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映射的复轮廓波变换纹理图像检索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新武 龚俊斌 +1 位作者 刘玮 田金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82-2987,共6页
轮廓波变换纹理检索系统检索率比较低的根本原因在于轮廓波变换域系数的振荡性和移变敏感性。为了克服轮廓波变换的这些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映射的复轮廓波变换。在该变换的基础上,采用变换域子带系数的能量和标准偏差序列作为特征向量,... 轮廓波变换纹理检索系统检索率比较低的根本原因在于轮廓波变换域系数的振荡性和移变敏感性。为了克服轮廓波变换的这些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映射的复轮廓波变换。在该变换的基础上,采用变换域子带系数的能量和标准偏差序列作为特征向量,以Canberra距离为相似度度量标准,构造了一种纹理图像检索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征向量长度、检索时间、所需存储空间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基于映射的复轮廓波变换检索系统比轮廓波变换检索系统具有更高的检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索系统 基于映射的复轮廓波变换 纹理图像 轮廓波变换 Canberra距离 检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纹理图像检索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新武 郭建涛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7-102,共6页
针对基本轮廓波变换纹理检索系统检索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纹理图像检索系统。该系统采用的轮廓波变换由无下采样拉普拉斯金字塔级联无下采样方向滤波器构成,特征向量采用子带系数的能量和标准偏差连接而成;... 针对基本轮廓波变换纹理检索系统检索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纹理图像检索系统。该系统采用的轮廓波变换由无下采样拉普拉斯金字塔级联无下采样方向滤波器构成,特征向量采用子带系数的能量和标准偏差连接而成;以Canberra距离为相似度度量标准。比较了基于同样架构的基本轮廓波变换和NSCT纹理检索系统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征向量长度、检索时间、所需存储空间基本相同的情况下,NSCT检索系统比基本轮廓波变换检索系统具有更高的检索率;NSCT分解结构参数以及图像类型对于平均检索率也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下采样轮廓波变换 基本轮廓波变换 纹理图像检索系统 Canberra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全色图像与多光谱图像融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傅瑶 孙雪晨 +3 位作者 薛旭成 韩诚山 赵运隆 曲利新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9-434,共6页
为了同时改善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提高遥感图像信息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全色图像与多光谱图像的融合方法。首先,对多光谱图像进行HIS变换,获取其亮度分量;分别对多光谱图像的亮度分量和全色图像进行非... 为了同时改善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提高遥感图像信息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全色图像与多光谱图像的融合方法。首先,对多光谱图像进行HIS变换,获取其亮度分量;分别对多光谱图像的亮度分量和全色图像进行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获取其高低频系数;采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算法和加权融合对高低频系数进行选取;最后,经过逆HIS变换和逆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获得最终融合后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融合方法处理后遥感图像的光谱失真少,信息量和清晰度都优于其他传统遥感图像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和直觉模糊集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被引量:25
4
作者 蔡怀宇 卓励然 +2 位作者 朱攀 黄战华 武晓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9-228,共10页
针对传统图像融合方法造成的边缘模糊、细节损失、图像对比度与清晰度容易降低等问题,利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提出一种基于直觉模糊集和区域对比度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首先,使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将源图像分解,分别得到源图... 针对传统图像融合方法造成的边缘模糊、细节损失、图像对比度与清晰度容易降低等问题,利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提出一种基于直觉模糊集和区域对比度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首先,使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将源图像分解,分别得到源图像的高频和低频成分.其次,利用直觉模糊集灵活准确描述模糊概念的特性,构建双高斯隶属函数对低频成分进行融合;利用区域对比度详细描述图像纹理信息的特点,采用多区域特征对比度结合距离分析的融合规则,对高频成分进行融合.最后使用非下采样轮廓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融合算法相比,该算法提高了图像对比度,保留了源图像中的边缘和细节信息,且得到的融合结果具有更优的客观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 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 直觉模糊集 区域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双树复轮廓波变换和稀疏表示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 被引量:17
5
作者 殷明 段普宏 +1 位作者 褚标 梁翔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63-1771,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双树复轮廓波变换(NSDTCT)和稀疏表示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以改善传统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的不足。该方法首先利用形态学变换处理源图像,利用NSDTCT变换进行图像分解得到低频子带系数和高频子带...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双树复轮廓波变换(NSDTCT)和稀疏表示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以改善传统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的不足。该方法首先利用形态学变换处理源图像,利用NSDTCT变换进行图像分解得到低频子带系数和高频子带系数。根据高低频系数的不同特点,提出改进的稀疏表示(ISR)的融合规则用于低频子带;然后将改进的空间频率作为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外部输入,提出基于自适应双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2APCNN)的融合策略用于高频子带。最后通过NSDTCT逆变换获得融合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客观指标和视觉效果方面均优于传统图像融合的方法。与传统的NSCT-SR方法相比,实验的两组图像中4个客观指标:互信息(MI)、边缘信息保留量QAB/F,平均梯度(AG)和标准差(SD)分别提高了9.89%、6.39%、104.64%、55.09%和9.53%、17.77%、95.66%、5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非下采样双树复轮廓波变换 稀疏表示 自适应双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形态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值轮廓波变换的遥感影像融合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根生 梁栋 孔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87-1292,共6页
本文研究基于支持向量值轮廓波变换的遥感影像融合.首先将支持向量值滤波器和方向滤波器组进行合理搭配,构造支持向量值轮廓波变换,该变换具有平移不变、泛化能力好、捕捉奇异性能强等特性.然后利用该变换对多源遥感影像进行多尺度、多... 本文研究基于支持向量值轮廓波变换的遥感影像融合.首先将支持向量值滤波器和方向滤波器组进行合理搭配,构造支持向量值轮廓波变换,该变换具有平移不变、泛化能力好、捕捉奇异性能强等特性.然后利用该变换对多源遥感影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多分辨率分解,在不同的分解水平上利用基于区域能量和基于区域的轮廓波对比度方法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变换进行遥感影像融合时,能在不降低空间分辨率的情况下有效保留源影像的光谱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融合 遥感影像 支持向量值轮廓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降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图像修复算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邹玮刚 周志辉 王洋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3-558,共6页
多尺度分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数字图像处理领域,较大破损区域的图像修复成为图像修复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针对该问题,结合多分辨率分析原理与传统的样本块图像修复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降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图像修复算法。该算法利用非... 多尺度分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数字图像处理领域,较大破损区域的图像修复成为图像修复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针对该问题,结合多分辨率分析原理与传统的样本块图像修复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降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图像修复算法。该算法利用非降采样轮廓波变换把图像分解成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并对图像分解后不同频率的部分分别予以修复。其中,图像的低频成分采用改进的纹理合成的方法进行修复。因为图像经过非降采样轮廓波变换后,低频分量与高频分量之间对应位置的信息之间具有一致性的特点,所以在修复低频成分的同时实现其他高频分量对应位置信息的修复。最后通过非降采样轮廓波重构过程完成纹理图像的修复。一般图像修复方法的参数选取以图像的修复效果最佳为宜,给出一个反例进行分析论证。实验发现,所提算法所修复图像的结构相似性测度与经典Criminisi算法和小波修复算法相差不大,但是峰值信噪比(PSNR)测度依据不同图像的纹理结构的特点与破损区域的不同位置特点而不同。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很好地推广了非降采样轮廓波变换在图像修复中的应用,并且在修复大区域破损图像时能够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修复 多分辨率分析 非降采样轮廓波变换 系数相关性 纹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析轮廓波变换的图像稀疏表示及其在压缩传感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8
作者 练秋生 陈书贞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93-1298,共6页
提出了具有平移不变性的低冗余度解析轮廓波变换.在该变换中圆对称滤波器组首先将图像分解为多个不同分辨率的细节子带和一个低频子带,再对细节子带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形成二维解析信号.最后用方向滤波器组对二维解析信号进行分解,实现具... 提出了具有平移不变性的低冗余度解析轮廓波变换.在该变换中圆对称滤波器组首先将图像分解为多个不同分辨率的细节子带和一个低频子带,再对细节子带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形成二维解析信号.最后用方向滤波器组对二维解析信号进行分解,实现具有平移不变性多尺度多方向的解析轮廓波变换.解析轮廓波变换基函数的实部和虚部与Gabor小波的实部和虚部类似,符合人眼视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解析轮廓波变换在图像去噪和压缩传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波变换 解析信号 平移不变性 压缩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数轮廓波变换纹理图像检索系统 被引量:8
9
作者 陈新武 刘玮 田金文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0-115,共6页
针对基本轮廓波变换纹理图像检索系统检索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轮廓波变换(CCT)的纹理图像检索系统。该系统采用的复数轮廓波变换由双树复小波变换级联临界下采样方向滤波器构成,特征向量采用子带系数的能量和标准偏差连接而... 针对基本轮廓波变换纹理图像检索系统检索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轮廓波变换(CCT)的纹理图像检索系统。该系统采用的复数轮廓波变换由双树复小波变换级联临界下采样方向滤波器构成,特征向量采用子带系数的能量和标准偏差连接而成,以Canberra距离为相似度度量标准;比较了基于同样架构的基本轮廓波变换(CT)、无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半下采样轮廓波变换(CTS)和CCT纹理检索系统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征向量长度、检索时间、所需存储空间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基于CCT的检索系统比CT、CTS和NSCT检索系统具有更高的检索率;各种轮廓波变换分解结构尺度数对检索率也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波变换 纹理图像 Canberra距离 检索率 检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轮廓波变换的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蕊 尹忠科 龙奕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8-230,共3页
在轮廓波变换中进行拉普拉斯金字塔分解时,所得的带通图像在奇异性点附近产生振荡,影响了图像去噪的效果。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拉普拉斯金字塔分解,可消除边缘附近的震荡。利用改进的拉普拉斯金字塔实现轮廓波变换,并对图像进行... 在轮廓波变换中进行拉普拉斯金字塔分解时,所得的带通图像在奇异性点附近产生振荡,影响了图像去噪的效果。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拉普拉斯金字塔分解,可消除边缘附近的震荡。利用改进的拉普拉斯金字塔实现轮廓波变换,并对图像进行自适应去噪。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所得的峰值信噪比较轮廓波变换自适应去噪算法有显著提高,且视觉效果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波变换 拉普拉斯金字塔 图像去噪 奇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轮廓波变换的图像消噪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新武 龚俊斌 +1 位作者 刘玮 田金文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1-115,共5页
为了克服实轮廓波图像消噪后广泛存在的混叠现象,研究了基于双树复小波级联方向滤波器架构的复轮廓波变换图像消噪的若干性质,证明了对于高斯白噪声图像,该变换具有更好的分割能力和抑制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该变换的图像消... 为了克服实轮廓波图像消噪后广泛存在的混叠现象,研究了基于双树复小波级联方向滤波器架构的复轮廓波变换图像消噪的若干性质,证明了对于高斯白噪声图像,该变换具有更好的分割能力和抑制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该变换的图像消噪算法。该算法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来确定门限收敛因子,并采用这些因子修正3σ准则,对变换域系数模值采用硬阈值处理。图像消噪实验结果表明:该消噪算法比基于实轮廓波变换的消噪算法,具有更高的峰值信噪比和更好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消噪 轮廓波变换 蒙特卡罗法 门限收敛因子 峰值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混叠轮廓波变换的脱线中文手写体笔迹识别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贝贝 尚赵伟 +3 位作者 袁博 国庆 张峰 杨建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50-153,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脱线中文手写体笔迹识别的正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抗混叠轮廓波变换的特征提取算法。抗混叠轮廓波变换不仅具有轮廓波变换的多尺度、多方向特性,同时克服了轮廓波变换中频谱混叠的现象,避免了重构图像出现"划痕"... 为了进一步提高脱线中文手写体笔迹识别的正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抗混叠轮廓波变换的特征提取算法。抗混叠轮廓波变换不仅具有轮廓波变换的多尺度、多方向特性,同时克服了轮廓波变换中频谱混叠的现象,避免了重构图像出现"划痕"现象。实验结果证明,抗混叠轮廓波变换的GGD模型与使用单小波、复小波、轮廓波变换的GGD模型方法比较,识别正确率分别提高了23.5%、7.7%、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 抗混叠轮廓波变换 广义高斯分布(GGD)模型 KL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中子/X射线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贺林峰 张晓敏 +4 位作者 武梅梅 林强 袁石磊 刘晓光 杨民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2-674,共13页
由于中子与X射线的成像特性存在很好的互补性,将这两种成像模式下的DR(Digital Radiography)图像进行融合,可以丰富图像细节的信息量。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简化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的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域中子/X射线图像融合算法... 由于中子与X射线的成像特性存在很好的互补性,将这两种成像模式下的DR(Digital Radiography)图像进行融合,可以丰富图像细节的信息量。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简化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的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域中子/X射线图像融合算法,所提出的方法通过NSCT算法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有效地保留了各层信息,使得融合图像展现出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同时,为了更好地保留源图像的信息,本研究对图像的不同频带分别采用取平均、绝对值取大和结合PCNN系数的融合规则进行融合。通过选取结构较为复杂的石英表、机械表以及结构相对较为简单的U盘进行中子与X射线图像采集,并利用多种客观评价指标定量评价基于小波变换融合、拉普拉斯变换融合、NSCT融合、NSCT-PCNN融合、Zhu的方法以及本文提出的方法生成中子与X射线融合图像的质量。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所提出的融合算法能够显著提高图像融合效果,获得清晰的目标信息,提高了图像对比度,同时保留丰富的细节信息,在客观评价标准和视觉效果上均优于其他典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中子图像 X射线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混叠轮廓波变换系数分布模型的去噪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鹏 魏彪 +1 位作者 米德伶 郑小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61-2365,共5页
针对轮廓波变换存在频谱混叠致使其难以获得理想的去噪效果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抗混叠轮廓波变换系数分类的混合模型图像降噪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变换系数的尺度间相关性,将系数分为重要系数和非重要系数两类,并对二者分别采用... 针对轮廓波变换存在频谱混叠致使其难以获得理想的去噪效果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抗混叠轮廓波变换系数分类的混合模型图像降噪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变换系数的尺度间相关性,将系数分为重要系数和非重要系数两类,并对二者分别采用广义非高斯二元变量分布与零均值高斯分布建模,在Bayes框架下对原始图像进行估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以Barbara图像为例,当噪声方差σ=30时,本文算法不仅峰值信噪比(PSNR)超过Contourlet-HMT模型去噪2.72dB,且主观视觉效果上亦均优后者,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抗混叠轮廓波变换 系数分类 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对称轮廓波变换的构造 被引量:12
15
作者 练秋生 孔令富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2-657,共6页
提出了具有类似于视皮层变换频带划分的圆对称轮廓波变换.在该变换中,圆对称滤波器组将图像分解为多个不同分辨率的细节子带和一个低频子带,方向滤波器组再将各细节子带分解为方向子带.文中利用遗传算法设计满足重构要求的圆对称滤波器... 提出了具有类似于视皮层变换频带划分的圆对称轮廓波变换.在该变换中,圆对称滤波器组将图像分解为多个不同分辨率的细节子带和一个低频子带,方向滤波器组再将各细节子带分解为方向子带.文中利用遗传算法设计满足重构要求的圆对称滤波器组,应用伯恩斯坦多项式设计的映射函数将9/7双正交滤波器组映射为扇形滤波器组.利用自适应阈值法对Lena图像去噪的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圆对称轮廓波变换(CSCT1和CSCT2)的去噪性能与轮廓波变换相比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波变换 圆对称滤器组 伯恩斯坦多项式 遗传算法 图像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轮廓波变换的构造及其在SAR图像降斑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练秋生 孔令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15-1218,共4页
构造了由非抽样塔式分解和方向滤波器组实现的冗余轮廓波变换。文中利用McClellan变换设计非抽样塔式分解中满足精确重构条件的圆对称滤波器组。利用冗余轮廓波变换系数的自适应局部统计模型及最大后验概率法对SAR图像进行降斑处理,并... 构造了由非抽样塔式分解和方向滤波器组实现的冗余轮廓波变换。文中利用McClellan变换设计非抽样塔式分解中满足精确重构条件的圆对称滤波器组。利用冗余轮廓波变换系数的自适应局部统计模型及最大后验概率法对SAR图像进行降斑处理,并与基于平稳小波和轮廓波变换的降斑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地去除散斑噪声,并且具有更强的边缘保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图像 轮廓波变换 McClellan变换 散斑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抽样轮廓波变换构造及其在图像去噪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练秋生 孔令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1-335,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由非抽样塔式分解和非抽样方向滤波器组实现的具有平移不变性的非抽样轮廓波变换,文中利用M cC le llan变换设计非抽样塔式分解中的满足精确重构条件的圆对称滤波器组。非抽样轮廓波变换具有与视皮层变换相似的频带划分,符合... 提出了一种由非抽样塔式分解和非抽样方向滤波器组实现的具有平移不变性的非抽样轮廓波变换,文中利用M cC le llan变换设计非抽样塔式分解中的满足精确重构条件的圆对称滤波器组。非抽样轮廓波变换具有与视皮层变换相似的频带划分,符合人眼视觉特性。利用非抽样轮廓波变换系数的局部高斯模型及最大后验概率法对图像去噪,其峰值信噪比和视觉效果均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抽样轮廓波变换 McClellan变换 非抽样方向滤器组 局部高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值轮廓波变换的遥感图像去噪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根生 梁栋 黄林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58-1663,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值轮廓波变换的遥感图像去噪算法。首先利用支持向量机构造支持向量值滤波器,并结合方向滤波器组,构建支持向量值轮廓波变换,再利用该变换将含噪声遥感图像分解成低频部分和高频方向子带部分,最后利用支持向量回...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值轮廓波变换的遥感图像去噪算法。首先利用支持向量机构造支持向量值滤波器,并结合方向滤波器组,构建支持向量值轮廓波变换,再利用该变换将含噪声遥感图像分解成低频部分和高频方向子带部分,最后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对子带系数进行去噪。实验结果表明,支持向量值轮廓波变换具有平移不变、泛化能力好、捕捉奇异性能强等特性,本文提出的去噪算法能在去除噪声的情况下有效保留源图像的边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去噪 遥感图像 支持向量值轮廓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进制轮廓波变换的DEM多尺度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海江 姚付启 +3 位作者 李丽宏 马永强 杨勤科 王静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6-295,300,共11页
现有数字高程模型(DEM)多分辨率表达方法多数属于冗余变换,冗余量随变换尺度的增大而剧增,无法有效表达多尺度地形轮廓结构。为此,提出一种有效表达不同尺度地形特征的无冗余DEM多分辨率表达方法。整合现有无冗余分数进制小波变换的多... 现有数字高程模型(DEM)多分辨率表达方法多数属于冗余变换,冗余量随变换尺度的增大而剧增,无法有效表达多尺度地形轮廓结构。为此,提出一种有效表达不同尺度地形特征的无冗余DEM多分辨率表达方法。整合现有无冗余分数进制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变换结构与轮廓波变换的多方向滤波器组,在此基础上构建无冗余分数进制轮廓波变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保留DEM的宏观统计特征与局部地形细节,具有无冗余性且算法复杂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分辨率 冗余 变换 轮廓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树轮廓波变换域的磁共振图像降噪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炜 俞建定 +1 位作者 符冉迪 杨高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6-763,共8页
为了改善磁共振(MR)图像的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双树轮廓波(DT-Contourlet)变换的MR图像降噪算法。研究了MR图像的噪声分布模型,认为这种噪声服从莱斯分布,从而推导了MR模平方图像的噪声参数估计方法。通过分析DT-Contourlet的塔型双树方... 为了改善磁共振(MR)图像的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双树轮廓波(DT-Contourlet)变换的MR图像降噪算法。研究了MR图像的噪声分布模型,认为这种噪声服从莱斯分布,从而推导了MR模平方图像的噪声参数估计方法。通过分析DT-Contourlet的塔型双树方向滤波器组结构,明确了DT-Contourlet不仅能保持轮廓波灵活的方向选择性,而且克服了传统轮廓波不具有平移不变性的缺点。在DT-Contourlet变换域,通过计算方差一致性测度,用局部自适应窗口估计阈值萎缩因子,对MR模平方图像的变换系数进行阈值萎缩。最后,经过DT-Contourlet反变换,实现了MR图像的降噪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用本文算法降噪的MR仿真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优于传统算法;与基于小波和轮廓波的方法相比,不同噪声方差下的PSNR平均提高了2.13dB和0.91dB。从视觉效果来看,该算法能在有效抑制MR图像噪声的同时,更好地保持图像的细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图像 双树轮廓波变换 噪声参数估计 图像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