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的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7
1
作者 高丹盈 史科 赵顺波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109,共9页
在分析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剪机理的基础上,提出由斜压杆、水平和竖向抗力机构组成的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软化拉-压杆模型,明确混凝土、钢纤维、箍筋对节点受剪承载力的贡献,建立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方... 在分析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剪机理的基础上,提出由斜压杆、水平和竖向抗力机构组成的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软化拉-压杆模型,明确混凝土、钢纤维、箍筋对节点受剪承载力的贡献,建立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并通过低周反复荷载下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柱节点和钢筋钢纤维普通强度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混凝土中乱向分布的钢纤维可等效为数量相等的水平和垂直配筋;节点受剪承载力随钢纤维体积率、柱端轴压比、核心区配箍率以及核心区垂直配筋在一定范围内的提高有增大趋势;建立的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和方法能较好地分析和预测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受剪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梁柱节点 软化拉压杆模型 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区软化拉压杆模型的矩形RC剪力墙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博鸿 马高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8-149,共12页
为给出适合工程实践的矩形RC剪力墙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文中依据软化拉压杆模型和墙体裂缝开裂特征对剪力墙的受力机理进行分析,将剪力墙受拉暗柱和腹板划分为弯剪区或斜压区,而受压暗柱划分为剪压区。在原软化拉压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 为给出适合工程实践的矩形RC剪力墙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文中依据软化拉压杆模型和墙体裂缝开裂特征对剪力墙的受力机理进行分析,将剪力墙受拉暗柱和腹板划分为弯剪区或斜压区,而受压暗柱划分为剪压区。在原软化拉压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轴压力、剪跨比、水平分布筋、竖向分布筋影响的软化拉压杆模型拉杆控制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对受压暗柱采用抗剪原理计算其贡献,最终提出了考虑拉杆屈服和边压杆抗剪作用的分区软化拉压杆模型及计算方法,使原模型的适用范围由剪切破坏扩展为剪切和弯剪破坏。通过收集剪力墙试验数据库(剪切破坏剪力墙73片,弯剪破坏剪力墙169片)、规范公式、相关学者所提模型对文中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验证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相比其它方法不仅适用于剪切破坏类数据库还适用于弯剪破坏类数据库,在2类数据库中剪力墙水平承载力试验值/计算值的变异系数均明显低于其余方法,且其平均值在不同剪跨比区间过渡更为平稳,由此可见,文中提出的剪力墙分区工作机理及计算公式较为准确,可较好的考虑剪力墙剪切及弯剪耦合受力状态,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化拉压杆模型 矩形剪力墙 水平承载力 机理分析 数据库 弯剪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2
3
作者 闫长旺 吕海锋 +2 位作者 贾金青 张菊 刘曙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9,共6页
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为计算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基于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软化拉-压杆模型,以钢骨和超高强混凝土为压杆,以钢骨、纵筋、箍筋为拉杆,建立了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软化拉-压... 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为计算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基于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软化拉-压杆模型,以钢骨和超高强混凝土为压杆,以钢骨、纵筋、箍筋为拉杆,建立了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软化拉-压杆模型,进行了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并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轴压比和配箍率对计算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剪承载力试验值与计算值的比在1.2左右,吻合较好,且计算值偏于安全;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计算值增大;随着配箍率的增大,计算值亦增大.所提出的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软化拉-压杆模型很好地反映出轴压比和配箍率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超高强混凝土 框架节点 软化-模型 抗剪承载力 体积配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抗剪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童小龙 周永玲 +2 位作者 甘罗 陈建美 吴建良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15,共3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是一种高韧性、高耐久性的超高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在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利用软化拉-压杆模型理论计算UHPC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采用了一种简便计算UHPC材料的受压软化系数...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是一种高韧性、高耐久性的超高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在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利用软化拉-压杆模型理论计算UHPC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采用了一种简便计算UHPC材料的受压软化系数计算式,该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计算软化系数时所需的迭代计算,同时又能考虑钢纤维对软化系数的影响。通过与UHPC低矮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受剪承载力试验结果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软化拉-压杆模型方法能够较好的计算UHPC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剪力墙 抗剪承载力 软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的RC空间边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5
作者 李振宝 郝娜 +1 位作者 崔燕伟 宋坤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实际地震作用是多维的、随机的,框架节点在2个方向同时受力,其抗震能力相比于单向地震作用会降低。目前,对节点核心区在2个方向同时受力时抗剪承载力的研究尚未完善。在双向受力下,节点核心区2个方向传来的剪力形成合剪力作用面,在节点... 实际地震作用是多维的、随机的,框架节点在2个方向同时受力,其抗震能力相比于单向地震作用会降低。目前,对节点核心区在2个方向同时受力时抗剪承载力的研究尚未完善。在双向受力下,节点核心区2个方向传来的剪力形成合剪力作用面,在节点核心区内部形成不同于单向受力下的斜向斜压杆。本文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针对水平双向受力相同的空间边节点,在合剪力作用面内建立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确定空间边节点核心区斜压杆以及钢筋拉杆的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参数空间边节点模型,并收集部分空间节点试验数据,将剪力计算值与模拟值或试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建立的双向受力下钢筋混凝土框架,其边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值与模拟值或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边节点 双向受力 抗剪承载力 软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软化拉-压杆模型的型钢混凝土深梁受剪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昌俊 曾磊 刘焱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47-52,共6页
为研究型钢混凝土深梁的受剪承载力,完成7组型钢混凝土深梁的静力试验和有限元分析,主要考虑剪跨比、型钢腹板高度及翼缘宽度等影响因素。试件的破坏模式为斜压破坏和剪切破坏。剪跨比对破坏形态有较大影响,较大的型钢腹板高度和翼缘宽... 为研究型钢混凝土深梁的受剪承载力,完成7组型钢混凝土深梁的静力试验和有限元分析,主要考虑剪跨比、型钢腹板高度及翼缘宽度等影响因素。试件的破坏模式为斜压破坏和剪切破坏。剪跨比对破坏形态有较大影响,较大的型钢腹板高度和翼缘宽度显著提高试件受剪承载力。在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钢筋混凝土部分的软化效应、非软化混凝土与型钢翼缘的协调变形作用及腹板部分的受剪贡献,建立修正软化拉-压杆模型,并采用叠加原理推导型钢混凝土深梁受剪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修正软化拉-压杆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型钢混凝土深梁的破坏特征和受力机制,文中提出的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对受剪影响因素考虑更加全面,能较好地预测型钢混凝土深梁的受剪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深梁 修正软化-模型 有限元分析 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梁-柱-板边节点抗剪强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邢国华 何志兵 +2 位作者 牛荻涛 吴涛 刘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277-3282,共6页
根据钢筋混凝土梁-柱-板边节点的破坏特点,对软化拉压杆模型中框架节点有效宽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并考虑现浇板中配筋对斜压杆高度的影响,提出含正交梁的钢筋混凝土梁-柱-板边节点的修正软化拉压杆分析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国内外11个... 根据钢筋混凝土梁-柱-板边节点的破坏特点,对软化拉压杆模型中框架节点有效宽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并考虑现浇板中配筋对斜压杆高度的影响,提出含正交梁的钢筋混凝土梁-柱-板边节点的修正软化拉压杆分析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国内外11个框架边节点试件的受剪性能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等强"节点试件,修正软化拉压杆模型计算得到的框架节点受剪承载力与软化拉压杆模型计算结果相比和试验结果吻合更好,而现行规范建议设计方法计算值比试验值大,核心区存在安全隐患;对于"强节点"试件,修正软化拉压杆模型可以合理地预测梁-柱-板边节点的破坏模式,由该建议模型计算得到的框架节点受剪承载力比现行规范建议设计方法计算结果保守,可确保框架结构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节点 现浇楼板 修正软化拉压杆模型 受剪承载力 有效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牛腿抗剪承载力设计修正系数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黄远 尹文萌 易伟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1-70,共10页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牛腿的抗剪承载力,并评估我国和欧美规范牛腿设计方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基于收集的209组牛腿竖向受剪试验数据对ACI 318-19、EC2、CSA A23.3-04和其他主要的牛腿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评估,发现欧美规范拉压杆模型...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牛腿的抗剪承载力,并评估我国和欧美规范牛腿设计方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基于收集的209组牛腿竖向受剪试验数据对ACI 318-19、EC2、CSA A23.3-04和其他主要的牛腿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评估,发现欧美规范拉压杆模型方法较为保守,而软化拉压杆模型(softened strut-and-tie model,SSTM)能够较好地预测牛腿的抗剪承载力.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满足我国规范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牛腿,主要变化的参数包括剪切跨度、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等,通过将牛腿的设计剪力与软化拉压杆模型计算得到的抗剪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设计参数下我国规范方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并根据参数分析结果拟合了牛腿承载力修正系数的简化公式,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简化公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最后对牛腿在剪力作用下的设计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可供钢筋混凝土牛腿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牛腿 软化拉压杆模型 抗剪承载力 参数分析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装配整体式纤维再生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及抗剪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炜 孙玉娇 +2 位作者 盛亚文 李斌 黄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98-106,115,共10页
新型装配整体式纤维再生混凝土(NPFRC)剪力墙由预制绿色纤维混凝土墙板以及现浇边缘构件组成,采用井字形布筋、竖向马牙槎连接及水平坐浆连接,具有生态节能、耗能减震、快速建造等特点。为研究NPFRC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制作了4榀试件,通... 新型装配整体式纤维再生混凝土(NPFRC)剪力墙由预制绿色纤维混凝土墙板以及现浇边缘构件组成,采用井字形布筋、竖向马牙槎连接及水平坐浆连接,具有生态节能、耗能减震、快速建造等特点。为研究NPFRC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制作了4榀试件,通过拟静力试验,分析了纤维种类及墙体加工方式对试件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变形性能、刚度退化以及耗能能力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种类对NPFRC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较大,墙板与基础的连接对NPFRC剪力墙的承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加强水平拼缝连接是NPFRC剪力墙研究的关键。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考虑纤维对NPFRC剪力墙抗剪强度的增强作用,提出了新型装配整体式纤维再生混凝土剪力墙受剪承载力公式,并将理论值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低于试验值约3%~9%,偏保守,具有较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 纤维 再生混凝土 抗震性能 软化拉压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10
作者 朱倩 贾新宇 +2 位作者 刘金烨 泥朝阳 赵均海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106,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力学模型在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受剪承载力计算中的适用性,总结了国内外学者推导的经验公式和理论模型,建立了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统一强度理论和国内外相关规范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理论力学模型和多国规范在预测... 为研究不同力学模型在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受剪承载力计算中的适用性,总结了国内外学者推导的经验公式和理论模型,建立了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统一强度理论和国内外相关规范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理论力学模型和多国规范在预测此类组合墙受剪承载力上的表现,探讨了轴压比、高宽比、宽厚比和材料性能等对计算结果误差的影响;最后结合已有试验数据,验证了各模型的计算精度和适用性。结果表明:由于未考虑构件各部分所分担的剪力,多数规范模型理论计算结果普遍低于试验值,而统一强度理论与软化拉压杆模型计算结果相对准确;软化拉压杆模型计算方法能充分考虑墙体各部分对承载力的贡献,计算偏差基本控制在20%以内;在各项参数变动的前提下,软化拉压杆模型更能准确预测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能合理反映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的受剪机理,为其承载力计算方法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 钢管混凝土边框柱 受剪承载力 软化拉压杆模型 统一强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钢纤维混凝土深梁抗剪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煜东 马恺泽 刘伯权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5-104,共10页
为探究混合钢纤维混凝土(HSFRC)深梁的受剪机理,综合考虑混凝土、钢纤维、分布网筋及纵筋对HSFRC深梁抗剪承载力的贡献,将钢纤维并入到深梁的抗拉体系中,建立了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然后对4根HSFRC深梁试件进行抗... 为探究混合钢纤维混凝土(HSFRC)深梁的受剪机理,综合考虑混凝土、钢纤维、分布网筋及纵筋对HSFRC深梁抗剪承载力的贡献,将钢纤维并入到深梁的抗拉体系中,建立了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然后对4根HSFRC深梁试件进行抗剪性能试验,验证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并分析混合钢纤维体积掺量和分布钢筋配筋率对试件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方法的建立过程合理,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试件的抗剪承载力;钢纤维掺量的增加会延缓HSFRC应变的发展并提高其最大应变值;分布钢筋对HSFRC应变的影响较小,但其掺量的增加会延缓钢筋应变的发展;钢纤维掺量的增加会提高试件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初始刚度;分布钢筋配筋率的增加可以提高试件的承载能力并延缓其刚度退化,但试件的变形能力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钢纤维混凝土 深梁 抗剪性能 软化拉压杆模型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载速率下梁柱边节点的抗震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国玺 王德斌 +2 位作者 杨树桐 郭海燕 宋玉普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26-1330,1334,共6页
为研究梁柱边节点的动态力学性能,采用位移加载控制方式,对3个梁柱边节点组合体试件开展动态加载试验。根据软化拉-压杆模型,预测了节点核心区裂缝的开展,并分析了轴压比和加载速率对节点破坏形态、承载能力、位移延性的影响规律。结果... 为研究梁柱边节点的动态力学性能,采用位移加载控制方式,对3个梁柱边节点组合体试件开展动态加载试验。根据软化拉-压杆模型,预测了节点核心区裂缝的开展,并分析了轴压比和加载速率对节点破坏形态、承载能力、位移延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轴压比增大后,节点内裂缝数量减少,节点核心区斜裂缝与竖向轴力的夹角减小;随加载速率的提高,试件断裂面上越来越多的骨料被拉断,节点组合体严重损伤部分发生转移;加载速率提高后,试件的水平抗剪承载力提高9.73%,但试件的水平抗剪承载力随轴压比的变化不明显;节点组合体的变形能力随加载速率或轴压比的提高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边节点 加载速率 软化-模型 破坏形态 承载力 位移延性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斜截面极限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炜 吴振飞 +2 位作者 马国庆 张敏 张黎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3-199,共7页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多层住宅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解决实际问题提出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结构体系。本文在保持原有生态复合墙原有诸多优点基础上,根据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的受力特点和破坏模式,建立复合墙体软化拉-压杆模型...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多层住宅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解决实际问题提出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结构体系。本文在保持原有生态复合墙原有诸多优点基础上,根据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的受力特点和破坏模式,建立复合墙体软化拉-压杆模型进行研究,通过拟合参数有限元分析,进一步提出了统一的斜截面承载力公式,该分析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生态复合墙体的极限承载力特性,可应用于不同受力状态下生态复合墙体的极限承载力验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 软化-模型 传力机制 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剪力墙抗剪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广泰 鲁海波 +1 位作者 李雪藩 吴锐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40,共8页
对2个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SPFRC)剪力墙和1个普通混凝土剪力墙,开展低周往复水平加载试验,分析纤维掺量和轴压比对剪力墙滞回耗能、承载能力、刚度衰减、变形能力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压比为0.1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的掺入能... 对2个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SPFRC)剪力墙和1个普通混凝土剪力墙,开展低周往复水平加载试验,分析纤维掺量和轴压比对剪力墙滞回耗能、承载能力、刚度衰减、变形能力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压比为0.1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的掺入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变形能力,加载初期不掺纤维的试件刚度大于掺入纤维的试件;轴压比增至0.2时,大幅提升SPFRC剪力墙的水平极限承载力,受力过程中刚度下降较快。考虑两种纤维对混凝土增强、剪力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抗剪钢筋的贡献以及混凝土材料的开裂软化。依据修正的软化拉-压杆模型,建立SPFRC剪力墙水平受剪承载力的理论公式,并与规范的计算公式相比较。剪力墙抗剪承载力的试验值与本文计算模型计算值比值的平均差0.99,标准差0.0014,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 剪力墙 软化-模型 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