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摩擦式制动器与非接触式轮边缓速器系统结构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存香 何仁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5-30,共6页
为得到摩擦式制动器与非接触式轮边缓速器集成系统最佳的结构参数,采用优化设计方法,以提高汽车制动力矩为目标,分析摩擦式制动器与非接触式轮边缓速器的结构参数对制动力矩的影响规律。应用提出的集成系统结构参数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 为得到摩擦式制动器与非接触式轮边缓速器集成系统最佳的结构参数,采用优化设计方法,以提高汽车制动力矩为目标,分析摩擦式制动器与非接触式轮边缓速器的结构参数对制动力矩的影响规律。应用提出的集成系统结构参数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方案,并且分别对安装集成系统的汽车和仅采用摩擦式制动器的汽车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设计方法得到的结构方案使车辆制动时间缩短5.9 s,制动距离减小92.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轮边缓速器 集成系统 结构参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边缓速器制动力矩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何仁 丁福生 张圆圆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12,共3页
介绍了轮边缓速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根据电磁学原理对轮边缓速器的磁路进行了简化,确定了气隙中磁感应强度的计算公式,进而推导了轮边缓速器的制动力矩公式。并利用MATLAB将该公式计算出的制动力矩数值绘制成出曲线。计算结果表明... 介绍了轮边缓速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根据电磁学原理对轮边缓速器的磁路进行了简化,确定了气隙中磁感应强度的计算公式,进而推导了轮边缓速器的制动力矩公式。并利用MATLAB将该公式计算出的制动力矩数值绘制成出曲线。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计算方法对于轮边缓速器的结构参数选择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边缓速器 制动力矩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式制动器与非接触轮边缓速器集成系统仿真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何仁 刘存香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0-594,共5页
为了有效提高轿车制动效率,建立了摩擦式制动器与非接触轮边缓速器集成系统控制模型,获得了缓速器制动力矩和集成系统总制动力矩随车轮转动角速度的变化关系;提出了通过脉冲宽度调制调节缓速器线圈通电电流从而改变集成系统总制动力矩... 为了有效提高轿车制动效率,建立了摩擦式制动器与非接触轮边缓速器集成系统控制模型,获得了缓速器制动力矩和集成系统总制动力矩随车轮转动角速度的变化关系;提出了通过脉冲宽度调制调节缓速器线圈通电电流从而改变集成系统总制动力矩的方法。利用建立的系统控制模型和控制策略对汽车制动性能进行仿真。仿真和实例分析表明,与传统的制动系统相比,摩擦式制动器与非接触轮边缓速器集成系统使制动时间缩短3.7 s,制动距离减少76.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式制动器 非接触 轮边缓速器 集成系统 制动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轮边缓速器制动过程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何仁 丁福生 马承广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21期17-20,共4页
介绍了轮边缓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建立了轿车轮边缓速器的动力学模型,对轮边缓速器的制动过程进行仿真.根据速度信号对输入电流大小进行控制,使得汽车在高速情况下,轮边缓速器产生合适的制动力矩,并将轮... 介绍了轮边缓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建立了轿车轮边缓速器的动力学模型,对轮边缓速器的制动过程进行仿真.根据速度信号对输入电流大小进行控制,使得汽车在高速情况下,轮边缓速器产生合适的制动力矩,并将轮胎的滑移率控制在最佳的滑移率附近,迅速降低汽车行驶速度,使汽车处于稳定的制动状态.通过与ABS的仿真结果对比,表明轮边缓速器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边缓速器 仿真 MATLAB/SIMULINK 制动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