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与权利:轮椅设计源流考略及其对现代轮椅设计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侯冠华 沈旭媛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4,共10页
设计师长期关注轮椅的“技术物”属性,而忽视其“社会物”属性。轮椅的使用空间是用户展开社会生活与实践的场所,其空间性如何在设计流变中由社会形塑,对当代设计有何启示?本研究采用历史性研究方法对轮椅设计源流进行梳理,发现早期轮... 设计师长期关注轮椅的“技术物”属性,而忽视其“社会物”属性。轮椅的使用空间是用户展开社会生活与实践的场所,其空间性如何在设计流变中由社会形塑,对当代设计有何启示?本研究采用历史性研究方法对轮椅设计源流进行梳理,发现早期轮椅是社会身份隐喻与贵族社交媒介,空间形态表现出自我展示的戏剧性;18至20世纪,经由绅士文化、休闲文化与消费主义等社会文化驱动,轮椅的使用空间转变为更具真实性的实用“场景”,形成家庭空间与休闲空间两条脉络;进入20世纪,空间成为权利与治理技艺的意识形态,轮椅进入公共空间的合法性遭遇质疑,轮椅设计成为空间权利重构的重要力量。轮椅空间趋向于社会生活的场所化空间,轮椅设计应服务用户私人空间的日常性、增强公共空间的归属感,并助力社会群体参与出行资源与空间的使用、共享与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椅设计 空间与权利 设计转向 文化动因 设计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与TRIZ的残障人轮椅设计 被引量:18
2
作者 辜俊丽 宋端树 +1 位作者 崔天琦 韩继光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87-193,共7页
目的针对轮椅无法满足残障人使用的现状,提出集成层次分析法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残障人轮椅创新设计。方法利用调研法及亲和图法确定残障人轮椅使用需求,并对需求进行层次分级。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取分级需求重要度,将需求重要度降序排序... 目的针对轮椅无法满足残障人使用的现状,提出集成层次分析法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残障人轮椅创新设计。方法利用调研法及亲和图法确定残障人轮椅使用需求,并对需求进行层次分级。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取分级需求重要度,将需求重要度降序排序,准确掌握轮椅设计的重点。建立用户需求—技术方案关系矩阵,验证技术方案是否存在矛盾冲突并运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发明原理寻找最优解。结论依据层次分析法所得客观数据掌握设计重点,通过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解决技术措施中的冲突,实现了残障人轮椅的创新设计,验证了多理论结合使用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残障人 轮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方式视角下获得性下肢残疾青年轮椅体验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谭嫄嫄 毋少鹏 +1 位作者 吕萌 汪沙娜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140,151,共11页
目的 源于对获得性下肢残疾青年群体社会融入问题的关注,探讨其生活方式转变与轮椅设计需求的关系,通过体验设计的提升,促进目标群体生活信心的重建。方法 在理解获得性下肢残疾青年群体特征和社会融入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文本分析和... 目的 源于对获得性下肢残疾青年群体社会融入问题的关注,探讨其生活方式转变与轮椅设计需求的关系,通过体验设计的提升,促进目标群体生活信心的重建。方法 在理解获得性下肢残疾青年群体特征和社会融入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文本分析和用户访谈结果,改良AIOD生活方式测量模型,建立该群体生活方式的测量维度。基于测量模型维度,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建构该群体的生活方式并进行细分。以生活方式测量结果为依据,结合CUE体验设计框架,输出轮椅体验设计机会点。结果 研究发现获得性下肢残疾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可细分为积极乐观型、安稳生活型、消极懈怠型,从包容各类型方式的角度出发提出适应多元化生活方式的轮椅设计策略,进行可控性、有效性、易用性、感知性和认可性等方面的优化轮椅体验,满足生活转型产生的新需求,进一步促进生活转型积极心理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下肢残疾青年 生活方式 轮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