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环软钢耗能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周云 刘季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7-123,共7页
本文提出了“利用两个或多个耗能元件协同工作,同时耗能来设计新型耗能器”的思想,研究设计了双环软钢耗能器,并对三种不同构造的双环软钢耗能器进行了循环加载试验,考察了耗能器的工作特性和耗能性能,揭示了耗能的机理,给出了耗... 本文提出了“利用两个或多个耗能元件协同工作,同时耗能来设计新型耗能器”的思想,研究设计了双环软钢耗能器,并对三种不同构造的双环软钢耗能器进行了循环加载试验,考察了耗能器的工作特性和耗能性能,揭示了耗能的机理,给出了耗能器的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双环软钢耗能器是一种初始刚度和屈服力高、变形性能好、耗能能力强、工作性能稳定、构造简单、制作与安装方便的新型耗能减震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能 双环软钢耗能器 滞回曲线 耗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钢耗能器可靠度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波 郭安薪 王光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18,共6页
本文以低周疲劳破坏作为软钢耗能器的破坏模式,建立了弹塑性滞回变形幅值和滞回循环次数的概率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按照线性累积损伤准则,提出了大震作用下软钢耗能器可靠度的分析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低周疲劳 软钢耗能器 可靠度 分析方法 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形软钢耗能器的参数分析与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顾锦杰 陆伟东 +2 位作者 孙文 邓大利 刘伟庆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弧形软钢耗能器(CMSD)是弯折为弧形的矩形钢板,在与木构架共同作用时,其受力均匀,耗能能力强,且具有制作工艺简单、经济性好等优点。通过理论分析并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考虑钢材本构模型的非线性,建立了弧形耗能器的非线性有限元... 弧形软钢耗能器(CMSD)是弯折为弧形的矩形钢板,在与木构架共同作用时,其受力均匀,耗能能力强,且具有制作工艺简单、经济性好等优点。通过理论分析并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考虑钢材本构模型的非线性,建立了弧形耗能器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对耗能器进行参数化的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对安装这种弧形耗能器的常州大陆饭店超限木结构建筑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耗能器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和稳定的耗能特性,对于木结构抗震性能的增强,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抗震 弧形软钢耗能器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耗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藏X形软钢板铅复合耗能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卢智成 曹万林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51,共7页
遵循“综合利用不同耗能原理或机制来设计新型耗能减震器”思想,研制了内藏X形软钢板铅复合耗能器,并对三种不同构造方式的软钢铅复合耗能器以及一种软钢组合耗能器进行了循环加载的对比试验,分析了这四种耗能器的工作性能与耗能性能,... 遵循“综合利用不同耗能原理或机制来设计新型耗能减震器”思想,研制了内藏X形软钢板铅复合耗能器,并对三种不同构造方式的软钢铅复合耗能器以及一种软钢组合耗能器进行了循环加载的对比试验,分析了这四种耗能器的工作性能与耗能性能,揭示了耗能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内藏X 形软钢板铅复合耗能器具有初始刚度较大、极限承载力较高、变形能力与耗能性能良好的特点。因为这种耗能器造价低廉、构造简单、安装方便,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藏X形软钢板铅复合耗能 循环加载 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能减震结构的受力分析与层间弹塑性变形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吴波 郭安薪 +1 位作者 李惠 王光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107,共7页
本文研究了安装粘弹性耗能器结构在常遇地震作用下层间最大剪力的分配情况 ,给出了层间最大剪力在结构构件与耗能器之间按刚度分配原则进行假想分配后 ,所得假想层间构件力与层间最大构件力之间的关系 ,以及假想层间附加力与层间最大附... 本文研究了安装粘弹性耗能器结构在常遇地震作用下层间最大剪力的分配情况 ,给出了层间最大剪力在结构构件与耗能器之间按刚度分配原则进行假想分配后 ,所得假想层间构件力与层间最大构件力之间的关系 ,以及假想层间附加力与层间最大附加力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罕遇地震作用下安装粘弹性耗能器结构与安装软钢耗能器结构的层间弹塑性变形简化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耗能 软钢耗能器 抗震设计 耗能减震结构 受力分析 层间弹塑性变形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分布式金属阻尼器开缝组合墙抗震性能研究
6
作者 黄祖桓 吴轶 +2 位作者 杨春 陈麟 张春梅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36,共9页
剪力墙尤其是核心筒剪力墙作为(超)高层建筑的主要抗侧力和承重构件,由于高宽比较小,破坏形式往往为脆性的剪切破坏,地震作用下剪力墙底部损伤严重,震后修复极其困难,修复费用昂贵。因此,为了对高宽比较小的剪力墙进行改善,控制剪力墙... 剪力墙尤其是核心筒剪力墙作为(超)高层建筑的主要抗侧力和承重构件,由于高宽比较小,破坏形式往往为脆性的剪切破坏,地震作用下剪力墙底部损伤严重,震后修复极其困难,修复费用昂贵。因此,为了对高宽比较小的剪力墙进行改善,控制剪力墙的损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开缝耗能组合墙,并从承载力、变形能力、耗能能力与破坏形态等方面对比组合墙与传统低矮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承载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开缝耗能组合墙的极限位移为低矮剪力墙的3.23倍,延性系数为低矮剪力墙的2.16倍,耗能系数为低矮剪力墙的1.91倍,在破坏形式上也有了明显的转变,由低矮剪力墙的剪切破坏转变为了开缝耗能组合墙的弯曲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缝耗能组合墙 软钢耗能器 破坏形式 损伤与耗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复位混合摇摆柱可恢复功能性能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阎石 王涛 +1 位作者 苏醒 孙祥磊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9-777,共9页
目的 提出一种带有可更换软钢耗能器的新型自复位混合摇摆柱(RHD-RRC),以解决传统框架在震后易损坏且不易修复问题。方法 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RHD-RRC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低周循环往复加载试验。通过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等分析其自复位能... 目的 提出一种带有可更换软钢耗能器的新型自复位混合摇摆柱(RHD-RRC),以解决传统框架在震后易损坏且不易修复问题。方法 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RHD-RRC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低周循环往复加载试验。通过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等分析其自复位能力、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等,进而对比分析普通摇摆柱和RHD-RRC的地震可恢复功能性能的区别。结果 与普通摇摆柱相比,RHD-RRC的滞回曲线饱满且平滑,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自复位能力,强度和刚度更高、且刚度退化和强度退化较为缓慢。结论 RHD-RRC良好的耗能能力和自复位能力可以实现框架结构的可恢复变形能力,以有效解决传统框架柱震后易损坏且不易修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摇摆柱 软钢耗能器 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 可恢复功能性能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