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4篇文章
< 1 2 2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件配置管理服务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为 陈建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5-818,821,共5页
软件配置管理从最早的文件版本管理发展至今,已经由传统的以配置交付为中心发展为以变更控制支持过程为中心,对软件配置管理的相关内容、概念、功能、重要性做了简要的阐述,着重介绍了软件配置管理服务内容,并通过对软件配置管理及技术... 软件配置管理从最早的文件版本管理发展至今,已经由传统的以配置交付为中心发展为以变更控制支持过程为中心,对软件配置管理的相关内容、概念、功能、重要性做了简要的阐述,着重介绍了软件配置管理服务内容,并通过对软件配置管理及技术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即插即用的配置管理服务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技术 软件配置管理工具 软件配置管理服务构件 软件配置管理服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彩虹模型的乳腺癌整合型全程康复管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
作者 强万敏 魏婷婷 +7 位作者 李苗苗 武佩佩 吴雪 王盈 李霞 王晴 王燕 任海玲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76,85,共5页
目的 构建乳腺癌整合型全程康复管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乳腺癌全病程管理发展提供理论和临床参考。方法 借助彩虹模型,采用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构建乳腺癌整合型全程康复管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条目池,再通过德尔菲法和... 目的 构建乳腺癌整合型全程康复管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乳腺癌全病程管理发展提供理论和临床参考。方法 借助彩虹模型,采用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构建乳腺癌整合型全程康复管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条目池,再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程度分别为0.863和0.861,第2轮专家函询中各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753、0.616和0.725(P<0.01)。构建的乳腺癌整合型全程康复管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5项和三级指标63项。结论 基于彩虹模型构建的乳腺癌整合型全程康复管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靠性、实用性,可为乳腺癌全程管理服务专业发展提供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康复管理 服务模式 彩虹模型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配置管理系统XML数据模型及原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钟林辉 陈宇 +2 位作者 刘洋 谢冰 邵维忠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9期82-84,120,共4页
配置管理是软件开发管理中的重要支持活动。配置库管理是软件配置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由于分布式配置库模型和internet的出现,对配置库间数据交换和访问提出了新的需求。该文首先了介绍配置库模型的一般概念及其核心数据组成,并基于XM... 配置管理是软件开发管理中的重要支持活动。配置库管理是软件配置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由于分布式配置库模型和internet的出现,对配置库间数据交换和访问提出了新的需求。该文首先了介绍配置库模型的一般概念及其核心数据组成,并基于XML定义了青鸟配置库数据模型,为同构/异构配置库模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支持。随后介绍了青鸟网上配置管理系统(JBCM_WEB)原型,研究了基于XML配置数据互操作和B/S方式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配置管理系统 XML 数据模型 软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M的软件配置管理模型CSCM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杰 顾庆 +1 位作者 陈道蓄 谢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34,125,共4页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是一种对软件组织开发能力的评估模型1,可以指导开发组织如何进行软件过程改进,从而提高软件组织的开发效率和软件产品的质量。软件质量保障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软件配置管理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基础3,7...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是一种对软件组织开发能力的评估模型1,可以指导开发组织如何进行软件过程改进,从而提高软件组织的开发效率和软件产品的质量。软件质量保障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软件配置管理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基础3,7,其目的就是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中建立并维护软件产品的完整性,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软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配置管理 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 CSCM 软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NO模型的门诊患者全方位全流程服务管理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姜文彬 姜永梅 +3 位作者 高玉芳 苏鑫 刘盾 李笑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共5页
目的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验证使用KANO模型分析门诊全方位全流程服务内容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以期完善门诊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基于KANO模型包含诊前、诊中、诊后3个流程的... 目的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验证使用KANO模型分析门诊全方位全流程服务内容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以期完善门诊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基于KANO模型包含诊前、诊中、诊后3个流程的调查问卷,2023年9月1—25日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336例门诊患者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的调查,并通过质量属性分类法将全部门诊服务内容分类。结果依照KANO模型,全方位全流程服务内容中期望型需求17项、魅力型需求5项、必备型需求6项、无差异型需求11项。结论在门诊全方位全流程服务过程中,应在确保必备型需求的同时,注重期望型需求的改善,致力于魅力型需求的提升,有助于针对性地改进门诊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满足门诊患者多方面的服务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实现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NO模型 门诊患者 全方位全流程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KANO模型优化门诊护理服务的效果研究
6
作者 汤赫男 牛雅薇 郭放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分析KANO模型在门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从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筛选1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以优化前6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分析KANO模型在门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从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筛选1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以优化前6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护理服务,优化后6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以KANO模型为指导优化门诊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服务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预约到院后平均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疾病知识普及率、预检分诊正确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KANO模型为指导开展门诊护理服务,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预检分诊正确率,赢得更多患者的满意,极大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护理服务 KANO模型 应用效果 就医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服务金三角”模型的理论框架
7
作者 杨晓宏 刘杜娟 +2 位作者 郑成栋 马娟 孟宝兴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77,共8页
乡村学校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落实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和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资源有限等诸多原因,乡村学校难以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互联网+”的引入为乡村学校课后服务转... 乡村学校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落实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和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资源有限等诸多原因,乡村学校难以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互联网+”的引入为乡村学校课后服务转型升级开辟了新途径。为此,研究在明确“互联网+”乡村学校课后服务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服务金三角”模型作为理论框架,系统探讨了“互联网+”在识别学生需求、规划服务战略、优化服务系统以及协同服务主体等方面的赋能机制,构建了具有技术赋能、资源共享、多方联动、精准服务等特征的“互联网+”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体系,有效破解了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的发展瓶颈,为满足乡村学生多元化的成长需求提供了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乡村学校 课后服务 体系构建 服务金三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大语言模型的情报智库政策内容问答服务研究——以粮食安全政策为例
8
作者 刘彦辉 张海涛 +1 位作者 周红磊 庞宇飞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0,共12页
2025年初,我国发布的DeepSeek-R1推理模型,促进了普惠化AI时代的到来,如何将智能技术有效融入情报智库以提升其服务响应能力,并基于特定领域数据进行服务场景的验证,实现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衔接,已成为情报智库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025年初,我国发布的DeepSeek-R1推理模型,促进了普惠化AI时代的到来,如何将智能技术有效融入情报智库以提升其服务响应能力,并基于特定领域数据进行服务场景的验证,实现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衔接,已成为情报智库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聚焦于以大语言模型赋能情报智库政策内容问答服务,首先分析了情报智库的政策内容问答服务任务,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在该场景下的可行性;其次设计了融合大语言模型的情报智库粮食安全政策内容问答服务方案;最后以粮食安全政策文本为核心数据源,对方案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从政策文本提取要素与要素关系构建数据集,采用LoRA方法微调DeepSeek模型,将其接入LangChain框架,同时挂载本地知识库,形成完整的服务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专业性,为情报智库在特定领域实现政策内容问答的场景服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粮食安全 政策内容问答 情报智库服务 知识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抽象的软件配置管理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蒋立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40,共3页
介绍了软件配置管理 (CM)的概念 ,并从软件生命周期和软件过程角度讨论了对CM的抽象认识 ,提出一种基于配置项属性和关系的抽象配置管理模型 。
关键词 软件配置管理模型 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过程 软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13
10
作者 闫温馨 胡健 +2 位作者 曾华堂 刘民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基层医疗系统是实现健康公平的关键。我国面临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基层医生数量短缺以及慢性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的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医疗系统中发挥出了强大优势,本文深入探讨了大模型在基层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 基层医疗系统是实现健康公平的关键。我国面临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基层医生数量短缺以及慢性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的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医疗系统中发挥出了强大优势,本文深入探讨了大模型在基层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应进一步深化大模型的应用,以辅助基层医生常见病诊疗,推动智能化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托底“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卫生服务,激发全科医学的飞跃性发展,并推进大模型在全科诊疗与基层卫生服务中的产业化,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全科医学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健康公平 健康教育 慢性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Seek热潮下的双重变革:大模型的技术革新与高校图书馆服务范式的重构 被引量:15
11
作者 童云海 陈建龙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0,共5页
近期DeepSeek公司开源发布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模型,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焦点。本文解读了DeepSeek的核心技术和工程层面的创新点,剖析了技术创新在支撑计算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以数据融合、人机协同和智能反馈... 近期DeepSeek公司开源发布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模型,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焦点。本文解读了DeepSeek的核心技术和工程层面的创新点,剖析了技术创新在支撑计算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以数据融合、人机协同和智能反馈为核心的新型知识服务体系为目标,探讨了大模型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管理革新、空间功能扩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等场景的落地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路径,及其对图书馆服务范式重构的推动。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大模型支撑下的数智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指出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寻求技术效能与人文价值之间的平衡,是高校图书馆在智能时代面临的重要挑战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模型 数字化转型 服务范式 人工智能 学术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M软件配置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勇 张发勇 周顺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102-104,共3页
作为软件工程的一个重要领域,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ConfigurationManagement)正日益受到人们重视。该文首先介绍了CMM框架和软件配置管理关键域,然后介绍了笔者在实施软件配置管理过程中的经验,较详细地阐述了配置管理计划准备规程、... 作为软件工程的一个重要领域,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ConfigurationManagement)正日益受到人们重视。该文首先介绍了CMM框架和软件配置管理关键域,然后介绍了笔者在实施软件配置管理过程中的经验,较详细地阐述了配置管理计划准备规程、创建配置环境规程、标识配置项规程以及控制配置项变更规程。最后,提出在从事软件配置管理工作时应以整个软件流程的改进为目标,稳定提升整个软件组织的能力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M 软件配置管理 SCM 关键过程域 关键实践 配置 能力成熟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模型在生态系统水文服务评估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子萱 郑华 马金锋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6,共11页
阐述了生态系统水文服务的内涵和表征要求,并通过分析水文模型的输出指标,梳理其与生态系统水文服务之间的映射关系,明确水文模型可以支撑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系统总结多种水文模型在评估生态系统水文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 阐述了生态系统水文服务的内涵和表征要求,并通过分析水文模型的输出指标,梳理其与生态系统水文服务之间的映射关系,明确水文模型可以支撑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系统总结多种水文模型在评估生态系统水文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中的应用进展,指出不同水文模型在原理、输出指标、时空尺度及可评估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上的差异;强调了水文模型在预测生态系统水文服务变化、探究服务形成机理及流域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最后从变革模型的计算模式、变革参数率定模式、整合受益者模块以及加强模型间耦合4个角度指出了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促进水文模型深入应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 水文服务 生态系统 评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SR-FLUS-MarKov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多情景预测--以漓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何英 何文 +2 位作者 王金叶 杨帅琦 姚月锋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2,共10页
以漓江流域为研究单元,运用修正后的PLSR-FLUS-MarKov模型和当量因子法,对流域自然发展、生态优先、旅游优先情景下203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做出预测,探究多情景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PLSR-FLUS-MarKov模型能... 以漓江流域为研究单元,运用修正后的PLSR-FLUS-MarKov模型和当量因子法,对流域自然发展、生态优先、旅游优先情景下203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做出预测,探究多情景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PLSR-FLUS-MarKov模型能更准确刻画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拟精度高达83.57%。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集中区位于桂林市辖区、兴安县和阳朔县,多表现为耕地、林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入以及耕地和林地间的相互转化。2030年,漓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呈现下降趋势,自然发展情景、生态优先情景、旅游优先情景分别为218.07亿、225.61亿、222.91亿元,较2020年下降了9.02亿、1.48亿和4.18亿元,并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格局特征,实施生态优先策略后其下降速度放缓。林地是漓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键来源,占比超过80%,耕地和水域也贡献了一定比例的服务价值。生态优先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旅游优先情景次之,自然发展情景最低。研究结果可为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及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PLSR-FLUS-MarKov模型 多情景模拟 漓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中心城区碳储存服务评估:InVEST模型和ARIES模型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媛媛 尹珂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5-1587,共13页
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评估领域已涌现出多种模型与工具,但不同模型导致的评估结果差异缺乏定量比较。为深入分析不同模型在同一区域碳储存服务评估中的表现差异与有效性,采用InVEST模型与ARIES模型两种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工具,对重庆市中心... 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评估领域已涌现出多种模型与工具,但不同模型导致的评估结果差异缺乏定量比较。为深入分析不同模型在同一区域碳储存服务评估中的表现差异与有效性,采用InVEST模型与ARIES模型两种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工具,对重庆市中心城区的碳储量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表明:InVEST模型评估中心城区碳密度为92.99t/hm^(2),碳储总量505.03×10^(5)t,ARIES模型估算的碳密度为116.88t/hm^(2),碳储总量639.58×10^(5)t;不同土地覆盖类型中,林地碳密度最高,耕地和林地为区域主要碳库;在海拔梯度上,碳密度随海拔升高而递增,碳储量随海拔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两模型评估的区域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一致,均呈“中间低,四周高”,而分布形式差异显著。造成两模型评估结果差异的因素包括碳密度数据与评价单元的不同;InVEST模型侧重以土地覆盖类型为评价单元,碳储量按地类分布,ARIES模型则耦合地类与栅格单元,碳储量以斑块形式分布。InVEST模型评估结果可反映不同地类的碳储量高低,而ARIES模型则能进一步揭示同一地类间碳储量的空间异质性,ARIES模型评估结果的有效性更强,可为区域制定固碳政策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存服务 碳储量 InVSET模型 ARIE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配置管理解决方案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继平 朱国庆 +2 位作者 邢伟 崔宗学 刘文红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46,共4页
从具体工程和实际工作出发,为软件配置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该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对软件配置管理实践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工具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软件项目 软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no模型的镇江市老年人智慧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17
作者 丁悦莹 刘石柱 陈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514-2524,共11页
目的:调查镇江市老年人智慧养老服务需求的属性并进行优先排序,探究其影响因素,以实现老年人养老需求的“靶向精准”,为智慧养老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镇江市498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基于Kano模型设计智慧养老服务... 目的:调查镇江市老年人智慧养老服务需求的属性并进行优先排序,探究其影响因素,以实现老年人养老需求的“靶向精准”,为智慧养老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镇江市498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基于Kano模型设计智慧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结果:在22项智慧养老服务需求中,5项为必备型需求,4项为期望型需求,3项为魅力型需求,10项为无差异型需求。根据满意度-重要度矩阵图,5项服务位于第1象限,4项服务位于第2象限,9项服务位于第3象限,4项服务位于第4象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影响4类智慧养老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身体状况、子女数量、受教育程度、从事职业、月收入、居住情况、慢性病种类、倾向的养老方式、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了解程度、了解渠道及选择时看重的方面。结论:智慧养老服务需求整体上呈现“依赖性”大于“期待性”的特点,4类服务需求呈现出差异性和动态性。生活照料类服务是基础保障,医疗健康类服务是重中之重,安全监测类服务是重要补充,精神慰藉类服务是锦上添花。应确保服务与实际需求精准对接,突出重点领域,结合必备型需求>期望型需求>魅力型需求>无差异型需求的优先满足策略,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智慧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智慧养老服务 服务需求 KANO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平均成本的复杂型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模型研究
18
作者 李尧天 邹俐爱 +4 位作者 赵凯 潘辉 张远妮 姚奕婷 黄锦坤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77,共4页
目的:分析复杂型医疗服务项目的特点,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价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社会平均成本法为基础构建复杂型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模型,选取广东省佛山市17家公立医院作为样本医院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复杂型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以劳... 目的:分析复杂型医疗服务项目的特点,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价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社会平均成本法为基础构建复杂型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模型,选取广东省佛山市17家公立医院作为样本医院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复杂型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以劳务成本为主,成本测算需注重人力因素;现行复杂型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普遍低于测算成本,价格偏离程度较大。结论:以价值为导向,构建符合复杂型医疗服务项目特点的定价模型;科学测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为医疗机构报价提供数据基础;提高复杂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理顺比价关系;加强政府指导,量化具体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型医疗服务项目 社会平均成本法 定价模型 公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人开放度舒适模型的服务机器人路径规划
19
作者 宁子豪 何丽 +1 位作者 王宏伟 闫文龙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共9页
针对服务机器人在动态行人环境下难以准确理解行人意图、避障路径选择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一种行人开放度舒适模型。首先,通过扩展传统的二维对称高斯函数为非对称高斯函数,更精确地建模行人的动态舒适空间;其次,结合行人头部姿态和行人... 针对服务机器人在动态行人环境下难以准确理解行人意图、避障路径选择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一种行人开放度舒适模型。首先,通过扩展传统的二维对称高斯函数为非对称高斯函数,更精确地建模行人的动态舒适空间;其次,结合行人头部姿态和行人开放度特征,增强机器人对行人运动意图和社交互动关系的理解能力,从而提升导航的友好性和合理性。最后,通过仿真和真实环境下的实验对比验证,使用行人开放度舒适模型的服务机器人在路径选择上更加优化,能够主动避开行人群组的互动空间,不仅减少了与行人产生冲突的可能性,还增强了导航的平滑性和自然性,在不同场景的仿真环境中,运动时间分别缩短了1.15和2.58 s;在不同场景的真实环境中,运动时间分别缩短了1.14、2.30和0.12 s。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使机器人适应复杂行人动态场景,提高避障效率,显著提升机器人在人机共融场景中的社交友好性和导航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机器人 路径规划 行人开放度 行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A-KANO模型的轨道交通站点服务质量评价及优化策略——以深圳、香港地区地铁站点为例
20
作者 尹陇彪 宋冰晶 +3 位作者 罗佳颖 唐蕾 杨青娟 罗施贤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0,共8页
针对中国经济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的高密度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建设,系统性研究探讨服务质量评价的问题。在先前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和国家标准文件提出环境安全、业态和服务、空间设计、生态性、人文关怀五个维度的21项评价因子... 针对中国经济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的高密度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建设,系统性研究探讨服务质量评价的问题。在先前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和国家标准文件提出环境安全、业态和服务、空间设计、生态性、人文关怀五个维度的21项评价因子,并以深圳和香港地区地铁站点开展实地调查,现场共收集553份有效问卷,研究地铁使用者对服务要素的重要性以及满意度的感知情况。通过IPA-KANO模型,构建服务要素隐性和显性重要性的相关性矩阵,确定地铁站点服务要素的改善优先级。结果显示商业多样性及站内商业状况要素的综合评分偏低,导视系统、站内休息设施、出入口设计要素综合评分较高。基于结果,针对不同优先次序与重要程度提出基于服务质量提升的地铁站点设施与空间优化设计策略。创新性地将IPA-KANO模型应用于轨道交通站点服务质量的优化研究中,通过结合显性和隐性重要性的分析方法,构建更具针对性的服务要素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A-KANO模型 城市轨道交通 地铁站点 服务质量 优化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