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型车轮胎侧偏刚度的参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玲 马力 +3 位作者 牟宇 徐超 李文茹 施树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08-1514,1466,共8页
鉴于高速转弯等极限工况下,采用实车实验法研究车辆的稳定性存在极大的危险性,采用模型车代替实车进行车辆稳定性实验。研究车辆的动力学特性,须先获取轮胎参数,特别是轮胎的侧偏刚度。本文中首先基于2自由度车辆模型,推导了轮胎侧偏刚... 鉴于高速转弯等极限工况下,采用实车实验法研究车辆的稳定性存在极大的危险性,采用模型车代替实车进行车辆稳定性实验。研究车辆的动力学特性,须先获取轮胎参数,特别是轮胎的侧偏刚度。本文中首先基于2自由度车辆模型,推导了轮胎侧偏刚度的参数辨识模型,并采用低速圆周实验法测定了轮胎线性区域的侧偏刚度。然后,根据测得的轮胎侧偏刚度,一方面通过计算前轮转角并和利用Ackermann转向几何学得到的前轮转角进行对比,直接验证了参数辨识法测定轮胎侧偏刚度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通过计算轮胎魔术公式系数,间接验证了参数辨识法测定轮胎侧偏刚度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自由度车辆模型 刚度 参数辨识 Ackermann转向几何 轮胎魔术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双天线GPS/INS系统的汽车侧偏角和轮胎侧偏刚度估测法 被引量:6
2
作者 胡晓清 尚修香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7,共6页
介绍了测姿原理,分析了采用单天线GPS/INS组合测量方式的运动学卡尔曼滤波器在车辆侧倾和传感器发生漂移时存在的加速度偏差测量的延时问题,提出了直接测量车辆侧倾角和传感器漂移的双天线GPS/INS测量方法,并利用该测量方法对车辆和轮... 介绍了测姿原理,分析了采用单天线GPS/INS组合测量方式的运动学卡尔曼滤波器在车辆侧倾和传感器发生漂移时存在的加速度偏差测量的延时问题,提出了直接测量车辆侧倾角和传感器漂移的双天线GPS/INS测量方法,并利用该测量方法对车辆和轮胎的侧偏角以及轮胎的侧偏刚度进行了估测。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双天线GPS方法测量的侧偏角和侧偏刚度估测值与理论值能够较好地吻合,说明由于双天线GPS/INS系统直接测量车辆的行驶情况,提高了侧偏的估测精度,显示该项技术在未来汽车安全系统的应用中具有突出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INS 汽车状态估测 车辆 轮胎刚度 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载荷下轮胎侧偏特性的理论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孔辉 卢荡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92,共4页
提出了在动载和时变印迹长度下轮胎的接触历程概念,导出了计算动载时轮胎接地印迹内各点接触 历程的入迹方程,阐明轮胎动载侧偏力学特性建模机理,克服了动载侧偏特性理论建模的一个基本障碍,建立了考 虑胎体平移弹性小幅动载时的理... 提出了在动载和时变印迹长度下轮胎的接触历程概念,导出了计算动载时轮胎接地印迹内各点接触 历程的入迹方程,阐明轮胎动载侧偏力学特性建模机理,克服了动载侧偏特性理论建模的一个基本障碍,建立了考 虑胎体平移弹性小幅动载时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轮胎动载侧偏特性的半经验模型,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给出 了试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性 动载 轮胎 试验研究 时变 力学特性 经验模型 障碍 理论 动态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载荷作用下客车轮胎侧偏刚度的估算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喜东 马建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1,43,共4页
侧偏刚度是决定操纵稳定性的重要参数。从轮胎模型和运动分析、整车运动和受力分析两方面介绍了客车动力学模型。探讨了如何估算动载荷作用下客车的侧偏刚度,并以国产 SX6120A 型豪华大客车为例,仿真得到了轮胎的侧偏刚度。
关键词 动载荷 轮胎 刚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辨识的轮胎侧偏刚度二元二阶参数模型求解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喜东 马建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36,共4页
以系统辨识为出发点,建立了大型客车3自由度模型,构造了前、后轮胎侧偏刚度关于侧偏角和垂直载荷的二元二阶参数模型,推导出了侧偏力和横摆力矩的三元二阶模型。运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对多输入、输出系统的参数进行了递推估计,并根... 以系统辨识为出发点,建立了大型客车3自由度模型,构造了前、后轮胎侧偏刚度关于侧偏角和垂直载荷的二元二阶参数模型,推导出了侧偏力和横摆力矩的三元二阶模型。运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对多输入、输出系统的参数进行了递推估计,并根据试验数据对实车的轮胎侧偏刚度模型进行了求解和验证。结果表明,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可信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 刚度 系统辨识 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横摆转动惯量及轮胎侧偏刚度识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白艳 管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5-128,共4页
车辆参数辨识在汽车正逆向开发及控制器设计等方面是必要前提与技术难点。目前参数的获取主要有两种方法:通过仪器测量的方法和系统辨识技术。研究了一种能够识别横摆转动惯量及轮胎侧偏刚度的实验辨识方法。该方法通过汽车转向盘转角... 车辆参数辨识在汽车正逆向开发及控制器设计等方面是必要前提与技术难点。目前参数的获取主要有两种方法:通过仪器测量的方法和系统辨识技术。研究了一种能够识别横摆转动惯量及轮胎侧偏刚度的实验辨识方法。该方法通过汽车转向盘转角脉冲输入获得的实验数据,首先采用时域法辨识车辆横摆角速度对转向盘转角和侧向加速度对转向盘转角的传递函数,再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传递函数中包含的横摆转动惯量和前后轮胎侧偏刚度,使所得频响特性和辨识所得频响特性误差最小,最后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的理论可行性。所提的实验辨识获得横摆角速度和轮胎侧偏刚度参数的优点是无需特制或购买专用测量设备,尤其在实验条件受限情况下,更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摆转动惯量 轮胎刚度 系统辨识 二自由度车辆模型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时变轮胎侧偏刚度的车辆质心侧偏角鲁棒估计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建锋 吴强 +2 位作者 葛新元 汤传业 叶贻财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共7页
车辆质心侧偏角是车辆主动安全控制的重要参考信息,难以直接测量。提出一种含时变轮胎侧偏刚度的车辆质心侧偏角鲁棒估计方法。利用一种车载传感器量测信号可靠性判别方法,滤除横摆率和侧向加速度中的不可靠量测值。设计一种基于侧向加... 车辆质心侧偏角是车辆主动安全控制的重要参考信息,难以直接测量。提出一种含时变轮胎侧偏刚度的车辆质心侧偏角鲁棒估计方法。利用一种车载传感器量测信号可靠性判别方法,滤除横摆率和侧向加速度中的不可靠量测值。设计一种基于侧向加速度信息的轮胎侧偏刚度计算方法,以解决非线性区域的时变轮胎侧偏刚度表征问题。利用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迭代,以获得鲁棒的车辆质心侧偏角。数值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车辆质心侧偏角估计方法在精度和鲁棒性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质心 时变轮胎刚度 容积卡尔曼滤波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0R20 14PR PW02型轮胎侧偏刚度的试验与拟合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红光 顾彬彬 +1 位作者 邱峰 陈士安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9年第5期63-65,共3页
为给使用某公司产7.50R20 14PR PW02型轮胎车辆的操纵稳定性研究提供准确的轮胎侧偏力计算公式,对该轮胎进行了相关试验与数值拟合。首先,在标准胎压下就5种不同载荷,测量了侧偏角范围-8°~8°内对应的侧偏力。然后使用MagicFo... 为给使用某公司产7.50R20 14PR PW02型轮胎车辆的操纵稳定性研究提供准确的轮胎侧偏力计算公式,对该轮胎进行了相关试验与数值拟合。首先,在标准胎压下就5种不同载荷,测量了侧偏角范围-8°~8°内对应的侧偏力。然后使用MagicFormula模型及Unitire模型分别对该轮胎侧偏刚度进行了数值拟合,并就使用Unitire模型在数值拟合的过程中Ey(侧向力曲率因子)及μy(侧向摩擦系数)的部分拟合值超出取值定义域的现象给出了相关修正方法。最后对上述拟合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使用Magic Formula模型得到的侧偏力计算公式的计算精度较高,其最大残差仅为0.68%,说明7.50R20 14PR PW02型轮胎对Magic Formula轮胎模型较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轮胎 刚度 试验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稳态转向特性试验估算轮胎侧偏刚度 被引量:2
9
作者 丁守松 马建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923-926,共4页
侧偏刚度是决定操纵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轮胎应具有足够的侧偏刚度以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文章探讨了在没有轮胎侧偏特性试验台的条件下 ,如何根据稳态转向特性试验结果估算小侧偏角下的侧偏刚度 ,并以安凯牌HF F612 0 K0 1型... 侧偏刚度是决定操纵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轮胎应具有足够的侧偏刚度以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文章探讨了在没有轮胎侧偏特性试验台的条件下 ,如何根据稳态转向特性试验结果估算小侧偏角下的侧偏刚度 ,并以安凯牌HF F612 0 K0 1型客车为例 ,求得轮胎的侧偏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度 稳态转向特性 轮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轮胎侧偏刚度变化率的车辆质心侧偏角融合估计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兴华 季学武 +2 位作者 刘贺 曹轩豪 赵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12735-12743,共9页
针对车辆在高速紧急避让工况下质心侧偏角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轮胎侧偏刚度变化率的质心侧偏角融合估计算法。在车辆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轮胎侧偏刚度估计方法,构建基于改进扩展卡尔曼滤波的质心侧偏角估... 针对车辆在高速紧急避让工况下质心侧偏角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轮胎侧偏刚度变化率的质心侧偏角融合估计算法。在车辆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轮胎侧偏刚度估计方法,构建基于改进扩展卡尔曼滤波的质心侧偏角估计算法,根据质心侧偏角和车辆纵向、侧向加速度的关系,构建基于积分法的质心侧偏角估计算法;结合两种估计算法的特点,采用轮胎侧偏刚度的一阶微分表征车辆的非线性程度,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不同车辆动态特性及路面条件的融合估计算法。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结果表明,该融合估计算法在不同的车辆动态特性和不同路面条件下具有良好的估计精度和实时性,对传感器信号的噪声、误差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心角估计 扩展卡尔曼滤波 积分法 轮胎刚度估计 融合估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车轮侧偏刚度的汽车转向梯形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鲁和安 安晓鹃 +1 位作者 彭彦宏 安立人 《工业技术经济》 1995年第4期79-83,共5页
汽车转向时,内外转向轮的转角比例关系是由梯形机构来保证。转向梯形机构影响汽车的一系列使用性能:行驶安全性、稳定性和轮胎磨损等。为使汽车在转向过程中转向轮处于纯滚动或有极小滑移状态,从而提高轮胎使用寿命,各轮的轴线应相交于... 汽车转向时,内外转向轮的转角比例关系是由梯形机构来保证。转向梯形机构影响汽车的一系列使用性能:行驶安全性、稳定性和轮胎磨损等。为使汽车在转向过程中转向轮处于纯滚动或有极小滑移状态,从而提高轮胎使用寿命,各轮的轴线应相交于一点,即瞬时转向中心。这就要求梯形机构应使内外轮转角与理论内外轮转角之差尽量小,特别在小转角范围内。用传统作图法设计转向梯形有较大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该法由于主、客观原因都会引起很大的误差,而且工作量很大,只能从有限次试凑中进行选择,难以得到最佳的设计方案。由于计算机和新的计算方法的引入,使设计人员从烦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了设计质量,加快了设计进度。目前,国内有人是在假定轮胎是刚性无侧偏的情况下对转向梯形进行优化设计。事实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梯形机构 刚度 外轮转角 移角 轮胎 优化设计 汽车 目标函数 吉林工业大学 转向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横向载荷转移的4WID-EVs侧向力及侧偏刚度估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新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7-373,共7页
针对分布式电驱动汽车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不易测量的问题,考虑到车辆横向载荷转移,结合无迹卡尔曼滤波和扩展卡尔曼滤波优点,设计了双卡尔曼滤波观测器分别估计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建立7自由度车辆模型,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设... 针对分布式电驱动汽车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不易测量的问题,考虑到车辆横向载荷转移,结合无迹卡尔曼滤波和扩展卡尔曼滤波优点,设计了双卡尔曼滤波观测器分别估计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建立7自由度车辆模型,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设计轮胎力观测器,并以此作为侧偏刚度观测器的输入;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设计了轮胎侧偏刚度观测器;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行驶工况下该观测器均能够有效估计出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向力 轮胎刚度 卡尔曼滤波 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侧偏角下侧偏松弛长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侯永平 胡于进 +1 位作者 李成刚 郭孔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8-81,共4页
本文在稳态指数统一模型和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大侧偏角下动态过程中侧偏松弛长度的特性。侧偏松弛长度是由轮胎的侧向弹性决定的。在人侧偏角下,侧偏松弛长度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侧向有效滑移率的改变而改变,而且它们... 本文在稳态指数统一模型和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大侧偏角下动态过程中侧偏松弛长度的特性。侧偏松弛长度是由轮胎的侧向弹性决定的。在人侧偏角下,侧偏松弛长度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侧向有效滑移率的改变而改变,而且它们之间呈现非线性特性。深入了解侧偏松弛长度的特性对研究轮胎动态特性和建立轮胎动态模型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 刚度 松弛长度 非稳态模型 动态特性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RI模型的参数自适应质心侧偏角观测器的设计 被引量:10
14
作者 罗文发 吴光强 郑松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9-255,291,共8页
首先对全维车速观测器进行降维处理,以减少观测器的在线计算量,并设计了非线性级联车速观测器。接着,对路面附着系数和轮胎侧偏刚度进行参数自适应估计,以提高质心侧偏角的估计精度,并基于HSRI轮胎模型设计了参数自适应非线性质心侧偏... 首先对全维车速观测器进行降维处理,以减少观测器的在线计算量,并设计了非线性级联车速观测器。接着,对路面附着系数和轮胎侧偏刚度进行参数自适应估计,以提高质心侧偏角的估计精度,并基于HSRI轮胎模型设计了参数自适应非线性质心侧偏角观测器。在估算轮胎侧偏刚度时采用无侧向车速的车辆模型,以避免车辆动力学模型与侧向车速观测器的耦合作用,并引入带双重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以保持算法的修正能力和解除不同估计参数之间误差的耦合作用。最后采用Simulink与Carsim动力学仿真软件进行联合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参数自适应非线性质心侧偏角观测器是有效的,估计精度满足ESC控制的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质心角观测器 参数自适应 HSRI轮胎模型 路面附着系数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栅传感器在汽车轮胎充气枪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永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4-76,共3页
汽车轮胎的内压不足易造成汽车侧偏刚度变差,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内压过大在行驶中易造成爆胎,是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因此,汽车轮胎充气时要测量内压。数显式汽车轮胎充气枪采用了容栅传感器和独特的结构,测量范围为0~1000kP... 汽车轮胎的内压不足易造成汽车侧偏刚度变差,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内压过大在行驶中易造成爆胎,是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因此,汽车轮胎充气时要测量内压。数显式汽车轮胎充气枪采用了容栅传感器和独特的结构,测量范围为0~1000kPa,测量精度为1.25kPa,满足了使用要求。实现了同步测量和内压调节及充气和测量压力的数字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内压 刚度 容栅传感器 充气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轮转向非线性重型车辆稳定性集成控制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韶华 张志达 周军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8-156,共9页
建立了某三轴重型车辆的十自由度操纵稳定性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轮胎纵向力与侧向力采用非线性的刷子模型计算。考虑垂向载荷转移和车轮滑移率变化等对轮胎侧向力的影响,基于刷子模型对车辆参考模型的轮胎侧偏刚度进行逆向估计和动态实时... 建立了某三轴重型车辆的十自由度操纵稳定性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轮胎纵向力与侧向力采用非线性的刷子模型计算。考虑垂向载荷转移和车轮滑移率变化等对轮胎侧向力的影响,基于刷子模型对车辆参考模型的轮胎侧偏刚度进行逆向估计和动态实时修正。结合阿克曼原理和模糊PID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主动比例转向控制(6WS)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相结合的集成控制器(6WS+DYC),参考模型的横摆角速度名义值通过前轮转向和全轮转向横摆角速度相等时的临界速度确定。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车辆模型和6WS、DYC及6WS+DYC三种控制器,仿真了车辆高速转向和低附着路面转向两种极限工况下的响应,并对三种控制器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WS控制可在一定程度内降低车辆的失稳程度,DYC控制和6WS+DYC控制均能保证车辆在极限工况下具有较好稳定性;6WS+DYC控制能够使车辆在两种转向工况下的质心侧偏角均接近于零,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车辆横摆角速度、簧载质量侧倾角和车辆侧向加速度,其效果明显优于6WS控制和DYC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车辆 全轮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集成控制 轮胎侧偏刚度动态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和径向基神经网络PID的ESC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7
作者 罗文发 吴光强 郑松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4-499,共6页
为提高电子稳定控制(ESC)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采用联合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估算轮胎侧偏刚度,改进了2自由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和径向基神经网络PID联合的控制算法,设计了双层控制器,其上层控制器通过线性二次型... 为提高电子稳定控制(ESC)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采用联合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估算轮胎侧偏刚度,改进了2自由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和径向基神经网络PID联合的控制算法,设计了双层控制器,其上层控制器通过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算法获取主动横摆力矩,下层控制器通过径向基神经网络PID进行车轮分配和变滑移率的控制。采用15自由度车辆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策略较好地满足ESC的控制要求,并具备良好的自学习功能和瞬态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C控制策略 联合扩展卡尔曼滤波 轮胎刚度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径向基神经网络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二自由度模型的线控转向系统变角传动比设计 被引量:10
18
作者 商高高 张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13,共8页
在分析不同附着系数路面轮胎侧向力和侧偏角关系基础上,对同一附着系数路面下轮胎侧偏角进行分区、侧偏曲线线性化,建立非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基于横摆角速度增益一定设计理想角传动比。对基于非线性二自由度模型和线性二自由度模型... 在分析不同附着系数路面轮胎侧向力和侧偏角关系基础上,对同一附着系数路面下轮胎侧偏角进行分区、侧偏曲线线性化,建立非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基于横摆角速度增益一定设计理想角传动比。对基于非线性二自由度模型和线性二自由度模型设计角传动比的车辆进行双移线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低附着系数路面,基于非线性二自由度模型设计的车辆方向盘转角和质心侧偏角减小,减少了驾驶员通过方向盘对车辆的修正次数,减轻了驾驶负担;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也相应减小,提高了车辆在低附着系数路面驾驶的稳定性。在高附着系数路面,基于两种不同模型设计角传动比的车辆,方向盘转角、车辆状态参数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 轮胎刚度 非线性 建模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图片说明
19
作者 李海青 赵又群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1,共1页
封面图片来自本期论文“匹配机械弹性车轮的汽车稳定性分析”,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又群教授课题组制作完成的机械弹性安全车轮匹配整车的试验展示.该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輮轮”、“悬毂”和“铰链组”组合的新型非充气防爆安全车轮... 封面图片来自本期论文“匹配机械弹性车轮的汽车稳定性分析”,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又群教授课题组制作完成的机械弹性安全车轮匹配整车的试验展示.该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輮轮”、“悬毂”和“铰链组”组合的新型非充气防爆安全车轮.多组弹性环通过卡环固定后埋设入橡胶层及帘布层内,经过硫化后成为輮轮,而輮轮和悬毂之间是由沿车轮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三连杆式铰链组连接.利用自行研制的平板式轮胎力学特性试验台对车轮的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机械弹性车轮与普通充气轮胎侧偏特性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侧偏刚度更大;利用刷子理论模型,建立了机械弹性车轮的纵滑与侧偏理论模型,基于相平面分析方法研究了车轮侧偏力学特性对汽车行驶稳定性的具体影响规律,并进行了匹配机械弹性车轮的汽车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悬毂铰链式结构设计不会存在充气轮胎具有的漏气、胎压不稳甚至爆胎等潜在的危险因素,匹配机械弹性车轮的汽车行驶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片 封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弹性车轮 行驶稳定性 充气轮胎 刚度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