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动车组转臂定位橡胶节点刚度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侯茂锐 胡晓依 +3 位作者 宗仁莉 郭涛 罗俊 樊令举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0-128,共9页
对京沪和武广高铁运用的CRH3型动车组上服役120万km达高级修的3家转臂节点进行静刚度测试,分析不同生产厂家转臂节点在不同运行线路上的刚度变化范围;在采用Simpack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并验证CRH3型动车组拖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研... 对京沪和武广高铁运用的CRH3型动车组上服役120万km达高级修的3家转臂节点进行静刚度测试,分析不同生产厂家转臂节点在不同运行线路上的刚度变化范围;在采用Simpack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并验证CRH3型动车组拖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分别匹配60N和60D钢轨时,转臂节点刚度变化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役120万km后,转臂节点径向刚度分布范围为85.1~158.5 MN·m-1,径向刚度变化率分布范围为-38.9%~18.6%;不同厂家生产的转臂节点刚度变化存在较大差异,而在京沪与武广高铁上运用的厂家A转臂节点刚度变化范围接近;随转臂节点纵向刚度的增大,车辆非线性临界速度随之降低,横向平稳性指标、轮轴横向力、磨耗功率等指标随之增大,且60D钢轨的各项动力学性能指标均大于60N钢轨,但均远远小于安全限值;转臂节点纵向刚度大于140 MN·m-1时,CRH3型动车组对60D钢轨廓形变化更加敏感,易出现等效锥度过小引起的异常振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车辆动力学 静刚度 转臂定位橡胶节点 轮轨匹配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