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镜湖不同湖区沉积物中轮虫休眠卵萌发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雷 席贻龙 +1 位作者 董丽丽 刘桂云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2,共7页
实验室内对镜湖沉积物中的轮虫休眠卵进行了萌发,共孵出轮虫47种,隶属于10科19属;其中大湖区沉积物中萌发出的轮虫40种,小湖区41种,两湖区共同种类34种。每毫升大湖区沉积物中休眠卵萌发出的轮虫平均数量为(1.1±0.1)个,显著高于小... 实验室内对镜湖沉积物中的轮虫休眠卵进行了萌发,共孵出轮虫47种,隶属于10科19属;其中大湖区沉积物中萌发出的轮虫40种,小湖区41种,两湖区共同种类34种。每毫升大湖区沉积物中休眠卵萌发出的轮虫平均数量为(1.1±0.1)个,显著高于小湖区的(0.4±0.0)个。在两湖区沉积物中,以3种孵化方式所萌发出的平均密度超过4.0ind./200mL的轮虫种类总计有6种,它们是多须伪前翼轮虫(Proalides tentaculates)、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臂三肢轮虫(Filinia brachiata)和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其中前三种轮虫为两湖区所共有。共有的3种轮虫的孵出情况在两湖区沉积物间也存在着差异。在小湖区沉积物中,3种孵化方式下孵出的平均密度大于0.05ind./200mL的轮虫属是臂尾轮属、伪前翼轮属、龟甲轮属和龟纹轮属,而大湖区沉积物中孵出的平均密度较高的轮虫属还包括三肢轮属、巨头轮属(Cephalodella)和异尾轮属(Trichocerca);水体营养程度较高的大湖区沉积物中孵出的臂尾轮属、伪前翼轮属和龟甲轮属轮虫的密度均高于营养程度较低的小湖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湖 轮虫休眠卵 萌发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湖沉积物中轮虫休眠卵的原位萌发
2
作者 席贻龙 张雷 董丽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334-3340,共7页
将2004年春季采于芜湖市镜湖的沉积物样品在不同季节进行原位萌发发现,除冬季未见有轮虫孵出外,其余3个季节共孵出轮虫39种,隶属于7科19属;大湖区每200ml沉积物中休眠卵萌发出的轮虫数量平均为212.2个±48.9个,显著高于小湖区的39.1... 将2004年春季采于芜湖市镜湖的沉积物样品在不同季节进行原位萌发发现,除冬季未见有轮虫孵出外,其余3个季节共孵出轮虫39种,隶属于7科19属;大湖区每200ml沉积物中休眠卵萌发出的轮虫数量平均为212.2个±48.9个,显著高于小湖区的39.1个±10.3个。大湖区沉积物在夏季萌发出的小巨头轮虫(Cephalodella exigua)、大肚须足轮虫(Euchlanis dilatata)和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urceolaris)、秋季萌发出的裂足臂尾轮虫(B.diversicornis)和角突臂尾轮虫(B.angularis)以及春季萌发出的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和等刺异尾轮虫(T.similis)分别占各季节总萌发数的51.1%、19.7%、15.7%、14.7%、11.1%、38.4%和23.7%,小湖区沉积物在夏季萌发出的多须伪前翼轮虫(Proalides tentaculates)和暗小异尾轮虫、秋季萌发出的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尖趾单趾轮虫(Monostyla closterocerca)和大肚须足轮虫以及春季萌发出的尖趾单趾轮虫、盘状鞍甲轮虫(Lepadella patella)和暗小异尾轮虫分别占各季节总萌发数的53.9%、31.6%、18%、17%、13%、31%、24.1%和17.2%。各季节萌发出的轮虫与同季节水体中存在的轮虫种类及数量间存在的较大差异表明,那些常年存在于水体中的轮虫所产的休眠卵的萌发对其种群增长的直接贡献可能不大;而那些每年都要从水体中消失一段时间的轮虫所产的休眠卵的萌发在其种群重建中的作用可能因种类的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湖 轮虫休眠卵 季节 原位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虫休眠卵在水产育苗上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波 商占恒 +1 位作者 孙钜钜 杨永海 《水产养殖》 CAS 1998年第3期22-23,共2页
本文综述了轮虫休眠卵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研究概况。
关键词 轮虫休眠卵 水产育苗 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虫休眠卵形成与萌发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马倩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1年第1期61-62,共2页
1轮虫及休眠卵概述轮虫是浮游动物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类群,它分布范围广,体型小,生长迅速且较容易饲养繁殖,常作为水产行业中的开口饵料使用,其营养丰富,形体微小(长约0.04~2.00 mm,多数不超过0.50 mm),且含有活性物质,是鱼和虾蟹等无脊... 1轮虫及休眠卵概述轮虫是浮游动物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类群,它分布范围广,体型小,生长迅速且较容易饲养繁殖,常作为水产行业中的开口饵料使用,其营养丰富,形体微小(长约0.04~2.00 mm,多数不超过0.50 mm),且含有活性物质,是鱼和虾蟹等无脊椎动物最好的开口饵料之一。常见的轮虫有萼花臂尾轮虫、褶皱臂尾轮虫等。轮虫休眠卵是单巢目轮虫在不利条件下形成的滞育结构,是轮虫有性生殖的产物,对轮虫抵御不良环境及保种、繁衍和散布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虫休眠卵 浮游动物 褶皱臂尾轮虫 水产行业 开口饵料 饲养繁殖 活性物质 有性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低温轮虫温室培育水花试验报告
5
作者 张旭彬 王立辉 王为民 《黑龙江水产》 1996年第1期8-9,共2页
随着高寒地区早繁鱼苗基地建设的迅速发展,在低温季节对鲜活饵料的需求十分迫切。而轮虫作为鱼苗的活性开口饵料,其温幅广的种类,如萼花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等,适宜在低温下大量培养。为了探索“低温条件下轮虫敞池培... 随着高寒地区早繁鱼苗基地建设的迅速发展,在低温季节对鲜活饵料的需求十分迫切。而轮虫作为鱼苗的活性开口饵料,其温幅广的种类,如萼花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等,适宜在低温下大量培养。为了探索“低温条件下轮虫敞池培育技术”在高寒地区应用的可行性,1993年至1995年连续三年在绥化市鱼类良种温室孵化场进行试验和推广,利用低温敝池培养轮虫,温室培育水花,解决了高寒地区早繁鱼苗的开口饵料,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培育 高寒地区 壶状臂尾轮虫 轮虫休眠卵 枝角类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培育技术 开口饵料 水花 基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池塘培养轮虫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东威 范秀娟 +1 位作者 王玉国 韩久和 《黑龙江水产》 1997年第4期19-21,共3页
我国北方地区有很多地方鱼苗发塘仍采用传统的豆浆泼洒方法,有些条件好,工业化程度高的养鱼池采用丰年虫卵培育发塘饲料,但不论哪种方法,在降低成本、鱼苗培育成活率、鱼苗体质和出池规格上都不如利用轮虫发塘,而利用轮虫发塘的关键是... 我国北方地区有很多地方鱼苗发塘仍采用传统的豆浆泼洒方法,有些条件好,工业化程度高的养鱼池采用丰年虫卵培育发塘饲料,但不论哪种方法,在降低成本、鱼苗培育成活率、鱼苗体质和出池规格上都不如利用轮虫发塘,而利用轮虫发塘的关键是掌握好方法。本文对其技术措施作一具体论述,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措施 北方池塘 轮虫休眠卵 枝角类 峰期 生物量 鱼苗培育 成活率 浮游植物 发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轮虫养鱼苗的新技术要点
7
作者 杨草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1996年第11期18-18,共1页
在池塘中直接增殖轮虫,是解决鱼苗开口饲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鱼苗成活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现将其技术操作要点介绍如下:(1)排水清塘轮虫是依靠底泥中的休眠卵重新萌发的。据测定在养鱼的肥水池塘的底泥中,平均每平方米有轮虫休眠卵... 在池塘中直接增殖轮虫,是解决鱼苗开口饲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鱼苗成活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现将其技术操作要点介绍如下:(1)排水清塘轮虫是依靠底泥中的休眠卵重新萌发的。据测定在养鱼的肥水池塘的底泥中,平均每平方米有轮虫休眠卵几百万至一千多万个,它们是翌年轮虫发生的"种子"。排水能增加底泥中休眠卵的受热量.清塘可清除轮虫的敌害,更换新水本身对体眠卵是一个良性刺激。所以,在平均水温20—25℃时,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左右排水清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虫休眠卵 池塘 鱼苗成活率 底泥 操作要点 增殖 排水 有效途径 生石灰 降低生产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