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石细菌培养在控制逆行软性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后感染性并发症中的作用
1
作者 张燚 马路平 +4 位作者 王勤章 王少刚 刘继红 李强 曾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3-658,共6页
目的评估术前中段尿、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在控制逆行软性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FURL)后感染性并发症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1月至2023年5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FURL的326例... 目的评估术前中段尿、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在控制逆行软性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FURL)后感染性并发症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1月至2023年5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FURL的326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中段尿、术中肾盂尿及结石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根据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非感染组和感染组,记录患者围手术期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感染指标及抗生素使用等情况,分析患者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26例患者术后有38例(11.66%)发生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15例(4.60%)发展为严重脓毒血症。术前中段尿、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16.87%(55/326)、10.43%(34/326)和15.95%(52/326)。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大小(P=0.010)、手术时间(P=0.030)和结石细菌培养(P<0.01)是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石细菌培养阳性是术后发生严重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7)。大肠埃希菌是3种标本中检出阳性率最高的细菌,结石来源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及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比例较高。结论结石细菌培养阳性是FURL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石细菌培养有助于指导FURL术后抗菌药物的使用,建议针对FURL术后感染高危人群进行结石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结石细菌培养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软性输尿管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化模拟培训模式在软性输尿管镜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则宇 李凌 +4 位作者 彭泳涵 王琦 明少雄 方梓宇 高小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1-674,共4页
目的评估系统化模拟训练模式在软性输尿管镜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培训课程分解为软性输尿管镜移位定位操作、套石篮抓取结石以及使用钬激光碎石3个部分。前瞻性选择我院2017年3月软性输尿管镜培训班学员30名,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规... 目的评估系统化模拟训练模式在软性输尿管镜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培训课程分解为软性输尿管镜移位定位操作、套石篮抓取结石以及使用钬激光碎石3个部分。前瞻性选择我院2017年3月软性输尿管镜培训班学员30名,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规范化系统训练组和自主练习组,每组15名。规范化系统训练组学员利用体外培训干式模拟器,严格按照培训课程内容和形式逐一完成3个部分的训练内容,每个训练部分操作学习60 min。自主练习组学员利用体外培训干式模拟器自主操作学习180 min。完成训练后,分别对两组学员在体外培训干式模拟器和猪动物手术下进行考核,考核项目包括动物手术集合系统软性输尿管镜移位定位和干式模拟器下软性输尿管镜移位定位、套石篮抓取结石、钬激光碎石。记录并比较两组学员的操作时长以及导师对操作情况的整体评价量表(GRS)评分。结果规范化系统训练组学员在动物手术下软性输尿管镜移位定位和干式模拟器下软性输尿管镜移位定位、套石篮抓取结石、钬激光碎石考核中的操作时长均短于自主练习组学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规范化系统训练组学员考核中导师对各考核项目操作的GRS评分均优于自主练习组学员,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系统化模拟训练模式模块化分解了软性输尿管镜学习过程,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有助于学员快速掌握软性输尿管镜的操作技巧,缩短了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性输尿管镜 培训程序 模拟器 动物实验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经输尿管硬通道下软硬镜与软通道下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直径2~4cm肾盂结石的比较 被引量:24
3
作者 周均洪 唐炎权 +2 位作者 廖芝健 尹伟强 卢运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 比较经输尿管硬通道下软硬镜与经输尿管软通道下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直径2~4cm肾盂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7月直径2~4cm肾盂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输尿管硬通道下软硬镜钬激光碎石术67例,经... 目的 比较经输尿管硬通道下软硬镜与经输尿管软通道下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直径2~4cm肾盂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7月直径2~4cm肾盂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输尿管硬通道下软硬镜钬激光碎石术67例,经输尿管软通道下软镜钬激光碎石术52例,比较2组一期通道建立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结果硬通道组和软通道组的一期通道建立成功率分别为80.6%(54/67)和76.9%(40/52)(X2=0.238,P=0.626),手术时间分别为(39.1±8.2)min和(43.5±6.4)min(t=-2.832,P=0.006),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1±0.4)d和(2.0±0.5)d(t=1.288,P=0.201),术后1天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3.3%(45/54)和55.0%(22/40)(X2=9.010,P=0.003),术后4周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6.3%(52/54)和70.0%(28/40)(X2=12.536,P=0.00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6/54)和12.5%(5/40)(X2=0.000,P=1.000)。结论一期经输尿管硬通道下软硬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直径2~4am的。肾盂结石安全性好,疗效确定,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比经输尿管软通道下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输尿管 输尿管 肾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