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铝箔的基本性能与软包装制品的质量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玉伟 赵敏 《肉类研究》 1999年第4期48-49,共2页
初步分析了铝箔的基本性能与软包装制品质量的关系, 提出了预防质量问题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 铝箔 软包装制品 质量 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包装即食醉鱼制品细菌学品质安全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哲恩 许钟 +1 位作者 郭全友 杨宪时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4期349-354,共6页
对上海市场常见品牌的软包装即食醉鱼制品感官、理化、细菌学品质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并对潜在病原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产品水分含量、水分活度、pH和盐分含量分别为43.50%-56.97%,0.93-0.97,6.07-6.73,2.41%-6.63%,差别较... 对上海市场常见品牌的软包装即食醉鱼制品感官、理化、细菌学品质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并对潜在病原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产品水分含量、水分活度、pH和盐分含量分别为43.50%-56.97%,0.93-0.97,6.07-6.73,2.41%-6.63%,差别较大;细菌菌落总数、耐热菌落总数分别是1.8×10^2-4.2×10^5cfu/g,38-3 800 cfu/g;厌氧菌落总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低于10 cfu/g。由细菌总数计数平板分离256株细菌,鉴定残存主要细菌菌群为芽孢杆菌(34.0%)、葡萄球菌(27.3%)、玫瑰小球菌(14.0%),并出现少量的棒状杆菌(5.5%),表明热杀菌强度不足。产品中残存有一定数量的蜡样芽孢杆菌,对其潜在危害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包装即食醉鱼制品 细菌学品质 主要菌群 潜在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包装即食蕨菜的加工研制 被引量:6
3
作者 林海萍 仲山民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46-49,共4页
以不同种类的幼嫩野生蕨菜为原料 ,采用不同的处理、不同的配方和不同的杀菌条件进行了软包装加工研制。结果表明 :新鲜蕨菜经过适当处理 ,将它制成不同风味的系列软包装即食制品完全可行。其中加工适应性和成品风味均以紫褐色原料为好 ... 以不同种类的幼嫩野生蕨菜为原料 ,采用不同的处理、不同的配方和不同的杀菌条件进行了软包装加工研制。结果表明 :新鲜蕨菜经过适当处理 ,将它制成不同风味的系列软包装即食制品完全可行。其中加工适应性和成品风味均以紫褐色原料为好 ;感官效果以段状处理和香辣型配方类型最为理想。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菜 蔬菜加工 即食食品 软包装制品 紫褐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制品腐败变质原因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孙翠焕 王艳华 +3 位作者 朱万芹 冀宝营 陈丽媛 陈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对真空软包装肉制品腐败变质原因分析表明:生物性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污染微生物是乳酸球菌和芽胞杆菌;变质产品中的微生物数量及因此造成的酸化,不足以单方面造成产品变质,与产品含水量有关,是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联合作用导致产品液... 对真空软包装肉制品腐败变质原因分析表明:生物性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污染微生物是乳酸球菌和芽胞杆菌;变质产品中的微生物数量及因此造成的酸化,不足以单方面造成产品变质,与产品含水量有关,是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联合作用导致产品液化胀袋而变质;乳酸球菌由污染的冻结肉携带,而污染的芽胞杆菌是生产器具消毒不彻底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软包装制品 生物性与非生物性因素 污染微生物 协同作用 产品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深加工需要微生物学安全质量保障集成技术(下) 被引量:1
5
作者 许钟 肖琳琳 杨宪时 《科学养鱼》 2004年第7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水产品深加工 微生物学 安全质量保障集成技术 高水分调味干制品 温和杀菌软包装制品 管理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