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等级软枝乌龙茶品质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晓慧
王琼
+5 位作者
邓锶涵
董海玉
周心如
和秀星
周佳
王白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4-470,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等级软枝乌龙茶化学特征及其品质差异。【方法】以台湾引种至云南腾冲的特级、一级和二级软枝乌龙茶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官审评、内含成分检测和挥发性成分检测分析不同等级乌龙茶的品质差异,研究其化学成分及含量、挥发...
【目的】探究不同等级软枝乌龙茶化学特征及其品质差异。【方法】以台湾引种至云南腾冲的特级、一级和二级软枝乌龙茶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官审评、内含成分检测和挥发性成分检测分析不同等级乌龙茶的品质差异,研究其化学成分及含量、挥发性成分及含量与茶叶等级的关系。【结果】感官审评得分、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简单儿茶素占比与茶叶等级呈正相关;酯型儿茶素占比与茶叶等级呈负相关。3个等级的软枝乌龙茶共检测出191种挥发性成分,有24种共有组分,挥发性成分中己酸己酯、(E)-己酸-2-己烯酯和D-柠檬烯含量与茶叶等级呈正相关,十七烷、十八烷、吲哚和雪松醇等含量与茶叶等级呈负相关。【结论】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等含量及儿茶素组成与茶叶等级相关性较大,可作为软枝乌龙茶等级划分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枝乌龙茶
茶叶等级
品质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挥发性组分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的铁观音乌龙茶和软枝乌龙茶模式识别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晏祥文
钟一平
+1 位作者
吕世懂
孟庆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55-163,共9页
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两种不同省份的乌龙茶(4个福建铁观音乌龙茶和3个台湾软枝乌龙茶)的香气成分进行研究,比较...
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两种不同省份的乌龙茶(4个福建铁观音乌龙茶和3个台湾软枝乌龙茶)的香气成分进行研究,比较它们在挥发性成分及含量上的差异,并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它们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结果显示,在7个乌龙茶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71种,成分均以醇类、碳氢和酯类化合物为主,其余化合物含量均较低;铁观音乌龙茶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橙花叔醇、吲哚、2-甲基丁酸-2-苯乙酯、α-法呢烯、丁酸苯乙酯、己酸-2-苯乙酯、己酸-3-己烯酯、茉莉内酯、植醇、苯乙醇、芳樟醇、依兰烯、茉莉酮等;台湾软枝乌龙茶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香叶醇、吲哚、芳樟醇、橙花叔醇、脱氢芳樟醇、α-法呢烯、茉莉内酯、咖啡因、茉莉酮、水杨酸甲酯、茉莉酮酸甲酯、苯乙腈、植醇、己酸-3-己烯酯等。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两种不同省份的茶叶之间能实现较好的区分,并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香叶醇、橙花叔醇、芳樟醇、2-甲基丁酸-2-苯乙酯、水杨酸甲酯、α-法呢烯、苯乙醇、茉莉酮酸甲酯可能是导致两种不同省份茶叶香气差异的关键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铁观音
乌龙茶
软枝乌龙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化学计量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等级软枝乌龙茶品质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晓慧
王琼
邓锶涵
董海玉
周心如
和秀星
周佳
王白娟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
云南省有机茶产业智能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省高校智能有机茶园建设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4-47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702)。
文摘
【目的】探究不同等级软枝乌龙茶化学特征及其品质差异。【方法】以台湾引种至云南腾冲的特级、一级和二级软枝乌龙茶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官审评、内含成分检测和挥发性成分检测分析不同等级乌龙茶的品质差异,研究其化学成分及含量、挥发性成分及含量与茶叶等级的关系。【结果】感官审评得分、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简单儿茶素占比与茶叶等级呈正相关;酯型儿茶素占比与茶叶等级呈负相关。3个等级的软枝乌龙茶共检测出191种挥发性成分,有24种共有组分,挥发性成分中己酸己酯、(E)-己酸-2-己烯酯和D-柠檬烯含量与茶叶等级呈正相关,十七烷、十八烷、吲哚和雪松醇等含量与茶叶等级呈负相关。【结论】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等含量及儿茶素组成与茶叶等级相关性较大,可作为软枝乌龙茶等级划分的依据之一。
关键词
软枝乌龙茶
茶叶等级
品质
挥发性成分
Keywords
Ruanzhi oolong tea
tea grade
quality
volatile components
分类号
S571.10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挥发性组分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的铁观音乌龙茶和软枝乌龙茶模式识别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晏祥文
钟一平
吕世懂
孟庆雄
机构
曲靖市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昆明市粮油饲料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55-16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096)
文摘
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两种不同省份的乌龙茶(4个福建铁观音乌龙茶和3个台湾软枝乌龙茶)的香气成分进行研究,比较它们在挥发性成分及含量上的差异,并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它们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结果显示,在7个乌龙茶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71种,成分均以醇类、碳氢和酯类化合物为主,其余化合物含量均较低;铁观音乌龙茶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橙花叔醇、吲哚、2-甲基丁酸-2-苯乙酯、α-法呢烯、丁酸苯乙酯、己酸-2-苯乙酯、己酸-3-己烯酯、茉莉内酯、植醇、苯乙醇、芳樟醇、依兰烯、茉莉酮等;台湾软枝乌龙茶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香叶醇、吲哚、芳樟醇、橙花叔醇、脱氢芳樟醇、α-法呢烯、茉莉内酯、咖啡因、茉莉酮、水杨酸甲酯、茉莉酮酸甲酯、苯乙腈、植醇、己酸-3-己烯酯等。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两种不同省份的茶叶之间能实现较好的区分,并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香叶醇、橙花叔醇、芳樟醇、2-甲基丁酸-2-苯乙酯、水杨酸甲酯、α-法呢烯、苯乙醇、茉莉酮酸甲酯可能是导致两种不同省份茶叶香气差异的关键性化合物。
关键词
乌龙茶
铁观音
乌龙茶
软枝乌龙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化学计量学方法
Keywords
oolong tea
Tieguanyin oolong tea
Ruanzhi oolong tea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
volatile component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chemometrics methods
分类号
TS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等级软枝乌龙茶品质研究
刘晓慧
王琼
邓锶涵
董海玉
周心如
和秀星
周佳
王白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挥发性组分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的铁观音乌龙茶和软枝乌龙茶模式识别分析
晏祥文
钟一平
吕世懂
孟庆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