阻尼器工作,且减震效果显著;组合系统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均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小震下阻尼系数对减震率的影响最大,而大震下锁定力对减震率的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软钢阻尼组合系统 地震作用 动力性能 振动台试验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移型软钢阻尼器的阻尼及响应特征分析
2
作者 陈晟 王文熙 +1 位作者 张静 王修勇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6-211,共6页
基于双线性软钢阻尼器模型,建立了单自由度结构-位移型软钢阻尼器系统运动方程,分段求解了自由振动下的结构响应,推导了首个振动循环的位移解析解、振动幅值及周期,建立了振动循环间振动幅值的递推表达式和任意循环的周期表达式,得到了... 基于双线性软钢阻尼器模型,建立了单自由度结构-位移型软钢阻尼器系统运动方程,分段求解了自由振动下的结构响应,推导了首个振动循环的位移解析解、振动幅值及周期,建立了振动循环间振动幅值的递推表达式和任意循环的周期表达式,得到了各振动循环的幅值与周期的近似解,并通过仿真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初始位移大于软钢阻尼器屈服位移时,两振动循环间的幅值衰减量近似相同,各振动循环的周期也近似相等,近似解与解析解基本一致;仅当幅值逐渐减小接近屈服位移时,幅值和周期的近似解和解析解出现一定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钢阻尼 双线性模型 自由振动 线性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分阶段屈服型软钢阻尼器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32
3
作者 刘伟庆 缪卓君 +1 位作者 王曙光 杜东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7-92,共6页
为弥补现有软钢阻尼器存在的不足,在耗能钢片的形状及组合规律方面加以改进,研发了一种剪切弯曲组合型分阶段屈服软钢阻尼器。采用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其基本性能和抗疲劳性能。试验结果显示这种阻尼器具有稳定的滞... 为弥补现有软钢阻尼器存在的不足,在耗能钢片的形状及组合规律方面加以改进,研发了一种剪切弯曲组合型分阶段屈服软钢阻尼器。采用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其基本性能和抗疲劳性能。试验结果显示这种阻尼器具有稳定的滞回性能和抗疲劳性能,表明了这种分阶段屈服型软钢阻尼器耗能效果明显,实现了两阶段屈服耗能机制,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该型阻尼器构造简单,制作方便,可采用模块化组装设计方法,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钢阻尼 滞回性能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形开洞软钢阻尼器及其在结构减震中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文元 李姝颖 李东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155,共5页
提出了菱形开洞加劲软钢阻尼器及其在整体结构中的数值模拟方法,并据此对菱形开洞软钢阻尼器的循环加载试验以及安装阻尼器的钢框架结构的震动台试验进行了模拟分析。验证了使用AN-SYS有限元程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同时... 提出了菱形开洞加劲软钢阻尼器及其在整体结构中的数值模拟方法,并据此对菱形开洞软钢阻尼器的循环加载试验以及安装阻尼器的钢框架结构的震动台试验进行了模拟分析。验证了使用AN-SYS有限元程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同时证明了菱形开洞软钢阻尼器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在整体结构中能够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钢阻尼 模拟分析 滞回性能 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软钢阻尼器的减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79
5
作者 李钢 李宏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6-72,共7页
提出了设计软钢阻尼器的新思路:利用钢板平面内受力提高初始刚度,并通过改变钢板平面几何形状增加变形耗能能力。通过对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软钢阻尼器模型进行拟静力往复加载试验研究,验证了此种软钢阻尼器具有良好的塑性耗能性能。数... 提出了设计软钢阻尼器的新思路:利用钢板平面内受力提高初始刚度,并通过改变钢板平面几何形状增加变形耗能能力。通过对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软钢阻尼器模型进行拟静力往复加载试验研究,验证了此种软钢阻尼器具有良好的塑性耗能性能。数值计算表明,在地震动作用下装有新型软钢阻尼器框架体系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钢阻尼 结构控制 减震性能 参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三塔悬索桥弹塑性软钢阻尼器减震控制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玉平 王浩 +2 位作者 邹仲钦 陶天友 郑文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26-233,共8页
大跨度三塔悬索桥是一种具有超大跨越能力的新型多塔悬索桥结构,其抗震特性备受关注。软钢阻尼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中,但在桥梁工程中应用并不多见,为此,以泰州大桥为例,开展了软钢阻尼器应用于大跨度三塔悬索桥的减震... 大跨度三塔悬索桥是一种具有超大跨越能力的新型多塔悬索桥结构,其抗震特性备受关注。软钢阻尼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中,但在桥梁工程中应用并不多见,为此,以泰州大桥为例,开展了软钢阻尼器应用于大跨度三塔悬索桥的减震控制研究;首先对软钢阻尼器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获得最优控制参数,据此分别研究一致激励和行波激励下软钢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并重点分析视波速对减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软钢阻尼器可有效减小塔梁相对位移,但会使中塔底剪力和部分视波速下边塔底内力有所增大;在一定范围内的低视波速下近震源端结构内力减震效果优于远震源端,但在高视波速下远震源端减震效果明显大于近震源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三塔悬索桥 弹塑性软钢阻尼 行波效应 减震控制 参数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加劲软钢阻尼器性能与试验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文元 张敏政 李东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88-1894,共7页
为研究菱形开洞的新型加劲软钢阻尼器的耗能减震性能,分析其构造形式和减震机理,并对六组阻尼器单片进行了循环加荷试验,给出了其恢复力模型;分别对整体刚度相同的装有加劲软钢阻尼装置和装有普通支撑的三层钢框架进行了振动台对比试验... 为研究菱形开洞的新型加劲软钢阻尼器的耗能减震性能,分析其构造形式和减震机理,并对六组阻尼器单片进行了循环加荷试验,给出了其恢复力模型;分别对整体刚度相同的装有加劲软钢阻尼装置和装有普通支撑的三层钢框架进行了振动台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加劲软钢阻尼器具有稳定的滞回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对结构的加速度和位移都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钢阻尼 循环加载 滞回性能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本构模型的新型软钢阻尼器的滞回性能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桂萱 孙晓艳 赵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6-301,共6页
阐述了循环加载下软钢材料应力—应变的理想弹塑性模型、双线性随动强化模型和混合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菱形开洞软钢阻尼器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与所列本构模型相对应的阻尼力滞回曲线,并比较各模型的优缺点及误差存在原因;建立了... 阐述了循环加载下软钢材料应力—应变的理想弹塑性模型、双线性随动强化模型和混合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菱形开洞软钢阻尼器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与所列本构模型相对应的阻尼力滞回曲线,并比较各模型的优缺点及误差存在原因;建立了基于混合模型的90°、60°和45°菱形开洞软钢阻尼器的阻尼力滞回曲线,将其力学参数值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模型下,菱形开洞软钢阻尼器的力学参数值和理论计算值一致,且阻尼力滞回曲线能很好地和试验曲线相吻合,验证了混合模型是菱形开洞软钢阻尼器相对比较精确的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形 软钢阻尼 本构模型 滞回曲线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有“双功能”软钢阻尼器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钢 李宏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4-168,共5页
对装有"双功能"软钢阻尼器的框架结构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与分析,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的数值计算,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均表明,两种"双功能"软钢阻尼器对结构的位移反应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实现... 对装有"双功能"软钢阻尼器的框架结构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与分析,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的数值计算,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均表明,两种"双功能"软钢阻尼器对结构的位移反应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实现了小震下为结构提供初始刚度,大震下消耗地震能的设计思想;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了两种软钢阻尼器的耗能性能,结果表明,"双功能"软钢阻尼器可以耗散大部分地震动输入给结构的能量,降低结构损伤,是一种理想的消能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钢阻尼 消能结构 振动台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开洞软钢板阻尼器的理论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宗京 黄镇 李爱群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2-397,共6页
设计、制造了一种用于结构振动控制的新型高性能开洞软钢板阻尼器.该阻尼器主要通过开洞核心耗能板的弯曲塑性变形来耗散振动能量.首先,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核心耗能板的应力分布,并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核心性能参数的计算公式;然后,采... 设计、制造了一种用于结构振动控制的新型高性能开洞软钢板阻尼器.该阻尼器主要通过开洞核心耗能板的弯曲塑性变形来耗散振动能量.首先,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核心耗能板的应力分布,并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核心性能参数的计算公式;然后,采用单调加载和往复加载试验,验证了阻尼器的滞回耗能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开设合理的鼓形洞口能够优化耗能板上的应力分布,并且不对其屈服力产生影响;推导出的核心性能参数理论公式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新型开洞软钢板阻尼器的工作性能;该阻尼器具有饱满的滞回曲线,并且在大位移加载时,等效黏滞阻尼比均可达到3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滞回耗能和低周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控制 软钢 阻尼 性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钢棒体阻尼器耗能元件设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威 张铁山 孟宪宏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6-201,共6页
设计了3种不同截面形式的软钢棒体耗能器元件,其中包括1种等截面棒体阻尼器耗能元件和2种变截面棒体阻尼器耗能元件。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这3种耗能元件的耗能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耗能器元件的直径、长细... 设计了3种不同截面形式的软钢棒体耗能器元件,其中包括1种等截面棒体阻尼器耗能元件和2种变截面棒体阻尼器耗能元件。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这3种耗能元件的耗能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耗能器元件的直径、长细比、锚固端板厚度、内缩直径以及端部延伸长度等参数对元件耗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截面棒体耗能元件比等截面棒体耗能元件的耗能性能更强;此外,对于变截面棒体耗能元件,如果将锚固端等直径延伸一段距离,则其耗能性能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钢棒体阻尼 耗能元件 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 耗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装软钢阻尼器的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玉顺 沈世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23-1626,共4页
为探讨安装极低屈服点软钢阻尼器的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对地震观测用的三层钢框架结构实施了拟动力试验,输入的地震波为该结构历年的地震观测记录.本次拟动力试验选用了4个地震波记录,分安装阻尼器和未安装阻尼器两种情况共计进行了8次... 为探讨安装极低屈服点软钢阻尼器的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对地震观测用的三层钢框架结构实施了拟动力试验,输入的地震波为该结构历年的地震观测记录.本次拟动力试验选用了4个地震波记录,分安装阻尼器和未安装阻尼器两种情况共计进行了8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软钢阻尼器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结构地震反应的试验结果和观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动力试验 软钢阻尼 极低屈服点钢材 地震反应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黏滞-软钢阻尼器组合系统的概念设计与仿真验证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孟刚 胡尚韬 +1 位作者 胡仁康 陈政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7-559,共13页
针对大跨度桥梁纵向振动控制问题,提出新型黏滞-软钢阻尼器组合系统,旨在利用质量较小的黏滞阻尼器抵抗温度、列车行车荷载、制动力、风及小地震作用,利用软钢阻尼器抵御大地震作用。首先,从概念上阐述黏滞-软钢阻尼器组合系统的工作机... 针对大跨度桥梁纵向振动控制问题,提出新型黏滞-软钢阻尼器组合系统,旨在利用质量较小的黏滞阻尼器抵抗温度、列车行车荷载、制动力、风及小地震作用,利用软钢阻尼器抵御大地震作用。首先,从概念上阐述黏滞-软钢阻尼器组合系统的工作机理;其次,以我国某特大铁路悬索桥设计方案为例,合理选择组合系统中黏滞阻尼器和软钢阻尼器的设计参数,并分别验证两者单独使用下的减振(震)效果;最后,对组合系统在各种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减振(震)效果进行分析,讨论系统锁定的延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黏滞-软钢阻尼器组合系统在列车行车荷载、制动力、风以及地震作用下的减振(震)效果良好,可实现组合系统的设计理念;组合系统的锁定延时会使主梁位移产生不利于减震设计的偏移,在实际工程中应尽量减小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阻尼 软钢阻尼 组合系统 概念设计 减振(震) 锁定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软钢阻尼器的设计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威 王俊 +3 位作者 苏三庆 张恒 梁宇建 向照兴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2-438,共7页
为避免既有金属剪切型阻尼器存在的应力集中问题,进一步提高耗能能力,提出一种新型波形软钢阻尼器。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实体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不同波角和厚度、腹板及翼缘材料的强度比对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为避免既有金属剪切型阻尼器存在的应力集中问题,进一步提高耗能能力,提出一种新型波形软钢阻尼器。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实体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不同波角和厚度、腹板及翼缘材料的强度比对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可以发现:波角和腹板与翼缘的材料强度比不变时,厚度为5 mm,阻尼器的力学性能最佳;当厚度和腹板与翼缘的材料强度比不变,波角为60°时,阻尼器的力学性能最佳;为充分发挥腹板的耗能作用,腹板与翼缘的材料强度比为1~1.47;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吻合度高,可以通过计算改变相关参数,得到实际工程所需阻尼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软钢阻尼 滞回性能 波角 厚度 强度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弯剪型防屈曲软钢阻尼器的滞回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宏 全凯 丁双杰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1-16,30,共7页
金属阻尼器的耗能能力极大地依赖于耗能构件在轴向、弯曲或剪切荷载下的塑性变形及滞回响应。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弯剪型防屈曲软钢阻尼器,该阻尼器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两个承受弯曲荷载的X形端板,一块主要承受剪切荷载的软钢腹板,以及两块... 金属阻尼器的耗能能力极大地依赖于耗能构件在轴向、弯曲或剪切荷载下的塑性变形及滞回响应。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弯剪型防屈曲软钢阻尼器,该阻尼器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两个承受弯曲荷载的X形端板,一块主要承受剪切荷载的软钢腹板,以及两块限制腹板面外变形的外约束加劲钢板。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比分析了不同形式阻尼器的3个试件,试件区别在于是否存在X形端板和外约束加劲钢板。为了对该新型阻尼器进一步优化,对剪切腹板开缝,改善受力形式和破坏机制,增大腹板塑形变形区域提高耗能效率,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3个不同开缝形式的试件并找出最优开缝形式。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软钢阻尼器的滞回曲线饱满,屈服后承载力和耗能能力较其他阻尼器形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腹板开缝后阻尼器延性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钢阻尼 防屈曲 开缝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弯剪型软钢阻尼器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威 王万志 +2 位作者 梁宇建 向照兴 韩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925-2940,共16页
为解决现有部分金属阻尼器平面外刚度低,易局部屈曲等问题,提出一种波形软钢阻尼器,考虑波形板放置形式,设计2个试件,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基于试验试件的结构形式和尺寸,建立对应的2个有限元模型,分别采用双线性随动强化模型、非线... 为解决现有部分金属阻尼器平面外刚度低,易局部屈曲等问题,提出一种波形软钢阻尼器,考虑波形板放置形式,设计2个试件,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基于试验试件的结构形式和尺寸,建立对应的2个有限元模型,分别采用双线性随动强化模型、非线性随动强化模型和混合强化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在此基础上,对试件和模型宏观上的受力变形以及微观上的应变发展规律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水平波形软钢阻尼器拓展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波形软钢阻尼器具有稳定的滞回性能,水平波形软钢阻尼器的耗能性能优于竖向波形软钢阻尼器的耗能性能,但其承载力要比竖向波形软钢阻尼器的低。在混合强化模型下,波形软钢阻尼器模型的力学参数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说明混合强化模型是波形软钢阻尼器比较精确的本构模型;当腹板高宽比为0.9时,阻尼器的耗能能力和承载能力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 软钢阻尼 滞回性能 本构模型 高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R-O模型模拟U型软钢阻尼器滞回曲线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淼 段言彪 杜红凯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43-48,共6页
为模拟U型软钢阻尼器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根据软钢R-O模型应力-应变曲线方程,推导出弹性条件下荷载-位移曲线方程.引入塑性变形影响参数α,给出弹塑性条件下荷载-位移曲线方程.根据Masing准则给出U型软钢阻尼器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方程.进... 为模拟U型软钢阻尼器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根据软钢R-O模型应力-应变曲线方程,推导出弹性条件下荷载-位移曲线方程.引入塑性变形影响参数α,给出弹塑性条件下荷载-位移曲线方程.根据Masing准则给出U型软钢阻尼器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方程.进行四种U型软钢阻尼器的拟静力试验,对塑性变形影响参数α回归分析,得到基于改进R-O模型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模拟方程.对比模拟方程绘制的滞回曲线与试验滞回曲线,二者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软钢阻尼 滞回曲线 改进的R-O模型 骨架曲线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钢阻尼器对建筑楼层反应谱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蒲武川 徐熙 张华珺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4,共10页
鉴于控制地震响应的软钢阻尼器可能显著改变结构系统的自振周期,结构抗震设计中有必要明确阻尼器对楼层非结构构件反应谱的影响。以已有的弹性结构楼层反应谱评估方法为基础,考虑主体结构与非结构构件周期比和主体结构黏滞阻尼比的影响... 鉴于控制地震响应的软钢阻尼器可能显著改变结构系统的自振周期,结构抗震设计中有必要明确阻尼器对楼层非结构构件反应谱的影响。以已有的弹性结构楼层反应谱评估方法为基础,考虑主体结构与非结构构件周期比和主体结构黏滞阻尼比的影响,提出了黏滞阻尼减震结构的楼层反应谱预测公式。建立了非线性减震结构系统平均等价刚度和平均等价阻尼比的计算方法,基于等价线性系统提出了软钢阻尼器减震结构的楼层反应谱预测方法,并得到了楼层反应谱的性能曲线,用以描述阻尼器参数对非结构构件加速度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将等价线性化方法应用于软钢阻尼器减震结构能较好地进行非线性系统的楼层反应谱预测,修正的楼层反应谱预测公式可直接基于地震动弹性反应谱和减震结构等价参数估计楼层反应谱,可用于周期比为0.5~2、阻尼比为0.05~0.2的结构系统,该方法将为考虑非结构构件地震响应的减震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层反应谱 软钢阻尼 被动控制 非结构构件 等价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预应力软钢阻尼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晓刚 张龙飞 +1 位作者 李皓 顾玲玲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55-1162,共8页
为改进传统软钢阻尼器因焊接造成耐疲劳性能差、屈服承载力较低的缺陷,提出了装配式预应力软钢阻尼器。对4个不同预紧力的装配式预应力软钢阻尼器和1个传统焊接软钢阻尼器试件进行了拟静力测试,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装配式预应力软钢阻尼... 为改进传统软钢阻尼器因焊接造成耐疲劳性能差、屈服承载力较低的缺陷,提出了装配式预应力软钢阻尼器。对4个不同预紧力的装配式预应力软钢阻尼器和1个传统焊接软钢阻尼器试件进行了拟静力测试,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装配式预应力软钢阻尼器的本构关系。结果表明:装配式预应力软钢阻尼器性能稳定,耗能能力强,随着预紧力增大耗能能力增强,其耗能能力与预紧力呈现正相关关系;装配式预应力软钢阻尼器循环加载60圈仍未发生疲劳脆断,性能仅降低8.5%,耐疲劳性能优异;装配式预应力软钢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可用OpenSees中Steel 01单轴本构关系进行模拟。试验发现当装配式预应力软钢阻尼器上、下端设置多根预应力筋时,先张拉预应力筋发生了应力松弛,影响了装配式预应力软钢阻尼器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抗震 消能减震 软钢阻尼 装配式 预应力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钢阻尼器的优化配置方法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玉顺 刘瑞 《低温建筑技术》 2006年第3期45-47,共3页
从理论上探讨了软钢阻尼器发挥最佳减震效果时结构应具备的条件。首先基于等效粘滞阻尼比的定义,推导了软钢阻尼器结构等效粘滞阻尼比的表达式,据此,进一步确定了结构等效粘滞阻尼比取最大值时的阻尼装置受剪承载力分配率,将其定义为最... 从理论上探讨了软钢阻尼器发挥最佳减震效果时结构应具备的条件。首先基于等效粘滞阻尼比的定义,推导了软钢阻尼器结构等效粘滞阻尼比的表达式,据此,进一步确定了结构等效粘滞阻尼比取最大值时的阻尼装置受剪承载力分配率,将其定义为最优分配率,从而明确了使软钢阻尼器的耗能量达到最大时软钢阻尼器结构所应具备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钢阻尼 等效粘滞阻尼 最优分配率 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