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信用证软条款及其防范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张丽娜
程斐璐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东华大学理学院
-
出处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1-53,共3页
-
文摘
信用证主要分为不可撤销和可撤销信用证两大类。然而实践中却产生了另一类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500)所无法调整的信用证,即软条款信用证。软条款信用证有两个特点:(一)受益人议付货款时,除提供贸易合同规定的单据外,还须提供或满足信用证中约定的其他单据或条件;(二)而这些单据或条件是受益人/卖方无法通过自己单方履约行为来获得/满足,而是受到买方/开证申请人或第三方行为意志的制约。对信用证软条款的处理应以预防为主,并时刻注意运用合同与相关法律的规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关键词
信用证
软条款
风险
分析
防范
-
分类号
F830.73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信用证软条款防范措施研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吕佳
-
机构
哈尔滨商业大学
-
出处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1-62,83,共3页
-
文摘
当今国际结算业务中,信用证是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主要结算方式。然而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域频频出现的信用证欺诈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因而需要对信用证业务中常见的软条款特点和主要方式进行分析论述,并提出相对应的防范措施。只有清醒地识别信用证软条款,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才能确保信用证业务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
关键词
国际结算
信用证
欺诈行为
防范措施
软条款
陷阱条款
-
Keywords
international settelment
letter of credit
soft clause
pitfall clause
-
分类号
F74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信用证中的软条款及自我防范措施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陈跃雪
吴先忠
-
机构
北京农学院经贸系
-
出处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49,共2页
-
文摘
在当今国际贸易中 ,信用证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支付方式 ,但是信用证机制本身并不是无懈可击 ,它在促进贸易的同时 ,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风险 ,其风险有时主要表现在软条款方面。因此 ,在办理信用证过程中 ,出口方应保持头脑冷静 ,小心谨慎 ,仔细审查对方制定的各项软条款 ,并与对方反复磋商 ,采用灵活变通的做法 ,在认真备货保证货物质量的前提下 ,使出口业务顺利完成。
-
关键词
信用证
软条款
防范措施
-
分类号
F831.6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信用证软条款的识别与防范措施分析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张贵英
-
机构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83-85,共3页
-
文摘
信用证是目前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多的支付方式,而实质上也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支付方式。但近几年软条款信用证在实际业务中的大量出现,导致我国出口商承受了很大的损失。本文从出口商的角度,从软条款信用证出发,分析如何识别信用证软条款,从而提出一些防范措施的建议。
-
关键词
信用证软条款
软条款的识别
损失
防范
-
Keywords
soft clause in letter of credit
recognition of soft clause
loss
prevention
-
分类号
F892
[经济管理]
-
-
题名浅析信用证“软条款”的类型及其防范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常苏
-
机构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42,共1页
-
文摘
“软条款”是指由开证申请人要求在信用证中加列的,由其控制信用证的生效条件和限制单据结汇效力的条款。其一般表现为一些可令申请人或开证行完全控制交易进程,有权随时解除付款责任的条款。因此“软条款”信用证究其实质就是一种变相的可撤销信用证,让受益人对货款的权利毫无保障可言。为此,出口商要认真审核信用证,识别“软条款”,以防受损。
-
关键词
可撤销信用证
“软条款”
开证申请人
生效条件
付款责任
开证行
受益人
出口商
-
分类号
F740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软条款信用证的典型形式及其风险防范
被引量:6
- 6
-
-
作者
张婧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6-78,共3页
-
文摘
信用证是国际结算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含有软条款的信用证给出口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在实务中,软条款信用证的典型形式包括:附加生效条件、附加付款条件、单据受控于进口方、条款苛刻、前后矛盾或者含糊不清等。无论是出口企业,还是融资银行和议付行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软条款信用证可能引起的各种风险加以防范。
-
关键词
软条款
信用证
出口商
议付行
-
分类号
F832.63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信用证软条款的常见形式及其风险防范
被引量:6
- 7
-
-
作者
朱佩珍
-
机构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81-83,共3页
-
文摘
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是一种对买卖双方最可靠和最安全的付款方式。但信用证机制本身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它在促进贸易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其风险主要表现在软条款方面。本文分析了信用证软条款的常见形式,并在信用证软条款风险防范方面给出了建议。
-
关键词
信用证
软条款
风险防范
-
Keywords
letter of credit, soft clauses, risk prevention
-
分类号
F740.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也谈“软条款”信用证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李茜
-
机构
湖南商学院经济系
-
出处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24-25,共2页
-
文摘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贸易将更加活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信用证作为一种以银行信用作保证的结算方式,被进出口双方广泛接受。但是在信用证分为可撤销和不可撤销两大类的同时,实际上还存在着第三类:名义上是不可撤销,事实上却可导致可撤销的、附有大量软条款的信用证。这种对受益人来讲基本没有保证的信用证,一旦发生纠纷或欺诈行为,受益人风险巨大。
-
关键词
软条款
出口商
信用证
开证申请人
风险防范
对外贸易
-
分类号
F752.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F740.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信用证的软条款及其防范
被引量:1
- 9
-
-
作者
谢晶
董慧玲
-
机构
中国建设银行大连分行
中国石油东北润滑油销售分公司
-
出处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第5期233-234,共2页
-
文摘
本文以信用证软条款的内涵界定为基础,对信用证软条款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从出口商和商业银行的角度提出信用证软条款的防范措施。
-
关键词
信用证
软条款
出口商
进口商
-
分类号
F740.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信用证软条款”诈骗案例分析
被引量:5
- 10
-
-
作者
涂永红
-
出处
《新财经》
2006年第3期116-117,共2页
-
文摘
南非华裔商人李华是一家南非公司总经理,2005年被中国法院判处诈骗罪成立,原因是其“以设置信用证软条款、伪造客检单等手段诈骗”。
-
关键词
信用证软条款
诈骗罪
案例分析
华裔商人
中国法院
总经理
南非
公司
李华
-
分类号
F830.73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对信用证中软条款的认识及其风险防范措施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苗苏梅
-
机构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
-
出处
《昌吉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6-48,共3页
-
文摘
信用证作为国际结算中最常见的支付方式,大大减少了出口企业的收汇风险,然而“嫁接”在信用证上的软条款却巧妙地将不可撤销信用证变为可撤销信用证,出口商若贸然接受则将丧失银行信用的保护,而且开证行也易于解除其作为第一付款人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软条款往往被用作欺诈、违约、拒付的有效工具,是埋藏在信用证中的隐形炸弹。
-
关键词
信用证
软条款
陷阱
防范措施
-
分类号
F7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出口押汇业务中软条款的风险防范
- 12
-
-
作者
何启林
-
机构
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
-
出处
《现代金融》
2003年第7期23-23,共1页
-
文摘
出口押汇虽然被银行作为低风险的贸易融资方式在业务实践中广为运用,但并不能由此而忽视出口押汇业务中各种隐藏的风险,除了出口商的资信外,出口信用证软条款是一种重要的风险因素。
-
关键词
出口押汇业务
软条款
风险防范
贸易融资
出口信用证
-
分类号
F832.6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略论出口企业信用证软条款风险
- 13
-
-
作者
金慕锷
-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第31期135-135,共1页
-
文摘
分析了软条款的特点及表现形式,并提出如何解决软条款风险的对策。
-
关键词
软条款
信用证
出口
-
分类号
F752.6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软法性条款”研究
被引量:12
- 14
-
-
作者
廉睿
卫跃宁
-
机构
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
出处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共8页
-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20M680833)。
-
文摘
在《体育法》的条款建构中,软法性条款占40.13%,半软法性条款占37.65%,远超软法性条款和半软法性条款在其他法律中的平均占比。究其原因,这与新型体育权的高度自觉性和立法者“人为性缺陷”密切关联。在《体育法》的运行实践中,软法性条款并非真的“软”,而是通过独特的“自发机制型”“政策辅助型”“权力主导型”实施机制来获得运行。事实上,在《体育法》的运行过程中,由“软法”所衍生出的软法性条款或半软法性条款,是一种建立在“软法”基础上的治理模式,在治理过程中,它会贴近“民意”,并且以动员、宣传和鼓励为主要手段,从而实现法律的“软性着陆”。而建立在硬法性条款基础上的“硬法治理”,则是一种传统的治理模式,多表现为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在治理过程中力求凸显“国家法”的唯一权威性,并以国家暴力机关为后盾,从而实现法律的“硬性着陆”。显然,“软法治理”与“硬法治理”模式存在着效力的互补性。因此,不管是软法性条款,还是硬法性条款,都应成为《体育法》中的重要因子,两者缺一不可。“软硬混治”应成为新时代语境下《体育法》未来发展趋势。
-
关键词
体育法
混合型法治
软法性条款
硬法性条款
-
Keywords
sports law
hybrid rule of law
soft law clause
hard law clause
-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信用证诈骗分析及其防范对策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曹晶晶
-
机构
义乌工商学院国际贸易系
-
出处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11期175-178,共4页
-
文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高科技的发展,信用证已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信用支付工具,然而信用证诈骗案件也随之不断增加。本文通过对信用证诈骗方式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止利用信用证进行金融诈骗的对策。
-
关键词
信用证
诈骗
软条款
对策
-
Keywords
Letter of credit
L/C cheating
soft clause
presentation measure
-
分类号
D92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信用证结算中的欺诈与防范
- 16
-
-
作者
芮玉巧
-
机构
郑州大学商学院
-
出处
《征信》
1999年第3期65-67,共3页
-
-
关键词
信用证条款
信用证欺诈
信用证结算
开证申请人
出口商
受益人
开证行
进口商
“软条款”信用证
买卖合同
-
分类号
F830.4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信用证支付方式下的收汇风险及防范措施
- 17
-
-
作者
刘汉威
庞辉
-
机构
沈阳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53-55,共3页
-
文摘
信用证支付方式下的收汇风险主要由伪造信用证和"软条款"信用证引起,出口商防范外汇风险的措施包括:慎重选择贸易伙伴;提高业务人员素质;严格审证,认真备单,等等。
-
关键词
出口商
信用证
"软条款"
-
Keywords
exporter
letter of credit(L/C)
'soft clause'
-
分类号
F740.45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一起国际信用证纠纷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沈希光
-
机构
无锡英特律师事务所
-
出处
《产经评论》
1997年第8期43-44,共2页
-
文摘
今年4月,韩国一公司的一份远期信用证被我国内A银行拒付.由此引发了一场耗时辰个月的交涉.这起纠纷虽最终获圆满解决,但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沉重的.
-
关键词
国际信用证
拒绝承兑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开证申请人
受益人
国际惯例
“软条款”
不可撤销信用证
开证行
信用证项
-
分类号
F740.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信用证支付方式的欺诈风险及其对策
- 19
-
-
作者
黄翠萍
-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27-29,共3页
-
文摘
信用证(LeterofCredit)是当今国际贸易中被普遍采用的一种贸易结算方式,被英国法官们描述为“国际商业的生命线”。这种支付方式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它将本由进口商履行的支付货款的义务,转移到银行身上,由银行来履行此项义务,从而保证了出口商能安全迅...
-
关键词
信用证欺诈
信用证支付
信用证独立抽象性原则
欺诈风险
欺诈例外原则
承运人
开证行
信用证交易
受益人
“软条款”信用证
-
分类号
F830.46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信用证欺诈与信用证诈骗关系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尹鹏
-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
出处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18年第3期67-79,共13页
-
文摘
信用证欺诈与信用证诈骗之间并非逐项对应,两者在主客观两方面都存在差别,信用证欺诈行为可能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等犯罪;信用证诈骗罪隐含了"数额较大"的要求,对于一些客观行为上符合该罪构成要件的信用证欺诈行为,数额标准是信用证诈骗罪与信用证欺诈刑民区分的界限;受益人与开证申请人等串通骗开信用证的行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项下资金的目的方能构成信用证诈骗罪;"软条款"本身并不为国际惯例和国内法律禁止,司法实践中对其效力也予以承认,因此设置"软条款"并不构成信用证欺诈或信用证诈骗的兜底情形。
-
关键词
信用证欺诈
信用证诈骗
骗取信用证
软条款
-
Keywords
L / C Scam
L / C Frauds
Obtaining L / C Credit by Fraud
Soft Clauses
-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