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脂转运蛋白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1
作者 卢梦云 韩语诚 +3 位作者 胡溢洪 何旻蕙 张艳群 邹先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5,共12页
目的:探讨人类糖脂转运蛋白(GLTP)对胰腺癌(P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平台(UALCAN)数据库分析PC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GLTP蛋白表达差异,以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PC患... 目的:探讨人类糖脂转运蛋白(GLTP)对胰腺癌(P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平台(UALCAN)数据库分析PC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GLTP蛋白表达差异,以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PC患者PC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GLTP蛋白表达的差异。体外培养人PC细胞PANC-1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pFLAG-CMV4质粒)和GLTP过表达(GLTP-OE)组(转染pFLAG-GLTP质粒),采用抗生素筛选法建立稳定转染GLTP的细胞;敲低实验采用非特异siRNA转染PANC-1细胞作为对照组,si-GLTP转染PANC-1细胞作为si-GLTP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GLTP蛋白表达情况,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PANC-1细胞的增殖活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ANC-1细胞克隆形成数,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PANC-1细胞的迁移及侵袭细胞数;转录组测序分析GLTP影响PANC-1细胞的潜在作用机制;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PANC-1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 (Akt)和磷酸化Akt (p-Akt)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双调蛋白(AREG)和激酶插入域受体(KDR) mRNA表达水平。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注射pFLAG-CMV4转染的PANC-1细胞)和实验组(注射pFLAG-GLTP稳定转染的PANC-1细胞),制备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检测2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和质量。结果:UALCAN数据库分析,PC组织中GLTP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胰腺组织(P<0.01),且不同癌症分期(P<0.05)、肿瘤分级(P<0.05)、年龄(P<0.001)和性别(P<0.05) PC患者PC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中GLTP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GLTP-OE组细胞增殖活性(P<0.01)和克隆形成数(P<0.001)明显降低,迁移细胞数(P<0.001)和侵袭细胞数(P<0.01)明显降低。敲低实验,与对照组比较,si-GLTP组细胞增殖活性(P<0.01)和克隆形成数(P<0.05)明显升高,迁移细胞数(P<0.001)和侵袭细胞数(P<0.001)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注入肿瘤细胞4周后,肿瘤质量和体积降低(P<0.01)。过表达实验,与对照组比较,GLTP-OE组细胞中p-PI3K (P<0.01)、p-Akt-S473 (P<0.01)和p-Akt-T308 (P<0.0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AREG (P<0.01)和KDR (P<0.01) mRNA表达水平降低。敲低实验,与对照组比较,si-GLTP组细胞中p-PI3K (P<0.01)、p-Akt-S473 (P<0.01)和p-Akt-T308 (P<0.0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AREG (P<0.01)和KDR (P<0.05) mRNA表达水平升高。结论:GLTP在PC组织中呈低表达。GLTP过表达能抑制PANC-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降低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脂转运蛋白 胰腺肿瘤 人胰腺癌细胞 细胞增殖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鮰鱼骨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促进钙转运和成骨细胞分化作用
2
作者 黄春林 林文静 +6 位作者 谢星 汤林怡 温庆辉 王乐怀 熊含露 张露 涂宗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5-41,共7页
以实验室前期制备的鮰鱼骨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F3-Ca螯合物)为原料,采用Caco-2细胞模型评价其对钙转运和吸收的影响,再分析其对hFoB1.19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以及分化关键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F... 以实验室前期制备的鮰鱼骨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F3-Ca螯合物)为原料,采用Caco-2细胞模型评价其对钙转运和吸收的影响,再分析其对hFoB1.19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以及分化关键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F3-Ca螯合物能使Caco-2细胞的钙转运量提高到0.31 mg/mL,并促进成骨细胞的矿化。当F3-Ca螯合物的质量浓度为100μg/mL时,成骨细胞ALP的活性提高了53.68%。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表明F3-Ca螯合物能提高成骨细胞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钙素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核因子受体激活因子-κB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大OPG/RANKL的比值,从而激活OPG/RANKL/核因子受体激活因子-κB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矿化,达到加强钙吸收和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本研究可为鮰鱼骨的高值化利用和新型钙补充剂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鮰鱼骨胶原蛋白-钙螯合物 钙吸收 成骨细胞分化 骨质疏松症 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无肝状态肾脏罗库溴铵相关转运蛋白OATP-3及其基因的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毅飞 陶国才 +1 位作者 崔剑 易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研究无肝状态前后大鼠肾脏罗库溴铵相关转运蛋白阴离子转运多肽3(organanion transportingpoly peptides3,oatp3)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期初步阐释罗库溴铵无肝期肝外代谢特点形成的原因。方法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6只/组),对照组... 目的研究无肝状态前后大鼠肾脏罗库溴铵相关转运蛋白阴离子转运多肽3(organanion transportingpoly peptides3,oatp3)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期初步阐释罗库溴铵无肝期肝外代谢特点形成的原因。方法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6只/组),对照组与阻断肝门60min组,取各组大鼠肾脏组织,采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OATP3蛋白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检测各组oatp3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肾脏组织OATP3蛋白表达水平阻断肝门60min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大鼠肾脏组织oatp3mRNA表达水平阻断肝门60min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肾脏组织oatp3在无肝期比无肝期前增多,oatp3基因表达在无肝期比无肝期前增多,这可能是罗库溴铵无肝期肝外代谢增强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库溴铵 oatp-3 无肝期 RT-PCR 转运蛋白阴离子转运多肽-3 肝外代谢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3参与全氟辛烷磺酸诱导支持细胞损伤
4
作者 仇梁林 钱颖赟 +2 位作者 瞿建华 张旭辉 王守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74-1778,共5页
目的 :探讨Oatp3在PFOS诱导的支持细胞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纯化原代大鼠支持细胞,通过细胞毒性实验,观察PFOS对原代支持细胞生长的影响;利用Oatp3 si RNA构建Oatp3基因敲减模型,观察Oatp3在PFOS诱导的支持细胞毒性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Oatp3在PFOS诱导的支持细胞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纯化原代大鼠支持细胞,通过细胞毒性实验,观察PFOS对原代支持细胞生长的影响;利用Oatp3 si RNA构建Oatp3基因敲减模型,观察Oatp3在PFOS诱导的支持细胞毒性中的作用,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FOS对Oatp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0-30μmol/L剂量的PFOS对大鼠支持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P〉0.05);当PFOS剂量增至40μmol/L时,对支持细胞毒性作用明显(P〈0.01),PFOS毒作用的IC50值约为45.6μmol/L。40μmol/L的PFOS可明显诱导Oatp3蛋白的表达(P〈0.01),联合Oatp3 si RNA处理后,其诱导作用明显抑制(P〈0.01)。与转染试剂对照组(Mock)相比,加入40μmol/L的PFOS后,支持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联合Oatp3 si RNA处理后,PFOS诱导的支持细胞毒性明显被抑制(P〈0.05或P〈0.01)。结论:Oatp3很可能参与PFOS诱导支持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支持细胞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双转MDCKⅡ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功能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楠 马国 杨青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4-142,共9页
目的构建人源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human 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1B1,hOATP1B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2,hMRP2)双转MDCKⅡ细胞株,验证其功能,并应用其考察创新药物2,3-双加... 目的构建人源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human 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1B1,hOATP1B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2,hMRP2)双转MDCKⅡ细胞株,验证其功能,并应用其考察创新药物2,3-双加氧化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抑制剂1-甲基色氨酸(1-methyl-tryptophan,1-MT)的转运特性。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hOATP1B1和hMRP2表达真核载体pVITRO2-SLCO1B1-ABCC2,转染MDCKⅡ细胞,通过遗传霉素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的细胞株;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确认目的蛋白特异性;利用该双转模型考察普伐他汀(不同pH环境和不同底物浓度)和1-MT的转运。结果经电泳分析、双酶切、DNA测序鉴定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证明经遗传霉素筛选的MDCK-OATP1B1/MRP2细胞构建成功;pH=6.5时,普伐他汀在所构建双转细胞模型上转运最佳;在0~500μmol/L的浓度范围内,普伐他汀在该模型上的转运呈现浓度依赖性。1-MT在该细胞模型上无明显转运。结论成功构建人源MDCKOATP1B1/MRP2双转细胞株,发现1-MT既不是OATP1B1蛋白也不是MRP2蛋白的底物,该细胞株可用于OATP1B1/MRP2介导的外源性物质(如药物)和内源性物质(如胆红素)的转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1B1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 MDCKⅡ 普伐他汀 1-甲基色氨酸 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抗体制备及其在肾脏定位的研究
6
作者 张萍 陈香美 +3 位作者 许国双 何娅妮 吴镝 杨聚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333-2335,共3页
目的采用新的基因免疫方法制备小鼠抗人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anti-humanorganicaniontransporter3,hOAT3)多克隆抗体,并用该抗体对hOAT3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进行定位研究。方法应用Accelrys软件分析hOAT3抗原表位,选择其细胞内表位... 目的采用新的基因免疫方法制备小鼠抗人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anti-humanorganicaniontransporter3,hOAT3)多克隆抗体,并用该抗体对hOAT3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进行定位研究。方法应用Accelrys软件分析hOAT3抗原表位,选择其细胞内表位,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人肾组织RNA中扩增其261bp的cDNA序列,克隆到pBQAP-TT构建基因免疫载体,与辅助载体pCMVi-GMCSF和pCMVi-FlT3L同时免疫小鼠,5周后获得血清抗体,人肾组织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鉴定抗体的特异性和定位表达。结果成功构建基因免疫载体pBQAP-TT-hOAT3,序列分析鉴定正确,ELISA方法测得抗体滴度高达1∶3000,该抗体识别人肾皮质膜蛋白62×103的hOAT3,人肾组织免疫组化提示该抗体识别定位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膜。结论成功用基因免疫方法制备高效特异性抗hOAT3多克隆抗体,为今后的生理病理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 基因免疫 抗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大豆阳离子质子转运体CHX19.3与14-3-3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沈阳 才晓溪 +5 位作者 贾博为 孙明哲 周伍红 杨珺凯 胡冰霜 孙晓丽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1-9,59,共10页
植物14-3-3家族作为蛋白互作的桥梁,在逆境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获得了一个野生大豆阳离子质子转运体CHX19.3,其能显著提高耐盐碱性。为进一步揭示CHX19.3调控耐盐碱性的分子机制,研究利用分裂泛素的酵母双杂交系统鉴定了CHX19.... 植物14-3-3家族作为蛋白互作的桥梁,在逆境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获得了一个野生大豆阳离子质子转运体CHX19.3,其能显著提高耐盐碱性。为进一步揭示CHX19.3调控耐盐碱性的分子机制,研究利用分裂泛素的酵母双杂交系统鉴定了CHX19.3与14-3-3家族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诱饵载体pBT3-STE-GsCHX19.3,GsCHX19.3-Cub-LexAVP16融合蛋白对酵母菌没有毒性,且拓扑结构符合该酵母双杂交系统。Y2H结果发现在检测的10个14-3-3蛋白中,只有GF14f能够与CHX19.3蛋白互作,其余14-3-3蛋白均不存在相互作用。研究表明野生大豆CHX19.3与14-3-3家族蛋白互作具有特异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CHX19.3通过与GF14f互作调控耐盐碱性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离子质子转运 14-3-3蛋白 酵母双杂交 蛋白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介导马兜铃酸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艳艳 谌贻璞 芮宏亮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6-480,共5页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是否能进入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及其进入HKC的可能途径。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经马兜铃酸钠作用后HKC破碎液中马兜铃酸的含量。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检测马兜铃酸钠对HKC的毒性作用,并比较有机阴离子转运蛋...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是否能进入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及其进入HKC的可能途径。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经马兜铃酸钠作用后HKC破碎液中马兜铃酸的含量。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检测马兜铃酸钠对HKC的毒性作用,并比较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抑制剂丙磺舒与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抑制剂四乙基铵对马兜铃酸钠导致的细胞毒作用的影响。逆转录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检测马兜铃酸钠对HKC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结果马兜铃酸钠孵育后的细胞破碎液中可检测到马兜铃酸。60mg/L马兜铃酸钠可使HKC的乳酸脱氢酶释放率显著升高(P<0.01),丙磺舒可显著抑制上调的乳酸脱氢酶释放(P<0.05),而四乙基铵却无此作用。丙磺舒可抑制马兜铃酸钠诱导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高表达(P<0.05)。结论马兜铃酸钠能通过HKC的细胞膜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进入细胞发挥生物学效应和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 肾小管上皮细胞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硝基丙酸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葡萄糖转运蛋白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得奖 陈为安 张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314-4316,共3页
目的:探讨3-硝基丙酸(3-NPA)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4)、预处理对照组(3-NPA组,n=4)、大脑中动脉缺血组(M组,n=21)、3-NPA预处理组(IPC组,n=21)。其中... 目的:探讨3-硝基丙酸(3-NPA)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4)、预处理对照组(3-NPA组,n=4)、大脑中动脉缺血组(M组,n=21)、3-NPA预处理组(IPC组,n=21)。其中M组和IPC组各5只,用于神经缺损体征评分和大鼠脑梗死体积的测定;余按再灌注时间(4、12、24及48h)不同又分为4个亚组(n=4),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GLUT3蛋白和GLUT3mRNA基因水平表达情况。结果:IPC组比M组的GLUT3蛋白表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IPC组GLUT3mRNA表达在24h增高,48h最高,与M组相应时间点24、48h及Sham组比较显著增高。结论:3-NPA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GLUT3蛋白和GLUT3mRNA基因水平表达上调,维持脑组织的能量供给是其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3-硝基丙酸 葡萄糖转运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羧酸转运蛋白1增强乳腺癌细胞对3-溴丙酮酸的敏感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其响 张配 +6 位作者 刘芳 王先知 李璐 王仲崑 蒋琛琛 郑海伦 刘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8-593,共6页
目的探究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在增强乳腺癌细胞对3-溴丙酮酸(3-Br PA)敏感性中的作用,为乳腺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MTT法检测3-Br PA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溴化丙啶单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内己糖... 目的探究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在增强乳腺癌细胞对3-溴丙酮酸(3-Br PA)敏感性中的作用,为乳腺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MTT法检测3-Br PA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溴化丙啶单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内己糖激酶Ⅱ、乳酸脱氢酶、乳酸、三磷酸腺苷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CT1蛋白的表达,瞬时转染c DNA上调MCT1的表达后,检测3-Br PA对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三磷酸腺苷水平的影响。结果 3-Br PA对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不明显,200μmol/L作用24 h后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仅为8.72%和7.8%;但200μmol/L 3-Br PA作用MCF-7细胞24 h后其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为84.6%和82.3%。MDA-MB-231细胞的MCT1过表达后,200μmol/L 3-Br PA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72.4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5、50、100、200μmol/L 3-Br PA作用细胞6 h后,细胞内三磷酸腺苷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分别为96.98%、88.44%、43.3%、27.56%。结论 MCT1能增强乳腺癌细胞对3-Br PA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将3-Br PA转运到细胞内,从而抑制细胞糖酵解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3-溴丙酮酸 单羧酸转运蛋白1 糖酵解 瓦博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对白头翁五环三萜皂苷在大鼠肠道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亚丽 徐贞权 +8 位作者 李泽协 周明月 魏韶锋 王萌 张凌 管咏梅 李翔 张靖 苏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6-611,共6页
目的考察白头翁五环三萜皂苷B3、BD、B7、B10、B11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膜渗透性,并研究肠道上皮细胞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s)对5种五环三萜皂苷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SPIP),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 目的考察白头翁五环三萜皂苷B3、BD、B7、B10、B11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膜渗透性,并研究肠道上皮细胞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s)对5种五环三萜皂苷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SPIP),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肼-质谱(UPLC/Q-TRAP-MS)法进行考察。结果十二指肠中白头翁皂苷类成分的渗透率(P_(eff))显著大于空肠和回肠(P<0.05或P<0.01),OATPs抑制剂吲哚美辛和柚皮素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对白头翁皂苷吸收均有抑制作用(P<0.05或P<0.01)。结论十二指肠可能为白头翁皂苷吸收的主要部位;白头翁皂苷可能为OATPs的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五环三萜皂苷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羟基维生素D_(3)对肉鸡生长性能、骨骼发育及小肠磷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蕾 段延民 +4 位作者 张宁 齐雯露 贺明星 曹金党 韩进诚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28,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2000 IU/kg 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对1~14日龄罗斯308肉鸡生长性能、骨骼发育及十二指肠细胞核维生素D受体(nVDR)、细胞膜维生素D受体(mVDR)和IIb型磷转运蛋白(NaPi-IIb)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140只健康...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2000 IU/kg 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对1~14日龄罗斯308肉鸡生长性能、骨骼发育及十二指肠细胞核维生素D受体(nVDR)、细胞膜维生素D受体(mVDR)和IIb型磷转运蛋白(NaPi-IIb)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14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14只。设计2种饲粮,在基础饲粮(不含维生素D)中添加0、2000 IU/kg的25-OH-D_(3),饲喂粉状饲料,肉鸡自由采食,保证饮水充足,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1)与基础饲粮组相比,饲粮添加2000 IU/kg 25-OH-D_(3)能显著提高1~14日龄罗斯308肉鸡采食量和体增重,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与基础饲粮组相比,饲粮添加2000 IU/kg 25-OH-D_(3)显著提高1~14日龄肉鸡胫骨重量、长度、灰分含量、灰分重量、磷含量、钙含量(P<0.05),但没有影响肉鸡胫骨直径(P>0.05)。(3)与基础饲粮组相比,添加2000 IU/kg 25-OH-D_(3)显著提高了1~14日龄罗斯308肉鸡十二指肠mVDR、nVDR和NaPi-IIb mRNA表达量(P<0.05)。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5-OH-D_(3)可增加1~14日龄肉鸡十二指肠mVDR、nVDR和NaPi-IIb mRNA基因的表达水平,促进小肠磷吸收,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和骨骼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_(3) 转运蛋白 肉鸡 生长性能 骨骼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 25-二羟基维生素D_(3)通过下调葡萄糖转运蛋白-1表达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舰 张朝阳 +3 位作者 程耿 杨军 张景宇 戚晓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3-699,共7页
目的:研究1,25-二羟基维生素D_(3)(1,25-(OH)_(2)-VitD_(3))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癌细胞T24,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25-(OH)_(2)-VitD_(3)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并筛选1,25-(OH)_(2)-VitD_(3)干预细胞... 目的:研究1,25-二羟基维生素D_(3)(1,25-(OH)_(2)-VitD_(3))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癌细胞T24,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25-(OH)_(2)-VitD_(3)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并筛选1,25-(OH)_(2)-VitD_(3)干预细胞的最佳时间及半数抑制浓度。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抑制组、1,25-(OH)_(2)-VitD_(3)组、1,25-(OH)_(2)-VitD_(3)+GLUT1抑制组。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葡萄糖摄取、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产生及乳酸形成水平;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GLUT1、己糖激酶2(hexokinase 2,HK2)、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3(6-phosphofructo-2-kinase/fructose-2,6-biphosphatase 3,PFKFP3)、丙酮酸激酶同工酶2(pyruvate kinase isozyme type M2,PKM2)、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25-(OH)_(2)-VitD_(3)可降低T24细胞增殖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性。1,25-(OH)_(2)-VitD_(3)组、GLUT1抑制组及1,25-(OH)_(2)-VitD_(3)+GLUT1抑制组细胞凋亡水平高于对照组,而GLUT1、HK2、PFKFP3、PKM2、LDHA和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与GLUT1抑制组比较,1,25-(OH)_(2)-VitD_(3)+GLUT1抑制组GLUT1、HK2、PFKFP3、PKM2、LDHA和HIF-1αmRNA(均P=0.000)和蛋白(均P=0.000)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1,25-(OH)_(2)-VitD_(3)可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GLUT1表达抑制细胞糖酵解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二羟基维生素D_(3) 膀胱癌 葡萄糖转运蛋白-1 糖酵解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对TNF-α诱导的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林晓仪 郭颖 +1 位作者 丁鹤林 傅祖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观察TNF-α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mRNA与蛋白表达的作用,并探讨核因子-κB(NF-κB)对上述作用的影响。【方法】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分成3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C组吡咯烷二硫基甲酸... 【目的】观察TNF-α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mRNA与蛋白表达的作用,并探讨核因子-κB(NF-κB)对上述作用的影响。【方法】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分成3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C组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NF-κB活性抑制剂)+TNF-α组。各组干预48h后检测phospho-NF-κBp65(Ser536)的蛋白水平、GLUT4mRNA及蛋白水平。蛋白检测采用Western法,mRNA检测采用RT-PCR法。【结果】B组phospho-NF-κBp65蛋白水平(71.1±5.9)高于A组(41.3±1.7,P<0.001)和C组(25.4±4.7,P<0.001)。B组GLUT4的mRNA水平(0.86±0.14,P<0.001)与蛋白水平(31.6±7.2,P<0.001)低于A组(2.01±0.65;60.7±8.4),C组mRNA水平(0.46±0.12)与B组比较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100),C组蛋白水平(9.5±3.0)低于B组(P=0.001)。【结论】TNF-α下调3T3-L1脂肪细胞的GLUT4表达,抑制NF-κB活性后GLUT4表达进一步下调。这提示了TNF-α可能不是通过激活NF-κB而使GLUT4的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3T3-L1脂肪细胞 葡萄糖转运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鼠脑中β-淀粉样蛋白和谷氨酸转运体的改变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曲忠森 田青 +4 位作者 周新文 王小川 王群 张蕲 王建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8-711,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皮层神经元β淀粉样蛋白(Aβ)以及谷氨酸转运体的功能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检测正常对照组、糖尿病(DM)模型组、DM+NaCl组、DM+LiCl组糖原合酶激酶-3(GSK-3)的活性、谷氨酸转运...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皮层神经元β淀粉样蛋白(Aβ)以及谷氨酸转运体的功能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检测正常对照组、糖尿病(DM)模型组、DM+NaCl组、DM+LiCl组糖原合酶激酶-3(GSK-3)的活性、谷氨酸转运体功能及Aβ水平。结果DM组与对照组相比,GSK-3活性(P<0.05)和Aβ40生成(P<0.01)显著增加,谷氨酸转运体的功能显著减弱(P<0.05);GSK-3的抑制剂LiCl能显著降低糖尿病鼠Aβ40水平(P<0.01)和改善谷氨酸转运体的功能(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皮层Aβ40生成增加、谷氨酸转运体的功能降低、GSK-3升高在这一病理改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氯化锂 糖原合酶激酶-3 Β-淀粉样蛋白 谷氨酸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依赖二羧酸转运蛋白3和葡萄糖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琥珀酸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建英 陈香美 +1 位作者 白雪源 王建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00-602,共3页
目的 探讨钠离子依赖的二羧酸转运蛋白 3(NaDC3)对细胞能量代谢的作用以及NaDC3不同表达和不同葡萄糖浓度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琥珀酸转运的影响。方法 应用Westernblot明确正义转染、反义转染、空质粒转染 (pcDNA3)及未转染的人近曲肾小... 目的 探讨钠离子依赖的二羧酸转运蛋白 3(NaDC3)对细胞能量代谢的作用以及NaDC3不同表达和不同葡萄糖浓度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琥珀酸转运的影响。方法 应用Westernblot明确正义转染、反义转染、空质粒转染 (pcDNA3)及未转染的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 (HKC)中细胞hNaDC3蛋白表达的差异 ,用毛细管电泳技术测定不同时间点或同一时间不同葡萄糖浓度时细胞摄取缓冲液中琥珀酸的量。结果 正义转染细胞hNaDC3蛋白表达增强 ,约是未转染HKC细胞的 1 5倍 ,缓冲液中琥珀酸含量下降较快 ,琥珀酸摄取增快。反义转染细胞hNaDC3蛋白表达下降 ,约是未转染HKC细胞的 2 / 3,但两者缓冲液中琥珀酸含量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空质粒转染对hNaDC3蛋白表达和琥珀酸摄取无明显影响。随葡萄糖浓度增加 ,缓冲液中琥珀酸含量下降增快。结论 hNaDC3蛋白过表达可加速三羧酸循环中间代谢产物的转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依赖的二羧酸转运蛋白-3 琥珀酸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扎格列净通过抑制钠-葡萄糖共转运体1的功能抑制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细胞增殖和纤维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雯瑜 吴双成 +4 位作者 张天琛 付莉莉 解良瑜 胡菀芊 郁胜强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3-1351,共9页
目的探究钠-葡萄糖共转运体1(SGLT1)抑制剂米扎格列净(MIZA)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中的作用。方法用蛋白质印迹法、qPCR、免疫荧光染色测定PKD1^(-/-)小鼠和PKD1^(+/+)小鼠肾脏组织、人肾癌旁组织和人ADPKD组织中SGLT1的表达和... 目的探究钠-葡萄糖共转运体1(SGLT1)抑制剂米扎格列净(MIZA)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中的作用。方法用蛋白质印迹法、qPCR、免疫荧光染色测定PKD1^(-/-)小鼠和PKD1^(+/+)小鼠肾脏组织、人肾癌旁组织和人ADPKD组织中SGLT1的表达和分布。用MIZA处理囊肿衬里上皮细胞OX161和肾小管上皮细胞UCL93,37℃孵育24、48和72 h后通过MTT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情况。以100μmol/L MIZA处理OX161细胞48 h后,通过qPCR测定细胞中α1-Ⅰ型胶原蛋白、α1-Ⅲ型胶原蛋白和纤连蛋白1的mRNA表达量。用犬肾细胞MDCK 3D囊肿形成实验验证MIZA对囊肿形成的作用。通过mRNA-seq数据分析筛选UCL93细胞和OX161细胞、OX161细胞和100μmol/L MIZA处理48 h后的OX161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SGLT1在ADPKD患者和PKD1^(-/-)小鼠多囊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肾脏组织升高(P<0.05,P<0.01),免疫荧光染色发现SGLT1主要表达在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在体外实验中,MIZA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多囊肾细胞的增殖和纤维化,3D形成实验表明MIZA抑制了囊肿的形成。mRNA-seq数据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OX161细胞和100μmol/L MIZA处理48 h的OX161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与OX161细胞和UCL93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通路相同。结论SGLT1抑制剂MIZA可能通过PI3K-Akt、MAPK等通路抑制多囊肾细胞的增殖和纤维化,延缓多囊肾的生长,是ADPKD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葡萄糖共转运体1 细胞增殖 纤维化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和葡萄糖转运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3
18
作者 张宝 孙磊 +2 位作者 郑阳 姜洁璇 金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盘组织中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及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探讨其在GDM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足月妊娠且非肥胖(BMI<25 kg/m2)GDM孕妇(GDM组)和同期糖代谢正常(正常组)孕妇胎...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盘组织中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及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探讨其在GDM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足月妊娠且非肥胖(BMI<25 kg/m2)GDM孕妇(GDM组)和同期糖代谢正常(正常组)孕妇胎盘组织各10例,应用Western blotting、实时PCR方法检测2组胎盘组织中SHBG和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IRS-1、ISR-2、PI3K p85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GLUT-3、GLUT-4)的表达,各指标进行直线回归依存关系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GDM组胎盘组织中SHBG m RNA、蛋白表达降低(P<0.05);IRS-1蛋白、IRS-2 m RNA表达降低(P<0.05);PI3K p85α和GLUT-1蛋白及其m 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GLUT-3蛋白,GLUT-4 m RNA、蛋白表达降低(P<0.05)。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HBG m RNA与IRS-2 m RNA、PI3K p85αm RNA、GLUT-4 m 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均P<0.05);IRS-2 m RNA和GLUT-4 m RN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IRS-1 m RNA和PI3K p85αm RNA、GLUT-3 m RNA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IRS-2m RNA和GLUT-1 m RNA的表达正相关(P<0.01)。结论 GDM孕妇胎盘中胰岛素信号转导和葡萄糖转运蛋白存在异常,SHBG可能参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的调节,GDM时胎盘滋养细胞合成和分泌SHBG减少,引起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降低,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及GDM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性激素结合蛋白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底物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葡萄糖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转运蛋白在药物吸收、分布和排泄中的作用及对新药研发的意义 被引量:18
19
作者 陈西敬 王广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3-486,共4页
介绍了药物转运蛋白 (drugtransporter)在药物处置过程中的作用 ,探讨了其在新药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通过对药物转运蛋白功能的了解和利用 ,可以增加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开发出对某些器官有靶向性的药物 ,或避免药物分布到某些器官... 介绍了药物转运蛋白 (drugtransporter)在药物处置过程中的作用 ,探讨了其在新药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通过对药物转运蛋白功能的了解和利用 ,可以增加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开发出对某些器官有靶向性的药物 ,或避免药物分布到某些器官中 ,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降低其的毒副作用 ;也可以控制药物的消除速度。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可以通过两种手段达到上述目的 ,一是根据需要选择与某些转运蛋白有作用或没有作用的先导化合物 ,另一个则是使用转运蛋白抑制剂。在药物研发的初始阶段 ,就开始重视其药动学特性 ,这一观念近年来已被很多人所接受。对转运蛋白的深入认识和利用 ,建立研究药物转运特性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转运蛋白 药物靶向性 P-蛋白 多药耐药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 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 有机阴离子转运 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转运蛋白参与烟草提取物诱导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3
20
作者 廖科 陈虹 +2 位作者 赵绿翠 巫凤苹 陈亚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41-946,共6页
目的研究磷脂转运蛋白(PLTP)在烟草提取物对大鼠Ⅱ型肺泡上皮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肺泡上皮RLE-6TN细胞株24 h,分别加入0.5%,1.0%和2.0%烟草提取物共培养24 h或48 h;委托上海吉玛公司合成siRNA-PLTP,并将siRNA-PLTP转染入RLE-... 目的研究磷脂转运蛋白(PLTP)在烟草提取物对大鼠Ⅱ型肺泡上皮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肺泡上皮RLE-6TN细胞株24 h,分别加入0.5%,1.0%和2.0%烟草提取物共培养24 h或48 h;委托上海吉玛公司合成siRNA-PLTP,并将siRNA-PLTP转染入RLE-6TN中,下调PLTP的表达后,观察烟草烟雾对RLE-6TN细胞凋亡的影响。Hochest染色后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LTP的表达量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活性。结果经不同浓度的(0.5%,1.0%,2.0%)烟草提取物作用后,细胞早期凋亡率由(1.68±0.098)%增加至(18.663±0.964)%(P<0.001);Hoechst染色可见部分凋亡细胞,核发白、固缩、染色质边集等现象;PLTP的表达和caspase-3的活性增加;将PLTP敲降后,可部分逆转烟草提取物诱导的RLE-6TN细胞中caspase-3的活性的增加(P<0.05)。结论 PLTP参与烟草提取物诱导大鼠肺泡上皮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提取物 大鼠肺泡上皮细胞 凋亡 磷脂转运蛋白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