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盘扣节点扭矩转角模型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桂香 郭泽群 +1 位作者 胡德平 徐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199,232,共9页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盘扣节点半刚性明显,是架体力学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对架体进行精确数值分析时,需要合理选取盘扣节点扭矩转角数学模型.在盘扣节点抗扭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获取盘扣节点扭矩转角的二参数对数模...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盘扣节点半刚性明显,是架体力学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对架体进行精确数值分析时,需要合理选取盘扣节点扭矩转角数学模型.在盘扣节点抗扭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获取盘扣节点扭矩转角的二参数对数模型和三线性模型.通过架体荷载试验和有限元数值计算,对比分析盘扣节点单线性模型、三线性模型和二参数对数模型的适用性.三种盘扣节点模型参数选取合理时,架体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均可满足实际工程对稳定承载力的精度要求,其中盘扣节点采用二参数对数模型时,架体极限稳定承载力有限元数值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性最好.由于立杆荷载分配不均、上下立杆连接半刚性、构件间隙和过盈装配等因素,架体侧移和盘扣节点扭矩的有限元数值计算值与试验值相差明显,结合试验数据规律,采用系数修正法对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 盘扣节点 扭矩转角数学模型 试验 有限元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组合箱梁节点弯矩-转角曲线计算方法
2
作者 黄志 龚莉 +2 位作者 蒋丽忠 周旺保 戚菁菁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8,共12页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组合箱梁节点的弯矩-转角关系,提出了基于极限弯矩、初始转动刚度的四折线弯矩-转角模型。对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得到了三种节点连接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以及弯矩-转角曲线。基于钢结...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组合箱梁节点的弯矩-转角关系,提出了基于极限弯矩、初始转动刚度的四折线弯矩-转角模型。对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得到了三种节点连接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以及弯矩-转角曲线。基于钢结构设计标准,提出了适用于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组合箱梁节点极限弯矩计算方法;基于组件法建立了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计算模型,分别计算得到节点的极限弯矩与初始转动刚度值,并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误差较小,吻合良好。基于极限弯矩、初始转动刚度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组合箱梁节点四折线弯矩-转角模型,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及适用性。该研究建立的四折线模型简单、精确且表达直观,可为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组合箱梁节点结构设计和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格构柱 节点 组件法 弯矩-转角模型 极限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叶片微束等离子堆焊转角焊缝模型研究
3
作者 肖洋 戴士杰 +1 位作者 李世博 母嘉恒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33,共6页
航空发动机叶片修复时,将受损部位切除后在新平面上进行多层多道焊接,在焊缝转角区域特别是转角点,因焊接工艺难以匹配导致过多熔滴进入熔池增加了焊缝熔高与熔宽,造成焊缝凸起,影响焊接质量。针对微束等离子焊接叶片转角区域焊缝的这... 航空发动机叶片修复时,将受损部位切除后在新平面上进行多层多道焊接,在焊缝转角区域特别是转角点,因焊接工艺难以匹配导致过多熔滴进入熔池增加了焊缝熔高与熔宽,造成焊缝凸起,影响焊接质量。针对微束等离子焊接叶片转角区域焊缝的这种特征,建立了转角区域焊缝模型。首先利用抛物线曲线拟合建立了单道焊缝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型能准确地表征单缝外形轮廓。然后提出了一种双焊缝转角重叠的焊缝成型模型。实验表明,采用该转角焊缝模型能够极大地降低转角区域焊缝的凸起,能满足航空发动机叶片修复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叶片 微束等离子焊接 单缝模型 转角焊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角软化桁架模型在RC变梁节点抗剪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潘元 邢国华 +1 位作者 吴涛 刘伯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30-2438,共9页
在以往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考虑左、右梁高不等特性的中节点等效核心区在剪、压复合作用下的计算模型,应用转角软化桁架模型对10个钢筋混凝土变梁中节点试件进行受剪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转角软化桁架模型计算得到的节点剪应力-剪切... 在以往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考虑左、右梁高不等特性的中节点等效核心区在剪、压复合作用下的计算模型,应用转角软化桁架模型对10个钢筋混凝土变梁中节点试件进行受剪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转角软化桁架模型计算得到的节点剪应力-剪切变形曲线与试验曲线较吻合;与现行规范给出的半经验计算公式相比,转角软化桁架模型有明确的力学计算模型,可为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剪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 转角软化桁架模型 计算模型 框架结构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配光特性的汽车AFS动态转角数学模型研究
5
作者 李礼夫 杨明俊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8,共5页
针对常用的汽车自适应前照灯(AFS)转角数学模型存在的问题,对汽车车身侧倾角与转弯半径及车速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建立面向配光特性的汽车AFS动态转角数学模型,通过AFS的二维转动对侧倾后AFS照射方向进行修正。结果表明,与常用的AFS转角... 针对常用的汽车自适应前照灯(AFS)转角数学模型存在的问题,对汽车车身侧倾角与转弯半径及车速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建立面向配光特性的汽车AFS动态转角数学模型,通过AFS的二维转动对侧倾后AFS照射方向进行修正。结果表明,与常用的AFS转角数学模型相比,AFS动态转角数学模型求得的前照灯转角在yz平面上补偿角αx(t)最大达0.7°,占yz平面上设计旋转角度的28%,解决了侧倾后常用的AFS配光特性难以达到国家标准GB4599-2007要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AFS 转角数学模型 配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复位转动摩擦阻尼器弯矩-转角恢复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史庆轩 王朴臻 +2 位作者 戎翀 王朋 王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1-290,共10页
为了满足减震结构对可恢复功能的要求,针对传统摩擦阻尼器不具备自复位能力震后存在较大残余变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自复位转动摩擦阻尼器,由摩擦耗能装置和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装置组合而成。介绍了该SCRF(self-center... 为了满足减震结构对可恢复功能的要求,针对传统摩擦阻尼器不具备自复位能力震后存在较大残余变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自复位转动摩擦阻尼器,由摩擦耗能装置和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装置组合而成。介绍了该SCRF(self-centering rotating friction)阻尼器的构造形式、工作原理,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SCRF阻尼器的弯矩-转角恢复力模型,通过ABAQUS软件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对弯矩-转角恢复力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SCRF阻尼器的滞回性能,并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阻尼器恢复力模型结果吻合良好;提高接触面间的摩擦因数与斜面高度可以提高阻尼器的最大承载力、耗能能力、有效刚度,但是超过一定限值的斜面高度会降低阻尼器的自复位能力;施加SMA螺栓预紧力可以提高阻尼器的摩擦启动弯矩,对于阻尼器的耗能能力与最大承载力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SCRF阻尼器 弯矩-转角恢复力模型 数值模拟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荷载作用下钢楔式活络端力学性能研究
7
作者 谢治天 牛晓凯 +3 位作者 李鹏飞 张明聚 刘晓 宋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1,共13页
为了解决钢楔式活络端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工作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的问题,该文定量研究钢楔式活络端的抗弯性能,首先建立经过试验结果验证的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偏心载荷作用下钢楔式活络端的变形和受力机理,并对... 为了解决钢楔式活络端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工作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的问题,该文定量研究钢楔式活络端的抗弯性能,首先建立经过试验结果验证的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偏心载荷作用下钢楔式活络端的变形和受力机理,并对钢楔式活络端的抗弯性能进行参数化分析,基于参数分析结果,建立适用于钢楔式活络端的弯矩-转角模型。研究结果显示:钢楔式活络端的抗弯性能随偏心距、钢楔高度和中肋板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随钢楔长度、钢楔宽度、槽钢厚度和钢管壁厚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本文所建立的弯矩-转角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钢楔式活络端的弯矩-转角曲线、初始抗弯刚度和塑性抗弯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钢楔式活络端 抗弯性能 弯矩-转角模型 有限元模型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算法的汽车前照灯控制策略研究
8
作者 张贤祯 周强 +1 位作者 张永炬 李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109,116,共5页
针对常见的固定式汽车前照灯照射角不能在车辆转弯时随动,导致弯道内侧存在视野盲区的问题。文章对汽车转弯时前照灯水平转动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建立了具有轮胎侧偏特性的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分别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在SIMULINK中进行仿... 针对常见的固定式汽车前照灯照射角不能在车辆转弯时随动,导致弯道内侧存在视野盲区的问题。文章对汽车转弯时前照灯水平转动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建立了具有轮胎侧偏特性的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分别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在SIMULINK中进行仿真和LSTM算法结合前照灯的实际转角数据进行学习,预测出前照灯下一阶段的转角参数。两者的仿真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表明:模糊控制和LSTM算法预测得到的前照灯转角数据与理论值的均方根差分别为1.83和1.57,LSTM算法能提高前照灯转角控制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照灯 时间序列预测 转角模型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平端板连接组合节点弯矩-转角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文达 史艳莉 文天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3-49,68,共8页
端板连接节点是多高层钢框架结构体系中经常采用的梁柱连接形式,当考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作用并有足够的抗剪连接件时则形成了端板连接组合节点,楼板对组合节点承载力和刚度都有贡献。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考虑楼板组合作用影响的端... 端板连接节点是多高层钢框架结构体系中经常采用的梁柱连接形式,当考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作用并有足够的抗剪连接件时则形成了端板连接组合节点,楼板对组合节点承载力和刚度都有贡献。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考虑楼板组合作用影响的端板连接梁柱组合节点的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并分别用有关研究者完成的无楼板钢框架端板节点及考虑楼板作用的组合节点的试验结果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总体上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基于该数值模型进行了平端板连接组合节点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的参数分析,探讨了楼板、柱腹板加劲肋、楼板配筋率、端板厚度、梁截面高度等参数对组合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欧洲规范建议的弯矩-转角关系模型进行了必要修正,最终提出了可反映楼板作用的平端板连接组合节点弯矩-转角关系实用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吻合良好,可为进一步研究该类节点的设计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梁柱节点 平端板连接 组合节点 参数分析 弯矩-转角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导鱼雷转角射击诸元简化计算 被引量:5
10
作者 雷震撼 袁富宇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41-44,共4页
对自导鱼雷单雷一次转角和二次转角射击模型的转角过程进行简化处理:用折线近似代替圆弧转弯,进而简化转角攻击过程;建立了转角射击简化模型,射击诸元计算得到了简化;仿真计算表明,转角射击简化模型所得的一次转角、发现概率、航程与严... 对自导鱼雷单雷一次转角和二次转角射击模型的转角过程进行简化处理:用折线近似代替圆弧转弯,进而简化转角攻击过程;建立了转角射击简化模型,射击诸元计算得到了简化;仿真计算表明,转角射击简化模型所得的一次转角、发现概率、航程与严格模型的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简化模型的正确性;单雷转角射击简化模型的正确性为进一步研究自导鱼雷双雷齐射的发现概率的解析计算模型及参数优化模型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自导鱼雷 尾流自导鱼雷 转角射击模型 简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柔性灵巧手指弯曲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建超 杨庆华 +1 位作者 邵铁锋 鲍官军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2期182-185,共4页
针对传统机器人灵巧手弯曲柔性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气动柔性弯曲关节—大柔性灵巧手指。为验证大柔性灵巧手指转角静态模型的正确性,首先,将该手指等效为悬臂梁,然后,通过ANSYS仿真软件模拟了手指在不同内腔气压下的弯曲模型,... 针对传统机器人灵巧手弯曲柔性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气动柔性弯曲关节—大柔性灵巧手指。为验证大柔性灵巧手指转角静态模型的正确性,首先,将该手指等效为悬臂梁,然后,通过ANSYS仿真软件模拟了手指在不同内腔气压下的弯曲模型,建立了手指弯曲角度与内腔压力的仿真关系曲线,结果显示该仿真关系曲线与手指转角静态模型曲线基本吻合;最后,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了手指实际弯曲角度与实际内腔压力之间的数据关系,并通过Matlab软件整理仿真与实验数据得出了理论弯曲曲线与实际充放气曲线对比图。研究结果表明,该大柔性灵巧手指转角静态模型是正确的,这可为以后手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柔性灵巧手指 转角静态模型 ANSYS 弯曲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点应变对船体垂向弯曲倾角进行校正的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振斌 陈志坚 任凤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1,共4页
通过对舰船的受力及角度变形规律进行研究,推导应变转角关系数学模型。在船体表面布置若干个应变传感器,即可由结构应变获得船体垂向弯曲倾角。利用数值试验模型对提出的模型进行"数值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所提出的... 通过对舰船的受力及角度变形规律进行研究,推导应变转角关系数学模型。在船体表面布置若干个应变传感器,即可由结构应变获得船体垂向弯曲倾角。利用数值试验模型对提出的模型进行"数值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所提出的模型获得的目标数据具有较好的精度。该方法能克服当前常用方法占用较大空间、需固定基准点和测量功能单一的局限性。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船体应变获取结构弯曲倾角,可对船体变形引起的船体局部姿态信息误差进行校正,为舰载武器装备提供较高精度的姿态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转角传递模型 船体倾角修正 变形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