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速和高速铁路曲线轨道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性能匹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开云 翟婉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2-144,共3页
铁路曲线轨道上轮轨系统相互作用问题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对轮轨动力学性能的匹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针对提速和高速铁路,开展曲线轨道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性能匹配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关键词 曲线轨道 轮轨动态相互作用 性能匹配 提速铁路 高速铁路 平纵断面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轨黏着状态对曲线区段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胡佳华 金潇 +3 位作者 张涛 杨云帆 凌亮 王开云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2,共6页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考虑不同轮轨黏着状态的地铁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轮轨界面黏着状态和曲线半径对轮轨系统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通过曲线区段时,轮轨界面黏着状态对轮对运动姿态和轮轨系统动...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考虑不同轮轨黏着状态的地铁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轮轨界面黏着状态和曲线半径对轮轨系统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通过曲线区段时,轮轨界面黏着状态对轮对运动姿态和轮轨系统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显著;轮轨界面存在低黏着接触状态会削弱轮对导向能力,致使脱轨系数增大,尤其当外侧轮轨界面存在低黏着接触状态时影响更大;通过润滑适当减小内侧轮轨摩擦因数,同时保持较大外侧轮轨摩擦因数可有效减小脱轨系数,提高车辆横向运行安全性;内外侧轮轨磨耗指数主要由所在侧轮轨黏着状态决定,且随曲线半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曲线区段 数值模拟 轮轨动态相互作用 黏着状态 摩擦因数 磨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速条件下万吨重载列车通过曲线的车辆稳定性及轮轨动态相互作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文平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41-246,共6页
为研究重载铁路既有线提速(由80km/h提至90km/h)对列车通过曲线的稳定性及其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开展车辆动力学及轨道动力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车辆稳定性测试中,随运行速度提高,万吨重载列车的车体、构架及承载鞍加速度普遍小幅... 为研究重载铁路既有线提速(由80km/h提至90km/h)对列车通过曲线的稳定性及其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开展车辆动力学及轨道动力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车辆稳定性测试中,随运行速度提高,万吨重载列车的车体、构架及承载鞍加速度普遍小幅增大,其范围分别为0.02g~0.20g、0.13g~0.33g和5.2g~48.8g,相比重车工况而言,空车工况下构架加速度受列车运行速度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轨道结构测试中,轮轨垂向力及横向力的范围分别为101.91~168.30kN和23.51~86.22kN,重载列车提速引起轮轨横向力小幅波动;钢轨及轨枕的垂向加速度范围分别为20.32g~59.32g、2.75g~7.50g,钢轨及轨枕加速度均随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大;测试中,车辆稳定性及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指标均小于安全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试验研究 提速 车辆稳定性 轮轨动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行车条件下高速车辆通过道岔动力学响应时频特征分析
4
作者 李天怡 闫正 +3 位作者 朱小雪 徐井芒 王平 郑世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08-2120,共13页
为研究道岔固有结构不平顺对不同车型、方向及速度下过岔时轮轨动力学响应特性的影响,考虑道岔区钢轨的柔性变形,以高速铁路18号无砟道岔为研究对象,建立高速车辆-道岔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为精确获取信号的分布特性,采用同步压缩小波... 为研究道岔固有结构不平顺对不同车型、方向及速度下过岔时轮轨动力学响应特性的影响,考虑道岔区钢轨的柔性变形,以高速铁路18号无砟道岔为研究对象,建立高速车辆-道岔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为精确获取信号的分布特性,采用同步压缩小波变换技术,对不同车型、过岔方向及行车速度下的轮轨动态响应进行时域与频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直顺向过岔相较于直逆向过岔,轮载过渡位置更靠近尖轨尖端且过渡长度更长;轮轨垂向力及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均存在2个主频带(150 Hz以下),其中直逆向过岔的2个主频较直顺向过岔的主频高约10 Hz。不同车型的过岔动态响应呈现差异性时频特征,CRH5型车的轮载过渡位置显著前移,其轮轨垂向力、轴箱振动加速度幅值及主频能量均比CRH2A与CRH380A型车的高;由于车辆参数存在差异,同一结构在不平顺激励下,2类主频(150 Hz以下)及400 Hz以上主频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结构不平顺 高速道岔 时频分析 轮轨动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不均匀沉降对高速车辆-道岔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袁钰雯 杨县才 +2 位作者 刘泽宇 钱瑶 徐井芒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3,共6页
为了研究路基不均匀沉降对高速列车过岔时轮轨动力响应的影响,结合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法,考虑道岔多钢轨的相互作用及柔性变形,建立高速列车-道岔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路基不均匀沉降位置、沉降波长、沉降幅值、行车速度等因素对高... 为了研究路基不均匀沉降对高速列车过岔时轮轨动力响应的影响,结合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法,考虑道岔多钢轨的相互作用及柔性变形,建立高速列车-道岔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路基不均匀沉降位置、沉降波长、沉降幅值、行车速度等因素对高速列车过岔安全性和平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道岔区发生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轮轨力和车体加速度增加,降低车辆过岔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当路基不均匀沉降最大值位于尖轨顶宽15 mm断面时,对车辆过岔的动力学行为影响最大,轮载过渡段的长度较无路基不均匀沉降条件下延长25.64%;各项动力学指标随路基不均匀沉降波长增大而减小,随沉降幅值增大而增大;相比于区间线路,当道岔区发生路基不均匀沉降时,行车速度的变化对动力学响应的影响更大,尤其是轮轨横向力和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道岔 刚柔耦合动力学 路基不均匀沉降 轮轨动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波磨对高速车辆-道岔系统动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智恒 闫正 +2 位作者 李抒效 徐井芒 王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96-4609,共14页
为研究钢轨波磨对高速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高速车辆-道岔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考虑道岔区多钢轨的柔性变形,通过数值模拟来描述钢轨表面波磨;考虑钢轨波磨的分布相位、波长、波深及通过速度等影响因素,重点分析道岔区波... 为研究钢轨波磨对高速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高速车辆-道岔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考虑道岔区多钢轨的柔性变形,通过数值模拟来描述钢轨表面波磨;考虑钢轨波磨的分布相位、波长、波深及通过速度等影响因素,重点分析道岔区波磨工况下轮轨垂向力和车辆部件垂向振动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尖轨顶宽40 mm处,当钢轨波磨处于波深时变率最大的相位时,尖轨侧轮轨垂向力最大;道岔区波磨会缩短轮载过渡段长度;当波长为150 mm、波深达到0.08 mm时,尖轨侧车轮在轮载过渡段完全减载,出现瞬间轮轨分离现象;轮轨垂向力、车辆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与波长呈负相关,与波深、速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道岔 钢轨波磨 车辆-道岔刚柔耦合模型 轮轨动态相互作用 轮载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performance of heavy-haul combined train applying emergency braking on straight line 被引量:6
7
作者 刘鹏飞 王开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898-1908,共11页
A heavy-haul train-track coupled model is developed. Taking the emergency braking of the 2×104 t combined train as example, the train longitudinal impulse, the coupler dynamic behaviors and wheel-rail interaction... A heavy-haul train-track coupled model is developed. Taking the emergency braking of the 2×104 t combined train as example, the train longitudinal impulse, the coupler dynamic behaviors and wheel-rail interactions of vehicles distributing in the different position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nder the coupler compressing forces, the couplers of middle locomotives may tilt to the free swing limits, which induces the unidirectional tilt of their connected wagon couplers. Consequently, the coupler longitudinal forces produce the lateral components, and then affect the wheel-rail dynamic interacti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iddle locomotive and their neighboring freight wagons deteriorate significantly, becoming the most dangerous parts in the combined train. The wagons disconnecting with the locomotives can basically keep their couplers to stabilize in the centering positions, even though the maximum coupler longitudinal force acts on it. And its corresponding running safety also has little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haul train longitudinal impulse vehicle–track coupled dynamics emergency bra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