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尺度轮廓结构元素的多形状边缘检测 被引量:13
1
作者 熊立志 陈立潮 +2 位作者 潘理虎 闫慧敏 张晓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497-3500,3505,共5页
在图像边缘检测过程中,针对滤除噪声及有效保留图像边缘信息这对矛盾点进行了研究,给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轮廓结构元素的多形状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多次使用轮廓结构元素的开最大和闭最小运算操作滤除噪声,运算次数通过比较图像峰值... 在图像边缘检测过程中,针对滤除噪声及有效保留图像边缘信息这对矛盾点进行了研究,给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轮廓结构元素的多形状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多次使用轮廓结构元素的开最大和闭最小运算操作滤除噪声,运算次数通过比较图像峰值信噪比确定,降低结构元素对边缘信息的影响;然后采用多形状多尺度结构元素提取图像边缘,并利用图像峰值信噪比控制结构元素尺度的选取。与经典边缘检测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强的去噪声能力,且能保留更多的图像细节。仿真实验表明,有区别地使用轮廓结构元素及多形状多尺度结构元素,能有效去噪并保留边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轮廓结构元素 数学形态学 边缘检测 多形状结构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轮廓结构元素的数学形态学边缘检测 被引量:22
2
作者 肖梅 韩崇昭 张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9-660,共2页
针对边缘检测算子对噪声敏感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多尺度轮廓结构元素的数学形态学边缘检测算子.该算子采用多尺度轮廓结构元素的开运算和闭运算去除噪声,用小尺度轮廓结构元素提取图像的边缘,降低了结构元素对边缘检测的影响,实现了边缘... 针对边缘检测算子对噪声敏感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多尺度轮廓结构元素的数学形态学边缘检测算子.该算子采用多尺度轮廓结构元素的开运算和闭运算去除噪声,用小尺度轮廓结构元素提取图像的边缘,降低了结构元素对边缘检测的影响,实现了边缘的准确定位.仿真实验表明,该边缘检测算子定位准确,保留了更多的图像细节,具有更强的去除噪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数学形态学 轮廓结构元素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轮廓结构元素和阈值分割的形态学去噪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学刚 吴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12-213,216,共3页
将图像分割技术应用于图像复原,提出基于轮廓结构元素和阈值分割的数学形态学去噪算法。该算法对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得到目标图像和背景图像,采用不同的轮廓结构元素滤波器算子对得到的2幅图像进行滤波并合成。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形态学... 将图像分割技术应用于图像复原,提出基于轮廓结构元素和阈值分割的数学形态学去噪算法。该算法对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得到目标图像和背景图像,采用不同的轮廓结构元素滤波器算子对得到的2幅图像进行滤波并合成。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形态学滤波算法相比,该算法有效地抑制了噪声,对主要目标的边缘细节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轮廓结构元素 阈值分割 数学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廓结构张量的仿射不变性
4
作者 曲颖 杨丹 张小洪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36-2338,共3页
通过研究轮廓结构张量行列式的代数性质,论证了轮廓结构张量代数结构的仿射不变性:轮廓结构张量的行列式在仿射变换下所描述的极值点在数量和位置上不改变,并且轮廓各点处的响应强度仅受尺度变换的影响,与平移和旋转变换无关。最后,在... 通过研究轮廓结构张量行列式的代数性质,论证了轮廓结构张量代数结构的仿射不变性:轮廓结构张量的行列式在仿射变换下所描述的极值点在数量和位置上不改变,并且轮廓各点处的响应强度仅受尺度变换的影响,与平移和旋转变换无关。最后,在基于重复率准则的实验中将其与经典轮廓角点检测算法对比,表明了算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结构张量 角点 角点检测 仿射不变性 几何稳定性 仿射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的CB形态学串并复合散斑噪声滤波器 被引量:13
5
作者 亢洁 史忠科 杨刚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5-89,共5页
基于轮廓结构元素形态学(CB形态学)和广义多结构元素的数学形态学,构造了一种新颖的用于抑制图像中的散斑噪声的串并复合滤波器。首先采用全方位多结构元素的广义多刻度形态开最大滤波器与广义多刻度形态闭最小滤波器相并联的滤波器进... 基于轮廓结构元素形态学(CB形态学)和广义多结构元素的数学形态学,构造了一种新颖的用于抑制图像中的散斑噪声的串并复合滤波器。首先采用全方位多结构元素的广义多刻度形态开最大滤波器与广义多刻度形态闭最小滤波器相并联的滤波器进行滤波,力求在滤波的同时图像几何细节损失尽可能少,然后通过级联的CB开和CB闭滤波器,再滤除剩余的斑点噪声,从而在有效抑制图像中的散斑噪声的同时更好地保持了图像的细节信息。分析和仿真表明了本文提出的滤波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结构元素形态学(CB形态学) 滤波器 结构元素 斑点噪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CB形态学的图像滤波分析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蒋薇薇 鲁昌华 郭铭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35期143-146,共4页
如何在滤除噪声的同时保护图像的细节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滤波效果依赖于结构元素形状和尺寸的选取,基于轮廓结构元素形态学(简称CB形态学)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结构元素对处理结果的影响,但是大结构轮廓会导致噪声放大... 如何在滤除噪声的同时保护图像的细节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滤波效果依赖于结构元素形状和尺寸的选取,基于轮廓结构元素形态学(简称CB形态学)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结构元素对处理结果的影响,但是大结构轮廓会导致噪声放大,小结构轮廓噪声滤除效果不佳。提出一种改进CB形态学滤波器,利用小结构元素、CB形态学、数学形态学运算实现对图像椒盐噪声的滤除。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滤除椒盐噪声的效果优于中值滤波或一般形态学滤噪,且能够在滤除噪声的同时较好地保留图像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形态学 轮廓结构元素形态学(CB形态学) 图像滤波 结构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植物数字化仿真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猛 杨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39,54,共6页
植物建模是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热点之一,提出一种园林植物数字化建模算法。该算法通过园林植物的数字化表示方法以及四个主要步骤实现仿真效果。第一步初始化空间网格结构以及植物的轮廓结构;第二步通过生长范围计算、生长控制、网格能量... 植物建模是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热点之一,提出一种园林植物数字化建模算法。该算法通过园林植物的数字化表示方法以及四个主要步骤实现仿真效果。第一步初始化空间网格结构以及植物的轮廓结构;第二步通过生长范围计算、生长控制、网格能量计算、新的骨架结点更新等步骤生成树木的骨架结构;第三步实现交互剪枝功能,并实现纹理的获取以及三维几何结构的生成;第四步完成最终园林场景的搭建及绘制。该算法可以生成具有简单/复杂轮廓模型的植株。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真实地模拟绿篱与立体花坛等园林植物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空间网格 轮廓结构 骨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 被引量:12
8
作者 侯宝生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8期93-96,共4页
针对经典形态学方法在边缘检测时可去除图像噪声,但难以保留边缘细节的问题,提出一种能有效去除噪声且能准确检测图像边缘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大尺度的轮廓结构元素对图像进行滤波开、闭运算,接着用小尺度结构元素在进行经典形态学... 针对经典形态学方法在边缘检测时可去除图像噪声,但难以保留边缘细节的问题,提出一种能有效去除噪声且能准确检测图像边缘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大尺度的轮廓结构元素对图像进行滤波开、闭运算,接着用小尺度结构元素在进行经典形态学的膨胀、腐蚀运算后对图像进行梯度运算,从而得到含噪声图像的边缘信息。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准确检测图像边缘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去除图像中的噪声,且运算量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数学形态学 轮廓结构元素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vity nois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ire contour design factors and application of contour optimization methodology 被引量:7
9
作者 KIM Seong-rae SUNG Ki-deug +1 位作者 LEE Dong-woo HUH Sun-chul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386-2393,共8页
Cavity resonance noise of passenger car tires is generated by interacting excitation between a tire structure and the fill gas (air), and generally lies in a frequency range of 200?250 Hz. As such, this noise is stron... Cavity resonance noise of passenger car tires is generated by interacting excitation between a tire structure and the fill gas (air), and generally lies in a frequency range of 200?250 Hz. As such, this noise is strongly perceived and may be a serious source of driver annoyance. Thus, many studies regarding the cavity noise mechanism and its reduction have already been conducted. In this work, a vibro-acoustic coupled analysis was conducted between a tire structure and air cavity. Using this analysis, we can more accurately simulate the tire noise performance in the region of the cavity resonance frequency. 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variation of tire contour design factors was conducted, using design-of-experiments methods. Finally,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in-house codes to reduce the cavity noise level while minimizing the loss of other performances, such as diminished ride comfort and handling caused by the variations of contour. As a result of this optimization, an optimized contour shape was derived, which satisfied the multi-objective perform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re cavity noise vibro-acoustic coupled analysis finite element method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BEM) sensitivity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