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史雪辉 魏文斌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4期304-307,共4页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是成人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释放多种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寻求有价值的特异性TM对UM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UM蛋白标志物及其...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是成人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释放多种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寻求有价值的特异性TM对UM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UM蛋白标志物及其近年来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恶黑色素瘤 肿瘤标志 眼内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CT评估HCC患者身体组分变化联合肿瘤标志物预测其术后转移的价值
2
作者 张钦 韩剑剑 +2 位作者 李培 吕磊 翟建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基于QCT评估HCC患者身体组分变化预测其术后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73例HC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记录术前及术后1年患者的L1/L2椎体平均骨密度(BMD)、L3椎体水平总脂肪面积(TFA)、L3椎... 目的:基于QCT评估HCC患者身体组分变化预测其术后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73例HC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记录术前及术后1年患者的L1/L2椎体平均骨密度(BMD)、L3椎体水平总脂肪面积(TFA)、L3椎体水平腹内脂肪面积(VFA)、L3椎体水平椎后肌群脂肪面积(FA)、L3椎体水平椎后肌群肌肉面积(MA),并计算术前与术后各指标的差值(术后-术前),记为ΔBMD、ΔTFA、ΔVFA、ΔFA、ΔMA;同时记录术前血清学指标,包括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甲胎蛋白异质体百分比(AFP-L3/AFP)、CEA、CA-199、CA12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根据术后1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提示的肝内或肝外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29例)和非转移组(44例)。比较两组间以上指标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预测HCC患者术后发生转移的效能。结果:转移组与非转移组的ΔMA、AFP、AFP-L3、AFP-L3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FPL3、AFPL3百分比、淋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百分比、淋巴百分比、ΔMA预测HCC患者术后发生转移的AUC值分别为0.725、0.779、0.664、0.709、0.707、0.864(P均<0.05)。结论:QCT可以有效评估HCC患者术后身体组分变化,术后椎后肌群肌肉含量减少、术前高水平的AFPL3、AFPL3百分比、淋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可能成为预测HCC患者术后发生转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身体组分 血清标志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管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并椎体转移1例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关国发 祖佳宁 +5 位作者 杨显声 闫景龙 张志鹏 徐公平 夏景君 王新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40-240,I0002,共2页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皮肤,粘膜,发生于神经系统较少见,且多为转移性,原发于椎管内并椎体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则罕见,我院收治1例,报造如下。
关键词 原发黑色素瘤 转移 椎管内 椎体 肿瘤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脊柱转移灶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刚 劳山 陈前芬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9-350,共2页
黑色素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发生骨转移。文献报道骨转移率为6.9%-9.5%。但临床以骨转移灶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黑色素瘤罕见.Stewart等报道其占骨转移性黑色素瘤的0.3%。我们收治以脊柱转移灶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恶性黑色素瘤1例... 黑色素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发生骨转移。文献报道骨转移率为6.9%-9.5%。但临床以骨转移灶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黑色素瘤罕见.Stewart等报道其占骨转移性黑色素瘤的0.3%。我们收治以脊柱转移灶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首发症状 转移 脊柱 转移黑色素瘤 肿瘤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承彦 谢鑫 +1 位作者 张春喜 高登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41-1446,共6页
目的:研究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人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GPNMB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 目的:研究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人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GPNMB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以及过表达载体,转染入细胞后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小室法观察其对HepG2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增殖实验结果表明GPNMB可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GPNMB对HepG2细胞凋亡几乎无影响;细胞侵袭结果表明GPNMB可促进HepG2细胞的侵袭;当整合素β1亚基基因被siRNA沉默后,GPNMB对HepG2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促进作用均受到明显抑制。结论:GPNMB可能通过与整合素β1亚基相互作用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提示GPNMB可以作为治疗肝癌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蛋白非转移黑色素瘤蛋白B HEPG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肿瘤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转移性无色素性上皮样黑色素瘤6例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萌 何建坤 刘月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09-131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转移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收集6例乳腺无色素性上皮样转移性MM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pan、HMB-45、S-100、MART-1、SMA、GCDFP-15、Mammaglobin... 目的探讨乳腺转移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收集6例乳腺无色素性上皮样转移性MM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pan、HMB-45、S-100、MART-1、SMA、GCDFP-15、Mammaglobin、GATA-3、TRPS1、CK(AE1/AE3)、TTF-1、CDX2、PR及Ki-67等的表达,FISH法检测基因有无扩增,并分析M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肿瘤细胞形态多样,可见组织学类似伴粉刺样坏死的高核级导管原位癌的实性结构,或模糊的乳头状结构,或间质富于淋巴细胞浸润特征。免疫表型:HMB-45、S-100、MART-1均阳性,1例乳腺源性特异性标志物Mammaglobin呈罕见阳性。FISH检测3例发生RREB1扩增,2例为RREB1扩增合并MYB缺失,1例为CCND1扩增合并CDKN2A缺失。结论乳腺转移性无色素性上皮样MM与原发性乳腺肿瘤组织学有重叠性,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需考虑其可能性,尤其是三阴型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黑色素瘤 转移 F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误诊1例
7
作者 郑伟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17-217,共1页
关键词 转移肿瘤 黑色素瘤 误诊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转移性黑色素瘤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赫 关俊宏 +1 位作者 王成林 朱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0-151,共2页
关键词 颅内肿瘤 转移黑色素瘤 诊断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结合肿瘤负荷评分在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预后判断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彭秋风 罗诗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927-935,共9页
目的:探究肿瘤负荷评分(tumor burden score,TBS)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CRLM)根治切除术患者中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根治性... 目的:探究肿瘤负荷评分(tumor burden score,TBS)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CRLM)根治切除术患者中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根治性肝切除术的199例CRLM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以血清肿瘤标志物和TBS两项指标建立预测模型,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来自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之和—癌糖值,TBS指标来自术前影像学。以癌糖值和TBS两项指标将患者分为低危组(无高水平指标)、中危组(有一项高水平指标)、高危组(有两项高水平指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分组预后及亚组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CRLM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采用ROC曲线和C指数评价模型区分度。结果:中位随访时间43(38~54)个月。低危、中危、高危组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 mOS)和5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64个月、54个月、30个月和55%、38%、23%,P=0.001 9;中位无疾病生存期(median disease-free survival, mDFS)和3年无疾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分别为36个月、22个月、11个月和47%、35%、16%,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癌糖值(HR=1.81,95%CI:1.09~3.01,P=0.021)、TBS(HR=1.42,95%CI:1.02~2.84,P=0.032)、转移灶双叶分布(HR=1.99,95%CI:1.25~3.16,P=0.004)和原发灶淋巴结侵犯(HR=1.51,95%CI:1.37~3.34,P=0.028)为影响CRLM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校正后癌糖值(OR=2.44,95%CI:1.26~4.71,P=0.008)和TBS(OR=2.95,95%CI:1.50~5.78,P=0.002)均为CRLM患者术后复发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与CEA或TBS单独指标相比,癌糖值结合TBS模型区分度更优(AUC:0.630,95%CI:0.552~0.707,P<0.05),C指数为0.627。结论:基于癌糖值和TBS建立的个体化风险预测模型在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预测效能良好,具有较可靠的区分度,可为临床医师判断CRLM患者预后提供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转移 肿瘤负荷评分 肿瘤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度联合埃克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敏感性、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涛利 柳云飞 +2 位作者 王延朋 隋俊召 王启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0-615,共6页
目的 探讨恩度联合埃克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敏感性、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2组均采取培美曲塞^(+)顺铂(PP)化疗,同... 目的 探讨恩度联合埃克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敏感性、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2组均采取培美曲塞^(+)顺铂(PP)化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埃克替尼治疗,观察组给予恩度联合埃克替尼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 50、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T淋巴细胞亚群、miR-34b、miR-204-5p、miR-158-5p表达水平,以及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信号通路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临床总缓解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50、CEA、CYFRA21-1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 <0.05);miR-34b、miR-204-5p、miR-158-5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JAK2、STAT3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无进展生存期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恩度联合埃克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化疗敏感性及免疫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克替尼 恩度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敏感 肿瘤标志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联合HR-MRI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高林 张郁 +1 位作者 王金乐 李常虹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2-888,共7页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联合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本院接受全系膜切除手术的直肠癌患者共65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及术前影像资料,比较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一般临床...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联合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本院接受全系膜切除手术的直肠癌患者共65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及术前影像资料,比较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和HR-MRI表现,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独立危险因素的诊断效能。结果:直肠癌病理分化程度、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直肠病灶的表面扩散系数平均值(ADCmean)、MRI-N分期、直肠系膜筋膜和肠壁外血管侵犯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淋巴结转移阴性组为对照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MR≤3.3、NLR>3.3、PLR>118.9、ADCmean≤1.2×10^(-3)mm^(2)/s、MRI-N分期、直肠系膜筋膜侵犯、肠壁外血管侵犯、病理分化程度是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效能最高的是NLR,约登指数及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4578、0.774。结论: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联合HR-MRI能帮助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为临床决策提供帮助,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标志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直肠肿瘤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ALDI-TOF-MS技术分析转移和非转移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清蛋白的差异表达
12
作者 王耀聪 刘林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9-463,共5页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转移性和非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初步探讨其对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共收集101例患者外周血清,包括25例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及76例对照者(31例非转移性患...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转移性和非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初步探讨其对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共收集101例患者外周血清,包括25例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及76例对照者(31例非转移性患者和45例健康者)。从中随机抽取73例(18例转移患者,20例非转移患者和35例健康者)用于建立区分模型,其余28例(7例转移患者,11例非转移患者和10例健康者)用来对区分模型进行盲法验证。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外周血清蛋白质进行检测,应用Ciphergen蛋白质芯片软件对蛋白质谱进行分析。结果:黑色素瘤转移患者外周血清与对照组外周血清蛋白质谱相比,质荷比为2 598.33、3 646.79、4 605.48、8 603.10、7 756.64 m/z和9 598.82 m/z,共6个蛋白质峰呈表达有明显差异(P均=0.000),以此构建出转移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模型,它的诊断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74.55%。另外对该模型进行了盲法验证,其诊断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敏感性为71.43%,特异性为76.19%。结论:黑色素瘤转移患者外周血清蛋白质表达谱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变化,相对分子质量为2 598.33、3 646.79、4 605.48、8 603.10、7 756.64 m/z和9 598.82 m/z的蛋白质点可以作为黑色素瘤转移患者诊断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黑色素瘤肿瘤标志物 蛋白质组学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合成的肿瘤标志物与血脑屏障完整性在肺癌软脑膜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永娟 俞婷婷 +2 位作者 李会颖 尹震宇 郭爱斌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67-576,共10页
背景与目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对软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具有诊断意义,但因TM在CSF中浓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清水平以及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状态,因此,... 背景与目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对软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具有诊断意义,但因TM在CSF中浓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清水平以及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状态,因此,CSF中TM诊断LM的价值常常被忽视。明确鞘内TM合成、BBB的完整性可为LM临床诊断提供帮助。因此,本研究从BBB完整性和鞘内TM合成角度出发,进一步探讨CSF中TM对肺癌LM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20年3月于南京鼓楼医院治疗的肺癌伴LM的患者25例,另选本院同期治疗的57例非恶性神经系统疾病(nonmalignant neurological diseases,NMNDs)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BBB完整性和鞘内TM合成的差异,评估LM组CSF中TM检出阳性率与鞘内TM合成的相关性,并动态监测1例LM患者脑室内化疗过程中CSF细胞学、BBB完整性以及鞘内TM合成的变化。结果LM患者中94%存在BBB破坏。所有LM患者CSF中至少存在一项TM的鞘内合成,其中1例患者,首次CSF细胞学阴性,但是存在鞘内TM合成,重复腰穿CSF细胞学阳性确诊为LM。LM组CSF中TM检出阳性率与TM鞘内合成不一致。对照组中仅3.5%(2/57)NMNDs患者有BBB破坏,且未在鞘内合成T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动态监测CSF细胞学、BBB完整性和CSF鞘内合成的TM与疗效评价一致,且鞘内TM合成的变化早于细胞学。结论BBB的评估及鞘内TM合成的分析可为LM患者提供一个早期辅助诊断的工具,动态监测TM可能有助于疗效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软脑膜转移 脑脊液 肿瘤标志 鞘内合成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株B_(16)黑色素瘤细胞对NK细胞敏感性及细胞核DNA的测定
14
作者 邵春奎 熊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167-167,共1页
利用125I-UdR标记具有不同转移能力的B16黑色素瘤三个克隆株,并分别观察其对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敏感性;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每株细胞的DNA含量。结果表明:高转移株细胞对NK细胞敏感性低,细胞DNA指数(DI)大,多为非整倍体... 利用125I-UdR标记具有不同转移能力的B16黑色素瘤三个克隆株,并分别观察其对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敏感性;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每株细胞的DNA含量。结果表明:高转移株细胞对NK细胞敏感性低,细胞DNA指数(DI)大,多为非整倍体细胞,增殖指数(PI)较小。此外,作者探讨了三株细胞对NK细胞的敏感性及细胞核DNA含量与体内生物学行为的可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6黑色素瘤 NK细胞 敏感 DNA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BA62和PNL2:2个新的黑色素瘤标记物
15
作者 Aung P P Sarlomo-Rikala M +2 位作者 Lasota J 田智丹(摘译) 黄文斌(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6-256,共1页
转移性黑色素瘤常具有多样的形态和类似其他肿瘤形态而难以识别。大多数的黑色素瘤标记物其灵敏度和特异性有限,即使一线的标记物S-100,不是所有的黑色素瘤都表达。GP100(HMB45)作为一个黑色素生成有关的标记物,
关键词 转移黑色素瘤 瘤标记 肿瘤形态 S-100 黑色素生成 特异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中肺癌循环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孙增峰 李鹏 +1 位作者 佘春华 佟小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297,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肺癌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在脑脊液中正常表达水平,探讨血清TM水平、合并脑实质转移对其影响,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可疑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TM是否升高。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4年2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80例... 目的:分析不同肺癌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在脑脊液中正常表达水平,探讨血清TM水平、合并脑实质转移对其影响,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可疑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TM是否升高。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4年2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80例无脑膜转移患者临床资料(非肺癌16例,肺癌64例),分析各TM在非肺癌患者脑脊液中正常的表达水平,以及脑脊液与血清中TM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TM与脑脊液中TM水平的相关性;比较合并脑实质转移组与无脑实质转移组之间脑脊液中TM水平的差异。结果: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A)、癌类抗原19-9 (CA19-9)、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在脑脊液中的正常表达水平低于血清中水平(P<0.05),但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烯化醇酶(NSE)在脑脊液中的表达水平高于血清中水平(P<0.05)。TPSA、SCC、ProGRP、NSE、CEA、CA199和Cyfra21-1在脑脊液中的水平与血清中的水平均无显著相关(均P>0.05)。与无脑实质转移患者相比,合并脑实质转移患者脑脊液中TPSA、SCC、ProGRP、CA19-9水平均无明显升高(P>0.05);CEA、Cyfra21-1虽然升高(P<0.05),但中位值升高不足2倍且均在参考值范围内,而NSE在合并脑实质转移组中的水平低于无脑实质转移组。结论:ProGRP及NSE在正常脑脊液中基础水平明显高于血清中的水平,其余肿瘤标志物在脑脊液中表达水平则明显低于血清中水平;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与否,以及是否合并脑实质转移并不会对脑脊液中肿瘤标志物水平产生具有临床意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脑脊液 循环肿瘤标志 脑膜转移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P1、FOXO3和ITPR2基因表达变化与葡萄膜黑色素瘤转移和预后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洋 冯宇 +1 位作者 刘月明 魏文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00-707,共8页
目的鉴定分子遗传学水平上与葡萄膜黑色素瘤(UM)转移和预后相关的潜在标志物。方法收集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2007—2019年80例UM样本的信息,根据是否发生转移分为转移组18例和非转移组62例。采用R软件中的maftools函数包分析UM样本中... 目的鉴定分子遗传学水平上与葡萄膜黑色素瘤(UM)转移和预后相关的潜在标志物。方法收集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2007—2019年80例UM样本的信息,根据是否发生转移分为转移组18例和非转移组62例。采用R软件中的maftools函数包分析UM样本中的基因突变种类、变异类型、单核苷酸变异(SNV)类型和基因突变比例,计算肿瘤突变负荷;采用R软件中的edgeR软件包分析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KOBAS工具对DEGs的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进行富集,筛选出预后相关基因。采用survival函数包建立Cox回归模型验证基因突变情况和DEGs的预后评价。结果UM基因突变中以错义突变为主,主要变异类型为SNV,UM基因突变负荷低。与非转移组相比,转移组中存在562个DEGs,在基因集富集分析中,3条与眼部疾病和癌症相关的通路显著富集,分别为玻璃体视网膜变性、癌症相关蛋白多糖和PI3K-Akt信号通路。转移组BAP1、FOXO3和ITPR2基因表达量分别为2982.50(1251.50,5637.00)、1223.00(914.75,2706.25)和2201.50(570.75,4814.00),与非转移组的5225.00(2281.25,8784.00)、2293.50(1254.25,3693.75)和474.00(153.00,1437.75)比较,转移组BAP1和FOXO3表达量显著下调,ITPR2表达量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786、-1.982、-3.065,均P<0.10)。采用Cox模型单因素分析显示,BAP1基因突变、FOXO3基因表达下调和ITPR2基因表达上调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均P<0.10)。结论BAP1基因突变、FOXO3基因下调和ITPR2基因上调可作为UM转移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转移 预后 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脑膜转移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鹏 佘春华 +3 位作者 李鹏 朴颖哲 王晓光 李文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片断抗原(CYFRA21-1)3种肿瘤标志物血清及脑脊液中含量在肺癌脑膜转移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选择最理想的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组合。方法:采用RocheE17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片断抗原(CYFRA21-1)3种肿瘤标志物血清及脑脊液中含量在肺癌脑膜转移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选择最理想的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组合。方法:采用RocheE17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35例肺癌脑膜转移患者、35例脑部良性肿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3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脑膜转移患者根据神经系统检查、脑脊液细胞学和核磁共振检查确诊。结果: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脑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中肿瘤标志物水平高于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实验室标准值确定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标准,CEA>5μg/L,NSE>15.2μg/L,CYFRA21-1>3.3μg/L。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满足正确诊断指数最大值的临界点为脑脊液检测阳性判定标准,CEA>4.7μg/L,NSE>14.6μg/L,CYFRA21-1>5.5μg/L,CEA,NSE和CYFRA21-1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4%,91.4%;51.4%,94.3%和82.9%,97.1%。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组合中,三项指标任意1项阳性的诊断敏感性100%,三项指标同时阳性的诊断特异性100%。结论:脑脊液中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对于肺癌脑膜转移的诊断,尤其对于那些细胞学和核磁共振检查难以确诊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联合检测为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 肺癌 脑膜转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7
19
作者 石婕 刘璇 +6 位作者 明宗娟 李维 吕欣 杨侠 王煜 张梦颖 杨拴盈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6-433,共8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部分肺结节被认为是早期肺癌,但如何鉴别肺结节良恶性却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因子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部分肺结节被认为是早期肺癌,但如何鉴别肺结节良恶性却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因子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从而提高SPN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纳入81例诊断明确的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例的一般临床资料、结节影像学特征、病理学诊断资料、细胞因子系列和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可预测肺结节性质的影响指标,并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构造联合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曲线下面积及相应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一般临床资料分析示恶性结节出现在右肺上叶的比例最高(40.4%)。恶性结节组中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 21-1,CYFRA21-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血清水平高于良性结节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EA、IL-6、IL-8为预测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子。ROC曲线分析表明,单项指标CEA、IL-6和IL-8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2、0.684和0.749,CEA+IL-6+IL-8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更大,检测效能更高。结论CEA、IL-6和IL-8为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细胞因子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CEA+IL-6+IL-8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肺结节 肿瘤标志 细胞因子 联合检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骨显像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NSCLC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20
作者 柴华 韦琳琳 +5 位作者 杨志 李宁 廖光星 杨鸿宇 李党生 肖国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28-632,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骨转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185例首诊且...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骨转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185例首诊且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NSCLC患者的全身骨显像及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检测结果,计算单项检查与联合检查诊断骨转移效能。参照Soloway分级标准将NSCLC骨转移患者的全身骨显像结果进行分级。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全身骨显像分级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85例NSCLC患者中78例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发生率为42.16%(78/185);全身骨显像诊断NSCLC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1.02%(71/78)、85.98%(92/107)。NSCLC骨转移组CEA、CA125及CYFRA21-1水平高于NSCLC无骨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8例NSCLC骨转移患者中,EOD 0:8.98%(7/78),EOD 1:50.00%(39/78),EOD 2:21.79%(17/78),EOD 3:19.23%(15/78)。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全身骨显像分级与CEA、CA125及CYFRA21-1水平存在相关性(rs=0.579、0.274、0.327,均P<0.05)。全身骨显像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NSCLC骨转移诊断效能高于各项单项检测效能(AUC=0.922),灵敏度及特异性均提高(分别为92.30%、86.00%)。结论:全身骨显像对诊断NSCLC骨转移的诊断效能较高,适宜作为NSCLC骨转移的首选筛查方法,在临床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全身骨显像联合CEA、CA125、CYFRA21-1检测比单项检测有助于提高NSCLC骨转移病灶检出率,临床实用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骨显像 血清肿瘤标志 非小细胞肺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