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乳汁中葡萄糖转运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平 李宏基 +3 位作者 王静 闫威 谢佳喜 王月影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共4页
以牛初乳和末乳为研究对象,利用乳汁体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对牛乳汁中葡萄糖转运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乳和末乳中均有GAT-(1,4)和SGLT-1表达,且初乳中的表达高于末乳;GLUT-1只在末乳中有表达,初乳中不表达。提示乳腺... 以牛初乳和末乳为研究对象,利用乳汁体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对牛乳汁中葡萄糖转运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乳和末乳中均有GAT-(1,4)和SGLT-1表达,且初乳中的表达高于末乳;GLUT-1只在末乳中有表达,初乳中不表达。提示乳腺细胞葡萄糖的摄取方式与泌乳阶段相关,初乳期乳腺合成乳糖的作用高于末乳期乳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基因 乳汁体细胞 初乳 末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锌对玉米根系发育、生长素含量及生长素转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周斌 张金尧 +1 位作者 乙引 汪洪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52-1358,共7页
【目的】研究缺锌对玉米根系生长及根系中生长素含量与生长素运输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缺锌胁迫下玉米根系生长与生长素响应特征。【方法】以郑单958玉米为材料,进行营养液培养试验,设置Zn 0缺锌(0μmol/L)和正常供锌(1μmol/L)两个... 【目的】研究缺锌对玉米根系生长及根系中生长素含量与生长素运输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缺锌胁迫下玉米根系生长与生长素响应特征。【方法】以郑单958玉米为材料,进行营养液培养试验,设置Zn 0缺锌(0μmol/L)和正常供锌(1μmol/L)两个处理。植株干样经硝酸–过氧化氢消煮,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消煮液锌浓度。保存于FAA溶液(70%乙醇︰38%甲醛︰乙酸=90︰5︰5,体积比)中的根系样品,经洗涤扫描获得数字图像,利用Win RHIZO软件分析得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等指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根系中生长素吲哚乙酸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玉米根系生长素转运基因Zm AUX1和Zm PIN1c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缺锌胁迫下,植株地上部锌含量低于20μg/g,生物量显著降低;缺锌根系表面积与体积变小,总根长、侧根总长度与侧根平均长度变短,侧根密度增大,直径变细。缺锌条件下,距根尖2 cm的区域中生长素较正常供锌处理降低近30%。缺锌根系中Zm AUX1和Zm PIN1c基因表达明显受抑。【结论】缺锌胁迫下玉米根系中生长素转运关键基因表达降低,生长素含量下降,生长素分布改变,影响根系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缺锌 根系 生长素 生长素转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植株磷对矿质养分转运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调控途径 被引量:4
3
作者 潘晓英 陈俊标 +4 位作者 李集勤 马柱文 徐婷裕 杨少海 黄振瑞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2-495,共14页
【目的】作物体内磷与其他矿质养分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分析不同供磷水平对作物体内养分转运相关基因(启动子中含P1BS顺式调控元件)的表达水平,从基因水平深入理解磷与其它养分间交互作用的机理。【方法】设置砂培试验,供试烟草品... 【目的】作物体内磷与其他矿质养分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分析不同供磷水平对作物体内养分转运相关基因(启动子中含P1BS顺式调控元件)的表达水平,从基因水平深入理解磷与其它养分间交互作用的机理。【方法】设置砂培试验,供试烟草品种为K326(Nicotiana tabacum L.cv.K326),营养液中设低磷(0.1 mmol/L)、正常(对照,1 mmol/L)和高磷(5 mmol/L)3个磷供应水平,于烟草幼苗移栽4周后开始处理,5周后打顶,6周后取样,并分为根、茎、叶和腋芽,测定磷和其他元素浓度,鉴定启动子序列中含有磷调控顺式元件P1BS的基因,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其中一些基因在缺磷和高磷条件下的相对表达量,采用生物学方法研究磷调控信号通路的中心转录因子NtPHR2调控钾、镁转运蛋白的途径。【结果】与对照相比,低磷和高磷处理均抑制烟株生长和地上部干物质量的积累;高磷处理植株各部位磷的积累均显著增加;地上部叶片中的钾、镁浓度随供磷水平的增加而提高,钙浓度在低磷和高磷处理下均不同程度地降低;根系中的铜、铁、锌浓度受供磷水平的影响不显著,而低磷显著降低了锰的吸收但促进锰向地上部转移。本研究在根系中共鉴定到86个含P1BS顺式调控元件的编码矿质营养转运蛋白的基因,选择其中磷、钾、钙、镁、铁、铜和锌转运蛋白基因12个进行RT-qPCR扩增分析,发现它们在低磷和高磷条件下的相对表达量不同。低磷和高磷处理均上调了磷、钾、钙、镁、铁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低磷上调铜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而高磷下调其表达量;而两个锌转运蛋白基因一个在低磷和高磷时表达下调,另一个则表达上调。通过生物学方法证实了中心转录因子NtPHR2通过结合P1BS顺式元件直接调控钾和镁转运蛋白基因。【结论】缺磷和过量供磷均会抑制烟株生长,影响包括磷在内的养分的吸收和转运。增加磷供应水平可显著提高烟株各部位磷的浓度,提高钾和镁浓度,缺磷和过量供磷对地上部各组织其他养分浓度有负面影响。各营养元素转运蛋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受低磷和高磷的影响不同,可能与磷信号通路对其转运蛋白的调控途径有关。NtPHR2通过结合P1BS顺式元件直接调控钾和镁转运蛋白基因,因此,增加磷的供应提高了烟株磷的吸收,进而可能直接上调了钾和镁的吸收及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养分转运基因 调控途径 P1BS NtPH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基因导入对侵染丛枝菌根真菌的玉米生长生理及磷转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钟旺 曾慧兰 王建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98-1205,共8页
为了分析Bt玉米与常规玉米对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响应的异同,本文在接种摩西球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不接种的条件下,对比分析了两个Bt玉米品种‘5422Bt1’(Bt11)和‘5422CBCL’(Mon810)以及同源常规玉米品种‘5422’根系中丛枝菌... 为了分析Bt玉米与常规玉米对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响应的异同,本文在接种摩西球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不接种的条件下,对比分析了两个Bt玉米品种‘5422Bt1’(Bt11)和‘5422CBCL’(Mon810)以及同源常规玉米品种‘5422’根系中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磷转运基因的表达量、生长和养分利用状况。结果表明:生长50 d和80 d时,Bt玉米‘5422Bt1’和‘5422CBCL’根系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显著高于常规玉米‘5422’,分别比‘5422’高13.54%、11.24%和9.83%、6.70%;50 d取样时,接菌和不接菌处理玉米‘5422Bt1’、‘5422CBCL’和‘5422’根系内的磷转运基因表达量均没有显著差异;接菌和不接菌处理下玉米‘5422Bt1’的干重显著高于‘5422CBCL’相应的处理,而与‘5422’没有显著差异;80 d取样时,不接菌处理玉米‘5422Bt1’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显著高于‘5422’和‘5422CBCL’不接菌处理。Bt基因的导入主要影响了两个Bt玉米品种(‘5422Bt1’和‘5422CBCL’)苗期(50 d)和成熟期(80 d)的氮素吸收利用,与常规玉米品种‘5422’相比,合成Bt蛋白消耗了部分氮素和磷;3个玉米品种对接种AMF的响应不同,接菌处理提高了‘5422Bt1’和‘5422CBCL’苗期(50 d)和成熟期(80 d)的氮素吸收利用。在磷养分条件满足玉米生长需要的条件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Bt玉米磷转运基因表达量和磷的吸收利用没有显著影响。Bt基因的导入以及接种F.mosseae对Bt玉米生长和养分利用的影响与不同转化事件形成的品种特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玉米 丛枝菌根真菌 生长特性 养分利用 转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蔗糖转运基因家族功能分化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5
作者 杨泽峰 张丹 敖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061-14065,共5页
[目的]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植物蔗糖转运基因家族的功能分化,并明确具有正选择作用的点突变在植物蔗糖转运基因进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基因组水平上对植物的蔗糖转运基因进行鉴别和分类,并利用D IVERGE和PAML软件分别进行功能分化... [目的]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植物蔗糖转运基因家族的功能分化,并明确具有正选择作用的点突变在植物蔗糖转运基因进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基因组水平上对植物的蔗糖转运基因进行鉴别和分类,并利用D IVERGE和PAML软件分别进行功能分化和正选择替代分析。[结果]经基因组检测,发现蔗糖转运基因家族除在单细胞藻类植物中不存在外,在其他植物中均普遍存在;系统发育分析将植物中蔗糖转运基因分成了5个亚群,并发现亚群间存在I型功能分化现象;此外,在3个亚群内检测出了显著的正选择效应。[结论]植物蔗糖转运基因家族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亚群间的功能分化,同时,具有正选择作用的点突变在该基因家族进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蔗糖转运基因家族 功能分化 正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沉默褐飞虱糖转运蛋白基因4的研究
6
作者 谢坤 丁汉凤 +6 位作者 李娜娜 贾素平 白静 丛韫喆 李广贤 姚方印 杨永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9,共8页
褐飞虱是水稻上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目前的防治措施存在各种弊端,开展控制褐飞虱的探索研究可开辟新的防治途径。本研究利用dsRNA(double-stranded RNA,双链RNA)介导的RNAi(RNA interference,RNA干扰)技术,以褐飞虱糖运输蛋白基因(Nls... 褐飞虱是水稻上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目前的防治措施存在各种弊端,开展控制褐飞虱的探索研究可开辟新的防治途径。本研究利用dsRNA(double-stranded RNA,双链RNA)介导的RNAi(RNA interference,RNA干扰)技术,以褐飞虱糖运输蛋白基因(Nlst4)为靶标,在体外合成Nlst4的dsRNA,将其饲喂褐飞虱若虫后,其体内目标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产生致死表型;构建Nlst4的RNAi干扰载体,通过农杆菌侵染转化培育转基因水稻,褐飞虱取食后,体内目标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降低,1龄、2龄若虫发育历期显著延长,但未出现致死表型。试验结果证实,利用RNAi技术通过培育转基因水稻防治褐飞虱存在可行性,可为后续转基因抗褐飞虱水稻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RNA干扰 转运蛋白基因4 人工饲喂 基因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胁迫下蔗糖对水稻苗期根适应性和磷酸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苏军 张武君 +2 位作者 杜琳 宋亚娜 付艳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34-1340,共7页
磷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最重要的必须元素之一。尽管土壤中磷资源很丰富,但大部分磷是以植物不能吸收利用的固定态和有机态存在,特别是以酸性土壤为主的南方稻田,水稻缺磷现象非常严重。理解和掌握水稻对低磷的适应机制有助于利用分子手... 磷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最重要的必须元素之一。尽管土壤中磷资源很丰富,但大部分磷是以植物不能吸收利用的固定态和有机态存在,特别是以酸性土壤为主的南方稻田,水稻缺磷现象非常严重。理解和掌握水稻对低磷的适应机制有助于利用分子手段培育磷高效利用水稻品种。为阐明蔗糖提高水稻耐低磷的机制,本研究对水稻幼苗进行不同磷、糖处理,分析水稻幼苗在不同磷糖配比培养基中的根系结构、无机磷、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并利用定量RT-PCR技术分析水稻磷酸转运蛋白基因(OsPT)和酸性磷酸酶基因(OsSAP1)的表达。试验设2个磷浓度:无磷和85 mg·L?1KH2PO4,2个蔗糖浓度:无糖和3%蔗糖,正交设计。结果表明,在低磷胁迫时添加蔗糖,能使水稻幼苗的根总长度、总根数、根冠比显著增加,根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但水稻体内的磷酸转运酶活性提高。11个与磷具有高度亲和力的磷酸转运酶的表达发生了改变,其中根优势表达的4个基因OsPT2、OsPT3、OsPT4、OsPT6对磷、糖的影响最为敏感,暗示了蔗糖是通过调节磷转运蛋白维持磷的吸收和平衡。增加根系的蔗糖分配能够提高水稻幼苗对磷胁迫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磷胁迫 蔗糖 磷酸转运蛋白基因 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磷转运蛋白基因ClPht1;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苏烁烁 李明 +2 位作者 吴鹏飞 张颖 马祥庆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42,共10页
【目的】PHT1基因家族是影响植物吸收磷营养的重要磷转运子之一。从杉木32号磷高效家系c DNA中克隆得到PHT1基因家族的1个杉木磷转运蛋白基因ClPht1;1,并对不同程度磷胁迫下ClPht1;1的时空表达进行研究,为杉木PHT1基因序列特征和功能结... 【目的】PHT1基因家族是影响植物吸收磷营养的重要磷转运子之一。从杉木32号磷高效家系c DNA中克隆得到PHT1基因家族的1个杉木磷转运蛋白基因ClPht1;1,并对不同程度磷胁迫下ClPht1;1的时空表达进行研究,为杉木PHT1基因序列特征和功能结构的研究以及磷高效利用杉木基因型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根据PHT1基因家族序列保守性设计简并引物,以32号磷高效杉木基因型根系c DNA为模板进行扩增获得目的基因ClPht1;1的c DNA序列,使用RACE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全长克隆,并对其序列特征、同源性和编码磷转运蛋白结构进行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lPht1;1在32号磷高效杉木家系根、茎、叶中的表达,检测中度缺磷胁迫下ClPht1;1在不同磷利用效率杉木4号、15号、25号、27号、28号、32号家系根系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在中度、重度缺磷胁迫下ClPht1;1在32号磷高效杉木家系根系中随时间序列的表达量变化。【结果】克隆得到1个杉木磷转运蛋白PHT1基因,命名为ClPht1;1(Gen Bank登录号:KX302006),基因序列编码区长1 638 bp,编码545 aa的蛋白质。ClPht1;1所编码蛋白质由12个疏水的跨膜区域组成,1个疑似跨膜域。每个跨膜结构域基本由17~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螺旋,同时跨膜蛋白的N端和C端均位于细胞质内,保守序列位于第4个跨膜域。构成蛋白质的主要骨架是α-螺旋,无信号肽序列。ClPht1;1基因编码蛋白与日本柳杉PHT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到87.0%,与胡杨、油茶、马尾松等PHT家族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在75%以上。ClPht1;1基因在杉木的根、茎、叶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叶中的表达量最低。在中度缺磷胁迫下,ClPht1;1基因在杉木不同家系根部的表达量为25号>27号>4号>15号>32号>28号。在中度和重度缺磷胁迫下,ClPht1;1基因在32号杉木家系根部的表达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恢复供磷后,ClPht1;1基因表达量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重度缺磷胁迫下,ClPht1;1基因表达量要高于其在中度缺磷胁迫下的表达量。【结论】ClPht1;1基因具有PHT1基因家族的典型结构,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日本柳杉等磷转运蛋白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为杉木高亲和磷转运蛋白PHT1基因家族成员。ClPht1;1基因主要在杉木的根部表达,在叶片中的表达量较低;杉木磷利用效率越强,ClPht1;1基因在其根部的表达量越高。在不同磷利用效率的杉木家系中ClPht1;1基因表达量存在较大差异。ClPht1;1基因的表达受低磷胁迫的诱导,缺磷胁迫下ClPht1;1基因表达量明显升高,恢复供磷后ClPht1;1基因表达量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转运蛋白基因 Pht1 1 RACE RT-QPCR 磷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抗性促生细菌Burkholderia sp.减缓玉米幼苗镉毒害和阻抗镉转运 被引量:2
9
作者 庄杰 孙乐妮 +3 位作者 杨恩东 欧阳文凯 曹媛媛 张夕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3-773,共11页
为探明金属抗性促生细菌对减缓玉米镉毒害和阻抗镉转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砂培试验向营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重金属镉,研究接种镉抗性促生细菌YM3(Burkholderia sp.)对玉米苗干质量、生理指标、镉含量及金属转运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表... 为探明金属抗性促生细菌对减缓玉米镉毒害和阻抗镉转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砂培试验向营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重金属镉,研究接种镉抗性促生细菌YM3(Burkholderia sp.)对玉米苗干质量、生理指标、镉含量及金属转运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菌株YM3能促进玉米生长,且在镉胁迫环境中菌株促生效果更显著,使玉米根、茎、叶干质量分别增加9.09%~40.00%、63.33%~84.41%、48.50%~67.48%;接种处理玉米叶绿素总量增加1.70%~53.17%、根系活力增加7.40%~16.93%;游离脯氨酸降低3.04%~21.82%;当镉浓度为12 mg·L^(-1)时,丙二醛含量降低26.37%;接种菌株显著降低玉米地上部镉含量,使茎、叶镉含量分别降低13.64%~41.84%和17.85%~20.29%;q-PCR对金属转运相关基因HMA2、HMA3和Nramp5进行表达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接种菌株对重金属转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调控受镉浓度影响。在0 mg·L^(-1)和8 mg·L^(-1)镉处理中,接菌处理HMA2、HMA3和Nramp5表达量在根中均表现为下调,在8 mg·L^(-1)和12 mg·L^(-1)镉处理中,接菌处理HMA2和Nramp5表达量在叶中均表现为下调。接菌处理通过不同程度影响基因HMA2、HMA3和Nramp5表达量来阻控玉米苗对镉的吸收转运。研究表明,在镉胁迫环境下接种镉抗性促生菌株Burkholderia sp.YM3能促进玉米苗生长,减缓玉米苗镉毒害,并阻控镉从根部向地上部转运,这对于玉米安全生产具有重要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抗性促生细菌 玉米 转运基因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转运蛋白基因TaPht1;4的染色体定位及其在低磷下与小麦吸磷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丽 郭程瑾 +2 位作者 路文静 李小娟 肖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7-884,共8页
【目的】植株对介质中磷素的吸收及磷素在体内器官组织间的转运,是通过位于细胞质膜上的磷转运蛋白(PT)介导完成的。高亲和PT在介导植物对低磷逆境下的磷素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小麦中国春遗传背景的整套B染色体双端体为材料,... 【目的】植株对介质中磷素的吸收及磷素在体内器官组织间的转运,是通过位于细胞质膜上的磷转运蛋白(PT)介导完成的。高亲和PT在介导植物对低磷逆境下的磷素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小麦中国春遗传背景的整套B染色体双端体为材料,对小麦高亲和PT基因TaPht1;4的染色体定位特征及其与低磷下小麦品种磷效率的联系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今后小麦品种磷效率分子鉴定和磷高效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法培养中国春(CS)及其遗传背景B染色体组双端体幼苗。三叶期时收获各供试材料根系,提取各材料基因组DNA,通过PCR特异扩增TaPht1;4,鉴定TaPht1;4在染色体上定位。通过对各供试材料三叶期幼苗进行24 h低磷胁迫获取丰缺磷处理根叶样本,采用半定量RT-PCR及实时定量PCR分析TaPht1;4在丰缺磷下的表达。采用上述幼苗培养、丰缺磷处理和基因表达分析技术,研究不同磷吸收效率小麦品种磷效率参数和TaPht1;4表达特征。【结果】1)与CS及其他双端体材料能特异扩增目标基因不同,在3BS中未扩增到目标基因TaPht1;4;采用半定量RT-PCR和qPCR对丰、缺磷下CS和各双端体根、叶中TaPht1;4的表达研究表明,丰磷下各供试材料根、叶中均检测不到TaPht1;4表达,缺磷下各供试材料叶片中也均未检测到TaPht1;4表达,但在根中除3BS未检测到TaPht1;4表达外,CS和其他双端体均具有较高的TaPht1;4表达水平。表明TaPht1;4定位在3B染色体长臂,呈低磷诱导和根系特异表达特征。2)丰磷下,3BS单株干重与CS没有差异;缺磷下,与CS相比,3BS单株干重显著降低。表明缺少TaPht1;4及所在3B染色体长臂后,植株干物质生产能力受到较大影响,这可能与因缺乏该染色体臂丧失TaPht1;4造成低磷下植株的磷素吸收能力降低密切相关。3)对丰、缺磷下不同磷吸收效率6个小麦品种TaPht1;4的表达水平以及单株干重、全磷含量、磷累积量和磷效率研究表明,缺磷下各小麦品种表现为随品种磷吸收效率提高,TaPht1;4表达水平也随之增高。表明TaPht1;4表达水平与低磷下小麦品种磷素吸收能力和干物质积累具有紧密联系。【结论】小麦高亲和PT基因TaPht1;4定位在3B长臂。低磷条件下,3BS的单株干重和磷累积量较CS显著降低。丰、缺磷下,不同磷吸收效率小麦品种TaPht1;4表达水平与植株干重和单株磷累积量密切相关。TaPht1;4能显著增强小麦在低磷下磷素吸收能力,可作为小麦品种耐低磷能力的参考分子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转运蛋白基因 低磷胁迫 磷素吸收 干物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补血草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玲玲 缪建锟 +1 位作者 祝建波 曹连莆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6-183,共8页
根据同源序列区域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及RACE方法从盐生植物大叶补血草中分离了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的cDNA(LgNHX1,GenBank登录号EU780457)。LgNHX1的cDNA全长为2 397 bp,5′端非翻译区长度为512 bp,3′端非翻译区长度为229 bp,... 根据同源序列区域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及RACE方法从盐生植物大叶补血草中分离了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的cDNA(LgNHX1,GenBank登录号EU780457)。LgNHX1的cDNA全长为2 397 bp,5′端非翻译区长度为512 bp,3′端非翻译区长度为229 bp,其中包括12 bp的poly(A)尾巴,中间的开放读码框为1 656bp,编码1个550个氨基酸的多肽,推测分子量为61 kD。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LgNHX1与北滨藜、小麦、盐角草和拟南芥液泡Na+/H+逆向运输蛋白的一致性分别为82.62%,82.01%,80.64%和75.86%。预测分析表明,LgNHX1具有11~12个跨膜结构区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蛋白(LgNHX1)与液泡型的Na+/H+逆向转运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与质膜型的Na+/H+逆向转运蛋白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补血草 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NHX1) CDNA克隆 R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岩 计东风 +4 位作者 沈国新 魏佳 林天宝 朱燕 吕志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4-881,共8页
盐害是威胁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和种植耐盐作物品系是进行盐地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该研究通过RACE方法,从特优1#桑品种克隆获得了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MaNHX)的全长cDNA(2 016 bp),编码蛋白预测分子量59.28 ku,等电点6.67... 盐害是威胁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和种植耐盐作物品系是进行盐地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该研究通过RACE方法,从特优1#桑品种克隆获得了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MaNHX)的全长cDNA(2 016 bp),编码蛋白预测分子量59.28 ku,等电点6.67,含保守位点(^(82)LFFIYLLPPI^(91))。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MaNHX基因导入拟南芥中,结果表明,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MaNHX能明显提高拟南芥对盐胁迫的耐受性。转基因植株NaCl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更高、抗氧化活性增强,MDA含量下降。结果证实,异源表达MaNHX转基因拟南芥可以通过维持细胞膜稳定性、减少膜损伤和透性伤害等机制应对盐胁迫。该研究可为桑树的抗盐品种培育提供候选参考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 盐胁迫 桑树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脉平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及骨骼肌葡萄糖转运体4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东初 许进军 +1 位作者 王晓红 陈如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糖脉平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理。方法用较小剂量的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35mg/kg)及喂高热量食物造成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后的动物随机分成模型组、糖脉平组和二甲双胍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利用放免法测定血清...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糖脉平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理。方法用较小剂量的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35mg/kg)及喂高热量食物造成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后的动物随机分成模型组、糖脉平组和二甲双胍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利用放免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用原位杂交法检测骨骼肌葡萄糖转运体4基因(GluT4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大鼠胰岛素含量明显增高,而GluT4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经治疗,糖脉平组胰岛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无区别(P>0.05),糖脉平组及二甲双胍组GluT4mRNA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增强(P<0.01或P<0.05),胰岛素的分泌与GluT4mRNA的表达成显著的正相关(r=0.825)。结论糖脉平能改善高胰岛素血症,增加GluT4mRNA的表达,促进葡萄糖在组织中的利用,从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这可能是该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脉平胶囊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原位杂交 葡萄糖转运体4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胡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东晓 董亚茹 +4 位作者 孙景诗 耿兵 王照红 郭洪恩 王向誉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40-45,共6页
为研究胡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的响应情况,以胡麻品种定亚17号为材料,研究了0、50、100、150、200mmol/L NaCl胁迫下胡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胡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 为研究胡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的响应情况,以胡麻品种定亚17号为材料,研究了0、50、100、150、200mmol/L NaCl胁迫下胡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胡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幼苗的株高、根长、地上部和根部的鲜重和干重则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50mmol/L NaCl胁迫下高于对照,NaCl浓度高于100mmol/L时逐渐下降。NHX基因在叶片和根中均有表达,表达量均与NaCl浓度正相关,且根部受诱导程度高于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胡麻 萌发特性 幼苗生长 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黎族冠心病患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代锋 云美玲 +4 位作者 张勇 张云霞 蔡望伟 习隽丽 王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多态性在海南黎族人群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对海南黎族47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及3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的CETP基因6种多态位点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 目的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多态性在海南黎族人群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对海南黎族47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及3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的CETP基因6种多态位点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两组TaqIB突变位点可检测出B1B1、B1B2、B2B23种基因型,I405V突变位点可检测出Ⅱ、Ⅳ、ⅤⅤ3种基因型,D442G突变位点可检测出DD、DG2种基因型;两组TaqIB突变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及D442G突变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CETP基因TaqIB和D442G位点的多态性与海南黎族人群冠心病显著相关;本研究样本数较少,有关CETP基因多态性与海南黎族人群冠心病的确切关系尚有待于开展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 DNA多态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黎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转运体基因与精神分裂症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嗣萃 江三多 +6 位作者 韩孝龙 章连生 陈文忠 钱伊萍 汤国梅 汪栋祥 陈美娣 《四川精神卫生》 2000年第2期73-75,共3页
探讨精神分裂症及其亚型与多巴胺转运体 (DAT1)基因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Amp -FLP技术 ,对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精神分裂症与DAT1基因小卫星多态性进行遗传关联分析。结果  (1)观察到DAT1基因中 5种等基因 (36 0bp、40 0bp、440bp、480bp... 探讨精神分裂症及其亚型与多巴胺转运体 (DAT1)基因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Amp -FLP技术 ,对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精神分裂症与DAT1基因小卫星多态性进行遗传关联分析。结果  (1)观察到DAT1基因中 5种等基因 (36 0bp、40 0bp、440bp、480bp、5 2 0bp) ,最常见是 480bp。 (2 )精神分裂症和健康对照组在DAT1的等位基因、基因型的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 (Z值小于 1.96 ,P >0 .0 5 )。 (3)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两类精神分裂症亚型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或两个亚型间比较 ,同样在DAT1基因多态性分布上无差异 (Z值小于 1.96 ,P >0 .0 5 )。结论 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DAT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无遗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多巴胺转运基因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症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疗效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娟 王立伟 +3 位作者 禹顺英 吴艳茹 汪栋祥 杜亚松 《上海精神医学》 2009年第6期345-348,共4页
目的在汉族抑郁症青少年中探索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多态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疗效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来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病房、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且接受SSRI... 目的在汉族抑郁症青少年中探索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多态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疗效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来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病房、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且接受SSRIs治疗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平均年龄(15.9±1.7)岁,共有76例患者入组,脱落11例;于入组时和SSRIs治疗第2、4、6周末分别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应用PCR及PCR-RFLP技术对入组患者进行5-HTTLPR、5-HTT3’UTR多态基因分型。结果SSRIs治疗有效组患者和无效组患者在5-HTTLPR多态及5-HTT3’UTR多态的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明显差异(χ2=0.12,P=0.94;χ2=0.91,P=0.63)、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也无明显差异(χ2=0.03,P=0.88;χ2=0.73,P=0.43)。结论在中国汉族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群中5-HTTLPR、5-HTT3’UTR多态可能与SSRIs抗抑郁疗效之间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抑郁症 5-羟色胺转运基因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抗抑郁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非病毒基因转运载体——纳米粒基因转运体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阳德 孙颖 《中国医学工程》 2003年第6期68-71,共4页
关键词 非病毒基因 基因转运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用莴苣磷转运蛋白LsPHT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纳米材料处理下的表达
19
作者 汪玉洁 陈日远 +3 位作者 刘厚诚 宋世威 苏蔚 孙光闻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33,共7页
以叶用莴苣品种耐抽薹意大利生菜为试材,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磷转运蛋白Ls PHT1基因序列;并利用半定量PCR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叶用莴苣在纳米材料处理下Ls PHT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Ls PHT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 60... 以叶用莴苣品种耐抽薹意大利生菜为试材,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磷转运蛋白Ls PHT1基因序列;并利用半定量PCR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叶用莴苣在纳米材料处理下Ls PHT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Ls PHT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 605 bp,编码534个氨基酸,推测蛋白质分子量为58.5 k D,具有PHT1家族的保守特征序列GGDYPLSATIx SE,与菊花PHT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88%。Ls PHT1仅在叶用莴苣根部表达,而在叶片中几乎不表达。在叶用莴苣全生长期内,Ls PHT1的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生长中后期,纳米材料处理的叶用莴苣根部Ls PHT1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说明Ls PHT1的表达受纳米材料的诱导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莴苣 转运蛋白基因 克隆 纳米材料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梨硝酸盐转运酶NRT2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20
作者 余兴 丁伟 +2 位作者 王蕾 贾兵 朱立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克隆杜梨硝酸盐高亲和性转运酶NRT2基因。[方法]以杜梨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 DNA,运用3'-RACE和5'-RACE技术,克隆获得杜梨硝酸盐转运酶NRT2基因的全长,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硝酸盐转运酶NRT2... [目的]克隆杜梨硝酸盐高亲和性转运酶NRT2基因。[方法]以杜梨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 DNA,运用3'-RACE和5'-RACE技术,克隆获得杜梨硝酸盐转运酶NRT2基因的全长,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硝酸盐转运酶NRT2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杜梨硝酸盐转运NRT2基因c DNA全长为1 422 bp,可编码473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2346H3631N589O637S26,相对分子质量为51 112.7,等电点(p I)为7.03。[结论]该试验为进一步研究梨氮素代谢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梨 硝酸盐转运基因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