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复数矩的形状轮廓描述与匹配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赵东保 贺添 张卡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9-115,共7页
建立合适的轮廓描述函数是各种形状轮廓匹配算法的前提所在。基于复数矩理论构造了轮廓顶点与形状旋转、缩放和平移无关的局部复数矩不变量,推导了局部复数矩与原始轮廓顶点坐标的正反算公式,将轮廓特征顶点处的局部复数矩和曲率合在一... 建立合适的轮廓描述函数是各种形状轮廓匹配算法的前提所在。基于复数矩理论构造了轮廓顶点与形状旋转、缩放和平移无关的局部复数矩不变量,推导了局部复数矩与原始轮廓顶点坐标的正反算公式,将轮廓特征顶点处的局部复数矩和曲率合在一起,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轮廓描述函数。该轮廓描述函数较为充分地考虑到了轮廓的全局与局部特征,除了具有不变性和唯一性等性质外,也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仅需花费线性时间即可完成轮廓描述函数的构造,由于仅涉及到低阶几何矩,其局部复数矩也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基于该轮廓描述函数,利用串匹配算法实现了形状的轮廓匹配,与现有基于各种轮廓描述函数的匹配方法的实验对比表明,本文轮廓描述函数及其匹配方法具有更为优秀的匹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匹配 轮廓描述函数 复数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轮廓描述符和动态时间扭曲的电压扰动分类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杰 吕春媚 崔彪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7,80,共7页
为更好地提高电压扰动信号的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轮廓描述符和动态时间扭曲的新算法。首先将信号通过小波变换进行滤波处理,然后根据小波轮廓描述符的定义,在Mallat算法的基础上提取各扰动信号的小波轮廓描述符作为参考模板,再... 为更好地提高电压扰动信号的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轮廓描述符和动态时间扭曲的新算法。首先将信号通过小波变换进行滤波处理,然后根据小波轮廓描述符的定义,在Mallat算法的基础上提取各扰动信号的小波轮廓描述符作为参考模板,再通过动态时间扭曲分类器与参考模板进行匹配,选取最优路径获得分类结果。本文提出的识别方法无需先对扰动信号进行多种特征提取再分类,识别过程较为简单;而且解决了对电压闪变和暂态脉冲等扰动不明显或扰动时间较短的信号易引起误判的问题。Matlab仿真分析的结果证明,此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识别出扰动信号,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扰动识别 动态时间扭曲算法 MALLAT算法 小波轮廓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起始点无关的小波轮廓描述符 被引量:2
3
作者 白向峰 李艾华 +2 位作者 赵瑞星 信东 崔洪亮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86-590,共5页
针对现有小波轮廓描述符依赖于起始点的问题,提出一种自相关小波轮廓描述符。首先对经过平移和尺度归一化后的轮廓进行小波变换,再将各个频段小波系数进行自相关变换,消除起始点变化对描述结果的影响,得到最终的自相关小波轮廓描述符。... 针对现有小波轮廓描述符依赖于起始点的问题,提出一种自相关小波轮廓描述符。首先对经过平移和尺度归一化后的轮廓进行小波变换,再将各个频段小波系数进行自相关变换,消除起始点变化对描述结果的影响,得到最终的自相关小波轮廓描述符。该描述符彻底摆脱了对起始点的依赖,同时具有较高的描述精度。实验结果证明了自相关小波轮廓描述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描述 轮廓描述 小波变换 起始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轮廓描述符及在图像查询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杨翔英 章毓晋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752-757,共6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方法对目标形状的描述方法.在给出小波轮廓描述符数学定义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和实验验证了描述符的各个性质,并讨论了描述符的实际计算问题.另外结合基于内容的图像查询对小波轮廓描述符与傅里叶轮廓描述符...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方法对目标形状的描述方法.在给出小波轮廓描述符数学定义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和实验验证了描述符的各个性质,并讨论了描述符的实际计算问题.另外结合基于内容的图像查询对小波轮廓描述符与傅里叶轮廓描述符的描述和检索性能进行了比较,证实了小波轮廓描述符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轮廓描述 图像查询 图像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瘤表面不均匀性的轮廓描述与分析
5
作者 华秀秀 马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96-199,共4页
为解决皮肤肿瘤表面不均匀性的度量问题,构建一种肿瘤表面灰度不均匀性的虚拟轮廓描述模型。提出虚拟轮廓不规则性和不对称性描述子,将肿瘤表面2D灰度分布的不均匀性转换为虚拟轮廓的不规则性,提取虚拟轮廓的不规则性和不对称性特征,依... 为解决皮肤肿瘤表面不均匀性的度量问题,构建一种肿瘤表面灰度不均匀性的虚拟轮廓描述模型。提出虚拟轮廓不规则性和不对称性描述子,将肿瘤表面2D灰度分布的不均匀性转换为虚拟轮廓的不规则性,提取虚拟轮廓的不规则性和不对称性特征,依据Hausdorff距离进行特征选择和融合,实现基于虚拟轮廓不规则性和不对称性的肿瘤表面不均匀性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实现数据降维,提高分类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不均匀性 虚拟轮廓描述 轮廓不规则性 轮廓不对称性 特征选择 特征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程序轮廓描述的实现
6
作者 丁岳伟 《上海机械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95-102,共8页
介绍SINUMERIK810/820系统16种轮廓描述指令及本文作者推导的分解算法.包括16种基本的模式、转换为直线或圆弧插补的数学推导、以及C语言程序实现等.
关键词 数控程序 轮廓描述 插补 C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轮廓分层描述的目标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黄伟国 顾超 +2 位作者 尚丽 杨剑宇 朱忠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4-861,共8页
有效的目标轮廓分段是描述目标局部特征的关键环节.针对现有轮廓描述算法存在轮廓分段不合理的问题,本文基于认知心理学,提出了分层描述的轮廓描述算法.算法思想是首先根据角点特征将整个轮廓划分成一些轮廓分段,接着对轮廓分段的分布... 有效的目标轮廓分段是描述目标局部特征的关键环节.针对现有轮廓描述算法存在轮廓分段不合理的问题,本文基于认知心理学,提出了分层描述的轮廓描述算法.算法思想是首先根据角点特征将整个轮廓划分成一些轮廓分段,接着对轮廓分段的分布特点提出价值尺度,然后将多级轮廓分段按照价值尺度原则合并得到有限个能够完整描述目标轮廓的特征分段,最后将特征分段综合考虑长度尺度应用到Shape Context相似度检测模型中进行目标识别.通过对MPEG-7图像数据库中的图像进行实验分析表明该算法能够完整描述目标图像的形状特征,提高了目标识别率和形状检索率,并对部分遮挡的目标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基本满足目标识别识别和形状检索对准确率、稳定性、抗遮挡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描述 目标识别 价值尺度 部分遮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尺度特征描述和改进DTW技术的局部轮廓匹配算法 被引量:8
8
作者 徐贵力 赵妍 +3 位作者 姜斌 王正盛 李开宇 郭瑞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5-142,共8页
基于轮廓的图像匹配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但是目前尚未有较成熟的算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局部轮廓匹配问题及非相似变换和非刚体变换引起的轮廓形变问题.根据局部轮廓结构在产生形变时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规律及融合轮廓局部信息和全... 基于轮廓的图像匹配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但是目前尚未有较成熟的算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局部轮廓匹配问题及非相似变换和非刚体变换引起的轮廓形变问题.根据局部轮廓结构在产生形变时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规律及融合轮廓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的轮廓描述思想,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尺度、旋转、平移不变性,形变鲁棒性和初始点无关性的局部尺度轮廓描述算法.在此基础上,针对线性匹配方法效果不佳以及传统DTW技术约束路径的线性度不满足轮廓采样特性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TW技术的轮廓匹配算法,即结合轮廓采样特性设置九宫格的路径约束条件,以旋转角度为参数,计算全局最佳匹配路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存在尺度、平移、旋转及形变关系的两轮廓,该方法能较好地实现轮廓间的局部匹配,并且其匹配准确率平均约为92%,较HD算法提高了30%,较传统DTW算法提高了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轮廓描述 局部尺度 局部轮廓匹配 动态时间规整 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行为动作的形状轮廓特征提取及识别 被引量:6
9
作者 胡石 梅雪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98-200,共3页
将傅里叶变换与边缘小波矩描述子相结合,提出一种人体行为动作的识别方法。凹凸复杂图像的质心到轮廓为非单一直线,据此,给出一种多段定向距离轮廓描述矩阵,实现轮廓特征的提取。分别对2类人体和4种行为动作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边缘... 将傅里叶变换与边缘小波矩描述子相结合,提出一种人体行为动作的识别方法。凹凸复杂图像的质心到轮廓为非单一直线,据此,给出一种多段定向距离轮廓描述矩阵,实现轮廓特征的提取。分别对2类人体和4种行为动作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边缘小波矩描述子能较好地体现人体行为动作的形状轮廓局部特征,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小波矩 特征提取 轮廓描述矩阵 快速傅里叶变换 形状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目标识别的二维傅里叶小波描述子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诗林 周源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0-293,共4页
提出了一种二维傅里叶小波描述子。其改进之处在于在目标图像的直角坐标 极坐标转换过程中 ,预先将图像中的冗余点去除 ,并对像素点进行细化处理 ,以减少计算时间 ,提高变换精度。在飞机型号识别实验中 ,采用改进的二维傅里叶小波描述... 提出了一种二维傅里叶小波描述子。其改进之处在于在目标图像的直角坐标 极坐标转换过程中 ,预先将图像中的冗余点去除 ,并对像素点进行细化处理 ,以减少计算时间 ,提高变换精度。在飞机型号识别实验中 ,采用改进的二维傅里叶小波描述子对样本进行描述 ,并使用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分类 ,获得了很高的识别率 ,而运算时间显著减少 ,证明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目标描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二维傅里叶小波描述 冗余点 轮廓描述 变换精度 识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的轮廓匹配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曙 罗予频 杨士元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1-203,共3页
物体的形状轮廓是计算机视觉中一个重要的特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下局部特征的描述和动态规划的形状匹配和识别方法。考虑到轮廓在不同尺度下特征点的变化,给出了形状的多尺度描述方法。在轮廓分段匹配过程中,根据噪声和形变的... 物体的形状轮廓是计算机视觉中一个重要的特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下局部特征的描述和动态规划的形状匹配和识别方法。考虑到轮廓在不同尺度下特征点的变化,给出了形状的多尺度描述方法。在轮廓分段匹配过程中,根据噪声和形变的程度不同对局部轮廓分别采用不同尺度滤波,避免了局部形变及噪声导致错误的匹配结果。该算法对于噪声、形变和适度的遮挡有较好鲁棒性,用于行人识别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匹配 轮廓的多尺度描述 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破碎物体多尺度拼接技术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术诚 耿国华 周明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25-1530,共6页
在分析三维物体碎片轮廓曲线的特征和表示的基础上,研究多尺度小波轮廓描述符的计算,提出了一种多尺度下轮廓曲线特征提取及基于多尺度分析的三维物体碎片拼接方法.轮廓曲线经多尺度小波变换平滑后,提取曲率和挠率构成特征矢量;在选择... 在分析三维物体碎片轮廓曲线的特征和表示的基础上,研究多尺度小波轮廓描述符的计算,提出了一种多尺度下轮廓曲线特征提取及基于多尺度分析的三维物体碎片拼接方法.轮廓曲线经多尺度小波变换平滑后,提取曲率和挠率构成特征矢量;在选择了基于小波轮廓描述符的三维曲线匹配起点后,比较2条轮廓曲线的特征矢量以判断轮廓的相似性,并将轮廓匹配的2块相邻物体碎片拼接,实现破碎物体复原.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小波轮廓描述 三维曲线 特征向量 曲线匹配 碎片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分析的三维曲线匹配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术诚 周明全 耿国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1-52,66,共3页
从提取三维物体碎片轮廓曲线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分析的三维曲线匹配技术。轮廓曲线经多尺度平滑后,计算曲线的特征矢量,通过比较特征矢量以判断轮廓曲线的相似性,实现三维曲线匹配。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准确性、鲁棒性和容错性。
关键词 小波轮廓描述 三维曲线 多尺度分析 曲线匹配 物体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数据处理中极大误差点剔除方法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强 谢钱涛 +1 位作者 罗建 程金堂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0年第3期66-70,共5页
针对机器视觉测量中图像数据处理时海量数据处理和剔除误差点等问题,提出了一套合理、有效的误差点剔除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机器视觉的精密检测平台,并根据测量中的目标边缘,针对最小二乘直线拟合和圆弧拟合算法进行了实验分析,得到了... 针对机器视觉测量中图像数据处理时海量数据处理和剔除误差点等问题,提出了一套合理、有效的误差点剔除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机器视觉的精密检测平台,并根据测量中的目标边缘,针对最小二乘直线拟合和圆弧拟合算法进行了实验分析,得到了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尺寸测量精度约为5μ,角度精度约为2'。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视觉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与测量效率,是机器视觉在精密检测中的一次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分析 轮廓描述 精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椭圆傅里叶的产品外形意象设计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增 刘卫东 +1 位作者 杨明朗 韩栋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1-495,共15页
针对当前产品外形意象设计研究在形态描述、关键感性意象定位及感性意象拟合模型构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椭圆傅里叶分析的产品外形意象设计研究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经图像处理得到的样本外形轮廓进行椭圆傅里叶分析,提... 针对当前产品外形意象设计研究在形态描述、关键感性意象定位及感性意象拟合模型构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椭圆傅里叶分析的产品外形意象设计研究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经图像处理得到的样本外形轮廓进行椭圆傅里叶分析,提取到包含外形信息的椭圆傅里叶主成分数据,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构建出感性意象综合评分模型和主成分评价模型。采用总体样本的感性意象综合评分模型确定关键感性意象项目及其重要性排序,以此明确外形设计目标,再以个体方案的主成分评价模型评价并指导创意外形方案的优化。以汽车侧面外形意象设计的应用研究为例,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外形 轮廓描述 感性意象 椭圆傅里叶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