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痛痹解结”的射频联合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和软组织张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爱峰 巩树伟 张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92-96,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痛痹解结"的射频联合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并分析"痛痹解结"的射频联合臭氧治疗KOA对膝关节周围局部软组织张力的特征。方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 目的观察基于"痛痹解结"的射频联合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并分析"痛痹解结"的射频联合臭氧治疗KOA对膝关节周围局部软组织张力的特征。方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在基础治疗上予痛点射频联合关节腔臭氧注射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针灸推拿治疗,观察VAS疼痛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在治疗结束后根据WOMAC评分的改善率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对膝关节周围不同位点软组织张力进行测定并记录。结果治疗后4周的VAS、WOMAC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WOMAC评分在两组患者间、不同时间点、时间点和分组的交互作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膝周不同位点治疗前、治疗后FDD值,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周围不同位点治疗后FDD值,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痛痹解结"的射频联合臭氧注射与针灸推拿治疗KOA均能对患者膝关节疼痛、功能改善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使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降低,改善力学微环境。为临床诊治和科学研究KOA提供定量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 臭氧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软组织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压对大鼠肌筋膜激痛点软组织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蒋全睿 吴琼 +5 位作者 匡小霞 危威 江玉婷 袁媛 李武 李江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35-341,共7页
目的:探讨按压对大鼠肌筋膜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P)软组织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利多卡因组和按压组,每组12只。模型组、利多卡因组和按压组采用离心运动结合钝性... 目的:探讨按压对大鼠肌筋膜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P)软组织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利多卡因组和按压组,每组12只。模型组、利多卡因组和按压组采用离心运动结合钝性打击的方法建立MTrP大鼠模型。造模评价后,利多卡因组给予激痛点局部注射利多卡因干预,按压组给予激痛点局部按压干预。采用软组织张力测定仪检测大鼠激痛点软组织张力,之后在激痛点局部取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物质(substance 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用试剂盒以比色法检测游离Ca^(2+)含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二氢吡啶受体α1(dihydropyridine receptorα1,DHPRα1)、利若丁受体(ryanodine receptor,RyR)和乙酰胆碱酯酶(acetyl cholinesterase,AChE)表达。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激痛点软组织张力、Ca^(2+)、P物质和CGRP含量增高(P<0.05),DHPRα1、RyR和AChE含量降低(P<0.05);(2)与模型组相比,按压组和利多卡因组激痛点软组织张力、Ca^(2+)、P物质和CGRP含量降低(P<0.05),DHPRα1、RyR和AChE含量增高(P<0.05);(3)与利多卡因组相比,按压组软组织张力、DHPRα1、RyR、AChE、Ca^(2+)、P物质和CGR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压可以有效降低激痛点软组织张力,其机制与促进DHPRα1、RyR和AChE表达,降低Ca^(2+)、P物质和CGRP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压 激痛点 大鼠 软组织张力 DHPRα1 RYR 乙酰胆碱酯酶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铍针术对神经末梢张力性疼痛模型家兔局部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苏永强 董福慧 +1 位作者 王德龙 王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56-1260,共5页
目的:探讨铍针对神经末梢张力性疼痛模型家兔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实验用健康3月龄雄性大耳白兔42只,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毫针组、铍针组,制作家兔神经末梢张力性疼痛模型,各组的家兔均需要在第5、10... 目的:探讨铍针对神经末梢张力性疼痛模型家兔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实验用健康3月龄雄性大耳白兔42只,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毫针组、铍针组,制作家兔神经末梢张力性疼痛模型,各组的家兔均需要在第5、10、20、30、40、50、60 min时使用1 mL的注射器向造模部位的浅、深筋膜之间注入1 mL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并抽出溶液,ELISA免疫学检测方法对提取液中的5-HT进行检测。结果:铍针干预能够降低5-HT含量,随着时间延长5-HT含量逐渐减少,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5-HT含量在不同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0.01);甚至铍针组5 min时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与药物组相比,5、10、20、30、40 min时毫针组、铍针组5-HT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组相比,铍针组在40、50、60 min时5-HT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毫针组相比,20、30、40、50、60 min时5-HT含量显著降低(P<0.01)。其余时间点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铍针可以通过减低局部软组织张力、减少了机体内5-HT的释放并促进其降解等方面发挥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针 神经末梢张力性疼痛 5-羟色胺 局部软组织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柔骨正”推髌伸膝手法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远栋 王平 +2 位作者 刘爱峰 张君涛 张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筋柔骨正”推髌伸膝手法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与机制。方法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推髌伸膝”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均每天治疗1次,每次20 min,14次为1个疗程,... 目的探讨基于“筋柔骨正”推髌伸膝手法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与机制。方法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推髌伸膝”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均每天治疗1次,每次20 min,14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评价临床疗效、下肢力线及股内侧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表面张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下肢力线与股内侧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表面张力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髌伸膝”手法能够改善下肢力线及膝关节软组织表面张力,因此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柔骨正 膝骨性关节炎 推髌伸膝手法 针刺 下肢力线 软组织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