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转移类型与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方式转变 被引量:39
1
作者 郭元晞 常晓鸣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37,共5页
对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转移产业的承接,是中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往研究多强调产业承接方对产业形式和产能的引进,属于典型的"产能增长"模式。广大中西部地区固然有产业培育和提高产能的客观要求,但更关键... 对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转移产业的承接,是中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往研究多强调产业承接方对产业形式和产能的引进,属于典型的"产能增长"模式。广大中西部地区固然有产业培育和提高产能的客观要求,但更关键的是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自身产业结构升级。未来中西部地区对产业转移和承接机制的建立,应采用新的"内生性发展"模式。通过甄别产业转移的不同类型,做到产业承接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承接产业和产业结构升级良性互动,实现相应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承接 转移类型 落地产业 内生性发展模式 自主创新 中西部 东南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转移类型与承接地环境的耦合分析——基于泛长三角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2
作者 唐运舒 冯南平 +1 位作者 高登榜 杨善林 《产经评论》 CSSCI 2014年第6期72-81,共10页
以泛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为研究样本,探寻产业转移类型与承接地环境之间的内在耦合规律。研究发现,不同产业转移类型与承接地环境的相关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承接地的市场化水平对成本推动型产业转移呈现出显著的负影响,承接地... 以泛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为研究样本,探寻产业转移类型与承接地环境之间的内在耦合规律。研究发现,不同产业转移类型与承接地环境的相关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承接地的市场化水平对成本推动型产业转移呈现出显著的负影响,承接地的市场化程度越高,越不利于产业的承接;区域梯度差异不是所有类型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在资源推动型产业转移中转移地和承接地间的产业梯度差异表现并不显著;此外,市场推动型产业转移的关联程度要显著高于成本推动型和资源推动型的产业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转移类型 承接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开发虚拟团队在知识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国光 程骏 李怀祖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7,共3页
探讨了软件开发虚拟团队对知识转移促进的功能本质;总结了虚拟团队跨企业知识转移约束的一般方法,并建立跨"时间—地域—组织—文化"多维度知识转移模型;对软件开发的虚拟团队进行了重新分类,并提出适应我国跨组织和文化的软... 探讨了软件开发虚拟团队对知识转移促进的功能本质;总结了虚拟团队跨企业知识转移约束的一般方法,并建立跨"时间—地域—组织—文化"多维度知识转移模型;对软件开发的虚拟团队进行了重新分类,并提出适应我国跨组织和文化的软件开发虚拟团队类型及其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虚拟团队 软件开发 知识转移类型 敏捷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动因与类型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睿 于渤 赖胜才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3-146,共4页
首先针对技术联盟组织形式和特点界定了技术联盟和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概念;其次,将知识势差作为条件变量引入了技术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动因的分析,分析结果指出在市场需求拉动和企业间竞争的驱动下,高位势联盟主体的"拉动"和... 首先针对技术联盟组织形式和特点界定了技术联盟和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概念;其次,将知识势差作为条件变量引入了技术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动因的分析,分析结果指出在市场需求拉动和企业间竞争的驱动下,高位势联盟主体的"拉动"和低位势联盟主体的"跟进"使知识在技术联盟组织间循序渐进地流动;最后提出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三种类型,即非对称性学习的知识转移、竞争型对称学习的知识转移和非竞争型对称学习的知识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联盟 知识转移动因 知识转移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5
作者 邹明 刘牧 《绿色科技》 2024年第5期59-65,73,共8页
研究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及时掌握保护区景观类型的动态变化,有利于平衡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发展,保护生态安全,同时可为自然保护区提供制定管理和保护规划的重要支撑。以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运用ENVI、ArcGIS... 研究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及时掌握保护区景观类型的动态变化,有利于平衡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发展,保护生态安全,同时可为自然保护区提供制定管理和保护规划的重要支撑。以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运用ENVI、ArcGIS、Fragstats软件平台,利用转移矩阵与景观格局指数法对保护区景观格局及其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森林景观在保护区内占据绝对优势,且面积呈上升趋势,这有利于提高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②针叶林逐渐成为保护区的主要景观类型,这说明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趋于稳定。③灌木林等小斑块的破碎化程度仍在加剧,这可能会对某些物种的生存和繁衍产生负面影响。在未来的保护区管理中,应加强对这些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此外,耕地景观与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之间的转换也值得关注。为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在保护区的生态恢复和治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景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强化对各景观类型的监测和管理。优化保护区内的景观空间布局,根据景观类型的分布特点,合理规划生态恢复工程,确保各类景观之间的协调发展。密切关注他景观类型之间的变化,采取有效措施调控景观转换,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构建合理的景观生态结构,确保生态恢复工程的可持续性。定期开展景观类型调查和监测,及时掌握景观格局的变化动态,为保护区管理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遥感 景观类型转移 景观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0年“一带一路”沿线林地变化
6
作者 韩会庆 张金 +2 位作者 张德博 李陵 江桃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7年第2期73-78,共6页
基于欧洲宇航局全球气候变化计划(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2000、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对"一带一路"沿线林地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一带一路"沿线林地呈下降趋势。俄罗斯、东南亚大部分国家以... 基于欧洲宇航局全球气候变化计划(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2000、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对"一带一路"沿线林地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一带一路"沿线林地呈下降趋势。俄罗斯、东南亚大部分国家以及印度等林地面积下降突出,仅中国林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林地转为耕地(52 473 km^2)和草地(14 848 km^2)是主要转出类型,耕地转为林地(19 539 km2)以及林地内部转移(386.55 km^2)是主要转入类型。俄罗斯和中国林地转入面积较大(>20 km^2),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以及俄罗斯等林地转出面积较大(>2 000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空间格局 转移类型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2005年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兰萍 魏怀东 +2 位作者 丁峰 陈芳 胡小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9-173,共5页
根据1998年和2005年两期影像数据,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近7 a来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数量、结构、类型和空间分布上的变化情况,并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作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7 a间石羊河流域草地、戈壁、沙地... 根据1998年和2005年两期影像数据,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近7 a来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数量、结构、类型和空间分布上的变化情况,并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作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7 a间石羊河流域草地、戈壁、沙地、林地、旱地和盐碱地面积呈减少趋势;高山、居民点、水浇地呈增加趋势;水浇地增加幅度最大,增幅为89 485.22 hm2,主要是由林地、盐碱地、居民点、沙地和戈壁转变而来;人工林地、重轻度盐碱地和水浇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度明显,依次为4.14%,3.48%,2.23%和2.56%;人口压力、经济因素、生态政策是影响该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石羊河流域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析的江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周龙 冯学智 +1 位作者 张安定 王大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0-82,88,共4页
利用多源遥感卫星数据,对江宁3个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解译得到了土地利用类型图,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叠置功能以马尔柯夫概率模型的类型转移矩阵对江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近20年的时间里,由于经济的... 利用多源遥感卫星数据,对江宁3个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解译得到了土地利用类型图,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叠置功能以马尔柯夫概率模型的类型转移矩阵对江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近20年的时间里,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市化水平提高,导致辽宁耕地损失达4214.02hm2这些耕地被转化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和经济效益较高的养殖业,但人地矛盾日渐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土地利用/覆盖 分析 空间分析 类型转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气隐喻:言语功能扩展的机制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才英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15,共6页
语气隐喻使言语功能系统扩展为一个包含言语角色(给予/求取)、交流物品(信息/物品和服务)、取向(主观/客观和显性/隐性)、合意性(合意/不合意)五对语义特征的复杂系统。语气类型转移实现言语角色和交流物品之间的语义特征转换,人际投射... 语气隐喻使言语功能系统扩展为一个包含言语角色(给予/求取)、交流物品(信息/物品和服务)、取向(主观/客观和显性/隐性)、合意性(合意/不合意)五对语义特征的复杂系统。语气类型转移实现言语角色和交流物品之间的语义特征转换,人际投射使隐性的言语功能主观地或客观地显性化。据此,语气隐喻的语用功能可归纳为:礼貌性、商讨性和连贯性。最后,对新闻访谈中语气隐喻的定量考察表明:扩展的言语功能系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语篇的交流性和商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隐喻 言语功能 合意性 语气类型转移 人际投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森林景观格局演变及影响因子分析——以湖南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童山片区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紫薇 黎奕晖 +5 位作者 胡希军 杜心宇 韦宝婧 李芮芝 曹诗怡 胡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8-375,共8页
为森林景观格局影响因子的探索和研究提供新视角,以湖南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童山片区为研究区域,以ENVI,ArcGIS为软件平台,运用地理探测器计算森林景观格局影响因子权重,对2005—2015年森林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为森林景观格局影响因子的探索和研究提供新视角,以湖南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童山片区为研究区域,以ENVI,ArcGIS为软件平台,运用地理探测器计算森林景观格局影响因子权重,对2005—2015年森林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以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为景观基质;2005—2009年景观类型动态变化较为频繁,景观类型转移面积总量为4116.95 hm^(2),而转移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开展,2009—2015年动态变化强度减缓;(2)从影响因素上看,自然地理因素中的高程因子是影响区域整体景观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面积最大的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受高程影响最大,人为因素中村民生活干扰和林区干道因子对耕地的分布影响明显;(3)从景观演替方式来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面积转移以自然演替为主;常绿落叶阔叶林因人为影响与其他景观类型发生相互转换;竹林因其生长特点强势侵入其他景观类型;自然演替与人为影响的双重作用导致灌木林地与牧草地、耕地间发生景观类型转变。因此,森林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演变是各影响因子对各景观类型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因子类型和权重大小与景观类型转移的方向和数量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动态演变 景观类型转移 地理探测器 因子探测器 因子解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6—2019年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动态变化规律及成因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谷丰 黄洪照 +2 位作者 苏春利 胡甜 谢先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2-174,183,共14页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最大的自流型灌区,位于干旱内陆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监测和治理灌区土壤盐渍化演变迫在眉睫。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对1986—2019年研究区不同季节的土地类型进行分类,结合当地水文...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最大的自流型灌区,位于干旱内陆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监测和治理灌区土壤盐渍化演变迫在眉睫。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对1986—2019年研究区不同季节的土地类型进行分类,结合当地水文气象资料和工程建设发展,探讨该地区土壤盐渍化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整体上研究区春秋两季盐渍化土地面积呈下降趋势,其中1995—2005年是这两个季节盐渍化土地面积明显下降的时期,其前后两个时间段为盐渍化土地面积变化较稳定的时期,各个季节的景观格局指数下降趋势先快后缓,盐渍化土地先破碎后稳定,盐渍化土地的主要去向和来源为农业用地;1986—2003年间地下水水位埋深是研究区春季、夏季和秋季三个季节盐渍化土地面积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0.80、-0.72);2005—2019年间研究区春季盐渍化土地面积受上一年灌溉水量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r为0.78),夏季盐渍化土地面积与年均降雨量有关(相关系数r为-0.48),秋季盐渍化土地面积受地下水水位埋深的影响而下降(相关系数r为-0.57)、受当年灌溉水量的影响而上升(相关系数r为0.48)。该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动态变化 成因 LANDSAT 景观格局指数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 内蒙古河套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市海岛陆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鲍欣慧 赵一然 +4 位作者 董梅超 徐浩然 陈毅铧 吴定逸 邵姝遥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1916-1920,共5页
借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构建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以中国典型海岛——舟山市为例,定量测算2000—201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诠释海岛土地利用变化映射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时空规律。研究发现:舟山市土地利用中分布较... 借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构建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以中国典型海岛——舟山市为例,定量测算2000—201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诠释海岛土地利用变化映射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时空规律。研究发现:舟山市土地利用中分布较广的为林地、耕地,研究时段内全市耕地、林地主要向城乡建设用地转化,未利用土地资源储备较少且变化幅度不大。舟山市2000—2015年主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先增长后降低趋势,2005年和2010年淡水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比较高,2000年和2015年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比较高。研究时段内,舟山市除林地提供的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呈负增长外,其余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为正增长,增长值为37.427亿元。建议海岛陆域发展应注重海岛生态系统保护的土地利用格局,并以此为基础发挥生态系统服务的最理想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陆域 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