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善口腔种植义齿软组织界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汪济广 刘宝林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1997年第1期13-16,共4页
种植义齿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在种植体软组织界面建立能够防止细菌及其他致炎因子入侵的生物屏障。该屏障的建立与铁种植体的表面特性,上皮及结缔组织的分化能力息息相关,同时防止种植体中心感染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本文对以上影响... 种植义齿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在种植体软组织界面建立能够防止细菌及其他致炎因子入侵的生物屏障。该屏障的建立与铁种植体的表面特性,上皮及结缔组织的分化能力息息相关,同时防止种植体中心感染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本文对以上影响因素作了详尽分析,为改善种植义齿软组织界面的质量,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义齿 软组织界面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涂层317L接骨板对相邻电子照射的软组织界面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李少萍 殷学民 +1 位作者 姚小武 朱明仁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16-18,共3页
钛涂层317L接骨板为实验材料,植入经9MeV电子照射30Gy后4周的犬右下颌骨体部,以未喷涂钛层的317L接骨板为对照组。术后3、6、12周用光镜观察接骨板相邻软组织界面及炎性反应。结果显示;钛涂层317L接骨板与... 钛涂层317L接骨板为实验材料,植入经9MeV电子照射30Gy后4周的犬右下颌骨体部,以未喷涂钛层的317L接骨板为对照组。术后3、6、12周用光镜观察接骨板相邻软组织界面及炎性反应。结果显示;钛涂层317L接骨板与相邻软组织界面结合紧密,呈生物性融合;未喷涂钛层的317L接骨板与相邻软组织界面结合松散,仅表现为~种简单贴合;植入的钛涂层317L接骨板相邻软组织炎性反应比未喷涂钛层的317L接骨板软组织炎性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线 接骨板 下颌骨 软组织界面 炎症 钛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形貌的纯钛种植体对牙龈软组织界面影响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家奇 孟维艳 +5 位作者 周延民 蔡青 阿兰 付丽 李保胜 王世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纯钛种植体表面形貌对牙龈软组织界面的影响,寻找一种有利于牙龈软组织附着的种植体颈部表面形貌。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使纯钛金属种植体形成4种表面,即酸蚀组(AE组)纳米表面、电化学腐蚀1和2组(ECE1和ECE2组)的微米表... 目的:比较不同的纯钛种植体表面形貌对牙龈软组织界面的影响,寻找一种有利于牙龈软组织附着的种植体颈部表面形貌。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使纯钛金属种植体形成4种表面,即酸蚀组(AE组)纳米表面、电化学腐蚀1和2组(ECE1和ECE2组)的微米表面、电化学腐蚀加酸蚀组(ECA组)的微米-纳米表面,并以光滑组(S组)光滑表面作为对照,将5种试件即刻植于犬下颌骨中,术后20d及3个月分别处死各组犬,制作标本后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牙龈软组织与种植体表面结合界面的情况。结果:各组犬牙龈上皮与种植体表面连接紧密,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去除软组织后种植体表面未见上皮组织残留。S组胶原纤维平行黏附于种植体表面,与种植体表面大部分开裂分离,去除软组织后种植体表面残留胶原纤维较少;其他各组胶原纤维均垂直扎向种植体表面,牙龈组织面与种植体表面形成复杂的微米-纳米镶嵌结构,与种植体表面开裂较少;ECE2组和ECA组去除软组织后种植体表面残留的胶原纤维多于AE组和ECE1组。结论:通过电化学方法处理得到的微米和微米-纳米表面的种植体可明显改善牙龈软组织与种植体表面的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界面 微米形貌 纳米形貌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家族在种植体周组织中的作用
4
作者 杨惠 周彬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2年第2期103-105,共3页
本文对整合素家族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种植体—骨组织界面、种植体—软组织界面的表达和作用进行综述,并介绍了利用整合素的特性对种植体材料进行的表面改性。
关键词 整合素 种植体 组织界面 软组织界面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钛表面形貌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附着及胶原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孟维艳 赵爽 +3 位作者 王鹤龄 蔡青 李保胜 周延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2-777,共6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表面形貌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附着及胶原产生及沉积的影响。方法:采用机械加工(M),电化学腐蚀(ECE),电化学腐蚀加酸蚀(ECA)在纯钛金属试件表面形成3种不同的表面形貌结构(n=27);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件表面的微观形态... 目的:探讨3种不同表面形貌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附着及胶原产生及沉积的影响。方法:采用机械加工(M),电化学腐蚀(ECE),电化学腐蚀加酸蚀(ECA)在纯钛金属试件表面形成3种不同的表面形貌结构(n=27);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件表面的微观形态、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表面粗糙度。将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培养于试件表面;测定细胞分离率比较细胞对3组表面的附着;天狼星红染色实验检测胶原相对沉积量、激光共聚焦扫面显微镜观察表面胶原沉积与排列。结果:M、ECE和ECA组表面粗糙度(μm)分别为0.867 5±0.136 8、1.749 8±0.355 1和1.671 4±0.297 0(P<0.05)。M组细胞分离率最高,ECA组最低,ECE组介于二者之间。M组细胞培养前期沉积的胶原量较其他2组多,后期与ECA组的胶原沉积无明显差异,而较ECE组明显升高。M组胶原沉积显示为致密、狭长、平行的排列;ECE组表面出现较密集且多向性的胶原纤维排列,但表面胶原沉积较薄,未被胶原覆盖的表面所占比例较高;ECA组表面胶原沉积与ECE组具有相似的多向性,胶原沉积较ECE组更厚实致密,胶原排列比ECE组更长,与M组表面相似。结论:电化学腐蚀加酸蚀的钛表面有利于牙龈成纤维细胞附着,而机械法处理的利于胶原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 软组织界面 成纤维细胞 纳米形貌 微米形貌 电化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