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浸条件下岩样渐进破坏特征及损伤本构模型
1
作者
陈见行
曾班全
+5 位作者
徐伍艳
王坤
王世纪
胡松松
宋治祥
吴少康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12-129,共18页
为探究水浸时间对深部采空区富水矿柱稳定性及岩爆机制的影响,对矿柱岩样开展水浸处理和单轴压缩声发射实验。探讨了水浸条件下水浸时间对矿柱岩样软化特征、破坏特征、能量耗散特征及声发射演化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水浸条件下岩样力...
为探究水浸时间对深部采空区富水矿柱稳定性及岩爆机制的影响,对矿柱岩样开展水浸处理和单轴压缩声发射实验。探讨了水浸条件下水浸时间对矿柱岩样软化特征、破坏特征、能量耗散特征及声发射演化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水浸条件下岩样力学性能软化显著,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变形模量随水浸时间增加呈负指数衰减。高应力状态下水浸岩样具有静态破坏特征且无明显岩爆特征;自然状态岩样具有剧烈动力岩爆破坏特征。水浸时间对岩样蓄能特性影响显著。水降低岩样储存弹性应变能并增加耗散应变能,防止弹性应变能集中,削弱岩样蓄能特性。相比水浸岩样,自然状态岩样在峰值应力下声发射累计能量更大。水的润滑作用减少了颗粒间摩擦,阻碍了声发射信号传播,导致水浸岩样振铃计数减少。加载初期,r值上升表明原生裂纹闭合并产生低能量事件;随后r值突然下降,表明次生裂纹扩展、贯通并产生高能量事件。单轴加载下,不同水浸岩样均发生剪切破坏,但破坏模式与水浸状态无明显关系。随应变增大,各岩样损伤变量Db和变量W均呈缓慢增长—平缓发展—急剧增长的变化趋势。基于声发射振铃计数改进后的模型优于原始统计损伤模型,能更好反映单轴加载时岩样水-力损伤过程。研究结果可对评判深部采空区富水矿柱稳定性及岩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矿柱
软化特征
破坏
特征
能量
特征
声发射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锻态42CrMoA钢热变形软化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研究
2
作者
陈迎庆
段兴旺
+1 位作者
贾悦
车鑫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2,共8页
以锻态42CrMoA钢的热压缩实验为基础,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动态再结晶(DRX)完全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有明显的峰值应力和软化特征;当DRX不完全时,真应力...
以锻态42CrMoA钢的热压缩实验为基础,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动态再结晶(DRX)完全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有明显的峰值应力和软化特征;当DRX不完全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没有明显的峰值应力和软化特征。结合EBSD数据可知,母相奥氏体亚结构影响马氏体相变。变形温度越低,应变速率越高,快速冷却后微观组织的中间取向差角晶界(MMAGBs)的比例和平均局部应变越大。由母相奥氏体晶粒和SEM下的微观组织可知,快速冷却后得到的马氏体组织分布与母相奥氏体分布有关,当母相奥氏体晶粒分布均匀时,马氏体组织分布有序和均匀;当母相奥氏体晶粒分布不均匀时,马氏体组织分布无序和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态42CrMoA钢
软化特征
中间取向差角晶界
平均局部应变
马氏体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碎屑岩水稳料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3
作者
姚夫森
《绿色科技》
2025年第6期246-252,共7页
隧道弃渣的处置与砂石骨料的匮乏一直以来是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两大难题。弃渣堆存会造成堆存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占用土地资源,且可能成为泥石流物源,引发次生泥石流灾害。针对上述难题,以西南区域成绵苍巴高速公路隧道弃渣为研究...
隧道弃渣的处置与砂石骨料的匮乏一直以来是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两大难题。弃渣堆存会造成堆存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占用土地资源,且可能成为泥石流物源,引发次生泥石流灾害。针对上述难题,以西南区域成绵苍巴高速公路隧道弃渣为研究对象,以隧道弃渣的资源化利用为目标,对隧道弃渣制作路基水稳料的途径及可行性展开系统探究。针对白垩系下统白龙组碎屑岩的基本特征开展了研究,验证了弃渣作为水稳料集料可行性,进行了弃渣水稳料配制及主要性能测试分析,结合工程渣场占地难题进行工业试验与应用,完成理论到实践过程。结果表明:区域内岩石特性使其不适宜加工混凝土骨料;泥岩不宜作水稳料或高填方填料,砂岩有潜力;水稳料强度和弹性模量受材料级配、水泥掺量、龄期影响,级配影响最小;成果经现场试验和应用验证,严格筛选加工的洞渣可用于高速公路路面建设,提供经济环保填料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渣水稳料
软化特征
与稳定性
微观测试
单轴抗压强度
水稳料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浸条件下岩样渐进破坏特征及损伤本构模型
1
作者
陈见行
曾班全
徐伍艳
王坤
王世纪
胡松松
宋治祥
吴少康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厚煤层绿色智能开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12-129,共18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基金)(BBJ2025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340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23ZKPYNY03)。
文摘
为探究水浸时间对深部采空区富水矿柱稳定性及岩爆机制的影响,对矿柱岩样开展水浸处理和单轴压缩声发射实验。探讨了水浸条件下水浸时间对矿柱岩样软化特征、破坏特征、能量耗散特征及声发射演化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水浸条件下岩样力学性能软化显著,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变形模量随水浸时间增加呈负指数衰减。高应力状态下水浸岩样具有静态破坏特征且无明显岩爆特征;自然状态岩样具有剧烈动力岩爆破坏特征。水浸时间对岩样蓄能特性影响显著。水降低岩样储存弹性应变能并增加耗散应变能,防止弹性应变能集中,削弱岩样蓄能特性。相比水浸岩样,自然状态岩样在峰值应力下声发射累计能量更大。水的润滑作用减少了颗粒间摩擦,阻碍了声发射信号传播,导致水浸岩样振铃计数减少。加载初期,r值上升表明原生裂纹闭合并产生低能量事件;随后r值突然下降,表明次生裂纹扩展、贯通并产生高能量事件。单轴加载下,不同水浸岩样均发生剪切破坏,但破坏模式与水浸状态无明显关系。随应变增大,各岩样损伤变量Db和变量W均呈缓慢增长—平缓发展—急剧增长的变化趋势。基于声发射振铃计数改进后的模型优于原始统计损伤模型,能更好反映单轴加载时岩样水-力损伤过程。研究结果可对评判深部采空区富水矿柱稳定性及岩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富水矿柱
软化特征
破坏
特征
能量
特征
声发射
特征
Keywords
water-rich pillars
softening characteristics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energy characteristics
acoustic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锻态42CrMoA钢热变形软化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研究
2
作者
陈迎庆
段兴旺
贾悦
车鑫
机构
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5361)。
文摘
以锻态42CrMoA钢的热压缩实验为基础,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动态再结晶(DRX)完全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有明显的峰值应力和软化特征;当DRX不完全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没有明显的峰值应力和软化特征。结合EBSD数据可知,母相奥氏体亚结构影响马氏体相变。变形温度越低,应变速率越高,快速冷却后微观组织的中间取向差角晶界(MMAGBs)的比例和平均局部应变越大。由母相奥氏体晶粒和SEM下的微观组织可知,快速冷却后得到的马氏体组织分布与母相奥氏体分布有关,当母相奥氏体晶粒分布均匀时,马氏体组织分布有序和均匀;当母相奥氏体晶粒分布不均匀时,马氏体组织分布无序和不均匀。
关键词
锻态42CrMoA钢
软化特征
中间取向差角晶界
平均局部应变
马氏体相变
Keywords
forged 42CrMoA steel
softening characteristic
middle misorientation angle grain boundaries
average local strains
martensite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TG142.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碎屑岩水稳料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3
作者
姚夫森
机构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绿色科技》
2025年第6期246-252,共7页
基金
山东省工信厅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编号:202360011012)。
文摘
隧道弃渣的处置与砂石骨料的匮乏一直以来是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两大难题。弃渣堆存会造成堆存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占用土地资源,且可能成为泥石流物源,引发次生泥石流灾害。针对上述难题,以西南区域成绵苍巴高速公路隧道弃渣为研究对象,以隧道弃渣的资源化利用为目标,对隧道弃渣制作路基水稳料的途径及可行性展开系统探究。针对白垩系下统白龙组碎屑岩的基本特征开展了研究,验证了弃渣作为水稳料集料可行性,进行了弃渣水稳料配制及主要性能测试分析,结合工程渣场占地难题进行工业试验与应用,完成理论到实践过程。结果表明:区域内岩石特性使其不适宜加工混凝土骨料;泥岩不宜作水稳料或高填方填料,砂岩有潜力;水稳料强度和弹性模量受材料级配、水泥掺量、龄期影响,级配影响最小;成果经现场试验和应用验证,严格筛选加工的洞渣可用于高速公路路面建设,提供经济环保填料方案。
关键词
弃渣水稳料
软化特征
与稳定性
微观测试
单轴抗压强度
水稳料配合比
Keywords
waste water stabilization material
softe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tability
microscopic testing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water stable material mix ratio
分类号
P51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浸条件下岩样渐进破坏特征及损伤本构模型
陈见行
曾班全
徐伍艳
王坤
王世纪
胡松松
宋治祥
吴少康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锻态42CrMoA钢热变形软化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研究
陈迎庆
段兴旺
贾悦
车鑫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碎屑岩水稳料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姚夫森
《绿色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