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分离转谷氨酰胺酶生产菌株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灼维 王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0,共6页
根据转谷氨酰胺酶催化反应结果的特性 ,设计了一个利用廉价的酶作用底物实施的蛋白质交联凝絮 -沉淀性能测定方法 ,并将其作为初筛手段 ,用于从土壤中分离生产转谷氨酰胺酶微生物菌种。从 13 9株放线菌中经初筛和摇瓶发酵测定酶活的复... 根据转谷氨酰胺酶催化反应结果的特性 ,设计了一个利用廉价的酶作用底物实施的蛋白质交联凝絮 -沉淀性能测定方法 ,并将其作为初筛手段 ,用于从土壤中分离生产转谷氨酰胺酶微生物菌种。从 13 9株放线菌中经初筛和摇瓶发酵测定酶活的复筛试验筛选得到 10株产酶菌株 ,其中一株酶活达 0 2 4U/mL ,并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实验 ,确定为链霉菌属 ,编号为Streptomycessp .WZFF .W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谷氨酰胺酶生产菌株 土壤分离 种选育 链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谷氨酰胺转胺酶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黄六容 何冬兰 刘梅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9-372,共4页
利用设计的低廉简便的凝胶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高产谷氨酰胺转胺酶(microbialtransglutami-nase,MTG)的菌株,初步鉴定属于放线菌纲的链霉菌属(Streptomycessp.)。摇瓶发酵试验表明,其最适产酶氮源和碳源分别是蛋白胨和葡萄糖,通过正... 利用设计的低廉简便的凝胶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高产谷氨酰胺转胺酶(microbialtransglutami-nase,MTG)的菌株,初步鉴定属于放线菌纲的链霉菌属(Streptomycessp.)。摇瓶发酵试验表明,其最适产酶氮源和碳源分别是蛋白胨和葡萄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适产酶培养基为(g/L):葡萄糖20.0,蛋白胨20.0,酵母提取物3.0,MgSO4·7H2O2.0,K2HPO4·3H2O2.0,KH2PO42.0,CaCO35.0。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时间和最适pH分别为72h和7.0;在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MTG酶活达1.04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筛选 条件 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璋 王灼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2-67,共6页
以本实验室筛选的Streptomyces sp.WZFF.W-12(谷氨酰胺转胺酶活0.24U/ml)为出发菌株,孢子经预培养处理处于萌发状态后制备成单孢子悬浮液,用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NTG)单独和结合羟胺进行多次复合诱变处理。实验发现,诱变处理后菌... 以本实验室筛选的Streptomyces sp.WZFF.W-12(谷氨酰胺转胺酶活0.24U/ml)为出发菌株,孢子经预培养处理处于萌发状态后制备成单孢子悬浮液,用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NTG)单独和结合羟胺进行多次复合诱变处理。实验发现,诱变处理后菌落的形态变异等特征与产酶能力呈相关关系,并被用于最初的突变菌落挑选。接着先后采用蛋白质交联凝絮-沉淀性能分析的初筛试验和摇瓶测定酶活的复筛试验分离选育高产酶突变菌株,最后获得一产酶活力达2.18U/ml的高产菌株W-12var HZ3,酶活相对提高了8倍。对该菌株进行分类鉴定方面的理化性能测试和传代实验结果表明,该菌遗传性较为稳定,而且其理化性能与已报道的产酶菌种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谷氨酰胺 高产 诱变选育 能力 形态变异 复合诱变处理 发酵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转谷氨酰胺酶链霉菌的发酵罐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蔡慧农 王灼维 +4 位作者 杨秋明 郭兴要 刘新征 韩兆鹏 王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3-18,共6页
针对研究室分离筛选的链霉菌 (Streptomycessp )WZFF W 12 varMN 3 5发酵生产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 (MTG) ,首先采用自行设计的 2L小型生化反应器 ,研究以多价胨为主的有机氮源的影响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逐级扩大发酵罐规模 ,以 8L小型罐... 针对研究室分离筛选的链霉菌 (Streptomycessp )WZFF W 12 varMN 3 5发酵生产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 (MTG) ,首先采用自行设计的 2L小型生化反应器 ,研究以多价胨为主的有机氮源的影响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逐级扩大发酵罐规模 ,以 8L小型罐及 2 0~ 2 0 0L发酵罐组合并利用在线监控手段直接监测分析环境条件对MTG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进一步确定培养条件。研究结果表明 ,以 2 0 0L发酵罐发酵生产MTG时采用两级种子培养 ,氮源采用多价胨和豆饼粉 ,发酵过程中在线控制通气量和搅拌速度分别为 0 9~ 1 1vvm和 3 5 0~ 45 0r/min等优化条件最有利于菌体持续稳定生产MTG ,当发酵至 72h时酶活达到最高 ,在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链霉 发酵罐 发酵生产 多价胨 在线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链轮丝菌产转谷氨酰胺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义华 陆兆新 尤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2-94,共3页
以诱变后的灰色链轮丝菌L-18'作为研究对象,对它的摇瓶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其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为:以48h种龄的种子液接种1%液体发酵培养基,在30℃、pH为7.5条件下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0.8%甘油、0.4%胰蛋白胨、0.6%酵母膏、10... 以诱变后的灰色链轮丝菌L-18'作为研究对象,对它的摇瓶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其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为:以48h种龄的种子液接种1%液体发酵培养基,在30℃、pH为7.5条件下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0.8%甘油、0.4%胰蛋白胨、0.6%酵母膏、100×10-6 CaCl2 、500×10-6 K2HPO4 、0.1%Tween40。发酵液转谷氨酰胺酶活由0.962U/ml提高到1.623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链轮丝 谷氨酰胺 发酵条件 优化 摇瓶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1号菌株谷氨酰胺酶的固定化及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施安辉 谷劲松 +1 位作者 张恩勇 王立良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1-33,共3页
本研究以聚乙烯醇为载体,包埋黑曲霉ASP-1号菌丝体进行固定化,固定化后的谷氨酰胺酶活力远高于游离细胞。固定化谷氨酰胺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8C、最适pH值为7.2、催化的高峰为40h、耐盐(NaCl)性较强。植物原料中含有的谷氨酸有46... 本研究以聚乙烯醇为载体,包埋黑曲霉ASP-1号菌丝体进行固定化,固定化后的谷氨酰胺酶活力远高于游离细胞。固定化谷氨酰胺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8C、最适pH值为7.2、催化的高峰为40h、耐盐(NaCl)性较强。植物原料中含有的谷氨酸有46%是作为谷氨酸胺存在的,谷氨酸胺是没有鲜味的,必需经过谷氨酸胺酶催化水解形成谷氨酸后,才呈鲜味。为了提高调味助鲜产品和氨基酸营养液中的谷氨酸含量,国内皆采用选育谷氨酰胺酶活力高的菌种发酵[1、2]。但是,由于谷氨酰胺酶是胞内酶,只有在自溶后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在应用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本文采用我们选育的谷氨酰胺酶活力高的ASP-1号菌株,将其固定,提高了谷氨酰胺酶的活性,而且可以多次使用。本研究主要探讨了谷氨酰胺酶的固定化方法和固定化后酶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1号 谷氨酰胺 固定化 食品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消息——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谷氨酰胺转胺酶生产菌搭载“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7
作者 LiYan TieCuijuan +2 位作者 HeXiuping ZhangBorun ZhugeJian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共1页
关键词 谷氨酰胺生产 “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空间诱变育种技术 微生物 搭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谷氨酰胺高产菌株的诱变育种 被引量:8
8
作者 汪世华 白文钊 吴思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4-67,共4页
采用谷氨酸棒杆菌S9114为出发菌株,经γ-射线和硫酸二乙酯诱变处理,定向选育出一株生产菌SH44。在适宜的条件下积累谷氨酰胺平均为41.1mg/ml,最大达41.5mg/ml。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诱变育种 生产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允许添加剂转谷氨酰胺酶在预包装分割肉等产品中使用
9
《猪业科学》 2017年第3期21-21,共1页
2017年2月28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G/SPS/N/CAN/1037/Add.1通报,允许转谷氨酰胺酶作为添加剂在预包装分割肉等产品中使用,使用最大限量应符合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并要求在产品标签中予以标示。具体详见:
关键词 谷氨酰胺 产品标签 分割肉 添加剂 加拿大 包装 生产规范 AD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转酮醇酶变异株C1-B941菌种特性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米丽娟 孙文敬 +2 位作者 谢红 赵峰梅 杨庆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4-48,共5页
C1-B941是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转酮醇酶(Transketolase,TKT)变异株,与亲株C1相比,其在菌体形态及代谢特性上发生了显著变化,如对戊糖不利用,对葡萄糖等利用变弱,碳源利用存在抑制,表现为芳香氨基酸合成途径缺陷,对数... C1-B941是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转酮醇酶(Transketolase,TKT)变异株,与亲株C1相比,其在菌体形态及代谢特性上发生了显著变化,如对戊糖不利用,对葡萄糖等利用变弱,碳源利用存在抑制,表现为芳香氨基酸合成途径缺陷,对数期细胞聚集成链,孢子形成能力下降,在发酵培养基中可以积累D-核糖,发酵液具有广泛的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 酮醇变异 C1—B941 种特性 D-核糖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菊粉酶曲霉菌株的筛选和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2
11
作者 唐艳斌 许波 +4 位作者 唐湘华 慕跃林 杨云娟 王晓燕 黄遵锡 《饲料研究》 CAS 2008年第7期32-35,共4页
关键词 菊粉 发酵条件 曲霉 优化 筛选 丝状真 发酵 生产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纤溶酶菌株根霉12^#的诱变育种及固态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晓兰 杜连祥 +1 位作者 路福平 凌洪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3-28,共6页
以产纤溶酶的菌株根霉 12 # 为出发菌株 ,对其进行紫外线 氯化锂复合诱变 ,筛选到74株制霉素抗性突变株。所有抗性突变株经进一步固态发酵筛选 ,获得了 4株稳定高产纤溶酶的正突变株 ,其纤溶酶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 3 2 9%、2 1 5 %... 以产纤溶酶的菌株根霉 12 # 为出发菌株 ,对其进行紫外线 氯化锂复合诱变 ,筛选到74株制霉素抗性突变株。所有抗性突变株经进一步固态发酵筛选 ,获得了 4株稳定高产纤溶酶的正突变株 ,其纤溶酶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 3 2 9%、2 1 5 %、2 2 3 %和 18 0 %。以其中的 1株为菌种 ,研究了固态发酵产生纤溶酶的培养基组成。采用单因素试验、均匀设计方法对固态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碳氮比、初始pH、加水量、无机盐加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实验范围内根霉 12 # 固态发酵产生纤溶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 :m (麸皮 )∶m (豆粕 )=1∶2 ,初始 pH5 0 ,加水量 0 75mL/g物料 ,MnSO4·H2 O和 (NH4) 2 SO4加量分别为 0 2 5 %和1 42 % (对物料 )。优化条件下的固态发酵纤溶酶产量平均达 744 5 7U/g物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 固态发酵产生 培养基组成 生产 根霉12^# 诱变育种 药用 溶栓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糖生产方法及其合成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谢定 张琼 +5 位作者 朱婧 盛敏 李向红 李晓文 俞健 谭碧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综述国内外有关海藻糖生产方法,总结和比较不同来源海藻糖合成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基因工程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提出海藻糖合成酶结构的解析及分子改造是今后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工程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生产方法 学性质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明胶共聚物的酶促合成及抑菌性质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小华 骆辉 周桢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4-339,共6页
以纯化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催化壳聚糖和明胶合成壳聚糖-明胶共聚物。经红外光谱测试表明,共聚物在MTGase催化下形成了席夫共价键。经DTA分析结果表明,共聚物是通过席夫键连接的。质量分数为1%的纯化共聚物溶液用溶菌酶于p... 以纯化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催化壳聚糖和明胶合成壳聚糖-明胶共聚物。经红外光谱测试表明,共聚物在MTGase催化下形成了席夫共价键。经DTA分析结果表明,共聚物是通过席夫键连接的。质量分数为1%的纯化共聚物溶液用溶菌酶于pH=5.0、50℃水解60min,水解液中还原糖浓度比水解前增加72.4%;用胰蛋白酶于pH=8.50、37℃水解60min,水解液中游离氨基浓度比水解前增加35.8%;由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共聚物呈分枝状,分析结果表明,共聚物由壳聚糖和明胶组成。壳聚糖-明胶共聚物的均分子量为36.38KDa,等电点为8.43,在pH=5.0的稀HCl中的溶解度为8.7g/L;壳聚糖-明胶收率随明胶/壳聚糖的质量比增加而升高,但是其抑制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效果随着二者的比例增加而降低。MTGase催化合成壳聚糖-明胶共聚物的最佳条件为:明胶/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6,pH=6.0、t=50℃、搅拌反应时间40min。平衡时共聚物的收率达到64.5%,其抑制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效果仍保留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明胶 共聚物 微生物谷氨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SL2-111固态发酵生产聚半乳糖醛酸酶 被引量:2
15
作者 汤鸣强 谢必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0,共4页
以麸皮为主要原料,采用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 诱变菌株SL2 111进行聚半乳糖醛酸酶固态发酵,培养物最高酶活力可达到2 6 95U/g(鲜曲)。产酶最适培养基为:麸皮15 g ,柚皮粉1 5 g ,(NH4) 2 SO40 8g ,Ca Cl2 0 0 75g。最佳产酶条件为... 以麸皮为主要原料,采用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 诱变菌株SL2 111进行聚半乳糖醛酸酶固态发酵,培养物最高酶活力可达到2 6 95U/g(鲜曲)。产酶最适培养基为:麸皮15 g ,柚皮粉1 5 g ,(NH4) 2 SO40 8g ,Ca Cl2 0 0 75g。最佳产酶条件为:2 8℃,pH6 0 ,培养72h。成曲的最佳浸提条件为:以0 1mol/L ,pH4 0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为浸提剂,在30℃下浸提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半乳糖醛酸 固态发酵生产 黑曲霉 (NH4)2SO4 最适培养基 诱变 条件 浸提条件 柠檬酸钠 活力 培养物 CL2 浸提剂 缓冲液 麸皮 最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G酶催化羊毛固定化溶菌酶的酶学性质及抗菌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栋 范雪荣 +2 位作者 崔莉 王强 王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31-1236,共6页
利用新型的生物催化剂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催化溶菌酶在羊毛织物上的固定化。采用SDS-PAGE法探讨了溶菌酶作为MTG催化底物的可行性以及固定化溶菌酶的酶学性质及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羊毛织物经过高锰酸钾预处理后可以实现溶... 利用新型的生物催化剂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催化溶菌酶在羊毛织物上的固定化。采用SDS-PAGE法探讨了溶菌酶作为MTG催化底物的可行性以及固定化溶菌酶的酶学性质及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羊毛织物经过高锰酸钾预处理后可以实现溶菌酶的固定化。固定化酶的pH值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优于游离酶;与物理吸附法相比,MTG催化法可赋予固定化溶菌酶的羊毛织物更好的耐水洗性和操作稳定性;此外,固定化酶的低温(4℃)干储藏稳定性良好,30天内酶活仍维持在80%以上。抗菌测试结果表明,MTG催化法固定化溶菌酶的羊毛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73.23%,抗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谷氨酰胺 羊毛 固定化 学性质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osmid文库筛选山羊瘤胃微生物源蛋白酶基因及其表达验证
17
作者 杨凯尧 刘功炜 +3 位作者 李林芳 王智伟 崔雯元 杨雨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8,共11页
【目的】利用Fosmid文库功能筛选法,获得山羊瘤胃微生物源蛋白酶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利用功能底物筛选法从山羊瘤胃微生物源Fosmid文库中筛选具有蛋白酶活性的克隆子,对其进行Illumina二代测序,对预测到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根... 【目的】利用Fosmid文库功能筛选法,获得山羊瘤胃微生物源蛋白酶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利用功能底物筛选法从山羊瘤胃微生物源Fosmid文库中筛选具有蛋白酶活性的克隆子,对其进行Illumina二代测序,对预测到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根据基因丰度结果确定后续研究的功能基因。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对功能基因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酶活性测定。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密码子优化后的功能基因分别敲入枯草芽孢杆菌C6基因组ctc位点并进行表达验证。【结果】从Fosmid文库1700个克隆子中筛选到1个具有蛋白酶活性的阳性克隆Pro4-C5。通过二代测序技术,鉴定出3个潜在的蛋白酶基因gene0833(内肽酶,EC编号:EC3.4.21.53)、gene0196(金属内肽酶,EC编号:EC3.4.24)和gene0585(羧肽酶,EC编号:EC3.4.17.14)以及1个L-天冬酰胺酶基因(gene0683,EC编号:EC3.5.1.1)。以pET-28a(+)为表达载体,通过大肠杆菌BL21(DE3)原核诱导表达发现,gene0585和gene0196未表达;gene0833表达的蛋白分子质量为87 ku,蛋白酶活性为10.45 U/mL;gene0683表达的蛋白分子质量为37 ku,L-天冬酰胺酶活性为88.52 U/mL,同时发现该蛋白也具有蛋白酶活性,酶活性为5.25 U/mL。将密码子优化后的gene0683和gene0833定点敲入枯草芽孢杆菌C6基因组中表达发现,gene0833未表达,gene0683表达的蛋白酶活性为109.72 U/mL,相比原始菌株(100.97 U/mL)显著提高了8.67%(P<0.01);L-天冬酰胺酶活性为31.63 U/mL,相比原始菌株(22.79 U/mL)显著提高了30.06%(P<0.01)。【结论】从山羊瘤胃微生物源Fosmid文库中筛选和鉴定出了2个具有蛋白酶活性的功能基因(gene0833和gene0683),均来源于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其中gene0683在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产物具有较高的蛋白酶和L-天冬酰胺酶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SMID文库 蛋白 L-天冬酰胺 原核表达 基因筛选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G酶催化的乳铁蛋白对羊毛织物抗菌整理
18
《针织工业》 2010年第3期71-71,共1页
针对羊毛抗菌整理问题.利用新型生物交联剂MTG酶(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将具有抗菌作用的乳铁蛋白通过生物催化交联的方式固定到羊毛织物上.对羊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铁蛋白的固定效率.探讨了影响... 针对羊毛抗菌整理问题.利用新型生物交联剂MTG酶(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将具有抗菌作用的乳铁蛋白通过生物催化交联的方式固定到羊毛织物上.对羊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铁蛋白的固定效率.探讨了影响乳铁蛋白固定化的主要工艺参数.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织物 乳铁蛋白 整理 MTG 微生物谷氨酰胺 催化 分光光度法测定 最佳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低温碱性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杨胜远 陆兆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3-98,共6页
综述了微生物源低温碱性蛋白酶的研究状况 ,包括酶的微生物来源、生产菌株的选育、酶学特性、酶的结构及人工进化和安全性评价 。
关键词 低温碱性蛋白 微生物来源 生产 选育 学特性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旋糖酐酶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配婷 范广宇 +1 位作者 蓝雨丝 刘楠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471-478,共8页
右旋糖酐酶(dextranase)能够专一性地水解右旋糖酐中的α-1,6糖苷键,降低蔗汁的粘度、防止仪器堵塞、增加目标产品的回收率和质量。右旋糖酐酶在降解右旋糖酐的同时生成异麦芽糖、异麦芽三糖等低聚糖,这些低聚糖不被人体消化吸收可直接... 右旋糖酐酶(dextranase)能够专一性地水解右旋糖酐中的α-1,6糖苷键,降低蔗汁的粘度、防止仪器堵塞、增加目标产品的回收率和质量。右旋糖酐酶在降解右旋糖酐的同时生成异麦芽糖、异麦芽三糖等低聚糖,这些低聚糖不被人体消化吸收可直接进入大肠选择性地增殖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有润肠通便、促进矿物质元素吸收、增强免疫力等功效。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右旋糖酐酶的结构、右旋糖酐酶生产菌株、右旋糖酐酶酶活及酶学性质改进技术进行综述,发现传统诱变技术和发酵条件的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右旋糖酐酶的发酵水平,通过构建基因工程菌,可有效提高右旋糖酐酶的异源表达水平,结合酶固定化技术提高酶在不利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回收率,在低聚糖制备及制糖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为后期右旋糖酐酶的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糖酐 生产 学性质 右旋糖酐 制糖工业 低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