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转移抑制因子CD63/ME491基因在小鼠子宫内膜表达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赵邦霞 谭冬梅 +3 位作者 何明忠 陈媛 高立芳 谭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85-888,共4页
目的了解小鼠动情周期和早孕子宫中CD63/ME491 mRNA和蛋白的表达规律,探讨CD63/ME491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观察CD63/ME49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整个动情周期中,CD63/ME491 mRNA在动情间期表... 目的了解小鼠动情周期和早孕子宫中CD63/ME491 mRNA和蛋白的表达规律,探讨CD63/ME491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观察CD63/ME49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整个动情周期中,CD63/ME491 mRNA在动情间期表达最多,而在动情期表达最少,但蛋白质却是在动情前期和间期表达最丰富,子宫内膜上皮和基质细胞均呈阳性。早孕的小鼠子宫组织均有CD63/ME491 mRNA表达,且在胚胎开始植入的第4天表达最多,以后维持在较高的表达水平。CD63/ME491蛋白在妊娠第1~6天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呈阳性表达。但在基质细胞表达的量和范围却不同:妊娠第1天,无CD63/ME491蛋白的表达;妊娠第2天,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出现微弱阳性表达;以后CD63/ME491蛋白在基质细胞的表达量和表达范围逐渐增强。结论在胚胎着床过程中,CD63/ME491在小鼠子宫中呈动态表达,提示它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对滋养层细胞有限侵袭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抑制因子CD63/ME491 子宫内膜 胚胎着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抑制因子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缺失及其与临床病理的联系 被引量:6
2
作者 史恩溢 李小宁 +1 位作者 季润元 赵玉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89-1291,共3页
目的:探讨转移抑制因子1(metastasis suppressor 1,MTSS1)在结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TSS1在226例结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26例... 目的:探讨转移抑制因子1(metastasis suppressor 1,MTSS1)在结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TSS1在226例结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26例结肠癌患者组织中MTSS1蛋白的阴性表达率为12.8%;MTSS1表达缺失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癌转移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MTSS1表达的缺失与肿瘤分化程度之间呈负相关(P<0.01,r=-0.248),与肿瘤Dukes分期呈正相关(P<0.05,r=0.137)。二元Logistic回归法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MTSS1表达的最显著因素(P<0.05)。结论:MTSS1在结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缺失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分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判断结肠癌预后的新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组织芯片 转移抑制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抑制因子1和钙激活蛋白4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寇炜 窦春江 +2 位作者 周云松 兰咏梅 顾巧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2-846,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转移抑制因子1(MTSS1)和钙激活蛋白43(Cap4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表达,阐明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食管鳞癌标本80例和癌旁正常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和RT-PCR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 目的:探讨转移抑制因子1(MTSS1)和钙激活蛋白43(Cap4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表达,阐明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食管鳞癌标本80例和癌旁正常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和RT-PCR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MTSS1、Cap43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MTSS1和Cap43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两者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MTSS1和Cap43在癌细胞的胞浆/细胞膜呈现棕黄色,MTSS1在正常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25/30)和21.3%(17/80),Cap43在正常组织和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5/30)和76.3%(61/8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法检测,MTSS1mRNA在正常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分别为0.703±0.085和0.295±0.065,而Cap43mRNA在正常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36±0.052和0.693±0.07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MTSS1和Cap43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分期有关联(P<0.05),而与食管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类型均无关联(P>0.05);MTSS1与Cap43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457,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MTSS1的低表达和Cap43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了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二者之间的平衡失调可能是食管鳞癌侵袭和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转移抑制因子1 钙激活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转移抑制因子基因MRP-1/CD9对小鼠胚胎着床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邦霞 谭冬梅 +2 位作者 彭红英 尉晓蔚 谭毅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86-688,共3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MRP-1/CD9抗体对小鼠胚胎着床的影响。方法1.将8-细胞小鼠胚胎培养于含不同浓度MRP-1/CD9抗体的培养液中,观察囊胚形成及囊胚脱透明带的情况。2.妊娠D4小鼠子宫角注射MRP-1/CD9抗体,于妊娠D8观察小鼠胚胎植入数量。结果1... 目的研究外源性MRP-1/CD9抗体对小鼠胚胎着床的影响。方法1.将8-细胞小鼠胚胎培养于含不同浓度MRP-1/CD9抗体的培养液中,观察囊胚形成及囊胚脱透明带的情况。2.妊娠D4小鼠子宫角注射MRP-1/CD9抗体,于妊娠D8观察小鼠胚胎植入数量。结果1.体外培养时,MRP-1/CD9抗体显著抑制胚胎的囊胚形成率(1:400,P<0.05)和脱带率(1∶800,P<0.05)。2.宫角注射MRP-1/CD9抗体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胚胎的着床数(8.33±0.15vs4.57±0.21)。结论MRP-1/CD9参入小鼠胚胎的发育及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抑制因子MRP-1/CD9 子宫内膜 胚胎着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转移抑制因子NDRG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艾为 乔艳 +1 位作者 朱熹 张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7-149,共3页
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1,NDRG1),也曾称为分化相关基因1(differentiation related gene1,DRG-1)、钙激活蛋白43(calcium activated protein43,Cap43)基因、应激诱导应答42(responseinduced by str... 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1,NDRG1),也曾称为分化相关基因1(differentiation related gene1,DRG-1)、钙激活蛋白43(calcium activated protein43,Cap43)基因、应激诱导应答42(responseinduced by stress42,Rit42)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抑制因子 NDRG1 肿瘤 调节基因 分化相关基因 钙激活蛋白 应激诱导 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转移抑制因子(BRMS1)在人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受体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雨禄 胡三元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97,共4页
通过PCR方法研究乳腺癌转移抑制因子(BRMS1)在人乳腺癌细胞系MDA MB-231和MCF-7中的表达.质粒(MDA231PEF,MCF-7PEF)通过克隆到大肠杆菌中进行转化.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 MB-231和MCF-7进行RNA提取并进行反转录.将基因部分敲除的BRMS1(MDA... 通过PCR方法研究乳腺癌转移抑制因子(BRMS1)在人乳腺癌细胞系MDA MB-231和MCF-7中的表达.质粒(MDA231PEF,MCF-7PEF)通过克隆到大肠杆菌中进行转化.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 MB-231和MCF-7进行RNA提取并进行反转录.将基因部分敲除的BRMS1(MDA231BRMS1rib1,MCF7BRMS1rib1)通过大肠杆菌进行克隆,研究BRMS1在MDA MB-231和MCF-7中的表达.结果表明BRMS1在MDA MB-231和MCF-7中均有明显的表达,基因部分敲除后表达减弱.由此说明BRMS1在人乳腺癌细胞系MDA MB-231和MCF-7中存在表达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转移抑制因子 MDA MB-231 MCF-7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新孢子虫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金婷婷 曲光刚 +3 位作者 王长江 武曰星 唐世云 沈志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39,共6页
为筛选犬新孢子虫保护性抗原,克隆表达犬新孢子虫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MIF)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分析。根据GenBank公布的犬新孢子虫MIF(NcMIF)序列,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设计2套特异性引物,以NcMIF mRNA反转录产物为模版,采用PCR扩增出Nc... 为筛选犬新孢子虫保护性抗原,克隆表达犬新孢子虫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MIF)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分析。根据GenBank公布的犬新孢子虫MIF(NcMIF)序列,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设计2套特异性引物,以NcMIF mRNA反转录产物为模版,采用PCR扩增出NcMIF基因和2种突变基因NcMIFm和NcMIFhis,选用原核表达载体pET26b,分别构建重组质粒pET26b-NcMIF和pET26b-NcMIFm。重组质粒分别转入E.coli BL21(DE3)中进行表达,纯化后的蛋白利用免疫印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rNcMIF和rNcMIFm这2种重组蛋白在BL21(DE3)表达菌株中均为可溶性表达,诱导表达最佳条件为30℃诱导3h IPTG诱导浓度为1mmol/L;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该表达产物能与抗rNcMIF绵羊血清发生反应,说明获得的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新孢子虫 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 原核表达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转移抑制因子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朱佳芳 顾鸣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5,共5页
乳腺癌转移抑制因子1(BRMS1)能抑制肿瘤转移并与肿瘤预后密切相关。BRMS1的卷曲螺旋结构能与分选连接蛋白6(SNX6)富含AT的结构域一起形成六聚体,而核定位信号2(NLS2)帮助BRMS1发挥转移抑制作用。BRMS1作为mSin3: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复合体(... 乳腺癌转移抑制因子1(BRMS1)能抑制肿瘤转移并与肿瘤预后密切相关。BRMS1的卷曲螺旋结构能与分选连接蛋白6(SNX6)富含AT的结构域一起形成六聚体,而核定位信号2(NLS2)帮助BRMS1发挥转移抑制作用。BRMS1作为mSin3: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复合体(mSin3:HDAC)中的一员,能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其下游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骨桥蛋白(OPN)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信号通路,恢复同型间细胞连接蛋白的表达,促进或抑制肿瘤转移相关的miRNA表达,从而对卵巢癌、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肿瘤的转移起到抑制作用。该文对有关BRMS1介导的抑制肿瘤转移及其主要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转移抑制因子1 mSin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复合体 核转录因子-ΚB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骨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新孢子虫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NcMIF)克隆表达与其免疫调节作用鉴定
9
作者 王长江 沈志强 +3 位作者 金婷婷 武曰星 刘慧 曲光刚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23,共6页
通过原核系统表达犬新孢子虫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NcMIF),并对该蛋白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分析。根据Gen Bank发表的序列,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方法扩增出NcMIF全基因,经测序分析后,将NcMIF亚克隆到原核表... 通过原核系统表达犬新孢子虫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NcMIF),并对该蛋白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分析。根据Gen Bank发表的序列,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方法扩增出NcMIF全基因,经测序分析后,将NcMIF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然后将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DE3)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利用HPLC对可溶性表达的重组NcMIF蛋白进行纯化,去除内毒素,最后对NcMIF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鉴定。结果显示,NcMIF没有明显的抗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也没有上调巨噬细胞TNF-α和NO表达量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究NcMIF的生物学功能及MIF在宿主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新孢子虫 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 原核表达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新孢子虫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生物学特性鉴定
10
作者 王长江 曲光刚 +3 位作者 金婷婷 武曰星 刘慧 沈志强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24,共7页
为了对犬新孢子虫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NcMIF)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将NcMIF在大肠埃希菌中以3种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三种蛋白分别为NcMIF(成熟的蛋白质),NcMIFm(脯氨酸突变为甘氨酸)和NcMIFhis(在N端添加多组氨酸标记),对三种蛋白的多... 为了对犬新孢子虫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NcMIF)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将NcMIF在大肠埃希菌中以3种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三种蛋白分别为NcMIF(成熟的蛋白质),NcMIFm(脯氨酸突变为甘氨酸)和NcMIFhis(在N端添加多组氨酸标记),对三种蛋白的多聚体状态、互变异构酶、氧化还原酶及是否与MIF受体(CD74)结合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三种重组的NcMIFs(rNcMIF)均不具备互变异构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甘氨酸替代脯氨酸的重组NcMIF减少了二聚体和三聚物的形成;N端额外添加的HIS标签增加了三聚物的形成;rNcMIF无法与重组人MIF竞争与MIF受体(CD74)结合,表明CD74不是NcMIF的结合受体;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NcMIF定位于犬新孢子虫速殖子的顶端。免疫电镜结果进一步显示NcMIF存在于微线体、棒状体、致密颗粒及细胞核中。为进一步分析NcMIF在寄生虫免疫逃逸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新孢子虫 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 互变异构酶 氧化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素通过上调MTSS1表达抑制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虹 黄蝶 +1 位作者 王瑞杰 余壮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37,共7页
目的探究辣椒素通过上调肿瘤转移抑制因子1(MTSS1)抑制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的机制。方法实验1:10、25、50、100μmol/L辣椒素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25、50、100μmol/L辣椒素,对照组不添加辣椒素,恒温箱中培养24 h;实验2:对照组正常培... 目的探究辣椒素通过上调肿瘤转移抑制因子1(MTSS1)抑制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的机制。方法实验1:10、25、50、100μmol/L辣椒素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25、50、100μmol/L辣椒素,对照组不添加辣椒素,恒温箱中培养24 h;实验2:对照组正常培养,100μmol/L辣椒素组添加终浓度为100μmol/L辣椒素,100μmol/L辣椒素+对照siRNA组、100μmol/L辣椒素+MTSS1 siRNA组在100μmol/L辣椒素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终浓度为50 nmol/L对照siRNA、MTSS1 siRNA,转染4 h更换为终浓度100μmol/L辣椒素培养液。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辣椒素受体(TRPV1)、MTSS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水平。结果不同浓度辣椒素处理细胞发现,与对照组相比,25、50、100μmol/L辣椒素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10、25、50、100μmol/L辣椒素组细胞中TRPV1、MTSS1蛋白水平升高,细胞侵袭数量、迁移百分比、细胞中MMP-2、MMP-9蛋白水平降低(P<0.05)。干扰MTSS1并添加100μmol/L辣椒素发现,与对照组相比,100μmol/L辣椒素组、100μmol/L辣椒素+对照siRNA组、100μmol/L辣椒素+MTSS1 siRNA组细胞侵袭数量、迁移百分比、细胞中MMP-2、MMP-9蛋白水平降低,细胞中MTSS1蛋白水平升高(P<0.05);分别与100μmol/L辣椒素组、100μmol/L辣椒素+对照siRNA组相比,100μmol/L辣椒素+MTSS1 siRNA组细胞侵袭数量、迁移百分比、细胞中MMP-2、MMP-9蛋白水平升高,细胞中MTSS1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辣椒素通过上调MTSS1表达抑制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从而起到对结肠癌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肿瘤转移抑制因子1 结肠癌细胞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诱导95D细胞中Nm23H1从细胞质转位至细胞膜板状伪足
12
作者 谭理 李平 +4 位作者 孙兴会 李春阳 童畅 樊静 朱运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 探索Nm2 3H1(肿瘤转移抑制因子之一)在细胞内的定位与其功能关系。方法 以人肺巨细胞癌95D细胞为模型,在血清饥饿2 4h后加入血清,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Nm2 3H1在细胞内的分布变化。结果 血清刺激可以诱导95D细胞形成板状伪足,细... 目的 探索Nm2 3H1(肿瘤转移抑制因子之一)在细胞内的定位与其功能关系。方法 以人肺巨细胞癌95D细胞为模型,在血清饥饿2 4h后加入血清,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Nm2 3H1在细胞内的分布变化。结果 血清刺激可以诱导95D细胞形成板状伪足,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发现Nm2 3H1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但在血清诱导形成的细胞板状伪足部位出现显著的Nm2 3H1分布。亚细胞组分分离及免疫印迹的实验结果也证实Nm2 3H1在血清刺激下可以转位到细胞膜,并且这种诱导作用是迅速的,在30min左右达到高峰,8h后降至仍然略高于血清诱导前的水平。结论 Nm2 3H1这种特殊的定位可能涉及细胞的运动,为进一步研究Nm2 3H1的功能与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H1 血清诱导 细胞膜 细胞质 D细胞 伪足 转位 转移抑制因子 人肺巨细胞癌 细胞形态变化 免疫荧光实验 功能关系 血清饥饿 分布变化 细胞形成 诱导形成 免疫印迹 组分分离 诱导作用 作用机制 细胞内 24h 细胞板 亚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63/ME491在植入前小鼠胚胎及延迟着床小鼠子宫的表达
13
作者 赵邦霞 谭冬梅 谭毅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2-296,共5页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因子CD63/ME491 mRNA和蛋白在植入前小鼠胚胎及延迟着床小鼠子宫中的表达规律,探讨其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雌激素对其表达的调节。方法应用RT-PCR、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技术观察CD63/ME491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因子CD63/ME491 mRNA和蛋白在植入前小鼠胚胎及延迟着床小鼠子宫中的表达规律,探讨其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雌激素对其表达的调节。方法应用RT-PCR、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技术观察CD63/ME491 mRNA和蛋白的表达规律。结果在植入前小鼠胚胎中均有CD63/ME491 mRNA及其蛋白表达。CD63/ME491 mRNA在桑葚胚及囊胚期表达较丰富,CD63/ME491蛋白表达于各期胚胎细胞的胞膜和胞浆;CD63/ME491 mRNA在延迟着床小鼠子宫均有表达,但从D5到D8呈下降趋势,雌二醇(E2)激活后mRNA的表达显著上升(P<0.05)。CD63/ME491蛋白在延迟着床D5弱表达于上皮下基质细胞,D6~8表达不明显,E2激活后该蛋白明显表达于上皮下基质细胞的胞膜和胞浆。结论1.CD63/ME491在植入前小鼠胚胎中呈动态表达,提示它参与了胚胎的发育过程;2.CD63/ME491在小鼠子宫中的表达可能受雌激素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抑制因子CD63/ME491 子宫内膜 胚胎着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血中胎儿游离KISS-1 mRNA和β-HCG mRNA在子痫前期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利平 王安英 李筱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9-711,共3页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母血中胎儿游离肿瘤转移抑制因子(KISS-1)mRNA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mRNA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5例,对照组正常孕妇30例,提取其外周血血浆中游离mRNA,...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母血中胎儿游离肿瘤转移抑制因子(KISS-1)mRNA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mRNA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5例,对照组正常孕妇30例,提取其外周血血浆中游离m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KISS-1 mRNA和β-HCG mRNA的表达。结果各组样本中均可检测到KISS-1 mRNA和β-HCG mRNA表达。其中KISS-1 mRNA和β-HCG mRNA表达量在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对照组(P<0.01)。轻度子痫前期组KISS-1 mRNA和β-HCG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孕妇血浆中胎盘来源的游离KISS-1 mRNA和β-HCG mRNA的表达对子痫前期发病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游离mRNA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mRNA 游离肿瘤转移抑制因子mRNA 子痫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GST-hRI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海峰 刘芳君 +2 位作者 王冬梅 李静敏 田余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24-1625,共2页
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human ribonuclease inhibitor,hRI)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质中的一种酸性蛋白质(pI=4.7),分子量约为50 ku[1]。hRI含有32个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其中至少30个半胱氨酸的巯基处于还原状态,
关键词 融合蛋白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青光眼 功能滤过泡 瘢痕形成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