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7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各地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冯梅 王成静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6-70,共5页
运用因子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DEA)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人力资源投入、价值型产出等投入产出指标,根据2012年我国31个省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相关数据,建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得出各省份该产业的效率得分,通过... 运用因子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DEA)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人力资源投入、价值型产出等投入产出指标,根据2012年我国31个省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相关数据,建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得出各省份该产业的效率得分,通过得分情况分析31个省份在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方面的绩效优劣,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 绩效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以软件专业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郎振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70-77,共8页
“信息技术”是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均要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其课程思政教学存在育人目标不够明确、思政元素融入不自然、专业特点不突出等问题,影响公共基础课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OBE教育理念,结合高职软件专业授课特点,以学... “信息技术”是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均要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其课程思政教学存在育人目标不够明确、思政元素融入不自然、专业特点不突出等问题,影响公共基础课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OBE教育理念,结合高职软件专业授课特点,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教学过程,深挖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目标为统领、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方法为依托、以教学活动为抓手、以教学评价为保障的课程思政新型教学模式,全程融入思政元素,正向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信息技术 OBE理念 高职软件专业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格局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韩增林 李冰心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通过构建全面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2006—2014年全国31个省域(除港澳台外)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指数,利用Kernel密度估计和GIS分析其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 通过构建全面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2006—2014年全国31个省域(除港澳台外)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指数,利用Kernel密度估计和GIS分析其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稳步提升趋势,高水平省份的发展速度快于低水平省份,但是整体发展水平仍以中低水平为主;高水平和较高水平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低水平区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等内陆地区,且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内部行业以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年均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 因子分析法 Kernel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基于东部地区创业板市场的数据 被引量:3
4
作者 彭佑元 尉聪聪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153-158,共6页
以东部地区35家创业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样本公司2018年关键性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识别影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构建财务风险评价模型,对其财务风险程度进行打分、排序。... 以东部地区35家创业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样本公司2018年关键性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识别影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构建财务风险评价模型,对其财务风险程度进行打分、排序。依据综合得分,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公司财务风险等级划分为安全、低风险、一般和高风险4类。结果表明,公司财务高风险成因主要有3个,①部分公司净利润下跌;②企业偿债能力普遍较弱;③部分高风险企业产品处于初创阶段,面临较大资金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服务业 财务风险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的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兴凯 朱丹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63-68,共6页
文章从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出发,采用SWOT的方法对大连软件和服务业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内外部环境要素进行排序,形成SWOT四边形战略选择矩阵,最终分析出以防御型战略为主,其他战... 文章从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出发,采用SWOT的方法对大连软件和服务业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内外部环境要素进行排序,形成SWOT四边形战略选择矩阵,最终分析出以防御型战略为主,其他战略为辅的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战略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才策略、自主创新策略为主,产业集群策略、政府政策扶持策略为辅的实施战略,以实现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信息服务业 层次分析法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子信息资源的信息服务业及其技术发展动向 被引量:74
6
作者 曾民族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14,共11页
本文在探索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过程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信息需求的社会信息链观点,主张面向电子信息资源建立和发展我国现代信息服务业。这个行业,要面向由当代社会各信息媒介产生、提供和存储的信息资源,... 本文在探索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过程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信息需求的社会信息链观点,主张面向电子信息资源建立和发展我国现代信息服务业。这个行业,要面向由当代社会各信息媒介产生、提供和存储的信息资源,而不是被传统模式局限的信息资源;要以由产业群体组成的行业结构和规模,为社会提供产业化信息服务,而不是封闭在象牙塔内孤军奋战;要实现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技术手段现代化,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外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接轨,而不是重蹈技术模式几十年一贯制的覆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服务业 电子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通信技术对服务业布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陈秀山 倪小恒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9-117,129,共10页
信息通信技术改变了服务企业地理布局的成本收益格局,从而驱使服务企业做出布局调整,而面对面交流在企业内外交流中的重要性限制了这种布局调整。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新的外部竞争和收益驱动导致了服务企业的分化重组,由此形成的新服务... 信息通信技术改变了服务企业地理布局的成本收益格局,从而驱使服务企业做出布局调整,而面对面交流在企业内外交流中的重要性限制了这种布局调整。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新的外部竞争和收益驱动导致了服务企业的分化重组,由此形成的新服务企业分别以不同的布局形式,适应了新的地理分布成本收益格局。信息通信技术影响下整体服务业新布局的形成正是沿着这种企业分化重组的路径实现的。同时,知识背景和文化传统则影响到不同地域服务业布局调整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 服务业 面对面交流 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和生产率变动的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盈之 赵玥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53,共7页
本文基于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利用中国29个省1996-2005年的相关数据测度了中国信息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组成部分的变化,同时分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分析了其技术效率值的差异。研究表明中国信息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呈不断上升... 本文基于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利用中国29个省1996-2005年的相关数据测度了中国信息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组成部分的变化,同时分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分析了其技术效率值的差异。研究表明中国信息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各地区技术效率差异较大,这是造成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化的主要因素。接着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从时间趋势、区位因素、人力资本、市场开放度和政府行为等方面考察了其对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服务业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任英华 樊帆 吴宏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3-97,共5页
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SFA)、数据包络法(DEA)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31个省市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和比较的基础上,选取SFA的测算结果,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信息服务业... 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SFA)、数据包络法(DEA)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31个省市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和比较的基础上,选取SFA的测算结果,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较低,各地区间差异较大;人力资本、产业集聚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对外开放度对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服务业 技术效率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产业关联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盖建华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36,共6页
从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构成来看,现代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扩散和应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用投入产出方法深入地分析了信息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并... 从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构成来看,现代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扩散和应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用投入产出方法深入地分析了信息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产业 现代服务业 产业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扩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42
11
作者 余东华 信婧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3-76,共14页
信息技术的扩散和应用能够便利地区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突破资源配置的地域隔阂和刚性约束,增强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服务型制造业发展,进而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分析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扩散和应用能够便利地区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突破资源配置的地域隔阂和刚性约束,增强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服务型制造业发展,进而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分析信息技术扩散推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构建测度信息技术融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衡量指标,利用DEA方法测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并采用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对信息技术扩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扩散能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融入程度越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就越高,二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加快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网络互联互通,普及计算机知识,提升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程度,能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进而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信息通信技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李晓阳 代柳阳 +1 位作者 牟士群 鄢晓凤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96,共14页
随着全球范围内碳排放的激增以及生态压力的持续增加,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已是各国共识。本文将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可能存在的知识、技术环境等效应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运用SBM-GML模型测算中国省际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用以反映制造业... 随着全球范围内碳排放的激增以及生态压力的持续增加,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已是各国共识。本文将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可能存在的知识、技术环境等效应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运用SBM-GML模型测算中国省际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用以反映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状况,在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影响的同时,以信息通信技术为调节变量,考察信息通信技术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且信息通信技术在两种集聚模式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从产业层级来看,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的抑制作用比中低端要小,多样化集聚的促进作用比中低端要大。信息通信技术对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调节作用较高端的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集聚 信息通信技术 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淑娟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8-145,共8页
转型期中国IT服务业发展问题突出,亟待创新破解。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在借助于有效问卷调查与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选取社会认同、心理距离、信息技术水平与知识共享等紧密关联因素,构建了IT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概念模型。研究表明,在IT... 转型期中国IT服务业发展问题突出,亟待创新破解。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在借助于有效问卷调查与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选取社会认同、心理距离、信息技术水平与知识共享等紧密关联因素,构建了IT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概念模型。研究表明,在IT服务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社会认同和心理距离对知识共享具有调节作用,心理距离是强于社会认同的调节变量,社会认同对心理距离具有积极和显著的影响,并且信息技术水平与社会认同和心理距离相关。由此,本文提出了推动IT服务业发展的组织内部、组织外部相应创新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服务业 社会认同 心理距离 信息技术水平 知识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通信技术对服务业“成本病”的影响研究——基于OECD国家生产率的增长核算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雷小清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21,共6页
本文采用增长核算方法对1980-2003年部分OECD国家的服务业和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进行了贡献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信息通信技术(ICT)资本加深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远高于对制造业的贡献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落后于制造业... 本文采用增长核算方法对1980-2003年部分OECD国家的服务业和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进行了贡献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信息通信技术(ICT)资本加深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远高于对制造业的贡献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落后于制造业的主要根源在于全要素生产率。ICT不能完全根治"成本病",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服务业"成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病 信息和通信技术 生产率 服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服务业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评价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15
15
作者 付志华 陈颇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2-288,共7页
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选取2007—2020年省域时间序列数据,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投影分析,对湖北省信息技术服务业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效率进行实证检验。湖北省信息技术服务业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综... 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选取2007—2020年省域时间序列数据,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投影分析,对湖北省信息技术服务业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效率进行实证检验。湖北省信息技术服务业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综合效率水平整体偏低,导致综合效率整体偏低,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不高;湖北省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一种全新生产投入要素尚未实现最优配置,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出指标仍具有较大上升空间;湖北省信息技术服务业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业务结构、经济效益和创新能力的效率表现出相似动态演变特征,信息技术服务业在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能力增强方面发挥了较高效率,但在业务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升方面的效率有待提高。从加快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推动行业间的创新融合,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视角,提出促进湖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服务业 体育用品制造业 转型升级 效率评价 DEA-BC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预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宇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7-61,共5页
灰色GM(1,1)模型可以预测较短时间序列的发展态势,马尔可夫模型可以对具有随机波动性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测。本文结合了两种模型的特点,综合预测了2008年和2009年北京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可能达到的规模,从而对新兴产业的发展预测... 灰色GM(1,1)模型可以预测较短时间序列的发展态势,马尔可夫模型可以对具有随机波动性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测。本文结合了两种模型的特点,综合预测了2008年和2009年北京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可能达到的规模,从而对新兴产业的发展预测提供了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 灰色模型 马尔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服务业结构的变化与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桂学文 《现代情报》 2002年第1期37-40,共4页
现代信息技术是导致信息服务业结构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之一。优化信息服务业的结构,应首先充分认识信息服务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信息产业中的地位;其次信息服务机构应加大信息化力度,强化服务职能,拓展服务范围,信息服务企业应加强网... 现代信息技术是导致信息服务业结构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之一。优化信息服务业的结构,应首先充分认识信息服务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信息产业中的地位;其次信息服务机构应加大信息化力度,强化服务职能,拓展服务范围,信息服务企业应加强网络化、集团化建设,针对所服务领域的特点开展相应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服务业 产业结构 现代信息技术 信息服务机构 组织管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对中国服务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君英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34,共5页
依据服务行业信息技术使用特征将中国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划分为信息技术密集服务业和非信息技术密集服务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密集服务业对服务业的影响要大于非信息技术密集服务业,但信息技术密集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及其对服务业... 依据服务行业信息技术使用特征将中国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划分为信息技术密集服务业和非信息技术密集服务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密集服务业对服务业的影响要大于非信息技术密集服务业,但信息技术密集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及其对服务业的影响相对滞后。应从提高服务业信息技术使用效率和促进信息技术密集服务业发展两个方面来提高服务业信息化水平,从而实现服务业可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密集服务业 信息技术密集服务业 服务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红霞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1-212,共2页
在全球一体化趋势的有力推动下,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已经超过汽车、钢铁等行业,成为世界第一大规模的产业,备受世界瞩目。北京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重要基地,本文首先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介绍;然后分析其竞争力并对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的... 在全球一体化趋势的有力推动下,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已经超过汽车、钢铁等行业,成为世界第一大规模的产业,备受世界瞩目。北京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重要基地,本文首先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介绍;然后分析其竞争力并对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长期经济效益;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 国际竞争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服务业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桂学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27-31,36+142,共7页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对信息服务业的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它使信息服务业迅速成长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产业,并正在上升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它使信息服务业的组织结构以及信息机构和信息企业的组织管理结构发生了一系...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对信息服务业的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它使信息服务业迅速成长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产业,并正在上升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它使信息服务业的组织结构以及信息机构和信息企业的组织管理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行业组织结构的变化涉及产权结构、组织结构和产业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信息服务业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