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塑性软化模型下隧洞围岩变形与支护压力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崔岚 郑俊杰 +1 位作者 章荣军 张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7-722,728,共7页
为深入探究岩体非线性软化应变特性对隧洞围岩力学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软化系数的岩体弹塑性软化模型,并推导了圆形隧洞围岩应力-应变的求解方法。然后,通过将本文方法与Brown方法、换算后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方法进行对比,验... 为深入探究岩体非线性软化应变特性对隧洞围岩力学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软化系数的岩体弹塑性软化模型,并推导了圆形隧洞围岩应力-应变的求解方法。然后,通过将本文方法与Brown方法、换算后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最后,探究了软化系数对围岩变形及支护压力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软化系数较大时,采用弹塑性软化模型与弹脆塑性模型算得结果基本相同;对围岩变形及稳定性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是松动区域范围;控制塑性区域出现时的临界支护压力在数值上与弹塑性区域交界处径向应力是相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软化模型 Hoek-Brown屈服准则 软化系数 围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理峰值后归一化位移软化模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唐志成 夏才初 +1 位作者 黄继辉 宋英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13-2016,2024,共5页
切向荷载作用下贯通节理岩体峰值强度后的剪切应力、位移变形规律一般呈双曲线形式发展,即峰值后强度衰减速率逐步变小而趋于0,到达残余强度。直剪试验表明,非贯通节理岩体峰值后剪切应力、位移呈"S"型趋势发展,即强度衰减速... 切向荷载作用下贯通节理岩体峰值强度后的剪切应力、位移变形规律一般呈双曲线形式发展,即峰值后强度衰减速率逐步变小而趋于0,到达残余强度。直剪试验表明,非贯通节理岩体峰值后剪切应力、位移呈"S"型趋势发展,即强度衰减速率先是逐步增大,到达一定程度后逐步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达到残余强度值。贯通节理岩体峰值强度后的本构关系并不适合于描述该特征。提出一个新的非线性归一化位移软化本构模型,通过归一化剪切应力R与归一化剪切位移D的指数函数关系体现峰值后剪切应力、位移的发展趋势,即模型采用无量纲表达式。归一化剪切应力R是峰值后强度降τp-τ与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差值τp-τr的比值;归一化位移D是峰值后剪切位移、峰值位移差值δ-δp与残余位移、峰值位移差值δr-δp的比值。对含不同起伏角的非贯通节理岩体在常法向荷载条件下的直剪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具有相当高的吻合度,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非贯通节理 峰值后归一化位移软化模型 归一化剪切应力 归一化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Harris函数的岩石统计损伤软化模型 被引量:9
3
作者 黄海峰 巨能攀 +4 位作者 李路 肖金武 李萌 白洁 卢向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20-527,共8页
为了反映岩石变形全过程,通过改进Harris函数,假设岩石微元强度服从改进的Harris概率密度分布,结合连续损伤理论,考虑损伤变量修正,建立岩石统计损伤软化模型。采用YSJ-01-00岩石三轴流变试验机进行红层泥岩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基于红层... 为了反映岩石变形全过程,通过改进Harris函数,假设岩石微元强度服从改进的Harris概率密度分布,结合连续损伤理论,考虑损伤变量修正,建立岩石统计损伤软化模型。采用YSJ-01-00岩石三轴流变试验机进行红层泥岩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基于红层泥岩试验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阐述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分析累积损伤的扩展过程。引用相关文献中二长花岗岩和砂岩的试验数据,利用本文模型对3种岩石材料的试验数据进行辨识验证,给出初始损伤系数的约束范围,对比3种岩石材料的试验曲线和理论曲线,证明本文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统计损伤 微元强度 Harris函数 软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材料应变软化模型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阎金安 张宪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9-27,共9页
本文应用弹塑性理论,根据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和岩石材料的脆性特性,建立了理想的应变软化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加载准则。文中提出的模型计算方便,所用参数简单,物理意义明确,便于编制有限元程序。
关键词 岩石材料 应变软化模型 有限元分析 加载准则 屈服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软化模型在FLAC^(3D)二次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胡军 朱巨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0-123,共4页
基于FLAC3D软件提供的二次开发平台,利用Visual C++语言在FLAC3D中成功实现了模拟土的应变软化本构模型的开发,通过算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验证了开发模型的正确性。以UserMohr模型为例,阐述了在FLAC3D中开发用户自定义模型应具备的... 基于FLAC3D软件提供的二次开发平台,利用Visual C++语言在FLAC3D中成功实现了模拟土的应变软化本构模型的开发,通过算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验证了开发模型的正确性。以UserMohr模型为例,阐述了在FLAC3D中开发用户自定义模型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开发步骤,为其他用户进行FLAC3D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 应变软化模型 UserMohr 二次开发 土体 弹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桩-土软化模型的单桩荷载传递规律 被引量:2
6
作者 吴跃东 刘国冲 +2 位作者 刘坚 罗如平 陈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62-267,共6页
桩身侧摩阻力是桩基设计非常重要的参数指标;而桩侧摩阻力的软化行为会引起桩承载能力的降低。基于桩-土软化模型推导出了单桩荷载传递规律的解析解。通过单桩静载荷试验,对比分析了解析解和桩荷载试验结果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桩的轴向力... 桩身侧摩阻力是桩基设计非常重要的参数指标;而桩侧摩阻力的软化行为会引起桩承载能力的降低。基于桩-土软化模型推导出了单桩荷载传递规律的解析解。通过单桩静载荷试验,对比分析了解析解和桩荷载试验结果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桩的轴向力和桩-土界面应力应变吻合良好,验证了所提解析解的合理性。传统的解析解是通过经验法将桩端承载力当作已知边界条件使用,而提出的解析解可以通过不同的外加荷载和侧摩阻力来计算桩端承载力。由于考虑了桩侧土体的软化特性,在桩基加载过程中,从桩身归一化的侧摩阻力分布图中可以观察到桩身摩阻力的软化行为,桩基承载力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解 软化模型 桩-土相互作用 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EK-BROWN软化模型的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苏永华 邹宇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3-463,共11页
根据HOEK-BROWN强度准则,引入计算岩体峰后地质强度指标及其强度参数的方法,并总结岩体临界软化参数η*的计算方法,分析不同因素对η*的影响。基于锚喷组合支护特征曲线,利用收敛-约束原理分析开挖方法和支护时机对隧道支护结构稳定性... 根据HOEK-BROWN强度准则,引入计算岩体峰后地质强度指标及其强度参数的方法,并总结岩体临界软化参数η*的计算方法,分析不同因素对η*的影响。基于锚喷组合支护特征曲线,利用收敛-约束原理分析开挖方法和支护时机对隧道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开挖方法获得的围岩特征曲线和纵向变形曲线存在差异;与弹塑性模型相比,采用应变软化模型计算得到的支护结构稳定性系数更高;采用台阶法开挖能大大提高隧道支护结构稳定性系数;距离开挖面越远处设置支护可以使其稳定性系数更高,但不利于围岩变形的控制,在实际支护设计中,应综合考虑支护结构稳定性和围岩变形控制这2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EK-BROWN强度准则 应变软化模型 开挖方法 支护时机 收敛-约束原理 稳定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性围岩软化模型及在大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鄢建华 洪晓林 汤雷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31,共4页
根据挤压性围岩的受力特征,在平面应变相似材料模拟围岩挤压性变形试验的基础上,基于岩石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分布,推导了岩石损伤演化方程,建立了能较好模拟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峰后的软化模型.该模型能反映岩石的软化特性及破坏的全过程... 根据挤压性围岩的受力特征,在平面应变相似材料模拟围岩挤压性变形试验的基础上,基于岩石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分布,推导了岩石损伤演化方程,建立了能较好模拟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峰后的软化模型.该模型能反映岩石的软化特性及破坏的全过程,也能反映岩石强度受围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性围岩 平面应变 相似材料试验 软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混凝土软化模型 被引量:5
9
作者 武守信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7-62,共6页
本文探讨应用神经网络技术模拟材料本构行为的若干问题,并用B-P神经网络建立开裂混凝土的软化模型。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混凝土 软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侧阻硬化与软化模型的大直径桩基水平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竺明星 卢红前 +2 位作者 戴国亮 万志辉 龚维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32-136,共5页
从桩侧竖向摩阻力作为大直径基桩水平承载力显著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首先分别建立了桩侧摩阻力硬化和软化τ–s模型作用下单位长度桩身抗力矩Ms的数值解及其相应的解析方程。随后,在传递矩阵法基础上分别推导了考虑桩身抗力矩Ms影响的... 从桩侧竖向摩阻力作为大直径基桩水平承载力显著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首先分别建立了桩侧摩阻力硬化和软化τ–s模型作用下单位长度桩身抗力矩Ms的数值解及其相应的解析方程。随后,在传递矩阵法基础上分别推导了考虑桩身抗力矩Ms影响的传递矩阵系数解析解。最后,通过影响参数及工程案例对比分析,分别证明了本文所推导的附加弯矩–转角本构模型和传递矩阵解的正确性,并得出以下结论:对侧阻硬化模型而言,桩身抗力矩Ms随着桩径d、抗剪刚度系数比值k2/k1的增加以及弹性极限位移seu的减小而增加;对侧阻软化模型而言,桩身抗力矩Ms随着桩径d、参数β(=su2/seu)和αres(=τu,res/τu,eq)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桩基 侧阻硬化模型 侧阻软化模型 桩身抗力矩 水平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栅筋土拉拔界面的弹性-指数软化模型与性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赖丰文 李丽萍 陈福全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2-860,共9页
土工格栅被广泛应用于路堤、边坡、挡土墙等加筋土工程,而筋土界面分析是研究加筋作用机理的关键。根据土工格栅拉拔荷载下的受力状态,分析了拉拔试验实际剪应力与位移关系,发现界面软化阶段剪应力与位移近似呈指数分布,已有计算模型大... 土工格栅被广泛应用于路堤、边坡、挡土墙等加筋土工程,而筋土界面分析是研究加筋作用机理的关键。根据土工格栅拉拔荷载下的受力状态,分析了拉拔试验实际剪应力与位移关系,发现界面软化阶段剪应力与位移近似呈指数分布,已有计算模型大多高估了界面剪应力,提出了能够考虑界面渐进破坏及非线性特性的弹性-指数软化模型。通过筋土界面基本控制方程,得到了土工格栅拉拔荷载下不同阶段受力状态的计算模型。对界面剪应力发展历程及分布规律展开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同时进行了参数分析,包括剪切刚度、抗拉刚度、加筋长度、软化指数衰减特征系数等。结果表明,土工格栅拉拔过程中,当筋土界面处于弹性阶段时,界面剪应力不均匀性及界面最大剪应力随剪切刚度增大而增加,弹性模量则相反;软化阶段内,加筋长度越长,界面软化现象越明显,加筋长度较短时,可近似认为界面剪应力呈均匀分布;软化指数衰减特征系数越大,界面剪应力波动越大,其峰值往拉拔端移动;进入残余阶段后,界面剪应力由拉拔端向自由端增大且逐渐趋于残余应力。研究成果可为加筋土工程土工格栅选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筋土界面 弹性-指数软化模型 渐进破坏 非线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19铝合金焊接接头软化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奇 李晓延 +1 位作者 孙鲁阳 王小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138-10143,共6页
通过2219铝合金TIG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微区拉伸试验以及母材在热循环过程中不同温度下的拉伸试验,获得了相应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建立了基于温度、温度历史及应变强化效应的接头软化模型。将此软化模型应用到TIG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有... 通过2219铝合金TIG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微区拉伸试验以及母材在热循环过程中不同温度下的拉伸试验,获得了相应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建立了基于温度、温度历史及应变强化效应的接头软化模型。将此软化模型应用到TIG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有限元模拟中,并将应力模拟值与X射线衍射应力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常规模型相比,软化模型中的残余应力分布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此外,残余应力在焊缝附近区域、起弧端与收弧端区域及横向分布上下降幅度较为明显。与实测值相比,应用接头软化模型计算得到的焊接残余应力分布与之更为接近,提高了残余应力的计算精度,验证了接头软化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铝合金 软化模型 焊接残余应力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水率下红黏土软化模型及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怀鑫 林斌 +1 位作者 陈士威 王鹏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年第3期442-449,共8页
为研究重塑红黏土的软化特性和抗剪强度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以山西长治地区重塑红黏土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含水率下的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山西长治地区重塑红黏土在含水率和围压较小的情况下易发生宏观剪切破坏,其应... 为研究重塑红黏土的软化特性和抗剪强度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以山西长治地区重塑红黏土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含水率下的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山西长治地区重塑红黏土在含水率和围压较小的情况下易发生宏观剪切破坏,其应力-应变曲线出现了明显软化现象,采用改进的应力-应变软化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试验曲线的变化趋势;山西长治地区重塑红黏土中矿物质伊/蒙间层含量较高,土体内部存在较大孔隙,随着含水率和围压的增加,试样由宏观剪切破坏变为塑性破坏,当含水率为15%~24%时,其不排水抗剪强度与含水率之间呈线性关系。该项研究成果为认识特殊红黏土的破坏机理及软化现象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进一步建立特殊红黏土数学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红黏土 变形特征 应变软化模型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软化模型的地下储气库井筒水泥环完整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膑辉 姜婷婷 +1 位作者 尚修瑞 张建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75,共10页
地下储气库井筒水泥环完整性失效会导致储气库井筒出现环空带压问题。针对此问题,建立考虑水泥环强度演化特征的应变软化本构模型,运用FLAC~(3D)软件对地下储气库井筒注采天然气循环作业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对采用不同本构模型模拟... 地下储气库井筒水泥环完整性失效会导致储气库井筒出现环空带压问题。针对此问题,建立考虑水泥环强度演化特征的应变软化本构模型,运用FLAC~(3D)软件对地下储气库井筒注采天然气循环作业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对采用不同本构模型模拟计算得到的水泥环位移变化和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建立的水泥环应变软化模型能够反映水泥环的主要力学性质;(2)在经历30次注采循环作业后,采用水泥环应变软化本构模型模拟计算得到的水泥环最大剪应变增量比采用莫尔-库仑本构模型的计算值大31.27%,并且考虑水泥环强度演化特征时,应力集中区域位于水泥环内侧,此时固井界面可能会产生微环隙,导致井筒水泥环完整性降低。该研究结果可为地下储气库井筒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井筒 水泥环完整性 应变软化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秭归县千将坪滑坡软化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侯珍珠 胡志强 +3 位作者 肖诗荣 杨鹏 李春霞 王梓帆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40,共5页
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机理至今在学术和工程界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探索库水浸泡对千将坪滑坡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取滑带土样进行浸泡试验,将试样按浸泡天数0d、7d、15d、30d、45d、60d、90d及120d分为8组进行,测定不同浸泡天数下试样的抗剪强... 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机理至今在学术和工程界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探索库水浸泡对千将坪滑坡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取滑带土样进行浸泡试验,将试样按浸泡天数0d、7d、15d、30d、45d、60d、90d及120d分为8组进行,测定不同浸泡天数下试样的抗剪强度,获得千将坪滑坡滑带的浸泡软化规律,建立滑带软化模型.研究成果表明,在浸泡的120d内,试样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衰减总体上都是保持先快后慢最终趋于稳定的规律,前30d为快速衰减阶段,强度衰减占总衰减幅度的80%左右;基于滑带浸泡软化规律,认为:千将坪滑坡滑动时,滑带累计浸泡已达33d,处于软化模型的快速衰减阶段,滑带的浸泡软化是千将坪滑坡在水库蓄水1月后发生失稳滑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将坪滑坡 滑带浸泡实验 软化模型 滑坡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软化模型的煤柱采动应力分布精细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6
作者 韩磊 冯旭阳 陆银龙 《中国矿业》 2021年第11期94-100,共7页
本文以山西经坊煤业3-边角08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为背景,开展了工作面护巷煤柱采动应力的现场钻孔应力实测;分别建立了基于摩尔-库伦(MC)本构模型以及应变软化(SS)本构模型的数值计算模型,精细研究了综放工作面煤柱采动应力空间分布及演... 本文以山西经坊煤业3-边角08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为背景,开展了工作面护巷煤柱采动应力的现场钻孔应力实测;分别建立了基于摩尔-库伦(MC)本构模型以及应变软化(SS)本构模型的数值计算模型,精细研究了综放工作面煤柱采动应力空间分布及演化规律。现场钻孔应力监测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MC模型相比,基于SS模型的精细化数值模拟能够准确地获得综放工作面煤柱采动应力空时分布规律,其结果更接近于现场钻孔应力监测结果;基于SS模型的煤柱上的支承压力峰值位置滞后工作面40~50 m,而基于MC模型煤柱采动应力峰值位置始终处于采空区中部,不能反映采空区顶板垮落破断对采动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基于SS模型的煤柱上的侧向支承压力和工作面前方的超前支承压力分别相比基于MC模型的结果分别小43.3%和26.2%。研究成果对于指导综放工作面护巷煤柱尺寸留设以及巷道布置与支护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柱 采动应力 应变软化模型 摩尔-库伦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简单实用的应变软化模型
17
作者 葛树高 于学馥 《江西有色金属》 1991年第2期47-49,53,共4页
应变软化是岩石的一个值得重视的固有特性。本文在综合已有软化模型的基础上,改进和补充了现有模型理论,发展了一个更为严谨和简单实用的应变软化模型,并给出该模型的应用算例。
关键词 应变软化 软化模型 塑性体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局部理论的Hoek-Brown软化塑性模型
18
作者 周鑫 于佳佳 +2 位作者 吴文杰 路德春 杜修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0,共8页
由于缺失材料特征长度,局部应变软化模型在模拟结构层面的失效破坏时,会出现网格依赖性问题,严重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本研究提出了非局部的Hoek-Brown软化塑性模型,该模型基于光滑的Hoek-Brown强度准则构造屈服函数,并利用... 由于缺失材料特征长度,局部应变软化模型在模拟结构层面的失效破坏时,会出现网格依赖性问题,严重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本研究提出了非局部的Hoek-Brown软化塑性模型,该模型基于光滑的Hoek-Brown强度准则构造屈服函数,并利用过非局部公式将等效塑性剪应变发展为非局部变量,有效规避了结构失效破坏模拟时的网格依赖性问题。利用隐式返回映射应力更新算法求解非局部塑性模型的微分方程组,详细介绍了该模型的有限元实现流程。最后,以经典的缺陷板受压破坏问题和条形基础承载力问题为例,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网格细化过程中,非局部Hoek-Brown软化塑性模型的模拟结果对网格尺寸不敏感,预测的剪切带宽度和荷载位移曲线基本不随网格尺寸变化。所提模型可为岩石工程的失效破坏分析提供具有网格客观性的计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局部积分方法 软化塑性模型 HOEK-BROWN强度准则 应力更新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楔入劈拉试验的橡胶混凝土软化本构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刚 马从辉 +1 位作者 衣笑 许胜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4-603,共10页
为确定橡胶混凝土的软化本构模型,对2种缝高比和5种橡胶掺量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楔入劈拉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依据试验结果,采用规范公式及能量守恒定律计算混凝土试件的断裂韧度和断裂能,并求解出PETERSSON、欧洲混凝土规范、XU和REINHAR... 为确定橡胶混凝土的软化本构模型,对2种缝高比和5种橡胶掺量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楔入劈拉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依据试验结果,采用规范公式及能量守恒定律计算混凝土试件的断裂韧度和断裂能,并求解出PETERSSON、欧洲混凝土规范、XU和REINHARDT3种软化曲线的相关参数。根据3种软化本构关系得到黏聚韧度理论值,并与黏聚韧度试验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橡胶集料可提高混凝土的断裂失稳韧度和断裂能;3种典型的混凝土软化模型均不能很好地描述橡胶混凝土的黏聚韧度;对XU和REINHARDT软化关系式进行修正后,得到了橡胶混凝土的软化本构模型,可用于研究橡胶混凝土材料的抗裂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混凝土 软化模型 断裂能 断裂韧度 黏聚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损伤修正的冻结砂—黏混合土改进Duncan-Chang模型
20
作者 滕振超 李正巍 +7 位作者 刘佳琳 周亚东 李波 刘彦峰 池林林 张圣童 刘博 计静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4,I0008,共10页
为描述冻结砂—黏混合土的偏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不同含砂量冻结砂—黏混合土的冻土三轴压缩试验。基于改进的Duncan-Chang模型(D-C模型),引入统计损伤理论,拟合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以Mises强度准则和应变发展为微元强度变量的统... 为描述冻结砂—黏混合土的偏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不同含砂量冻结砂—黏混合土的冻土三轴压缩试验。基于改进的Duncan-Chang模型(D-C模型),引入统计损伤理论,拟合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以Mises强度准则和应变发展为微元强度变量的统计损伤修正模型,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冻结砂—黏混合土偏应力峰值随含砂量的增加而增加,偏应力—应变曲线由应变硬化型逐渐过渡到应变软化型的临界含砂量为50%。当含砂量介于20%~60%时,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的修正改进D-C模型能有效拟合应变硬化型曲线和具有轻微应变软化现象的偏应力—应变曲线。当含砂量为90%时,基于应变发展的统计损伤修正模型的偏应力峰值与试验结果相差3%,具有较强适用性。该结果为不同微元强度变量的统计损伤修正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砂—黏混合土 三轴压缩试验 改进Duncan-Chang模型 统计损伤理论 应变软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