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太谷核不育F_1轮选群体扬花期与株高的遗传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袁建国 刘虎星 +1 位作者 董普辉 王黎明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51,7,共5页
用同一太谷核不育(Tal)小麦的不育株TaIS65(共同遗传背景)为母本,同时与纯合矮秆、杂合矮秆、纯合高秆、杂合高秆的父本杂交,配制成4种不同的组合类型。对4个杂交组合的F_1群体的扬花期和株高遗传分析表明:在Tal轮选群体中,开放授粉随... 用同一太谷核不育(Tal)小麦的不育株TaIS65(共同遗传背景)为母本,同时与纯合矮秆、杂合矮秆、纯合高秆、杂合高秆的父本杂交,配制成4种不同的组合类型。对4个杂交组合的F_1群体的扬花期和株高遗传分析表明:在Tal轮选群体中,开放授粉随机互交的轮选结果,只能使杂种后代朝着高秆、晚熟的变异方向发展,这是由于Tal材料自身的生物学特点造成的。要提高Tal轮选改良的育种效率,必须选择控制父本的花粉来源,并采取人工控制杂交措施,才能有效地克服由Tal材料自身的生物学特点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各种有利基因型间充分的杂交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太谷核不育 轮选群体 扬花期 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1小麦不同轮选世代不育株的HMW-GS组成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正斌 化斌 +3 位作者 高庆荣 赵桂清 乔晓琳 邱新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2-76,共5页
为了给T a1小麦轮选育种提供一定的参考,利用SDS-PAGE方法对T a1小麦轮选群体C2、C5世代不育株及亲本的HMW-G S组成与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C2世代不育株的HMW-G S变异十分广泛,变异系数高达94.2%。31种亚基组合中“1,7+8,2+12”... 为了给T a1小麦轮选育种提供一定的参考,利用SDS-PAGE方法对T a1小麦轮选群体C2、C5世代不育株及亲本的HMW-G S组成与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C2世代不育株的HMW-G S变异十分广泛,变异系数高达94.2%。31种亚基组合中“1,7+8,2+12”出现频率最高。G lu-B 1位点亚基变异最丰富,有15种类型,而且产生了7、22、13+16等亲本中不存在的亚基;G lu-D 1位点优质亚基5+10仅占18.0%,2+12亚基仍占明显优势。(2)C5世代不育株的HMW-G S变异较亲本广泛,29种亚基组合中,杂合的“1,7+8/14+15,5+10”出现频率最高(12.7%),其余皆小于7.0%;G lu-B 1位点变异类型仅有9种,且多为杂合。C5世代优质亚基5+10、14+15出现频率提高至40.0%和32.0%,但变异系数降为80.7%,表明轮选效果明显,但C5世代群体的遗传异质性较C2世代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谷核不育小麦 轮选群体 高分子量咎蛋白亚基 遗传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小麦新品种定丰12选育报告
3
作者 王玉芳 李定 +5 位作者 王会蓉 张建祥 何小谦 马宁 王富胜 李德明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11期7-8,共2页
春小麦新品种定丰12是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利用携带T a1雄性不育基因的73-3/墨它为基础材料,通过多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在2000-2001年定西市春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6 247.50kg/hm2,比对照品种定丰6号增产14.5%,2003... 春小麦新品种定丰12是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利用携带T a1雄性不育基因的73-3/墨它为基础材料,通过多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在2000-2001年定西市春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6 247.50kg/hm2,比对照品种定丰6号增产14.5%,2003-2004年甘肃省春小麦水地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5 472.75kg/hm2,与对照品种陇春23平产。2004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4 908.0 0 kg/hm2,较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6.5%。抗条锈,抗倒伏。籽粒含粗蛋白13.76%、湿面筋30.8%,属中筋优质小麦。适宜在甘肃省安定、陇西、临洮、渭源、临夏等县(区)及宁夏西吉、隆德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新品种 定丰12 太谷核不育 轮选群体 育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1号 被引量:3
4
作者 柳娜 杨文雄 +6 位作者 王世红 张雪婷 杨长刚 刘宝龙 曹东 袁俊秀 刘效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陇春4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高产品种陇春23号、陇春19号、陇辐2号、银春8号加入矮败小麦轮选群体,通过连续2年的群体自由授粉,于2006年从矮败轮选群体中选择优异可育株,再经过多年株系优选,最终选育出的抗倒性强、节水、... 陇春4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高产品种陇春23号、陇春19号、陇辐2号、银春8号加入矮败小麦轮选群体,通过连续2年的群体自由授粉,于2006年从矮败轮选群体中选择优异可育株,再经过多年株系优选,最终选育出的抗倒性强、节水、优质的水地春小麦新品种(原代号4100)。2020年1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35次会议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200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研究所 春小麦新品种 高产品种 自由授粉 矮败小麦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抗倒性 轮选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