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浆热液的成矿效应:基于软硬酸碱理论的探讨
1
作者 汪洋 程素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51-551,共1页
离子体系中阴、阳离子的活动性取决于其电子结构和电价,可以用电负性(electronegavity)和化学硬度(chemical hardness)或软度(soft-ness)来加以表征(Pearson,1997)。离子无机化学的最大硬度原理(maximum hardness princi-ple)表明:多种... 离子体系中阴、阳离子的活动性取决于其电子结构和电价,可以用电负性(electronegavity)和化学硬度(chemical hardness)或软度(soft-ness)来加以表征(Pearson,1997)。离子无机化学的最大硬度原理(maximum hardness princi-ple)表明:多种离子反应趋向于形成大硬度的离子之间的结合,以及小硬度的离子之间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电负性 岩浆热液矿床 最大度原理 无机化学 阳离子 软硬酸碱理论 挥发分 离子反应 成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碱软硬度的势标度在浮选剂结构性能研究中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纪镇 印万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35-1038,1056,共5页
在浮选药剂结构性能研究中,软硬酸碱理论存在难以定量计算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在浮选药剂的研究领域引入了酸碱软硬度的势标度,并扩大了软硬酸碱理论的应用范围.提出了一个浮选药剂选择性判据,该判据是酸碱软硬度的势标度和药剂分子前... 在浮选药剂结构性能研究中,软硬酸碱理论存在难以定量计算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在浮选药剂的研究领域引入了酸碱软硬度的势标度,并扩大了软硬酸碱理论的应用范围.提出了一个浮选药剂选择性判据,该判据是酸碱软硬度的势标度和药剂分子前线轨道能级的函数,以赤铁矿阴离子反浮选捕收剂RA-315和硫化矿浮选捕收剂为例,应用药剂选择性判据研究了药剂结构性能,所得结论与浮选试验结果相符,从而证明了酸碱软硬度的势标度对药剂结构性能定量研究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药剂 软硬酸碱理论 度的势标度 结构性能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浆热液的软硬酸碱性质与金属成矿专属性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焦永玲 汪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83-93,共11页
根据软硬酸碱理论的最大硬度原理和最小亲电性原理,基于复杂化合物体系的硬度和亲电性计算方法,对国内外多个典型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岩体以及成矿热液的硬度和亲电性进行估算,进而探讨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专属性。结果表明:热液具有比岩浆... 根据软硬酸碱理论的最大硬度原理和最小亲电性原理,基于复杂化合物体系的硬度和亲电性计算方法,对国内外多个典型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岩体以及成矿热液的硬度和亲电性进行估算,进而探讨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专属性。结果表明:热液具有比岩浆更高的硬度和亲电性,可以从熔体中萃取金属元素,从而形成岩浆热液矿床;与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的长英质岩浆流体富含F,而F具有高硬度和亲电性,导致具有硬酸性质的W、Sn从熔体进入流体成矿;由于软碱S具有低硬度和亲电性,弧岩浆作用形成的富S基性岩浆有利于吸引低硬度的成矿元素,形成斑岩型铜(金)矿床;与板内伸展环境下岩浆底侵作用相关的碱性岩浆释放富Cl或CO2的流体,Cl的硬度较低而电负性高,热液主要吸引Fe、REE、Au等,从而形成IOCG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 热液 软硬酸碱理论 矿床成因 电负性 亲电性 成矿专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液体的“可设计性”和“软酸”性质萃取分离电镀污泥中Cr^(6+)/Fe^(3+) 被引量:6
4
作者 魏君怡 李勇 薛向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51-3458,共8页
基于离子液体的"可设计性"和"软酸"性质对于其在电镀污泥酸浸液中铬铁萃取分离方面的应用及其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咪唑环上烷基链的长度对于铬铁萃取分离效果有较大的影响,阴离子为[BF_4]^-的离子液体对于铬铁... 基于离子液体的"可设计性"和"软酸"性质对于其在电镀污泥酸浸液中铬铁萃取分离方面的应用及其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咪唑环上烷基链的长度对于铬铁萃取分离效果有较大的影响,阴离子为[BF_4]^-的离子液体对于铬铁萃取分离能力大于阴离子为[PF_6]^-的离子液体。在所研究的离子液体中,[Omim][BF_4]对于铬铁具有较好的萃取分离效果,实现了电镀污泥中铬铁分离。结合斜率法、红外光谱分析、Raman光谱分析,[Omim][BF_4]萃取铬符合离子缔合机理,可推测[Omim][BF_4]咪唑阳离子与Cr_2O_7^(2-)阴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而进入有机相,达到萃取分离,从而实现电镀污泥资源化目的,具有一定的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萃取分离 可设计性 软硬酸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D-葡萄糖酸钠复合缓蚀剂对钢筋的阻锈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榕杰 郭亚 +3 位作者 唐方苗 王小平 杜荣归 林昌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23-1928,共6页
应用电化学技术,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研究D-葡萄糖酸钠、钼酸钠和硫脲三组分复合缓蚀剂对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钢筋腐蚀行为的影响及其阻锈作用.结果表明:在含3.5%(w)NaCl的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复合缓蚀剂具有协同效应,对钢筋有... 应用电化学技术,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研究D-葡萄糖酸钠、钼酸钠和硫脲三组分复合缓蚀剂对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钢筋腐蚀行为的影响及其阻锈作用.结果表明:在含3.5%(w)NaCl的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复合缓蚀剂具有协同效应,对钢筋有良好的阻锈作用.当D-葡萄糖酸钠、钼酸钠和硫脲浓度分别为750、250和500mg·L-1时,对钢筋的缓蚀效率可达到94.5%.应用软硬酸碱(HSAB)理论分析缓蚀机理,可认为三组分复合缓蚀剂在钢筋表面共同形成保护膜而阻止钢筋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 模拟混凝土孔隙液: 复合缓蚀剂: 电化学技术: 软硬酸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S与Na_(2)S共沉淀法处理放射性废液
6
作者 杨静远 姚晓琦 +2 位作者 叶沥 靳海睿 王毅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4,I0003,共7页
核电厂放射性废液处理一直是个难题,主要是因为核电厂放射性废液产量大,放射性污染程度不均匀,成分复杂。目前国内核电厂对放射性废液的处理基本上都是根据废液放射性污染程度和成分不同,采用桶内蒸发干燥法、离子交换法或者移动吸附设... 核电厂放射性废液处理一直是个难题,主要是因为核电厂放射性废液产量大,放射性污染程度不均匀,成分复杂。目前国内核电厂对放射性废液的处理基本上都是根据废液放射性污染程度和成分不同,采用桶内蒸发干燥法、离子交换法或者移动吸附设备等进行处理。化学共沉淀法虽然研究的比较早,但一直没有得到工程应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化学共沉淀法用于实际处理核电站放射性废液的可行性。根据软硬酸碱理论,选择硫化物作为放射性重金属离子的沉淀剂,理论上可以对放射性废液中的主要核素如^(54)Mn、^(58)Co、60Co、^(110)Ag^(m)和^(125)Sb达到非常理想的去除效果。比较了Na_(2)S和BaS两种硫离子供体在相同沉淀条件下对核电厂实际放射性废液的处理效果,发现BaS对实际放射性废液的处理效果更佳,一次处理就可以把样品废液中的放射性降低到达标排放水平。同时对BaS比Na_(2)S处理效果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液 共沉淀 软硬酸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改性活性炭对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夏启斌 黄思思 +2 位作者 肖利民 张伟 李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11-1914,共4页
主要研究了不同金属改性活性炭对三氯甲烷和二氯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浸渍法将4种不同金属离子负载改性活性炭,测定了三氯甲烷和二氯甲烷在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透过曲线,应用软硬酸碱理论分析和讨论了活性炭表面负载不同金属离子对... 主要研究了不同金属改性活性炭对三氯甲烷和二氯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浸渍法将4种不同金属离子负载改性活性炭,测定了三氯甲烷和二氯甲烷在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透过曲线,应用软硬酸碱理论分析和讨论了活性炭表面负载不同金属离子对二氯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金属负载活性炭对三氯甲烷和二氯甲烷的吸附能力依次为:Fe(Ⅲ)-AC>Mg(Ⅱ)-AC>Cu(Ⅱ)-AC>AC>Ag(I)-AC,根据软硬酸碱理论分类,三氯甲烷和二氯甲烷属于硬碱,当活性炭表面负载硬酸类金属离子Fe3+、Mg2+,增大了活性炭表面的硬酸性,对三氯甲烷和二氯甲烷的吸附能力加强,Ag+属于软酸,它的负载局部增强了活性炭表面的软酸性,降低了其对三氯甲烷和二氯甲烷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二氯甲烷 三氯甲烷 金属离子 软硬酸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在改性Y型分子筛上的吸附 被引量:10
8
作者 肖静 雷筱娱 +3 位作者 刘冰 夏启斌 奚红霞 李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73-1376,共4页
主要研究了金属离子交换分子筛对有机硫化物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吸附。首先通过液相离子交换法对商品的Na(Ⅰ)/Y分子筛进行改性,分别制备了5种过渡金属离子的Y型分子筛Ag(Ⅰ)/Y、Ni(Ⅱ)/Y、Zn(Ⅱ)/Y、Cu(Ⅱ)/Y和Fe(Ⅲ)/Y,用静态吸附... 主要研究了金属离子交换分子筛对有机硫化物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吸附。首先通过液相离子交换法对商品的Na(Ⅰ)/Y分子筛进行改性,分别制备了5种过渡金属离子的Y型分子筛Ag(Ⅰ)/Y、Ni(Ⅱ)/Y、Zn(Ⅱ)/Y、Cu(Ⅱ)/Y和Fe(Ⅲ)/Y,用静态吸附法测定了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分别在6种Y型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应用软硬酸碱理论分析和讨论了其吸附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Na(Ⅰ)/Y对苯并噻吩有吸附,而对二苯并噻吩无吸附作用;Na (Ⅰ)/Y分子筛经离子交换Ag^+、Ni^(2+)、Zn^(2+)、Cu^(2+)、Fe^(3+)后,其吸附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交换软酸离子的Ag(Ⅰ)/Y其吸附容量增加最多,交换交界酸的Ni(Ⅱ)/Y、Zn(Ⅱ)/ Y、Cu(Ⅱ)/Y次之,而交换硬酸的Fe(Ⅲ)/Y增加最少。这表明,当Na(Ⅰ)/Y分子筛上分别离子交换以上5种软酸性大于Na^+的金属离子时,所得到的改性分子筛其对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吸附容量均增强。同时,这种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基本上与这些离子的绝对硬度η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金属离子 吸附等温线 苯并噻吩 二苯并噻吩 软硬酸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在改性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 被引量:14
9
作者 潘红艳 李忠 +1 位作者 夏启斌 奚红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2-77,共6页
探讨了金属离子改性活性炭对苯酚脱附活化能的影响.通过浸渍法分别将6种金属离子负载在活性炭表面,应用程序升温脱附技术测定了苯酚在系列改性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应用软硬酸碱理论分析和讨论了活性炭表面负载不同金属离子对苯酚脱附... 探讨了金属离子改性活性炭对苯酚脱附活化能的影响.通过浸渍法分别将6种金属离子负载在活性炭表面,应用程序升温脱附技术测定了苯酚在系列改性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应用软硬酸碱理论分析和讨论了活性炭表面负载不同金属离子对苯酚脱附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在A l(Ⅲ)/AC、Mg(Ⅱ)/AC、Fe(Ⅲ)/AC、Ca(Ⅱ)/AC上的脱附活化能高于其在原始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而它在Ag(Ⅰ)/AC、Cu(Ⅱ)/AC上的脱附活化能低于其在原始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根据软硬酸碱理论分类,苯酚属硬碱.在活性炭表面分别负载硬酸类金属离子Al3+、Mg2+、Fe3+和Ca2+,会增大活性炭表面的局部硬酸度,提高对苯酚的吸附能力;Ag+属软酸,负载Ag+离子降低了活性炭表面的局部硬酸度,从而降低了其对苯酚的吸附能力;Cu2+离子属交界酸,负载Cu2+离子降低了活性炭表面的交界酸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表面对苯酚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苯酚 负载金属离子 程序升温脱附 软硬酸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表面负载金属离子对其吸附苯并噻吩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余谟鑫 李忠 +1 位作者 夏启斌 奚红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943-1948,共6页
主要研究了活性炭表面负载不同的金属离子对其吸附苯并噻吩的影响.通过浸渍法分别将6种不同的过渡金属离子负载在活性炭表面上,用静态吸附法测定了苯并噻吩硫化物在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应用软硬酸碱理论分析和讨论了其吸附能力的... 主要研究了活性炭表面负载不同的金属离子对其吸附苯并噻吩的影响.通过浸渍法分别将6种不同的过渡金属离子负载在活性炭表面上,用静态吸附法测定了苯并噻吩硫化物在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应用软硬酸碱理论分析和讨论了其吸附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活性炭表面负载Ag+、Ni2+、Cu2+或Zn2+离子,可提高活性炭吸附苯并噻吩硫化物的能力,而活性炭表面负载Fe3+或Co3+离子,反而降低了活性炭吸附苯并噻吩硫化物的能力,这主要是活性炭表面的酸碱性质发生变化.采用密度泛函数理论法计算结果表明,苯并噻吩的电负性χ为2.638,属软碱类物质;由于Ag+为软酸,活性炭负载Ag+离子,增加了其局部表面的软酸,从而增强了对苯并噻吩硫化物的吸附;由于Ni2+、Cu2+和Zn2+离子属交界酸,负载Ni2+、Cu2+、Zn2+离子增加了活性炭表面的交界酸,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表面对苯并噻吩硫化物的吸附;当活性炭表面负载了硬酸性Fe3+或Co3+离子,其局部表面硬酸增大从而降低了其对苯并噻吩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苯并噻吩 金属离子 吸附 软硬酸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和测定氯溴碘
11
作者 刘满仓 范必威 胡之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2年第1期48-54,共7页
用国产高效离子交换色谱仪及国产阴离子交换树脂研究了分离Cl^(-)、Br^(-)、Ⅰ^(-)的条件,以硝酸钠为洗脱液,在三十五分钟内完全分离了上述三种离子。进行了一些样品的定量测定。用无换向阀的予柱富集测定了去离子水中ppb级的Cl^(-)。... 用国产高效离子交换色谱仪及国产阴离子交换树脂研究了分离Cl^(-)、Br^(-)、Ⅰ^(-)的条件,以硝酸钠为洗脱液,在三十五分钟内完全分离了上述三种离子。进行了一些样品的定量测定。用无换向阀的予柱富集测定了去离子水中ppb级的Cl^(-)。从软硬酸碱理论的观点讨论了Cl^(-)、Br^(-).Ⅰ^(-)的色谱行为,得出了用结构参数及实验条件估算分配系数的经验式:1gD=0.24φg[B]-1g[B]+0.49φ+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 软硬酸碱理论 阴离子交换树脂 色谱行为 完全分离 分配系数 洗脱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O-烷基硫代磷酰二氯重排反应的讨论
12
作者 张景龄 胡水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3年第3期329-334,共6页
本文用气相色谱研究了O-烷基硫代磷酰二氯的重排反应。提出了重排反应的机理,并运用软硬酸碱理论进行了讨论。第一次用重排转位的方法制得了S-异丙基硫代磷酰二氯。
关键词 重排反应 气相色谱 软硬酸碱理论 烷基 硫代磷酰二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冠-4对非质子Li-O_2电池氧电极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晓晨 王英明 +5 位作者 刘威 白若鹏 刘艳芳 肖丽 陆君涛 庄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3-348,共6页
Li-O_2电池放电产物Li_2O_2由于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差,会堵塞气体通道,这是Li-O_2电池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在本工作中,我们选择12-冠-4做为添加剂捕获Li^+,来研究其对氧电极放电产物溶解性的影响,并采用了多种电化学表征方法,包括循... Li-O_2电池放电产物Li_2O_2由于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差,会堵塞气体通道,这是Li-O_2电池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在本工作中,我们选择12-冠-4做为添加剂捕获Li^+,来研究其对氧电极放电产物溶解性的影响,并采用了多种电化学表征方法,包括循环伏安法和旋转圆盘电极等。结果显示,仅仅添加5%的12-冠-4就能明显提高氧还原产物O_2^-的稳定性,并减少固体Li_2O_2的生成。结合软硬酸碱和第一性原理计算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O2电池 氧电极 冠醚 软硬酸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重金属离子选择性吸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爱玲 贾爱忠 +1 位作者 赵新强 王延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6-55,共10页
重金属离子因具有生物不可降解性,对水环境系统和生态体系的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及其他动物的生命安全,已受到广泛关注。吸附法是一种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方法,在污水重金属离子去除领域得到广泛研究,但多数工作主要关注吸附性能和去除效... 重金属离子因具有生物不可降解性,对水环境系统和生态体系的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及其他动物的生命安全,已受到广泛关注。吸附法是一种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方法,在污水重金属离子去除领域得到广泛研究,但多数工作主要关注吸附性能和去除效果。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对污水中金属离子的回收再利用,因为这不仅能够缓解或解决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而吸附剂的选择性对目标金属离子的回收利用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从软硬酸碱理论(HSAB)、离子印迹技术以及其他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论述了污水中重金属离子选择性吸附的研究进展,详细总结了改善吸附剂选择性的方法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金属离子选择性吸附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软硬酸碱理论 离子印迹 选择性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理化性质与土壤生态毒性基准值关系的QICAR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晓琪 李金瓶 +1 位作者 马虹 王学东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1-1008,共8页
土壤金属污染给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风险,多个国家制定了土壤生态风险基准以保护土壤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但很少研究关注金属内在理化性质与其相关基准值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实验室制定的10种金属元素的土... 土壤金属污染给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风险,多个国家制定了土壤生态风险基准以保护土壤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但很少研究关注金属内在理化性质与其相关基准值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实验室制定的10种金属元素的土壤生态受体毒性基准(SERTC)为例,在依据软硬酸碱理论对金属离子进行分组的基础上,探索了土壤金属生态毒性基准值与其内在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分组下多个金属离子结构参数与土壤生态毒性基准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AR/AW、Z/r、lg(-βn)、Z/AR2和ΔE0等离子键参数与硬金属离子的毒性基准值具有显著相关性(0.35<R2<0.960,P<0.1),X2mr及σp等共价键参数与软金属离子基准值显著相关,说明离子键和共价键对硬离子和软离子毒性大小有重要影响。基于此建立了离子结构参数与土壤生态毒性基准的定量离子特征-活度关系(QICAR)模型,该模型可为其他未知生态毒性金属基准值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离子特征-活度关系(QICAR)模型 金属 基准 软硬酸碱理论(HSAB) 土壤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种估算苯酚在改性活性炭上脱附活化能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启斌 徐铭遥 +1 位作者 潘红艳 李忠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共4页
应用程序升温吸附(TPD)技术分别测定了苯酚在空白活性炭以及负载Fe3+,Ag+的活性炭上TPD曲线,并采用理想TPD模型和改进的TPD模型估算苯酚在这些吸附材料上的脱附活化能,讨论了吸附材料表面负载Fe3+,Ag+对苯酚脱附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应用程序升温吸附(TPD)技术分别测定了苯酚在空白活性炭以及负载Fe3+,Ag+的活性炭上TPD曲线,并采用理想TPD模型和改进的TPD模型估算苯酚在这些吸附材料上的脱附活化能,讨论了吸附材料表面负载Fe3+,Ag+对苯酚脱附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TPD模型估算得到的脱附活化能要低于理想TPD模型估算得到的活化能4.9%—5.9%,这是由于理想TPD模型忽略了脱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吸附质被再吸附现象。苯酚从负载硬酸Fe3+活性炭表面上脱附活化能大于其从原始活性炭表面脱附的活化能,而它从负载属于软酸的Ag+的活性炭表面上脱附所需的活化能小于其从空白活性炭表面脱附的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D模型 脱附活化能 苯酚 改性活性炭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阳离子对镁在含Cl^-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17
作者 刘笑达 王一都 +3 位作者 闫敏 卫英慧 侯利锋 郭春丽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6-680,共5页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失重腐蚀速率测试、扫描电镜(SEM/EDS)等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种类的金属阳离子(Na+,Ca^(2+),Mn^(2+))对镁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阳离子类型对镁的腐蚀溶解速率有直接影响,腐蚀速率...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失重腐蚀速率测试、扫描电镜(SEM/EDS)等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种类的金属阳离子(Na+,Ca^(2+),Mn^(2+))对镁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阳离子类型对镁的腐蚀溶解速率有直接影响,腐蚀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Na+,Ca^(2+),Mn^(2+).这可能是由于较硬的金属阳离子(Ca^(2+),Mn^(2+))更容易渗入镁而改变膜层结构,形成更加均一致密的腐蚀产物膜,从而减缓镁腐蚀溶解进程。实验结果与软硬酸碱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阳离子 腐蚀 软硬酸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