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在道岔系统动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28
1
作者
任尊松
翟婉明
王其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15,共5页
道岔与一般正线的区别就在于它多变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复杂的轨线布置以及走行线路的转换。以一般线路轮对踏面与钢轨轨头接触关系为基础 ,考虑转辙器区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翼轨与心轨、主轨与护轨以及心轨之间的空间结构和平面布置 ,...
道岔与一般正线的区别就在于它多变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复杂的轨线布置以及走行线路的转换。以一般线路轮对踏面与钢轨轨头接触关系为基础 ,考虑转辙器区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翼轨与心轨、主轨与护轨以及心轨之间的空间结构和平面布置 ,本文模拟计算了转辙器区和辙叉区轮对与相应轨线的接触与冲击情况 ,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尖轨与护轨横向冲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道岔系统
动力学
模拟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几何不平顺对道岔区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全顺喜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22,共6页
利用三次样条插值对道岔区各控制断面的轮廓进行了拟合,并实现了对任意非控制断面轮廓的插值,在此基础上运用区间线路轮轨几何关系的基本原理,编制了道岔区轮轨接触几何子程序。运用该程序分析了车轮沿道岔方向前进时轮对的摇头角以及...
利用三次样条插值对道岔区各控制断面的轮廓进行了拟合,并实现了对任意非控制断面轮廓的插值,在此基础上运用区间线路轮轨几何关系的基本原理,编制了道岔区轮轨接触几何子程序。运用该程序分析了车轮沿道岔方向前进时轮对的摇头角以及道岔区轨道的方向、轨距、水平等几何不平顺对轮轨接触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不存在几何不平顺,道岔区内轮轨几何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而方向、水平不平顺可能会使道岔的结构不平顺进一步扩大,合适的轨距加宽能改善道岔的结构不平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
不平顺
道岔
结构不平顺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0 kg/m钢轨和60N钢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对比分析
被引量:
10
3
作者
全顺喜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8-43,共6页
为揭示我国新研究设计的60N钢轨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运用常用的迹线法,以LM型和LMA型车轮踏面为例,对60 kg/m钢轨(简称60钢轨)和60N钢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及其对轨底坡和轮对摇头的适应性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60钢轨,60N钢轨与LM...
为揭示我国新研究设计的60N钢轨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运用常用的迹线法,以LM型和LMA型车轮踏面为例,对60 kg/m钢轨(简称60钢轨)和60N钢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及其对轨底坡和轮对摇头的适应性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60钢轨,60N钢轨与LM型和LMA型踏面匹配时,轮轨接触点在钢轨上位于钢轨中心位置附近,同时不会在钢轨轨距角附近出现轮轨接触,且在发生轮缘接触前,60N钢轨相比60钢轨对应的等效锥度随着轮对横移量变化很小,说明60N钢轨有效的改善了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同60钢轨,60N钢轨对于LM型车轮踏面,当轨底坡为1/20时匹配更佳,对于LMA型车轮踏面,当轨底坡为1/40时匹配更佳,而摇头角对60钢轨和60N钢轨的影响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N钢轨
轨头轮廓
车轮踏面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非线性因素的铁道车辆运动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4
作者
霍艳忠
武振锋
+1 位作者
谢子豪
丁旺才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65,共6页
围绕车辆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因素,研究分析车辆运动稳定性的学术进展及存在问题;介绍了车辆运动稳定性的概念及影响车辆运动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评述了基于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轮轨蠕滑力和悬挂元件非线性因素的车辆运动稳定性的非线性振...
围绕车辆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因素,研究分析车辆运动稳定性的学术进展及存在问题;介绍了车辆运动稳定性的概念及影响车辆运动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评述了基于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轮轨蠕滑力和悬挂元件非线性因素的车辆运动稳定性的非线性振动相关研究;建议对车辆运动稳定性的非线性振动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研究内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动力学及稳定性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轮轨
蠕滑力
悬挂元件
非线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NURBS的固定辙叉心轨廓形参数化设计方法
5
作者
赵卫华
黄子惠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9-919,共11页
为实现固定辙叉心轨廓形参数化设计,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理论,提出一种考虑固定辙叉心轨廓形几何特征的参数化设计方法。以60 kg/m钢轨12号固定辙叉为例,选取心轨关键控制参数轨顶横坡和复合圆弧段比例系数对心轨廓形进行方案设...
为实现固定辙叉心轨廓形参数化设计,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理论,提出一种考虑固定辙叉心轨廓形几何特征的参数化设计方法。以60 kg/m钢轨12号固定辙叉为例,选取心轨关键控制参数轨顶横坡和复合圆弧段比例系数对心轨廓形进行方案设计,分析轨顶横坡和复合圆弧段比例系数对心轨廓形变化的影响权重;分析各方案下结构不平顺、轮轨接触点分布、轮对侧滚角以及滚动圆半径差等接触几何关系指标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圆弧段比例系数对心轨粗壮度影响较大;随着心轨顶宽增加,轨顶横坡对心轨廓形影响权重逐渐增加;轨顶横坡越大,心轨轮载过渡范围逐渐后移,对心轨承力有利;当轨顶横坡为1/10,复合圆弧段比例系数为1/3(方案4)时,竖横向不平顺相对于各方案最小值增大2.06%和1.61%,但轮载过渡位置在距心轨理论尖端330~335 mm范围内,心轨承载断面宽度最大;复合圆弧段比例系数对滚动圆半径差和轮对侧滚角变化影响权重较轨顶横坡大,在横移量-8~+4 mm范围内,随着心轨顶宽增加,方案4中滚动圆半径差和轮对侧滚角最小。综合考虑各方案轮轨接触几何参数变化规律可知,方案4廓形参数选取较为合理。该方法可使心轨廓形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和可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辙叉
心轨廓形
非均匀有理B样条
参数化设计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速度160 km/h轨道车辆直向道岔通过性能研究
6
作者
吕小勇
王勇
+2 位作者
张小平
张博宁
张胜建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9,共8页
文章介绍了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中建立道岔的原理和过程,通过实测的12号提速道岔型面数据和JM3踏面数据,使用MATLAB编写的迹线法程序对岔区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进行求解,研究轮轨接触点在道岔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根据速度160 km/h...
文章介绍了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中建立道岔的原理和过程,通过实测的12号提速道岔型面数据和JM3踏面数据,使用MATLAB编写的迹线法程序对岔区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进行求解,研究轮轨接触点在道岔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根据速度160 km/h轨道车辆的特点,在Simpack中建立车辆和道岔动态相互作用的模型,仿真踏面磨耗前后车辆以160 km/h的速度直逆向通过道岔的动力学响应,讨论车辆的横向减振器与抗蛇行减振器的刚度和阻尼对岔区蛇行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道岔区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不断变化是影响岔区动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车辆通过道岔时轮轨接触点不连续,轮轨易受到冲击,主要表现为辙叉处的垂向冲击与振动,但由于接触点的突变,也会引起横向振动。当车轮过度磨耗后,高速通过道岔时会激起车辆系统的蛇行运动,通过调整抗蛇行减振器和横向减振器的参数可以抑制蛇行运动,改善车辆通过道岔的动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变截面道岔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在道岔系统动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28
1
作者
任尊松
翟婉明
王其昌
机构
北方交通大学机电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列车与线路研究所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15,共5页
基金
国家博士学科点基金 (980 61 30 3)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5952 551 1 )
文摘
道岔与一般正线的区别就在于它多变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复杂的轨线布置以及走行线路的转换。以一般线路轮对踏面与钢轨轨头接触关系为基础 ,考虑转辙器区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翼轨与心轨、主轨与护轨以及心轨之间的空间结构和平面布置 ,本文模拟计算了转辙器区和辙叉区轮对与相应轨线的接触与冲击情况 ,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尖轨与护轨横向冲击力。
关键词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道岔系统
动力学
模拟
响应
Keywords
spatial wheel/rail contact geometry relationship
turnout system
dynamics
simulation
response
分类号
U213.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11.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何不平顺对道岔区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全顺喜
机构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22,共6页
文摘
利用三次样条插值对道岔区各控制断面的轮廓进行了拟合,并实现了对任意非控制断面轮廓的插值,在此基础上运用区间线路轮轨几何关系的基本原理,编制了道岔区轮轨接触几何子程序。运用该程序分析了车轮沿道岔方向前进时轮对的摇头角以及道岔区轨道的方向、轨距、水平等几何不平顺对轮轨接触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不存在几何不平顺,道岔区内轮轨几何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而方向、水平不平顺可能会使道岔的结构不平顺进一步扩大,合适的轨距加宽能改善道岔的结构不平顺。
关键词
几何
不平顺
道岔
结构不平顺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Keywords
geometrical irregularity
turnout
structural irregularity
geomet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wheel-rail contacting
分类号
U211.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60 kg/m钢轨和60N钢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对比分析
被引量:
10
3
作者
全顺喜
机构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8-43,共6页
文摘
为揭示我国新研究设计的60N钢轨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运用常用的迹线法,以LM型和LMA型车轮踏面为例,对60 kg/m钢轨(简称60钢轨)和60N钢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及其对轨底坡和轮对摇头的适应性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60钢轨,60N钢轨与LM型和LMA型踏面匹配时,轮轨接触点在钢轨上位于钢轨中心位置附近,同时不会在钢轨轨距角附近出现轮轨接触,且在发生轮缘接触前,60N钢轨相比60钢轨对应的等效锥度随着轮对横移量变化很小,说明60N钢轨有效的改善了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同60钢轨,60N钢轨对于LM型车轮踏面,当轨底坡为1/20时匹配更佳,对于LMA型车轮踏面,当轨底坡为1/40时匹配更佳,而摇头角对60钢轨和60N钢轨的影响基本一致。
关键词
60N钢轨
轨头轮廓
车轮踏面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Keywords
60N rail
Rail head profile
Wheel tread
Wheel-rail contact geometric relationship.
分类号
U213.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非线性因素的铁道车辆运动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4
作者
霍艳忠
武振锋
谢子豪
丁旺才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6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462011)
文摘
围绕车辆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因素,研究分析车辆运动稳定性的学术进展及存在问题;介绍了车辆运动稳定性的概念及影响车辆运动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评述了基于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轮轨蠕滑力和悬挂元件非线性因素的车辆运动稳定性的非线性振动相关研究;建议对车辆运动稳定性的非线性振动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研究内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车辆动力学及稳定性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轮轨
蠕滑力
悬挂元件
非线性因素
Keywords
vehicle dynamics and stability
wheel-rail contact geometry
wheel-rail creep force
suspension elements
nonlinear factors
分类号
U270.1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NURBS的固定辙叉心轨廓形参数化设计方法
5
作者
赵卫华
黄子惠
机构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地下工程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9-91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8098)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J01888)。
文摘
为实现固定辙叉心轨廓形参数化设计,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理论,提出一种考虑固定辙叉心轨廓形几何特征的参数化设计方法。以60 kg/m钢轨12号固定辙叉为例,选取心轨关键控制参数轨顶横坡和复合圆弧段比例系数对心轨廓形进行方案设计,分析轨顶横坡和复合圆弧段比例系数对心轨廓形变化的影响权重;分析各方案下结构不平顺、轮轨接触点分布、轮对侧滚角以及滚动圆半径差等接触几何关系指标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圆弧段比例系数对心轨粗壮度影响较大;随着心轨顶宽增加,轨顶横坡对心轨廓形影响权重逐渐增加;轨顶横坡越大,心轨轮载过渡范围逐渐后移,对心轨承力有利;当轨顶横坡为1/10,复合圆弧段比例系数为1/3(方案4)时,竖横向不平顺相对于各方案最小值增大2.06%和1.61%,但轮载过渡位置在距心轨理论尖端330~335 mm范围内,心轨承载断面宽度最大;复合圆弧段比例系数对滚动圆半径差和轮对侧滚角变化影响权重较轨顶横坡大,在横移量-8~+4 mm范围内,随着心轨顶宽增加,方案4中滚动圆半径差和轮对侧滚角最小。综合考虑各方案轮轨接触几何参数变化规律可知,方案4廓形参数选取较为合理。该方法可使心轨廓形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和可预测性。
关键词
固定辙叉
心轨廓形
非均匀有理B样条
参数化设计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Keywords
fixed-nose crossing
nose rail profile
NURBS
parametric design
wheel-rail contact geometry
分类号
U213.6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速度160 km/h轨道车辆直向道岔通过性能研究
6
作者
吕小勇
王勇
张小平
张博宁
张胜建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9,共8页
基金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系统性重大项目(P2021J003)。
文摘
文章介绍了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中建立道岔的原理和过程,通过实测的12号提速道岔型面数据和JM3踏面数据,使用MATLAB编写的迹线法程序对岔区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进行求解,研究轮轨接触点在道岔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根据速度160 km/h轨道车辆的特点,在Simpack中建立车辆和道岔动态相互作用的模型,仿真踏面磨耗前后车辆以160 km/h的速度直逆向通过道岔的动力学响应,讨论车辆的横向减振器与抗蛇行减振器的刚度和阻尼对岔区蛇行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道岔区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不断变化是影响岔区动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车辆通过道岔时轮轨接触点不连续,轮轨易受到冲击,主要表现为辙叉处的垂向冲击与振动,但由于接触点的突变,也会引起横向振动。当车轮过度磨耗后,高速通过道岔时会激起车辆系统的蛇行运动,通过调整抗蛇行减振器和横向减振器的参数可以抑制蛇行运动,改善车辆通过道岔的动力学性能。
关键词
轨道车辆
变截面道岔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动力学性能
Keywords
railway vehicle
variable-section turnout
wheel-rail contact geometry
dynamic performance
分类号
U213.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在道岔系统动力学中的应用
任尊松
翟婉明
王其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几何不平顺对道岔区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影响
全顺喜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3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60 kg/m钢轨和60N钢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对比分析
全顺喜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非线性因素的铁道车辆运动稳定性研究进展
霍艳忠
武振锋
谢子豪
丁旺才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NURBS的固定辙叉心轨廓形参数化设计方法
赵卫华
黄子惠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速度160 km/h轨道车辆直向道岔通过性能研究
吕小勇
王勇
张小平
张博宁
张胜建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