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轮轨系统动力学分析程序的并行算法研究
1
作者
冯晓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76,共4页
对原有轮轨系统动力学串行程序的结构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多种并行处理方法。针对轮轨系统振动方程组系数矩阵的特点,采用循环带状划分、计算与通信重叠、合并通信等技术编制了并行计算程序,曙光2000机上的数值试验表明LU分解法具有较高...
对原有轮轨系统动力学串行程序的结构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多种并行处理方法。针对轮轨系统振动方程组系数矩阵的特点,采用循环带状划分、计算与通信重叠、合并通信等技术编制了并行计算程序,曙光2000机上的数值试验表明LU分解法具有较高的加速比,WZ分解法具有较快的计算速度。并行计算技术拓展了轮轨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系统动力学
并行计算
加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砂浆伤损对轮轨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8
2
作者
杨荣山
刘克飞
+2 位作者
任娟娟
刘丹
刘学毅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9-84,共6页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的CA砂浆产生伤损后,容易形成轨道板板底脱空,造成轨道刚度局部突变,不利于轨道结构受力和行车安全。通过对框架型板式轨道砂浆层伤损进行现场试验,评估砂浆伤损对轨道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轮轨系统动力学原理...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的CA砂浆产生伤损后,容易形成轨道板板底脱空,造成轨道刚度局部突变,不利于轨道结构受力和行车安全。通过对框架型板式轨道砂浆层伤损进行现场试验,评估砂浆伤损对轨道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轮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车辆-框架型板式轨道垂向耦合振动模型,研究分析不同形式、尺寸的砂浆伤损对轮轨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现场试验和理论研究表明:宽度小于0.2m的砂浆伤损对行车的影响有限,列车轴重对砂浆伤损的影响明显;轨道板端砂浆伤损形式对轮轨系统振动的影响较大,当砂浆伤损沿纵向宽度超过0.6m时,车辆和轨道系统各部件动力响应明显增大;从动力学的角度出发,砂浆伤损沿轨道纵向宽度不宜超过0.6m,沿轨道横向宽度不宜超过0.2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砂浆
伤损
现场测试
轮轨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市域快线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过渡段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冯青松
孙魁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45,共6页
研究目的:为研究市域快线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过渡段的合理设置,根据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原理,建立车辆-过渡段无砟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计算模型,计算CRH6型动车以160 km/h的速度经过双块式无砟轨道-橡胶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过渡段时所引起的...
研究目的:为研究市域快线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过渡段的合理设置,根据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原理,建立车辆-过渡段无砟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计算模型,计算CRH6型动车以160 km/h的速度经过双块式无砟轨道-橡胶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过渡段时所引起的轮轨系统动力响应,并选取钢轨挠度变化率作为评价指标来衡量过渡段设置的合理性,详细分析不同减振垫刚度、过渡段级数和相邻过渡段刚度比对钢轨挠度变化率的影响。研究结论:(1)双块式无砟轨道和橡胶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连接处的刚度差对轮下钢轨位移和钢轨挠度变化率的影响十分显著,而对车体垂向加速度和轮轨力的影响相对较小;(2)当橡胶减振垫刚度小于或等于50 MPa/m时,钢轨挠度变化率超过0.30 mm/m的限值,需要在两种轨道连接处设置一定长度的刚度过渡段;(3)当标准减振段减振垫刚度为25 MPa/m时,建议设置三级刚度过渡段,每一级过渡段的长度为单块轨道板长,过渡段总长度为19.5 m,且相邻过渡段刚度比取值范围宜为1.4~1.6;(4)本研究结论可为市域快线橡胶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过渡段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线
橡胶减振垫
浮置板
轮轨系统动力学
过渡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轨道刚度的影响分析及动力学优化
被引量:
50
4
作者
刘学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应用轮轨系统动力学的频域分析方法,研究了轨道刚度对轨道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轨道动力参数对轨道刚度的敏感系数的概念,依据敏感系数的特性,初步建立了轨道总刚度取值、扣件与道床刚度比值的动力学优化分析方法.作为算例,对我国...
应用轮轨系统动力学的频域分析方法,研究了轨道刚度对轨道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轨道动力参数对轨道刚度的敏感系数的概念,依据敏感系数的特性,初步建立了轨道总刚度取值、扣件与道床刚度比值的动力学优化分析方法.作为算例,对我国高速铁路的轨道刚度进行了初步优化分析,认为轨道总刚度合理取值范围为62.0~86.9kN/mm,扣件与道床刚度的最优比值约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系统动力学
轨道刚度
动力学
优化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WJ-8型小阻力扣件轨下橡胶垫板滑出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李晶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3-56,共4页
基于轨下胶垫滑出后扣件支撑刚度减小和轮轨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建立车辆-轨道-桥梁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轨下胶垫滑出对车辆与轨道结构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轨下胶垫滑出量的增加,车辆与轨道结构的振动加速...
基于轨下胶垫滑出后扣件支撑刚度减小和轮轨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建立车辆-轨道-桥梁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轨下胶垫滑出对车辆与轨道结构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轨下胶垫滑出量的增加,车辆与轨道结构的振动加速度、钢轨与道床板的垂向位移、最大轮轨力、减载率均有增大趋势;最小轮轨力有减小趋势;且随着轨下胶垫滑出量的增加,车辆以及轨道结构的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趋势逐渐增大。(2)基于车辆以及轨道结构的动力学指标,轨下胶垫滑出量不宜大于12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J-8型小阻力扣件
轨下胶垫滑出
轮轨系统动力学
原理
动力学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载线路钢轨波形磨耗成因研究
被引量:
30
6
作者
刘学毅
王平
万复光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8-103,共6页
对钢轨波磨成因理论和我国重载线路钢轨波磨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发展了一个适用于波磨成因分析的轮轨空间耦合振动模型。以轮轨间磨耗功为研究对象,发现了钢轨波磨是由一定条件下,轮轨系统垂向振动、轮对扭转振动和弯曲振动发生自激及...
对钢轨波磨成因理论和我国重载线路钢轨波磨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发展了一个适用于波磨成因分析的轮轨空间耦合振动模型。以轮轨间磨耗功为研究对象,发现了钢轨波磨是由一定条件下,轮轨系统垂向振动、轮对扭转振动和弯曲振动发生自激及交叉激扰形成的粘滑振动所致。同时发现了粘滑振动具有多种型态,且与不同的波磨特征相对应,并列举了四类粘滑振动。综合多种现有波磨成因理论,建立了“轮对粘滑振动-钢轨不均匀磨损”的成因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波形磨耗
轮轨系统动力学
粘滑振动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床裂纹对无砟轨道振动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
9
7
作者
林红松
刘学毅
周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71,共5页
为研究无砟轨道道床开裂后结构受力,将混凝土道床简化为黏弹性连续支承梁,引入损伤函数表达道床裂纹,基于轮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考虑道床裂纹的车辆-双块式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了高速车辆通过具有半波余弦不平顺轨道时的...
为研究无砟轨道道床开裂后结构受力,将混凝土道床简化为黏弹性连续支承梁,引入损伤函数表达道床裂纹,基于轮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考虑道床裂纹的车辆-双块式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了高速车辆通过具有半波余弦不平顺轨道时的振动响应,并分析了车辆速度对轨道有无裂纹时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道床裂纹对车辆和钢轨的振动影响很小,而对道床本身及其下部结构的振动影响较为显著,道床动弯应力和路基面动应力随着车辆速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裂纹
轮轨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速重载线钢轨打磨策略研究初探
被引量:
12
8
作者
刘莉丽
高亮
+1 位作者
谷爱军
赵影
《铁道标准设计》
2004年第3期73-76,共4页
基于国内外钢轨打磨现状 ,分析研究高速重载线钢轨打磨策略 ,从打磨限值标准、打磨车工作参数标准、打磨质量控制标准等方面论述高速重载线钢轨打磨策略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关键技术。
关键词
高速重载铁路
钢轨打磨
轮轨系统动力学
打磨限值标准
打磨质量控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ADAMS/Rail的直线电机轨道交通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万传风
张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87-92,共6页
阐述了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技术特点,并就其安全评价体系做了介绍,应用ADAMS/Rail软件分别建立了轮对、构架、悬挂系统、止挡、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直线电机以及车体的模型,并考虑轮轨关系组合为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整...
阐述了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技术特点,并就其安全评价体系做了介绍,应用ADAMS/Rail软件分别建立了轮对、构架、悬挂系统、止挡、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直线电机以及车体的模型,并考虑轮轨关系组合为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整体模型,进行了大量的计算仿真。笔者主要以脱轨系数为例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给出考虑了径向转向架和直线电机后的安全评判指标,比较了与径向转向架和未安装直线电机的区别,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研究直线电机轨道交通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可以进一步从安全性角度研究线路设计参数。为我国今后直线电机轨道交通建设就线路参数对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影响研究方面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
系统
动力学
仿真分析软件
轮轨
模块
自导向径向转向架
直线电机
轨道交通
安全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轮轨系统动力学分析程序的并行算法研究
1
作者
冯晓红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软件学院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76,共4页
文摘
对原有轮轨系统动力学串行程序的结构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多种并行处理方法。针对轮轨系统振动方程组系数矩阵的特点,采用循环带状划分、计算与通信重叠、合并通信等技术编制了并行计算程序,曙光2000机上的数值试验表明LU分解法具有较高的加速比,WZ分解法具有较快的计算速度。并行计算技术拓展了轮轨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轮轨系统动力学
并行计算
加速比
分类号
U211.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砂浆伤损对轮轨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8
2
作者
杨荣山
刘克飞
任娟娟
刘丹
刘学毅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铁路局南京桥工段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9-84,共6页
基金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11G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431)
文摘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的CA砂浆产生伤损后,容易形成轨道板板底脱空,造成轨道刚度局部突变,不利于轨道结构受力和行车安全。通过对框架型板式轨道砂浆层伤损进行现场试验,评估砂浆伤损对轨道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轮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车辆-框架型板式轨道垂向耦合振动模型,研究分析不同形式、尺寸的砂浆伤损对轮轨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现场试验和理论研究表明:宽度小于0.2m的砂浆伤损对行车的影响有限,列车轴重对砂浆伤损的影响明显;轨道板端砂浆伤损形式对轮轨系统振动的影响较大,当砂浆伤损沿纵向宽度超过0.6m时,车辆和轨道系统各部件动力响应明显增大;从动力学的角度出发,砂浆伤损沿轨道纵向宽度不宜超过0.6m,沿轨道横向宽度不宜超过0.2m。
关键词
CA砂浆
伤损
现场测试
轮轨系统动力学
Keywords
CA mortar
damage
site testing
wheel-rail system dynamics
分类号
U211.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14.1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市域快线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过渡段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冯青松
孙魁
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4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78423,52068029,51878277)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20194BCJ22008)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2BBE50008)。
文摘
研究目的:为研究市域快线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过渡段的合理设置,根据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原理,建立车辆-过渡段无砟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计算模型,计算CRH6型动车以160 km/h的速度经过双块式无砟轨道-橡胶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过渡段时所引起的轮轨系统动力响应,并选取钢轨挠度变化率作为评价指标来衡量过渡段设置的合理性,详细分析不同减振垫刚度、过渡段级数和相邻过渡段刚度比对钢轨挠度变化率的影响。研究结论:(1)双块式无砟轨道和橡胶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连接处的刚度差对轮下钢轨位移和钢轨挠度变化率的影响十分显著,而对车体垂向加速度和轮轨力的影响相对较小;(2)当橡胶减振垫刚度小于或等于50 MPa/m时,钢轨挠度变化率超过0.30 mm/m的限值,需要在两种轨道连接处设置一定长度的刚度过渡段;(3)当标准减振段减振垫刚度为25 MPa/m时,建议设置三级刚度过渡段,每一级过渡段的长度为单块轨道板长,过渡段总长度为19.5 m,且相邻过渡段刚度比取值范围宜为1.4~1.6;(4)本研究结论可为市域快线橡胶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过渡段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市域快线
橡胶减振垫
浮置板
轮轨系统动力学
过渡段
Keywords
urban express line
rubber vibration-reduction pad
floating slab
wheel-rail system dynamics
transition section
分类号
U213.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轨道刚度的影响分析及动力学优化
被引量:
50
4
作者
刘学毅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文摘
应用轮轨系统动力学的频域分析方法,研究了轨道刚度对轨道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轨道动力参数对轨道刚度的敏感系数的概念,依据敏感系数的特性,初步建立了轨道总刚度取值、扣件与道床刚度比值的动力学优化分析方法.作为算例,对我国高速铁路的轨道刚度进行了初步优化分析,认为轨道总刚度合理取值范围为62.0~86.9kN/mm,扣件与道床刚度的最优比值约为0.5.
关键词
轮轨系统动力学
轨道刚度
动力学
优化
频域分析
Keywords
wheel-rail system dynamics
track stiffness
dynamic optimization
analysis in frequency domain
分类号
U212.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WJ-8型小阻力扣件轨下橡胶垫板滑出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李晶
机构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3-56,共4页
文摘
基于轨下胶垫滑出后扣件支撑刚度减小和轮轨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建立车辆-轨道-桥梁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轨下胶垫滑出对车辆与轨道结构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轨下胶垫滑出量的增加,车辆与轨道结构的振动加速度、钢轨与道床板的垂向位移、最大轮轨力、减载率均有增大趋势;最小轮轨力有减小趋势;且随着轨下胶垫滑出量的增加,车辆以及轨道结构的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趋势逐渐增大。(2)基于车辆以及轨道结构的动力学指标,轨下胶垫滑出量不宜大于120 mm。
关键词
WJ-8型小阻力扣件
轨下胶垫滑出
轮轨系统动力学
原理
动力学
指标
Keywords
WJ-8 small resistance fasteners
Sliding of pad
Dynamic principle of wheel-rail system
Dynamic parameters
分类号
U213.5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载线路钢轨波形磨耗成因研究
被引量:
30
6
作者
刘学毅
王平
万复光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8-103,共6页
基金
铁道部科技发展计划项目!94G10
文摘
对钢轨波磨成因理论和我国重载线路钢轨波磨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发展了一个适用于波磨成因分析的轮轨空间耦合振动模型。以轮轨间磨耗功为研究对象,发现了钢轨波磨是由一定条件下,轮轨系统垂向振动、轮对扭转振动和弯曲振动发生自激及交叉激扰形成的粘滑振动所致。同时发现了粘滑振动具有多种型态,且与不同的波磨特征相对应,并列举了四类粘滑振动。综合多种现有波磨成因理论,建立了“轮对粘滑振动-钢轨不均匀磨损”的成因理论。
关键词
钢轨
波形磨耗
轮轨系统动力学
粘滑振动
铁路
Keywords
rail corrugation
wheel/rail system dynamics
slip stick vibration
分类号
U213.4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11.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床裂纹对无砟轨道振动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
9
7
作者
林红松
刘学毅
周文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71,共5页
文摘
为研究无砟轨道道床开裂后结构受力,将混凝土道床简化为黏弹性连续支承梁,引入损伤函数表达道床裂纹,基于轮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考虑道床裂纹的车辆-双块式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了高速车辆通过具有半波余弦不平顺轨道时的振动响应,并分析了车辆速度对轨道有无裂纹时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道床裂纹对车辆和钢轨的振动影响很小,而对道床本身及其下部结构的振动影响较为显著,道床动弯应力和路基面动应力随着车辆速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大。
关键词
无砟轨道
裂纹
轮轨系统动力学
Keywords
ballastless track
crack
wheel-rail system dynamics
分类号
U213.7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速重载线钢轨打磨策略研究初探
被引量:
12
8
作者
刘莉丽
高亮
谷爱军
赵影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2004年第3期73-76,共4页
文摘
基于国内外钢轨打磨现状 ,分析研究高速重载线钢轨打磨策略 ,从打磨限值标准、打磨车工作参数标准、打磨质量控制标准等方面论述高速重载线钢轨打磨策略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关键技术。
关键词
高速重载铁路
钢轨打磨
轮轨系统动力学
打磨限值标准
打磨质量控制标准
Keywords
high speed heavy haul, steel rail grinding, strategic study, dynamics of wheel-rail system
分类号
U213.4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39.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ADAMS/Rail的直线电机轨道交通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万传风
张勇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87-92,共6页
文摘
阐述了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技术特点,并就其安全评价体系做了介绍,应用ADAMS/Rail软件分别建立了轮对、构架、悬挂系统、止挡、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直线电机以及车体的模型,并考虑轮轨关系组合为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整体模型,进行了大量的计算仿真。笔者主要以脱轨系数为例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给出考虑了径向转向架和直线电机后的安全评判指标,比较了与径向转向架和未安装直线电机的区别,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研究直线电机轨道交通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可以进一步从安全性角度研究线路设计参数。为我国今后直线电机轨道交通建设就线路参数对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影响研究方面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
机械
系统
动力学
仿真分析软件
轮轨
模块
自导向径向转向架
直线电机
轨道交通
安全评价指标
Keywords
ADAMS (Automated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Rail
self-steering radial bogie
linear induction motor (LIM)
track transportation
safety evaluation index
分类号
X934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轮轨系统动力学分析程序的并行算法研究
冯晓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砂浆伤损对轮轨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杨荣山
刘克飞
任娟娟
刘丹
刘学毅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市域快线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过渡段动力学分析
冯青松
孙魁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轨道刚度的影响分析及动力学优化
刘学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
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WJ-8型小阻力扣件轨下橡胶垫板滑出动力学研究
李晶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重载线路钢轨波形磨耗成因研究
刘学毅
王平
万复光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道床裂纹对无砟轨道振动的影响初探
林红松
刘学毅
周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高速重载线钢轨打磨策略研究初探
刘莉丽
高亮
谷爱军
赵影
《铁道标准设计》
200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ADAMS/Rail的直线电机轨道交通安全性研究
万传风
张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