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软硬岩互层边坡的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郑志勇
余海兵
徐海清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分院
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办
-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2-106,共5页
-
文摘
采用FLAC3 D强度折减法研究软硬岩互层边坡在不同岩层厚度组合h、不同岩层倾角下边坡的破坏模式和稳定性系数k。结果表明h对边坡的破坏模式影响较小,θ对边坡的破坏模式影响明显:1水平层状边坡破坏模式为滑移—压致拉裂;随着θ的增大,顺倾向边坡破坏模式为滑移—拉裂、顺层滑移、滑移—溃曲、弯折—溃曲;直立边坡为弯折—崩塌破坏模式;反倾向边坡为滑移—溃曲和弯折—倾倒破坏模式。2缓倾向顺层边坡中,h的变化对边坡k影响很小,k由靠近坡脚处的软岩决定;其余层状边坡中,当软岩厚度不变时,k随着硬岩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硬岩厚度不变时,k随着软岩厚度的增大而减小。3随着θ的增大,顺倾向边坡中,k曲线呈现出先减后增的形状;反倾向边坡中,k曲线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形状;软硬岩互层边坡总体稳定性趋势为,近直立层状边坡>陡倾向顺层边坡>反倾层状边坡>近水平层状边坡>缓倾向顺层边坡。
-
关键词
层状边坡
软硬岩互层边坡
破坏模式
稳定性
强度折减法
-
Keywords
layered slope
inter-beddings of soft and hard rock
failure mode
stability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
分类号
P64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
-
题名分步开挖卸荷作用下软硬岩互层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胡斌
姚文敏
余海兵
郑志勇
柯竹兰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工业大学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281-286,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1172281)
中央高校基金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摇篮人才计划CUGL100413)
特色学科团队CUG090104)资助
-
文摘
以沪蓉高速公路某软硬互层边坡为例,基于开挖卸荷理论,采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步开挖卸荷作用对软硬互层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大不平衡力、最大水平位移值、剪应变最大值随开挖步数的增加累积增大,最大值出现在开挖卸荷面软弱夹层剪出口位置,与开挖量呈正相关关系;每步开挖后瞬间会产生最大不平衡力"尖点",然后逐渐减小接近于零,边坡平衡;塑性区主要分布在软弱夹层位置,拉应力区分布于开挖卸荷面附近以及整体边坡的坡顶面附近20 m以内,且总体拉应力不大,低于灰岩卸荷后的抗拉强度;基于卸荷理论计算得到每步开挖后边坡的稳定性系数比不考虑卸荷对边坡岩体劣化作用的稳定性系数分别降低了0.07、0.08、0.102、0.106。综合分析得出软硬岩互层边坡稳定性的关键问题是开挖卸荷对软弱夹层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边坡面附近的拉应力区,开挖卸荷作用对岩体物理力学性能的劣化程度直接决定着边坡的稳定性。
-
关键词
开挖卸荷
软硬岩互层边坡
边坡稳定性
数值模拟
-
Keywords
excavation unloading
slopes with interbedding of hard and soft rocks
slope stability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TU440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